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oweⅢ-Ⅳ型DDH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满意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鹏 李玉军 +1 位作者 窦勇 王达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CroweⅢ-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满意度及造成不满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9例CroweⅢ-Ⅳ型DDH患者,通过...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CroweⅢ-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满意度及造成不满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9例CroweⅢ-Ⅳ型DDH患者,通过微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总体满意度、10项日常功能满意度和患者认为对自己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前5个问题。手术前后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收到完整调查问卷145份,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5(3.23±1.22)年。145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手术疗效满意的118例,不满意的27例,手术总体满意率81.38%(118/145)。患者认为对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前5个问题分别是术后髋部疼痛,肢体明显不等长、行走、上下楼梯、蹲起。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组术后Harris评分较低。术后髋关节疼痛、肢体不等长是影响手术不满意的直接因素。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Ⅲ-Ⅳ型DDH患者手术难度大;术后髋关节疼痛(轻度以上),肢体不等长(>2 cm)是术后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 CroweⅢ-Ⅳ 全髋关节置换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会法 黄鲁豫 +6 位作者 雷伟 沙佳 李超 徐超 严亚波 李天清 张春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辅助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s,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髋前侧及大粗隆前上入路髋关节镜技术完成16例(17髋)关节镜下增生滑膜刮除,股骨头圆韧带切除,髋...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辅助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s,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髋前侧及大粗隆前上入路髋关节镜技术完成16例(17髋)关节镜下增生滑膜刮除,股骨头圆韧带切除,髋臼底脂肪组织清理,髋臼横韧带松解,盂唇成形术,术毕髋屈曲外展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术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12个月时,如果髋臼角>25°二期行髋臼囊外截骨成形、股骨旋转(内翻、短缩)截骨等治疗。随访1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测量患儿骨盆髋臼角并进行Mckay和Severin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2 min(22~36 min),术中出血平均13.8 ml(10~25 ml),平均住院4.2 d(3~5 d)。16例(17髋)随访60~132个月(中位数91个月),按Mckay标准,优16髋,良1髋,优良率100%,按Severin标准,Ⅰ级13髋,Ⅱ级2髋,优良率88.2%(15/17)。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可以使髋关节有效复位、刺激髋臼软骨发育,必要时配合行二期髋臼囊外截骨成形、股骨截骨(旋转、内翻、短缩)是治疗年龄<18个月DDH的有效方法。盂唇外2/3切开的手术方式,保留内缘完整,能有效防止术后再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晓蕾 胡晓云 李连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均接受了矫形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 目的探讨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均接受了矫形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系统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小儿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常见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系统护理干预 小儿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矫正术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许瑞江 马承宣 李浩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材料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股骨头坏死 2 4例 3 2个髋关节 ,根据股骨头坏死受累的不同部位 ,将其分为 5型。结果 :Ⅰ型股骨头坏死 9个髋 ,股骨头骨骺发育基本...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材料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股骨头坏死 2 4例 3 2个髋关节 ,根据股骨头坏死受累的不同部位 ,将其分为 5型。结果 :Ⅰ型股骨头坏死 9个髋 ,股骨头骨骺发育基本正常。Ⅱ型 2个髋 ,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外翻。Ⅲ型 2个髋 ,股骨颈短缩 ,大粗隆高位。Ⅳ型 8个髋 ,髋关节内翻 ,大粗隆高位。Ⅴ型 1 1个髋 ,股骨颈短缩 ,股骨头畸形 ,大粗隆高位。结论 :5型分型法可将全部股骨头坏死进行分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治疗后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分型 高位 股骨颈 临床指导 内翻 骨骺发育 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晓云 王晓蕾 李连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5期152-154,158,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 目的探究与分析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窒息、压疮、切口污染、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FMA及Barthel评分均升高,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母亲家庭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春 李辉 张秋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11-14,共4页
