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8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variety of rice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each rice in mixtures of two rices by nonlinear chemical analysis
1
作者 CHEN Chun-nan XU Tian-shu +9 位作者 ZHONG Jun-hui WANG Zhi-pei LUO Xue-lei GUO Fang-qiu ZHANG Tai-ming DU Juan YANG Chun-hua ZHU Hong-qiu HUANG Jian DENG Fei-yu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51-258,共8页
Fingerprints of two varieties of rice and their mix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nonlinear chemical rea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rice components,sodium bromate,manganese sulfate,sulfuric acid and acetone.The variety o... Fingerprints of two varieties of rice and their mix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nonlinear chemical rea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rice components,sodium bromate,manganese sulfate,sulfuric acid and acetone.The variety of rice was identified by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 of fingerprint and system similarity pattern recognition,and the content of each variety of rice in the mixture was determined by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fingerprint.The results show that nonlinear chemical analysis may be used to exactly identify the variety of pure rice an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each variety of rice in the mixture,indicating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hemical analysis binary mixture variety identific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R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不同部位中8种黄酮含量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孟 郭梦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张博文 王小兰 刘通 张莉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3,共6页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8种黄酮在各部位中均有检出,其含量存在差异,总体上依次为花>叶>茎,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怀菊花、茎、叶中均含有黄酮,在以前者为主原料的同时应加大后两者的开发利用,以期充分提高该药材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部位 黄酮 含量测定 HPLC 层次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果仁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3
作者 崔业波 马晓静 +1 位作者 宋瑩 马彧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果仁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本研究采用Caprisil C18-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进样量为10μL。儿茶素在31.485~188...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果仁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本研究采用Caprisil C18-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进样量为10μL。儿茶素在31.485~188.912μg/mL和表儿茶素在16.267~97.60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RSD值均小于2.0%,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回收率为分别为102.7%和98.7%。方法能准确测定草果仁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可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仁 儿茶素 表儿茶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张建海 王向平 +1 位作者 冯彬彬 吴翠色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53-155,1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检测方法检测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检测方法检测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不同,冷冻干燥技术中总灰分、醇浸出物、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较风干、晒干、烘干、蒸制、微波干燥技术高,分别较最低加工技术高2.30%、8.71%、18.08%、22.74%。冷冻干燥技术中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苷、贝母碱甲和贝母碱乙的含量较风干、晒干、烘干、蒸制、微波干燥技术高,分别较最低加工技术高8.22%、23.13%、20.59%、50.00%、75.00%,说明冷冻干燥技术在太白贝母多种加工技术中是最好的。[结论]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太白贝母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技术 太白贝母 品质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芩止咳可溶性粉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法研究
5
作者 张娜 陈静 +5 位作者 郭莉 刘佳 张培训 张秋娜 李会平 孔红君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麻芩止咳可溶性粉的质量,本研究以麻黄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为指标,建立了测定麻芩止咳可溶性粉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为加热水溶解后,加入浓氨试液... 为了有效控制麻芩止咳可溶性粉的质量,本研究以麻黄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为指标,建立了测定麻芩止咳可溶性粉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为加热水溶解后,加入浓氨试液并用乙醚振摇提取,再加盐酸乙醇溶液后回收溶剂即可将样品中含有的盐酸麻黄碱进行有效的提取;液相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为10μL。在该条件下,对缺麻黄的阴性制剂进行了空白干扰测定,结果显示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在9.24~69.3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59%,精密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以及耐用性等均符合规定。说明建立的麻芩止咳可溶性粉HPLC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作麻芩止咳可溶性粉的质量控制,为该产品推广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芩止咳可溶性粉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盐酸麻黄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21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秋谷 吴锦如 +3 位作者 李常慧 张尚斌 赵元 陈剑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表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丁香醛、阿魏酸、香豆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肉桂醇、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表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丁香醛、阿魏酸、香豆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肉桂醇、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桂皮醛、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Ⅲ、6-姜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色谱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0.015%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2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5),平均加样回收率93.99%~108.52%,RSD 1.04%~5.9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稳定可靠,可用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6种真菌毒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爽 周丽 +4 位作者 时海燕 赵霞 崔彦伟 包华音 徐男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0-744,共5页
