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试验测试技术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
1
作者 孙波 郑凯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5-1906,共22页
数字试验测试融合多种数字化理论和技术在数字空间中完成试验测试,是数字时代试验测试发展的新形态。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测试对象的特点,梳理了各时期试验测试技术的核心特征,展示了试验测试技术体系的范式变迁;探讨了信息时代测试对象... 数字试验测试融合多种数字化理论和技术在数字空间中完成试验测试,是数字时代试验测试发展的新形态。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测试对象的特点,梳理了各时期试验测试技术的核心特征,展示了试验测试技术体系的范式变迁;探讨了信息时代测试对象对试验测试提出的新需求,并阐释了新形势下数字试验测试的内涵;围绕数字试验测试“设计-建模-实现-应用”全流程技术体系,提出了关键技术突破方向,并指出了从“实测”向“智测”转变过程中数字试验与测试面临的挑战;对数字试验测试在理论、人才、标准和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测试 数字试验测试 测试对象 试验设计 试验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剑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更新了系统化、数字化的三维设计手段。阐明了BIM设计组织实施流程和地质BIM建模方法,提出电子沙盘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以Skyline为基础平台搭建BIM+GIS电子沙盘,通过数据格式转化和地形文件编辑解决了BIM模型与GIS数据融合剖切问题,利用线路三维中心线函数的参数联动机制实现了设计方案实时更新展示功能。研究成果在永川线应用表明:通过BIM+GIS电子沙盘可以高效完成三维场景下建筑方案优化、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景观分析与线站位比选等关键设计环节,满足永川线工程设计进度和精度要求,有效缩短工程项目设计周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可为山区市郊铁路三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BIM GIS 三维设计 电子沙盘 数据融合 线站位比选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地质基座的内涵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元春 卢新明 +3 位作者 刘建功 赵家巍 李静 王毅颖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绿色智能开采是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地质数据信息又是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的基础。提出了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地质基座概念,对地质基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核心是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利用先进的地质... 绿色智能开采是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地质数据信息又是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的基础。提出了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地质基座概念,对地质基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核心是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利用先进的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实现井上下各种精细地质体模型的构建与动态更新,并融合井下灾害相关监测数据,动态构建井下隐蔽属性地质模型,实现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及预测预警等,为煤矿的绿色智能设计、地质保障、精准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控预警提供地质基座。此外,对构建地质基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通过应用实例展现了地质基座的实现过程,同时总结了地质基座目前依然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基座 多源数据 融合分析 动态更新 智能设计 地质保障 精准开采 灾害预警 智能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张称心 孙家盛 段阳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针对目前机床夹具设计领域中存在的知识挖掘深度不足、利用率不高且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顶向下方式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将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分为原理规则类和功能描述类,利用本体建模语言(OWL... 针对目前机床夹具设计领域中存在的知识挖掘深度不足、利用率不高且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顶向下方式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将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分为原理规则类和功能描述类,利用本体建模语言(OWL)对这两类知识进行了本体建模,构建了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其次,在模式层的指导下,以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规则文档和设计实例为数据源,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算法(BiLSTM-CRF)对其进行了知识抽取,得到了结构化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然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结构化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得到了知识图谱的数据层;最后,以轴承套筒法兰的夹具设计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考虑到企业对同一夹具结构的不同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数据科学算法(GDS)的相似元件替代法,对夹具知识图谱中47个定位元件节点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得到了1081条相似度数据样本,并构建了综合评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相似度阈值设置为0.76时,将定位元件进行替换的精确率达到了84%。通过建立知识图谱,完成了机床夹具设计的两类知识的有效关联,为构建数据驱动的机床夹具智能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智能设计 知识图谱 知识抽取 知识融合 本体建模语言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算法 图形数据科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知识驱动的固体发动机总体迁移设计方法
5
作者 杨家伟 武泽平 +1 位作者 张为华 高经纬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9,共17页
异构设计知识迁移通过模拟人类利用历史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行为范式实现经验积累和知识重用,是推动设计方法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提出历史知识迁移驱动的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建立... 异构设计知识迁移通过模拟人类利用历史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行为范式实现经验积累和知识重用,是推动设计方法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提出历史知识迁移驱动的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法。建立了物理规律驱动的设计案例性能映射和质量映射方法,低成本快速获取目标发动机的先验知识;提出多精度数据融合建模迁移优化方法和约束动态松弛的非精确搜索优化方法,实现历史案例知识的应用,同时自适应平衡采样可行性、最优性和多样性,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采用1000 mm前后翼柱型装药单室单推和255 mm后翼柱型装药单室双推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的工程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设计效率和精度,在固体发动机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有望服务于未来固体发动机智能设计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设计 智能设计 知识迁移 多精度数据融合 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gonomic Evaluation on Taxi Drivers' Compartment
