-
题名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观察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马善峰
关宿东
汪思应
-
机构
蚌埠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蚌埠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86-1389,共4页
-
基金
本课题为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3KJ003zc)
-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不同血糖浓度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的心肌损伤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C组)32只,实验组(DM组)32只。D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mg/kg诱发DM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又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观察病程2周、4周、6周、8周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另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出8只作为对照组(NC),其余用上述方法造模,并按最后一次血糖浓度分为3组:16.7~21.6mmol/L(DM1组),21.7~26.6mmol/L(DM2组),26.7mmol/L以上(DM3组)。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DM大鼠第4周心肌LVEDP、-dp/dtmax、MDA含量,第6周除CK外各项指标、第8周心肌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不同血糖浓度DM大鼠各项指标与N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与DM1组比,DM2组LVEDP、-dp/dtmax、t-dp/dt、CK、SOD、MDA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DM3组各项指标除LDH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与DM2组比,DM3组LVSP、LVEDP、+dp/dtmax、SOD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DM大鼠从第4周开始出现心肌舒张受限,第6周开始出现心肌收缩障碍,心肌组织酶明显改变,随病程延长、血糖浓度升高而逐渐加重。
-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糖尿病大鼠
LVEDP
血糖浓度
DM大鼠
SD大鼠
生化指标
链脲佐菌素
mol/L
MDA含量
显著性
心肌组织酶
对照组
不同病程
腹腔注射
LVSP
心肌舒张
心肌收缩
病程延长
实验组
心功能
DM2
SOD
C组
随机
DM1
LDH
CK
-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 experimental streptozocin myocardial injury free radicals
-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