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OA-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优化
1
作者 梁强 徐彬源 +2 位作者 徐永航 杜彦斌 李永亮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32,275,共17页
目的为提高激光作用于H13钢表面的硬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OOA)、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预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模型粗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在该工艺参数范... 目的为提高激光作用于H13钢表面的硬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OOA)、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预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模型粗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在该工艺参数范围下设计三因素五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CCD),通过有限元模型得到硬化层参数。然后,分别构建响应面(RSM)、RF和基于OOA-RF的平均淬透深度、峰谷差值、峰值温度的预测模型,并对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工艺参数寻优,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和熵权法(EWM)对寻优解集重新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在最优工艺参数功率为517W、扫描速度为5mm/s、搭接率为48%下进行试验,得到平均淬透深度为723.3μ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15%,峰谷差值为58.75μ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77%,硬化表面平整,无明显凹陷现象,激光表面硬化前的硬度为(165.2±9.2)HV0.5,经表面硬化后提升至(381.4±86.2)HV0.5,平均硬度提高了约1.3倍。结论可为合金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的寻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硬化 随机森林算法 有限元模型 平均淬透深度 中心复合试验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s in sheet metal incremental forming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军超 王宾 周同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553-2559,共7页
A method utilizing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s during incremental forming was proposed and then optimiz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Initially,a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was set up a... A method utilizing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s during incremental forming was proposed and then optimiz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Initially,a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was set up and then experimentally verified.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th increment and the minimum thickness tmin as well as its location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FEM model.Afterwards,the variation of depth increments was defined.The designed par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according to the main deformation mechanism,with Di(i=1,2) representing the two dividing locations.And three different values of depth increment,Δzi(i=1,2,3) were utilized for the three areas,respectively.Additionally,an orthogonal test was established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ive process parameters(D and Δz) and tmin as well as its loc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Δz2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area is the largest one.Finally,a single evaluating indicator,taking into account of both tmin and its location,was formatted with a linear weighted model.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a genetic algorithm integrated with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the evaluating index.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atisfactory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emental form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充放电策略对储能寿命影响的新型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丰俊杰 曾平良 +2 位作者 李亚楼 代倩 朱良管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针对储能使用寿命在投资决策中的关键作用及其与充放电策略和放电深度的非线性复杂关系,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策略对储能寿命影响的新型储能规划配置方法。首先,根据放电深度与储能寿命及循环次数的关系建立了储能年等效额定放电量计算方... 针对储能使用寿命在投资决策中的关键作用及其与充放电策略和放电深度的非线性复杂关系,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策略对储能寿命影响的新型储能规划配置方法。首先,根据放电深度与储能寿命及循环次数的关系建立了储能年等效额定放电量计算方法。其次,建立考虑充放电策略对储能寿命影响的电池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在确保储能设计使用寿命的同时使储能全寿命周期内的收益最大。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提高了求解速度与收敛性。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39节点风光水系统进行测试,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寿命 放电深度 全寿命周期 优化配置 多种群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多波束测线设计建模方法
4