6
作者 Jimmy SF Chan YW Chui +1 位作者 Reggie Kwan K K Chau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2-,共1页
Driving involves long hours of physical work within c onfined compartment. Taxi drivers usually work with prolonged working hours, add itional stress may likely be induced on particular body limbs. Occupational heal t... Driving involves long hours of physical work within c onfined compartment. Taxi drivers usually work with prolonged working hours, add itional stress may likely be induced on particular body limbs. Occupational heal th may occur and working efficiency may potentially be affected resulting fr om fatigues, pains or diseases. These problems, however, could be remedied if mo re attention is paid on seating design, the workplace and driving postures adopt ed. Ergonomics design can provid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ose concerned areas.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se occupational and health problems related to ta xi drivers. Through ergonomic evaluation of driver’s compartment, the authors m ak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health and safety aspects. Besides, the experienc e of gained from this study using ergonomic design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occu pation or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opometric data ergonomic evaluation compar tment design working efficiency occupational heal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参数垃圾电站锅炉防腐涂层体系的设计策略与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曲作鹏 刘吉臻 +4 位作者 田欣利 魏啸天 汪瑞军 王永田 王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1,共6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垃圾发电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针对高参数垃圾电站锅炉管道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时,造成泄漏甚至爆管的严重安全问题,本文在简介了高参数对锅炉腐蚀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评述了高参数条件下管道的基...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垃圾发电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针对高参数垃圾电站锅炉管道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时,造成泄漏甚至爆管的严重安全问题,本文在简介了高参数对锅炉腐蚀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评述了高参数条件下管道的基材特性及主流涂层防护技术,重点论述了Inconel堆焊、感应熔焊、HVOF等技术及性能。因为涂层系统设计主要是对管道基体和涂层材料与工艺进行选配,同时匹配参数也是对涂层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所以本文对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结合强度、孔隙率、服役寿命以及经济性等参数进行了系统评价,并阐述了涂层结构设计策略,包括防腐涂层的厚度设计、涂层结构设计、涂层材料组分设计等内容。根据涂层防护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粉末合成设计-涂层结构设计-服役性能评价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主要的材料体系设计比较集中于高Cr含量的FeCr系和NiCr系合金的现状,指出应开发以NiCr基辅以W、Mo等元素涂层材料,使其兼具优异的耐腐蚀和抗磨损的综合性能。最后对涂层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电站 防腐涂层 堆焊 感应熔焊 设计策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零件机加工艺设计方法
8
作者 李建勋 屈亚宁 +4 位作者 邱慧慧 刘斌 李龙传 张金龙 魏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50-3865,共16页
随着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制造类企业产生的工艺数据数量持续增多。为了实现对已有工艺数据的有效复用、学习和挖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零件机加工艺设计方法。首先构建以特征、零件、特征工步方案、零件工艺为基础... 随着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制造类企业产生的工艺数据数量持续增多。为了实现对已有工艺数据的有效复用、学习和挖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零件机加工艺设计方法。首先构建以特征、零件、特征工步方案、零件工艺为基础的工艺知识图谱模型,实现工艺数据的结构化多层次表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BiLSTM+Attention深度学习模型揭示零件与典型工艺方案之间的映射模式,以及一种Seq2Seq+Attention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零件工序序列的有效生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工步方案与零件工序方案融合概率的零件工艺方案决策方法,实现具有完整工艺情境的零件工艺方案有效生成。最后,以销轴类零件为例,开发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数据 工艺设计 知识图谱 深度学习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墙结构智能化生成式设计方法:从数据驱动到物理增强 被引量:8
9