目的调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母亲对家庭护理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髋关节闭合复位术的患儿母亲6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总结其对... 目的调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母亲对家庭护理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髋关节闭合复位术的患儿母亲6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总结其对患儿术后家庭护理知识的认知及需求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66名患儿母亲对家庭护理知识的认知评分为(21.03±5.60)分,需求总均分为(36.00±2.73)分。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的母亲家庭护理知识的认知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64、2.794、12.466,均P<0.05)。不同出院时间的患儿母亲其家庭护理知识和对皮肤护理的认知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居住地的患儿母亲对家庭护理知识的需求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11,P<0.05)。结论护士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家庭护理知识的宣教,尤其重视文化程度较低、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和非城市居民的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家庭护理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测量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克来 庄岩 谭国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DH)股骨颈前倾角 (FNA)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30例 DDH患儿的螺旋 CT三维图像旋转获得俯视位和仰视位图像 ,H为股骨头的中心、即股骨头最长径的中点 ,N为股骨颈最狭窄处的中...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DH)股骨颈前倾角 (FNA)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30例 DDH患儿的螺旋 CT三维图像旋转获得俯视位和仰视位图像 ,H为股骨头的中心、即股骨头最长径的中点 ,N为股骨颈最狭窄处的中心、即股骨颈最短径的中点 ,HN和检查台面的夹角即为 FNA。记录手术中所测的相应患儿的 FNA。将以上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三维图像所测 DDH患儿患侧FNA为 38.5°± 5 .9°,术中测量患侧 FNA为 4 0 .2°± 6 .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二者有显著相关性 ,r=0 .4 0 1,P<0 .0 5。结论 螺旋 CT三维成像图像接近解剖位 ,测量 FNA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图像 测量 DDH 患儿 股骨颈前倾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髋脱位儿童股骨颈前倾角变化与骨骺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菁 陈珽 +2 位作者 范清 沈品泉 杨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正常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儿童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同承力情况下横断面的应力进行研究,为股骨近端截骨矫形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Tonnis分型选取40例DDH大龄儿童,其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8~1...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正常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儿童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同承力情况下横断面的应力进行研究,为股骨近端截骨矫形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Tonnis分型选取40例DDH大龄儿童,其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14岁。分为半脱位及全脱位组。20例非DDH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10岁。通过二维CT技术测定各组股骨颈前倾角,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在横断面上的应力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横断面上前内侧及后外侧的切应力和静压力相当。半脱位组及全脱位组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横断面上前内侧静压力大于后外侧,而前内侧的切应力小于后外侧。股骨颈前倾角与前后两侧静压力差呈正相关,与前后两侧切应力差呈负相关。结论 DDH大龄儿童的股骨颈前倾角随生长发育而增大。传统的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在纠正发育性髋脱位儿童股骨骨骺异常应力,保证正常的头臼关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股骨颈前倾角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脱位患儿闭合复位后再脱位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静芳 杨溢 +5 位作者 俞凯 徐玮泽 白冠男 叶文松 舒强 陈文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1,共8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后再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内收肌松解+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治疗的DDH患儿(18月龄及以下)的资料,共88... 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后再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内收肌松解+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治疗的DDH患儿(18月龄及以下)的资料,共88例103髋。根据髋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统计术后再脱位的发生情况,分为术后复位组和再脱位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DDH内收肌松解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后发生再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103髋中86例99髋成功施行内收肌松解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69髋一期闭合复位成功,9髋经二期复位石膏固定后至末次随访未再次脱位,最终78髋(78.8%)患儿闭合复位治疗有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闭合复位术前髋臼指数(AI)、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HDI)分级、术中屈髋角度、术中头臼间距与术后发生再脱位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I超过40.5°(OR=5.57,P<0.01),闭合复位术后屈髋角度小于80.5°(OR=4.93,P<0.01),头臼间距超过6.95 mm(OR=8.42,P<0.01)是术后发生再脱位的危险因素。术前AI超过40.5°、屈髋角度小于80.5°、头臼间距超过6.95 mm联合IHDI分级预测术后再脱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和0.87。结论:DDH患儿术前AI超过40.5°,术中屈髋角度小于80.5°和头臼间距超过6.95 mm是术后再脱位的危险因素,联合IHDI分级对术后再脱位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 再脱位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吸收热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伟 任红梅 王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36-437,450,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吸收热的特点,为医疗诊治和护理提供依据,同时避免患儿家长产生不安情绪。方法对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患儿进行术后连续7d3个时间段的体温监测,同时记录患儿的个人一般状况和相关资料,经计算机软件处... 目的了解和掌握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吸收热的特点,为医疗诊治和护理提供依据,同时避免患儿家长产生不安情绪。方法对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患儿进行术后连续7d3个时间段的体温监测,同时记录患儿的个人一般状况和相关资料,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及非参数统计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吸收热与传统的吸收热比较,不仅体温高,而且持续时间长,高峰值在术后第2天下午;患儿体重和年龄因素与吸收热有显著的相关性;季节和性别因素与吸收热未见有相关性。结论科学分析专科疾病的特殊症状,能够保证专科疾病诊治效果及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提高患方对专科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认可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性髋脱位 吸收热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成文 武乐斌 滕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86-489,共4页
