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名望 慈芳慧 王志远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在作用机制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体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③针对异质性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低、经营环境较好的区域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更加显著。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塑造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2
作者 卢娜 李雯 +1 位作者 刘子铭 冯淑怡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91,共11页
研究目的:剖析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下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制造业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研究方法: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2007—2021年中国258个... 研究目的:剖析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下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制造业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研究方法: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2007—2021年中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东部地区和对外依存度高的城市更加显著。(2)机制分析发现,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一方面通过提高地区创新活跃度发挥创新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产业升级效应,进而提升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3)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会增强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应不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有效发挥土地要素支撑出口贸易转型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出让市场化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创新活跃度 产业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彭华涛 熊辛圆 骆飞洋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44,共11页
新质生产力对于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及知识基础的影响。本文基于国际创业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非对称创新理论,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国际创业企业2013~2023年的面板数据,探究... 新质生产力对于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及知识基础的影响。本文基于国际创业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非对称创新理论,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国际创业企业2013~2023年的面板数据,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市场-制度-技术”框架下市场厚度、市场流畅度、政府事前补贴、政府事后补贴、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市场厚度、政府事前补贴、政府事后补贴与知识宽度均正向调节新质生产力与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而知识深度起负向调节作用,市场流畅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视角,并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促进国际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际创业企业 高质量发展 非对称创新理论 政府补贴 技术市场 知识基础 市场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与科技创新: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刘乃全 李一杰 张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7,共14页
基于2003-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影响科技创新。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了科技创新,并且经过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一体化对于发明专利,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 基于2003-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影响科技创新。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了科技创新,并且经过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一体化对于发明专利,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积极作用更强,对于浙江省城市以及外围城市,影响最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市场一体化通过产业分工、城市联系、知识交流、劳动力流动和交通设施五个途径,释放要素流动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科技创新 相对价格法 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5
作者 蔡小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101,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具有变革性与创新性的生产力新质态,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间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具有变革性与创新性的生产力新质态,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间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正向作用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非试验区与数字基础设施较差区域,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在数字政策试验区与数字基础设施较好地区中更强。调节效应结果得出,数据要素市场化可加快数据要素流通,进一步增强新质生产力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且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提升,该调节效应显著增强。中介结果表明,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激活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重要渠道。为此,提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积极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新质生产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绿色金融-绿色信息”双螺旋政策的协同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力源 杨英法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确实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确实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企业、已开展绿色转型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具有显著的绿色创新驱动效果;中部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驱动效果相对较弱,表明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机制检验发现,信息质量改进、环保投资力度加大以及创新风险分摊机制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三大关键驱动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政策协同效应时,能够释放叠加放大效应,为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金融 环境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的突出梗阻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源辛 董岩 郑新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0,共13页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是多重因素致使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意愿不高;三是政府引导基金到期刚性退出进一步阻碍耐心资本发展;四是二级市场低迷导致耐心资本投资科创企业信心受挫;五是大股东诚信缺失与频繁减持加剧了资本的信任危机;六是现有投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耐心资本的长远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耐心资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退出机制、日本的“适正利润”发展理念、德国将关系型融资与耐心资本相结合等。