目的分析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UPLC-MS/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 目的分析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UPLC-MS/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0.01%甲酸-[乙腈-甲醇(1∶1)],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6种真菌毒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0),平均加样回收率76.1%~119.3%,RSD 0.49%~9.27%,其含量(除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外)呈现从无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存在真菌毒素感染的风险。该方法简便高效,快速灵敏,可为全过程监测六神曲发酵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发酵 真菌毒素 含量测定 动态变化规律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评价覆盆子质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书晚 廖扬振 +4 位作者 王龙飞 赵雅琴 范甲赫 魏渊 欧阳臻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 评价覆盆子质量。方法 UPLC-Q-TOF-MS/MS法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测定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椴树苷、槲皮... 目的 评价覆盆子质量。方法 UPLC-Q-TOF-MS/MS法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测定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椴树苷、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34种成分。31批药材指纹图谱中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野生品与栽培品,以及不同产地药材可区分开;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142%;筛选出8个差异性成分,其中2个为鞣花酸和紫云英苷。野生品中鞣花酸、紫云英苷含量高于栽培品中(P<0.05,P<0.01)。结论 UPLC-Q-TOF-MS/MS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用于覆盆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质量评价 UPLC-Q-TOF-MS/MS H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UPLC-MS/MS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广西不同产地五指毛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春燕 何敏 +5 位作者 何秋云 柳贤福 莫元瑶 周怡 莫永福 陈汝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6,共9页
建立五指毛桃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评价相似度,采用SPSS 22.0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建立五指毛桃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评价相似度,采用SPSS 22.0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采用UPLC-MS/MS测定多指标成分含量。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其中7个共有峰分别为补骨脂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金合欢素,相似度为0.990~0.999,分别聚为3类;UPLC-MS/MS分析表明五指毛桃含有8个成分,分别为补骨脂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佛手柑内酯、山柰素、芹菜素、金合欢素,8个成分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1.0%,RSD为1.2%~1.8%。CA结果显示12批五指毛桃聚为3类。PCA结果显示结果第一主成分(补骨脂素)特征值为11.89,方差贡献率为99.08%,表明该主成分可作为五指毛桃的质量标志物。12批样品8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0858~1.11、2.51×10^(-6)~5.34×10^(-4)、1.24×10^(-3)~0.117、2.30×10^(-4)~3.98×10^(-2)、0.011~0.507、3.36×10^(-6)~8.17×10^(-4)、2.52×10^(-3)~7.92×10^(-2)、5.13×10^(-5)~5.85×10^(-4)mg/g,12批样品各成分含量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综上,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度良好,稳定可靠,可为五指毛桃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HPLC UPLC-MS/MS 指纹图谱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优选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梦迪 张舒彦 +4 位作者 郑淇 常春辉 李家豪 张运克 贾永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以3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为检测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含量;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0:1,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基质:基质=0.99、药物:基质=0.55、滴距=6.00,综合评分为0.8452;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与相邻成分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3种成分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27~1.962、0.140~0.840、0.7105~4.263μg(均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2.30%(RSD=1.65%,n=6)、101.28%(RSD=0.81%,n=6)、98.99%(RSD=0.65%,n=6);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017、0.0847、1.3829 mg·g^(-1)。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中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可用于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黄白”凝胶提取工艺优选与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高艳果 朱海涛 +4 位作者 黄良永 叶方 王启斌 郑涛 陈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2-1329,共8页