股骨颈前倾角增大是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正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方法及各种影像学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探讨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在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股骨颈前倾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影像学 测量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广河县少数民族发育性髋脱位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世海 李卫平 +3 位作者 陈志龙 王华明 裴生太 代长泉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调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分娩方式、襁褓方法的相关性,为预防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区依据经济条件和地域特色选取甘肃临夏回族广河县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普查... 目的:调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分娩方式、襁褓方法的相关性,为预防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区依据经济条件和地域特色选取甘肃临夏回族广河县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普查。纳入对象10 412人,实际调查10 335人(试验组),随机抽取正常儿童100人作为对照(对照组)。调查入选幼儿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毒物接触史、生产方式、环境室温、婴儿期护理方式和襁褓方法。结果:先天因素中,剖腹产、头胎的髋脱位发病率较顺产、非头胎发病率高;后天性因素中,生后半年室温较低(家长包裹患儿较紧较厚)、护理方法(尿不湿或尿布)、襁褓方法 3种因素均与髋脱位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剖宫产、头胎、室温较低、使用尿布、襁褓方法中绑腿的幼儿和DDH的发生率相关,可为临床筛查和患儿初诊提供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流行病学调查 整群抽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林 谢鑑辉 +1 位作者 易银芝 欧阳雅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父母经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对其创伤后应激的影响,以期为未来该类疾病的干预方案制订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5—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108例DDH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每名患儿父母中随机抽取1...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父母经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对其创伤后应激的影响,以期为未来该类疾病的干预方案制订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5—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108例DDH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每名患儿父母中随机抽取1名入组观察,采用数字奇偶法将患儿父母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各54例。全部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接纳与承诺疗法。调查两组患儿父母一般资料并比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6周后,采用相关量表或问卷评估两组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方式及接纳与行动情况;干预结束时,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各指标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3、6周后,两组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6周后低于干预3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父母干预3、6周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父母应对方式及接纳与行动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干预3、6周后,两组患儿父母应对方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接纳与行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6周后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干预3周后,接纳与行动评分低于干预3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父母干预3、6周后应对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接纳与行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患儿父母接受接纳与承诺疗法,利于提升其对DDH相关疾病思想及感受接受度,父母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方式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减轻,应激综合征发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 接纳 承诺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脱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淼 膝剑波 马玉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205-207,共3页
发育性髋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临床表现较隐匿,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对X线、造影、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对发育性髋脱位的诊断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对发育性髋脱位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发育性髋脱位 髋关节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人体位支架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0例护理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文芳 李卫平 张天太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7期111-112,共2页