我国应充分审视自身发展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从培育多层次长期资本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长期参与创业投资、积极发展风险资本、拓宽耐心资本退出渠道、完善大股东行为监管、建立长周期投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突破耐心资本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 大股东行为监管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泳泽 朱子政 刘笑笑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7,共18页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立足于供需两侧,基于要素市场分割与商品市场分割两个维度探讨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约束。在要素市场层面,劳动力要素市场分割减弱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资本要素市...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立足于供需两侧,基于要素市场分割与商品市场分割两个维度探讨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约束。在要素市场层面,劳动力要素市场分割减弱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资本要素市场分割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资本高效配置,数据要素市场分割弱化数据乘数效应,技术要素市场分割易使技术扩散传播受阻;在商品市场层面,多质量体系并行掣肘技术价值沉淀,技术标准分化牵制创新链上下游技术协同,消费服务断层引致供需良性互动失衡。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以构建现代市场体制机制实现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以创新链全链条驱动达成价值高效分配,以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技术流通迁移无缝衔接,以市场信号有效识别促进创新需求动能充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CER机制的碳市场中风-火电装机容量发展趋势
9
作者 陈颖伦 夏沛 +3 位作者 张晓星 张成 陈钰仁 王述祯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21-3029,I0034,I0035,共11页
为了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重启后的碳市场中风-火电装机容量发展趋势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考虑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碳市场中风-火电装机容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历史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构建了差异化情景分析不同政策力... 为了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重启后的碳市场中风-火电装机容量发展趋势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考虑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碳市场中风-火电装机容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历史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构建了差异化情景分析不同政策力度和技术发展速度对未来我国风-火电装机容量、消费占比的影响,并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比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高政策力度情景中2030年的风-火电装机容量比高技术发展速度情景中的分别高41.83 GW、低89.41 GW,说明政策力度对风电装机容量发展的激励作用和对火电装机容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强于技术发展;高技术发展速度情景中2030年的风-火电消费占比比高政策力度情景中的分别高0.73%、低1.49%,说明技术发展对风电消费的促进作用和对火电消费的抑制作用强于政策力度;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比例从3.5%调整至6.5%的过程中,风-火电装机容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8.27%、18.07%,当CCER抵消比例取4%时,碳市场对风电的激励作用最佳,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抵消比例取3.5%时,碳市场对火电的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装机容量 系统动力学 政策力度 技术发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大循环何以推动地区技术创新?
10
作者 李美玲 张立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共18页
国内大循环以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际贸易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间贸易对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路径。研究结... 国内大循环以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际贸易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间贸易对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区域间贸易促使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且这一效应表现出贸易活动、贸易结构、创新成果和地理区位的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贸易通过影响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实现中间品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发本土市场需求,进而推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进一步,在“双循环”背景下,推进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和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增强区域间贸易的核心技术创新效应。因此,各地区应大力发展区域间贸易,畅通技术创新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中国科技强国建设具有深远且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区域间贸易 技术创新 市场一体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内国际市场协同视角
11
作者 诸鑫哲 杨丽华 仇丽萍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160,共10页
企业是双循环的实践主体,在加速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2011~202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国内国际市场协同视角探究ESG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能够提高双循环有效联动程度... 企业是双循环的实践主体,在加速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2011~202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国内国际市场协同视角探究ESG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能够提高双循环有效联动程度,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循环有效联动源于ESG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深化企业人力资本与拓展企业技术溢出渠道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协同程度的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ESG的双循环联动提升效应在环境与公司治理维度、非国有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ESG的双循环联动提升效应不存在行业或地区溢出效应,国内市场主导型企业更易借助ESG优势实现双循环有效联动。本文从微观企业国内国际市场协同关系视角研究了ESG的双循环联动提升效应,为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加速我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益参考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双循环有效联动 高质量发展 本地市场效应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 技术溢出 开放型新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能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吗?