作者 廖文杰 陆新征 +3 位作者 黄羽立 赵鹏举 费一凡 郑哲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建筑结构的智能化方案设计是智能建造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剪力墙结构生成式设计方法框架、智能设计算法、设计性能评价方法等,完成了从数据驱动到物理增强的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发展,但目前尚未有研究针对不同设... 建筑结构的智能化方案设计是智能建造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剪力墙结构生成式设计方法框架、智能设计算法、设计性能评价方法等,完成了从数据驱动到物理增强的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发展,但目前尚未有研究针对不同设计条件下数据驱动和物理增强方法的设计能力进行详细对比,且基于计算机视觉与基于力学性能的评价方法尚未有明确的关系,难以有效保证计算机视觉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深度生成式算法对比和算例分析,开展数据驱动和物理增强数据驱动方法的详细对比,并进一步验证基于计算机视觉评价与基于力学分析评价方法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数据驱动的方法易受到数据质量与数量的约束,而物理增强数据驱动的方法设计性能更加稳定,基本摆脱数据质量和数量的约束;基于计算机视觉综合评价指标SCV的合理性阈值为0.5,对应力学性能差异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结构设计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驱动 物理增强 设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设计阶段数字孪生牵引供电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耀 彭涛 +2 位作者 袁强 魏建忠 侯东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3,共8页
随着我国智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作为智能装备板块重点领域之一的牵引供电系统已具备智能化、数字化基础,为进一步提升牵引供电系统仿真、验证能力,开展数字孪生牵引供电系统研究。以贯穿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到运营全生命周期数据综合应... 随着我国智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作为智能装备板块重点领域之一的牵引供电系统已具备智能化、数字化基础,为进一步提升牵引供电系统仿真、验证能力,开展数字孪生牵引供电系统研究。以贯穿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到运营全生命周期数据综合应用为出发点,提出数字孪生牵引供电系统平台架构及演进路线。基于规划设计阶段数字孪生牵引供电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BIM、供电仿真、变电仿真、接触网仿真系统及平台展示交互的数据融合需求,提出采用星型数据融合拓扑结构,构建融合数据集实现数据交互的数据融合方法。设计了对结构化数据、BIM模型、文件类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的融合数据集,提出静态、动态属性数据的标准JSON数据格式,构建数据库实现对各类数据的索引及管理。依托京唐城际铁路项目开发数字孪生牵引供电系统平台并进行应用探索,实现了BIM数据驱动仿真、仿真结果三维动态展示等核心功能,验证了数据融合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建设、运营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速铁路 数字孪生 牵引供电 BIM 仿真 数据融合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级多目标测量数据融合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吴力华 胡爽 曹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31-137,共7页
为切实提升组网测控系统的实际效能,文中从方案设计和实际运用两个方面对中心级多目标测量数据融合进行了研究。首先,搭建了模块化的融合策略框架,并对各模块主要技术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测量数据的来源设置了不同的编... 为切实提升组网测控系统的实际效能,文中从方案设计和实际运用两个方面对中心级多目标测量数据融合进行了研究。首先,搭建了模块化的融合策略框架,并对各模块主要技术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测量数据的来源设置了不同的编组序列,制定了相应的数据关联逻辑;然后,根据测量设备的性能特点设置测量数据的优先级,采用多种融合算法生成精确可靠的目标轨迹,并具备设置数据率向外发送引导数据的功能;最后,搭建了中心级多目标测量数据融合软件平台,模拟构建了典型复杂导空态势下的组网测控场景,对软件平台的功能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技术方案系统搭建的软件平台能满足组网测控系统的多目标数据融合需求,且具备较强的迭代更新、性能扩展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级 多目标 组网测控 数据处理 融合策略 模块化设计 工程化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的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
12
作者 邬晓敬 高然 马龙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1,I0002,共10页
在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高精度CFD数据作为支撑。然而,高精度CFD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为了缓解汽车气动优化设计中气动特性评估精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根据迁移学习与数据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精度深度神经... 在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高精度CFD数据作为支撑。然而,高精度CFD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为了缓解汽车气动优化设计中气动特性评估精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根据迁移学习与数据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multi-fidelity deep neural network, MFDNN)的汽车外形优化设计方法,以减少优化设计中所需的高精度数据个数,从而有效提升优化速度、降低优化成本。将所发展的优化方法应用于快背式MIRA标准模型减阻优化设计中,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融合不同精度数据所蕴含的知识,加速气动外形优化进程,提升优化效率。以收敛用时作为评价指标,在取得相近或更优优化结果的前提下,基于多精度神经网络的优化框架的收敛速度是基于单精度神经网络的离线优化框架的5.85倍,是基于单精度神经网络的在线优化框架的2.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迁移学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GIS在农业环境物联网监测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4
13
作者 杜克明 褚金翔 +3 位作者 孙忠富 郑飞翔 夏于 杨小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1-178,共8页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联网能够及时获取监测点上时间连续的数据,但在进行较大尺度的区域监测时,因空间变异性影响,基于节点的物联网监测技术面临着监测点分布设计、数据空间连续表达等诸多难题。针...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联网能够及时获取监测点上时间连续的数据,但在进行较大尺度的区域监测时,因空间变异性影响,基于节点的物联网监测技术面临着监测点分布设计、数据空间连续表达等诸多难题。针对农业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提出了由点到面的区域模拟与评估方法,设计了一套将物联网基于"点"的监测数据与WebGIS基于"面"的空间数据融合分析的解决方案。在已建立的物联网监控中心系统平台基础上,优化集成WebGIS图形化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物联网监测数据与WebGIS空间数据点面融合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位置地图显示、由点到面的区域模拟与评估、区域监测专题图管理3个功能。以河南省小麦灾情监测为案例对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实现农业环境由点到面的区域动态监测,提高了作物长势与灾害的综合诊断能力,并能够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应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监测 设计 物联网 WEBGIS 点面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再设计的装配性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管强 刘继红 +1 位作者 钟毅芳 周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主要讨论并行工程环境下面向装配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内外 2种不同思路的面向装配设计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面向产品结构和装配工艺过程再设计的可装配性评价体系 ,建立了定量的装配设计效率模型、装配复杂度指标模型 ,并从装配... 