目的优选“红黄白”凝胶的提取工艺并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红景天苷、盐酸小檗碱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 目的优选“红黄白”凝胶的提取工艺并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红景天苷、盐酸小檗碱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指标客观性的权重赋权法(AHP-CRITIC)复合加权法计算4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以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结合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红黄白”凝胶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建立该制剂中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红黄白”凝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4种指标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均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102.09%,RSD为0.77%~3.1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RSD≤2.28%。结论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的“红黄白”凝胶最佳提取工艺稳定且经济合理;该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可行,结果可靠,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黄白凝胶 提取工艺 层次分析法-基于指标客观性的权重赋权法复合加权 正交试验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16种成分的含量
12
作者 王倩 高霞 +6 位作者 冯健 金彬 陈夏霖 曹亮 李吉峰 张永文 王振中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甘草苷、芹糖甘草苷、毛蕊花糖苷、柚皮芸香苷、异类叶升麻苷、大波斯菊苷、橙皮苷、异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和厚朴酚、和厚朴新酚、广藿香酮、厚朴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甘草苷、芹糖甘草苷、毛蕊花糖苷、柚皮芸香苷、异类叶升麻苷、大波斯菊苷、橙皮苷、异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和厚朴酚、和厚朴新酚、广藿香酮、厚朴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1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0),平均加样回收率83.74%~105.12%,RSD 1.10%~4.8%。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的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马尼地平原料药中杂质的结构确证及含量测定
13
作者 龙珊珊 叶霜 +2 位作者 庄钰金 任凤英 杨晨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3,共9页
基于合成工艺路线,对盐酸马尼地平原料药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确证结构和含量测定,以Agilent ZORBAX SB-C18(4.6 m×250 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29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流量为1 mL/min,流动相A为0.01 mol/L乙酸铵溶液... 基于合成工艺路线,对盐酸马尼地平原料药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确证结构和含量测定,以Agilent ZORBAX SB-C18(4.6 m×250 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29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流量为1 mL/min,流动相A为0.01 mol/L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酸马尼地平合成工艺路线下,生成工艺副产物间硝苯地平,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杂质5-(3-硝基苯基)-3-甲基-2-环己烯-1-酮,在光照射下产生杂质脱氢马尼地平。盐酸马尼地平和各杂质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2)≥0.999 7),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n=6),三个杂质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7%~102.56%,RSD均不大于2.0%(n=9);这些杂质的研究对盐酸马尼地平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马尼地平 杂质 结构确证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花椒果皮风味物质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玉辉 李博通 +2 位作者 陈磊 吴梦佳 刘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分析韩城花椒试验站参试花椒种质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筛选花椒优异种质。[方法]以陕西韩城花椒试验站收集的15个花椒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椒果皮主要风味物质挥发油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成分,对比... [目的]分析韩城花椒试验站参试花椒种质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筛选花椒优异种质。[方法]以陕西韩城花椒试验站收集的15个花椒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椒果皮主要风味物质挥发油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成分,对比分析不同种质花椒的差异性。通过综合评价,初选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花椒种质。[结果]区试的15个种质花椒果皮挥发油和麻味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莱芜大红袍(ZB7),为40.04 mL/kg;麻味物质含量最高的是林州大红袍(ZB10),为87.813 mg/g。在麻味物质组分中羟基-α-山椒素贡献最大,为93.2%,是花椒麻味的主要成分。通过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评选出了ZB10(林州大红袍)、ZB3[韩城大红袍(优株)]、ZB4(韩城无刺)和ZB6(临沂小花椒)这4个花椒种质为当地初选的优良花椒种质。ZB7、ZB14(贵州油椒)和ZB1(仡佬无刺花椒)这3个种质可作为单项优异种质,进行定向培育。[结论]该研究为后期花椒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麻味物质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补脑软胶囊中11种成分的含量
15
作者 陈挺 王雪梅 +4 位作者 李帅印 李喜香 周亚丽 李小凤 杨寿圆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4-2148,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补脑软胶囊中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甘草酸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补脑软胶囊中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甘草酸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 nm。结果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8.47%~103.30%,RSD 1.13%~2.8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补脑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脑软胶囊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快速、无损分析技术在肉苁蓉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焦慧平 莲花 +2 位作者 李润甜 渠弼 白文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测肉苁蓉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采集各批次肉苁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各批次肉苁蓉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 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测肉苁蓉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采集各批次肉苁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各批次肉苁蓉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值,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法结合各种光谱前处理手段建立由肉苁蓉近红外光谱预测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定量模型,并通过校正组样品和验证组样品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苯乙醇苷、多糖、甘露醇和灰分含量的最优定量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分析值间的相关系数rc和rv分别为0.950 7和0.916 5,0.980 6和0.908 9,0.937 5和0.941 7,0.938 2和0.919 4。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水分和浸出物含量的最优定量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分析值间的相关系数rc和rv分别为0.960 2和0.934 8、0.901 8和0.910 0。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速度快、不破坏分析样品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近红外光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17