探讨可调式人体位支架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以期达到治疗费用少,操作、护理方便,疗效满意,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可调式人体位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连英 张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2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出生42d超声波髋关节提示异常的婴幼儿共103例,按单双号随机分组,观察组共52例,采取早期护理干预(髋关节外展操和宽尿布包裹),4~6周后超声波... 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出生42d超声波髋关节提示异常的婴幼儿共103例,按单双号随机分组,观察组共52例,采取早期护理干预(髋关节外展操和宽尿布包裹),4~6周后超声波复查髋关节。对照组共51例,告知家属采用普通方式,包裹禁用"捆绑"式包裹新生儿,但未采取早期护理干预,4~6周后超声波复查髋关节。比较两组婴幼儿4~6周后髋关节超声波复查情况。结果经过4~6周的早期护理干预后复查超声显示:观察组患儿髋关节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提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婴幼儿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髋关节的自然复位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超声波 婴幼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DDH患儿髋关节形态、结构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克来 庄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髋关节形态、结构观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单侧DDH患儿,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髋关节形态,分别测量髋臼的横径(D)和纵径(H),计算髋臼表面积。测量双侧...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髋关节形态、结构观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单侧DDH患儿,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髋关节形态,分别测量髋臼的横径(D)和纵径(H),计算髋臼表面积。测量双侧髋臼的深度(AD),计算髋臼的容积。同时测定股骨头表面容积并计算髋臼深度/股骨头直径(AD/FHD)值。结果患侧髋关节髋臼上缘前上方缺陷10例,中上方缺陷12例,环形缺陷8例。半脱位患儿以髋臼上缘前上方缺陷为主,髋臼前方发育差,髋臼轻度前倾;全脱位患儿整个髋臼发育浅。髋臼表面积健侧为(26.23±1.26)mm2,患侧为(22.14±2.49)mm2;AD健侧为(25.12±1.28)mm,患侧为(22.34±1.76)mm;髋臼容积健侧为(216.66±9.12)mm3,患侧为(161.33±6.47)mm3;股骨头表面容积健侧为(203.12±7.44)mm3,患侧为(162.12±5.27)mm3;AD/FHD健侧为(1.12±0.76),患侧为(0.85±0.49)。以上指标两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髋臼容积与股骨头表面容积呈正相关(r=0.392,P<0.05)。结论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准确地观测DDH患儿髋关节的形态和结构,有利于指导DDH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及吊带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建党 周玫娟 陈雨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和在吊带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DDH患儿68例为研究组,患儿初诊及吊带治疗后均行超声检查,另纳入同期疑似DDH经超声检查的正常小儿68例为对照组;对比初诊时2组骨顶角...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和在吊带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DDH患儿68例为研究组,患儿初诊及吊带治疗后均行超声检查,另纳入同期疑似DDH经超声检查的正常小儿68例为对照组;对比初诊时2组骨顶角(α)、软骨顶角(β)的大小,统计研究组患儿的Graf分型结果,对比研究组吊带前后α、β角及左右股骨头内侧缘与耻骨联合中点间隔长度的差值(d),分析研究组患儿吊带的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α角比对照组小儿更小,β角则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8例患儿共计患髋75个,Ⅱa型22个、Ⅱb型30个、Ⅱc型9个、Ⅱd型12个Ⅲ和Ⅳ型各1个。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儿吊带后α角明显变大,β角明显变小,d值也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经吊带治疗后,69个患髋转为Ⅰ型,治愈率为92%。结论超声不仅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有重要作用,在经吊带治疗后患儿的随访监测中也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患儿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吊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硝散外敷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肢肿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菊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0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冰硝散外敷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肢肿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行骨牵引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冰硝散外敷后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冰硝散外敷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肢肿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行骨牵引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冰硝散外敷后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明显减轻。结论:应用冰硝散外敷,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保证手术效果,有临床实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硝散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患肢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 徐小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2054-2057,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5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按照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n=62)和参照组(n=63)。参... 目的探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5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按照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n=62)和参照组(n=63)。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采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髋关节功能及预后,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 HARRIS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