主要讨论并行工程环境下面向装配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内外 2种不同思路的面向装配设计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面向产品结构和装配工艺过程再设计的可装配性评价体系 ,建立了定量的装配设计效率模型、装配复杂度指标模型 ,并从装配成本的角度评价产品可装配性的优劣 ,从而选出最优的装配方案。它一方面可为产品再设计提供依据和定性的修改意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装配性评价 装配成本 并行工程 DFA 产品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数据管理(PDM)与并行设计的支撑环境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建明 李和良 +1 位作者 田凌 许隆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6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首先对并行工程中自动化CE环境的要求及PDM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针对863/CIMS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并行工程”的实施情况,研究了如何用商用PDM软件实现对并行设计中的人员、工具、设备资源、产品数据以及数据生成过... 本文首先对并行工程中自动化CE环境的要求及PDM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针对863/CIMS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并行工程”的实施情况,研究了如何用商用PDM软件实现对并行设计中的人员、工具、设备资源、产品数据以及数据生成过程的全面管理,最终提供并行设计所必需的运作环境。同时阐述了基于PDM集成的几个典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数据管理 并行工程 并行设计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化产品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产品信息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继忠 黄利平 +1 位作者 李建明 童秉枢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并行化产品设计 ,有必要将概念设计阶段的产品信息管理纳入到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并行化产品设计环境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对概念设计产品信息进行管理的意义及现有的商品化 PDM系统...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并行化产品设计 ,有必要将概念设计阶段的产品信息管理纳入到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并行化产品设计环境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对概念设计产品信息进行管理的意义及现有的商品化 PDM系统对其支持能力的不足之处 ,探讨了以产品结构树为中心的产品信息管理方式 ,并提出了采用这种管理方式对概念设计阶段产品信息进行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初步构造了一个可行的并行化概念设计的产品信息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并行设计 产品数据管理 产品结构树 PDM 产品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生态环境监测和清洁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斌 刘雪梅 +1 位作者 张国强 王卫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2,共8页
针对中小型养殖场的实际需求,该文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一套生态环境监测和清洁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研究了对猪舍内温湿度、氨气浓度等生态环境参数的检测和调控方法。为实现对温度的精... 针对中小型养殖场的实际需求,该文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一套生态环境监测和清洁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研究了对猪舍内温湿度、氨气浓度等生态环境参数的检测和调控方法。为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设计了简单的电阻—电压转换电路,并对温敏电阻采用分段线性化措施,使测温精度达到±0.2℃。为实现猪舍内多个区域的环境参数的合理检测,采用了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PLC程序设计方法。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数据融合算法时,在20℃左右时,猪仔生活区温度测量值的总方差最小值为0.0125,而采用算术平均值时方差为0.8562;在氨气浓度为15 mg/m3左右时,采用数据融合算法时整个猪舍氨气浓度测量值的方差最小值为0.0406,而采用算术平均值时方差为0.9548。这表明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后,各区域参数测量值的方差远小于采用算术平均时的方差。试验过程中该系统运行可靠,达到了设计目的。该系统结构简单,易安装、调试和维护,成本低,能极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能减少环境污染,特别适合于中小型养殖企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设计 监测 温湿度 氨气浓度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并行设计的维修性模型及其实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安清 郝建平 +1 位作者 于永利 王松山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69-774,800,共7页
为使装备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提出了支持并行维修性设计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瓶颈技术———建立集成的产品维修性信息模型;以集成产品装配信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集成的维修性信息模型,并讨论了与过程模型的集成;选择P... 为使装备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提出了支持并行维修性设计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瓶颈技术———建立集成的产品维修性信息模型;以集成产品装配信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集成的维修性信息模型,并讨论了与过程模型的集成;选择Pro/Intralink作为产品数据管理平台,分析了支持并行维修性设计集成环境的实现,包括基本环境的配置、主信息模型的建立、设计流程的定义与管理;以一种维修性分配工具的开发与集成验证了论文提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性模型 并行设计 产品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分析的定量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顾廷权 高国安 徐向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功能分析的定量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并且给出分析产品可装配性的模糊评价模型和相关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功能分析 模糊评价模型 并行设计 面向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技术在并行工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建明 田凌 +2 位作者 李和良 黄利平 许隆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研究了在 PDM系统支持下如何实现对并行工程中的 CAx/ DFx工具的封装与集成、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产品信息与资源信息的管理、过程信息的管理等实施技术 ,最终提供并行化产品设计所必需的运作环境 。
关键词 产品数据管理 并行工程 并行设计 集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