作者 房思远 赵兵令 +3 位作者 朱永明 李育明 包永占 史万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苦虎益母颗粒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探究并制定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虎杖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黄芪、益母草、苦参和虎杖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素在进样量介于0.... 为了更好地控制苦虎益母颗粒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探究并制定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虎杖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黄芪、益母草、苦参和虎杖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素在进样量介于0.0797~0.7176μg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919.6X-17.864,R=0.9997,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的平均值为98.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薄层色谱鉴别黄芪、益母草、苦参和虎杖,检测指标斑点位置和颜色均与对照品一致,分离效果较好,阴性无干扰。本试验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从重复性、稳定性和操作难易程度等不同方面均能满足苦虎益母颗粒质量控制要求,可作为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虎益母颗粒 质量标准 含量检测 薄层色谱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
18
作者 许佳慧 刘玉红 +4 位作者 黄志芳 刘云华 陈燕 胥亭亭 易进海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9-716,共8页
目的评价通脉颗粒、通脉片、通脉胶囊、通脉口服液的质量一致性。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酚酸A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日摄入量角度进... 目的评价通脉颗粒、通脉片、通脉胶囊、通脉口服液的质量一致性。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酚酸A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日摄入量角度进行质量分析。结果39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1个共有峰,相似度0.765~0.997。各批样品聚为5类,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53%。不同剂型中各成分日摄入量差异明显,尤其是丹酚酸B;片剂、胶囊中其日摄入量较低,并且同一剂型之间存在不均一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评价不同厂家通脉制剂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颗粒 通脉片 通脉胶囊 通脉口服液 H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苍白秤钩风LC-MS分析与含量测定研究
19
作者 邓青梅 黄周艳 +3 位作者 周楚惠 赵凤仙 李耀华 陈勇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0,I0002,共6页
目的应用UPLC-Q-ExactiveHRMS技术分析苍白秤钩风药材的化学成分,并基于HPLC技术建立苍白秤钩风中木兰花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UPLC-Q-Exactive HRMS技术采用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50 mm,1.8μm)分离,以正离子0.1%... 目的应用UPLC-Q-ExactiveHRMS技术分析苍白秤钩风药材的化学成分,并基于HPLC技术建立苍白秤钩风中木兰花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UPLC-Q-Exactive HRMS技术采用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50 mm,1.8μm)分离,以正离子0.1%甲酸水(B2)-0.1%甲酸乙腈(A2),负离子5 mM甲酸铵水(B1)-乙腈(A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40℃,采用正负离子同时采集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模式,对苍白秤钩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HPLC法使用Durashell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6∶84,V/V),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测定苍白秤钩风中木兰花碱的含量。结果基于UPLC-Q-ExactiveHRMS技术所得到的离子碎片进行谱库匹配,共筛选出14个匹配度较高的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黄酮类,1个木质素,3个生物碱类,4个萜类,1个甾体类化合物。采用HPLC法对木兰花碱进行含量测定,木兰花碱在3.6364~52.728μg/mL(r=0.99962)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14批广西不同产地苍白秤钩风药材的木兰花碱含量范围为0.0250%~0.1975%。结论UPLC-Q-Exactive HRMS技术为鉴定苍白秤钩风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分析方法;所建立的HPLC测定木兰花碱含量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苍白秤钩风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药材的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秤钩风 UPLC-Q-Exactive HRMS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比较
20
作者 贺嫣然 王婧 +6 位作者 许家强 夏昭昭 刘应蛟 董子舒 明良山 刘红宁 樊启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4,共8页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方大蜜丸、小蜜丸、水丸、浓缩丸、颗粒、合剂、汤剂中总糖、总蛋白、总酚、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异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方法蒽醌-硫酸法测定总...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方大蜜丸、小蜜丸、水丸、浓缩丸、颗粒、合剂、汤剂中总糖、总蛋白、总酚、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异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方法蒽醌-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含量,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7种指标成分含量,检测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糖、总蛋白、总酚、总黄酮含量在不同剂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汤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含量最高,合剂中异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含量最高。水丸抗氧化活性最强,浓缩丸、合剂较弱;大蜜丸降血糖活性最强,汤剂最弱。总蛋白、总酚、总黄酮、甘草苷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而橙皮苷含量与后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蛋白、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含量与降血糖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存在差异,总糖、总蛋白、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可作为该方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剂型 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