12
作者 王晗 郝海霞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8,共14页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规划,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关系联结视角,本文选取2007—2020年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股投资产业基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与私募股权投资机...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规划,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关系联结视角,本文选取2007—2020年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股投资产业基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或风险投资机构(简称PE/VC)共设产业基金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的企业,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的企业在设立之后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提升;相比于国有企业或中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或大规模企业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更能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拓展性研究发现,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不仅能帮助企业获取专业化技术人才,还能帮助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其他主体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协同创新,而且与高声誉PE/VC共设产业基金更能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基金 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 科技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驱动 科技金融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牦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3
作者 洛桑旦达 欧珠 曹长仁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该文深入分析了林芝市牦牛产业的现状,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文章概述了牦牛产业在林芝市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回顾了产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牦牛养殖的规模、分布情况及产业链结构。针对牦牛产业在发展... 该文深入分析了林芝市牦牛产业的现状,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文章概述了牦牛产业在林芝市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回顾了产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牦牛养殖的规模、分布情况及产业链结构。针对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环境制约、养殖技术滞后、市场及品牌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养殖技术、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品种改良和强化品牌建设等发展建议,并对林芝市牦牛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牦牛产业 产业链 养殖技术 市场开发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 被引量:269
14
作者 李政 崔慧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具有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的性质。新质生产力外显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上,这些构成要素质量的提升即“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劳动资料的改进与广泛应用、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等,形成了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培育高质量的“劳动者”;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这两个要素的质量;三是建设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实现劳动对象的扩展;四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培育企业家精神以实现企业管理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统一大市场 劳动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CCUS产业发展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康佳宁 张云龙 +7 位作者 彭凇 崔鸿堃 田晓曦 纪一卓 戴敏 李小裕 谢鹏禛 刘兰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CCUS技术需求巨大,亟须加快培育CCUS产业,赋能中国碳中和时代高质量发展。CCUS技术全链条产业体系建设将牵引制造业、采矿业、金融业等七大产业门类、25个大类和64个小类国民经济行业的技术、设备、材料、服务、...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CCUS技术需求巨大,亟须加快培育CCUS产业,赋能中国碳中和时代高质量发展。CCUS技术全链条产业体系建设将牵引制造业、采矿业、金融业等七大产业门类、25个大类和64个小类国民经济行业的技术、设备、材料、服务、市场及政策等创新需求,培植碳核查、碳金融、碳资产管理等新产业。围绕中国CCUS产业化现存的技术基础薄弱、市场被国外厂商主导、政策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建议未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搭建CCUS产业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加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打造CCUS产业孵化基地,探索创新产业商业模式及市场机制,重视CCUS专业人才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 产业化 技术需求 市场建设 新兴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青 赵胤宏 金刚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共9页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究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建立新质生产力和制造...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究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建立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不同省(区、市)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负面影响较小,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市场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草柳编产业创新转型与发展策略——以山东博兴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穗坚 王所玲 《森林防火》 2024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山东博兴草柳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研究旨在探索如何结合现代科技,促进这一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通过分析产业现状,识别出产品同质化、技术滞后、物流成本高等挑战,提出综合创新策略。产品层面,倡导融合现... 在“互联网+”背景下,山东博兴草柳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研究旨在探索如何结合现代科技,促进这一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通过分析产业现状,识别出产品同质化、技术滞后、物流成本高等挑战,提出综合创新策略。产品层面,倡导融合现代美学与实用功能,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技术层面,建议引入新材料、自动化技术及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市场角度,利用数字化营销与定制服务增强品牌影响力;模式创新,构建产业联盟与优化供应链,提高整体竞争力。研究表明:博兴草柳编产业需坚守传统工艺,同时拥抱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与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兴草柳编产业 创新转型 “互联网+” 产品创新 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 模式创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珣 王依佳 李科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8,共12页
营商环境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各地正不断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主要从推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建... 营商环境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各地正不断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主要从推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进而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发展。同时,营商环境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亟待加强、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有待完善、创新生态培育不足、企业融资存在困境、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才支撑不足、法律保障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从优化政务环境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公平参与环境、培育创新市场生态环境、完善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体系等方面进行,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营商环境 高质量发展 市场公平 科技创新 数据要素 政务服务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市场规模与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基于国内国际市场协同的视角
19
作者 安岗 王佳 邸文慧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1,共10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出口产品的复杂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模型,采用147个国家(地区)205种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制造...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出口产品的复杂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模型,采用147个国家(地区)205种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呈显著促进效应,且这种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高水平国家、非毗邻大国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渠道检验显示,本土市场规模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影响出口复杂度。此外,基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同的视角,发现发展中国家进口依存度与本土市场规模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出口复杂度的提高,其出口依存度则存在负向作用,而发达国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出口复杂度 技术创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江三良 胡凯丽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9,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本文以基于相对价格法计算的区域市场分割指数与200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为基础,分析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本文以基于相对价格法计算的区域市场分割指数与200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为基础,分析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抑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同样显著;市场分割通过环境规制、创新资源配置、数字普惠金融效应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位于东西部地区、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低集中度行业的企业、处于低融资约束水平和低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企业以及国企的绿色技术创新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市场分割 绿色技术创新 新发展理念 环境规制 创新资源配置 数字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