作者 职首旭 夏生杰 史蓉蓉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提升海底地形测量精度和效率,聚焦复杂海域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规划应用,建立了一种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测线设计模型。联合几何推导和遗传算法,构建了二维和三维情形下的覆盖宽度模型和重叠率模型,通过引入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复杂... 为提升海底地形测量精度和效率,聚焦复杂海域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规划应用,建立了一种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测线设计模型。联合几何推导和遗传算法,构建了二维和三维情形下的覆盖宽度模型和重叠率模型,通过引入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复杂海域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多波束测线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多波束测深效率,可为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多波束测深技术 测线设计 遗传算法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及邻区地震重新定位和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黄耘 李清河 +3 位作者 张元生 孙业君 沈红会 金淑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本文将双差定位和遗传算法定位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江苏及邻区1980-2005年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研究.重新定位后大大改善了原地震定位的精度,地震在空间上更加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更加合理.江苏及邻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 本文将双差定位和遗传算法定位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江苏及邻区1980-2005年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研究.重新定位后大大改善了原地震定位的精度,地震在空间上更加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更加合理.江苏及邻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和中地壳;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震源深度统计分析表明,下扬子断块江苏段、冀鲁断块和豫皖断块的地震震源深度特点相似,在10-11km、15-17km深处存在二个明显的地震优势分布,推测分别在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在25km深处也存在一小的地震优势分布面,但地震频次较低.大别山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与下扬子断块、冀鲁断块和豫皖断块内的地震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差异为大别山地区10km以上的浅源地震十分发育,在6-7km的深处有一地震优势分布,该深度附近地震波速度可能较高,而在10km以下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遗传算法定位 江苏及邻区 震源深度 地震优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超大规模旅行商问题的纵深遗传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连朋 金喜子 +1 位作者 王娜 姚明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8,101,共4页
很多演化算法对初始参数设计都敏感,针对于不同的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实例需要进行相应的初始参数调整。并且,在求解超大规模TSP问题时容易陷于局部最优解。提出了一种纵深遗传算法的TSP问题求解方案,以及新的... 很多演化算法对初始参数设计都敏感,针对于不同的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实例需要进行相应的初始参数调整。并且,在求解超大规模TSP问题时容易陷于局部最优解。提出了一种纵深遗传算法的TSP问题求解方案,以及新的改良函数、变异函数和交叉函数。对pr1002(259269.09)、pla85900(152394182.43)和brd14051(489842.93)等实例都获得了比较好的优化解。实验表明该方案在求解TSP问题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商问题 演化算法 纵深遗传算法 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东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莘海亮 刘明军 +2 位作者 张元生 曾宪伟 胡中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将双差地震定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2001~2007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区的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地震震源平均深度为14.6km,5~20km深度为该区多震层深度范围。... 将双差地震定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2001~2007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区的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地震震源平均深度为14.6km,5~20km深度为该区多震层深度范围。3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震中均处于主干活动断裂边缘。震源深度分布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刻画出剖面沿线不同断裂的深部展布特征,部分断裂延伸到中、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遗传算法 震源深度 多震层 甘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溢流坝下游收缩断面水深的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金菊良 丁晶 +1 位作者 杨晓华 金保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溢流坝下游收缩断面水深 hc 的计算对水工消能设计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和迭代法,这些方法计算精度不高,人工计算量大或要求较高的计算数学的理论知识等,不便于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 为此,把 hc 的计算问题... 溢流坝下游收缩断面水深 hc 的计算对水工消能设计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和迭代法,这些方法计算精度不高,人工计算量大或要求较高的计算数学的理论知识等,不便于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 为此,把 hc 的计算问题归结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作者研制的加速遗传算法 (AGA) 来处理. 应用 AGA 方法的实例计算结果说明 AGA 比常用方法简便 计算精度高且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坝 收缩断面 水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优化计算 被引量:7
9
作者 金菊良 付强 +1 位作者 魏一鸣 丁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问题在水工消能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近似公式法 ,它们存在计算精度不高、求解复杂、使用不便等缺点。为此 ,本文把该问题等价于两个非线性优化问题 ,建议统一用笔者研制的... 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问题在水工消能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近似公式法 ,它们存在计算精度不高、求解复杂、使用不便等缺点。为此 ,本文把该问题等价于两个非线性优化问题 ,建议统一用笔者研制的加速遗传算法 (AGA)来处理。实例的计算结果说明 ,AGA比常用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跃 共轭水深 遗传算法 梯形明渠 优化计算 临界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水下航行器深度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坤 张孝芳 刘常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根据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操纵控制过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UUV深度自抗扰控制器(ADRC)。针对ADRC控制器控制参数较多的问题,将其参数设计转化为一种辨识问题。借助遗传算法,对UUV深度控制系统中的ADRC控制参数进行了辨识,... 根据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操纵控制过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UUV深度自抗扰控制器(ADRC)。针对ADRC控制器控制参数较多的问题,将其参数设计转化为一种辨识问题。借助遗传算法,对UUV深度控制系统中的ADRC控制参数进行了辨识,并对其在无外界干扰和近水面航行受波浪力干扰两种情况下的深度控制进行了仿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ADRC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深度保持性能,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PID控制相比,ADRC控制的操舵幅度和操舵频率有了明显降低,其控制品质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无人水下航行器 深度 自抗扰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加速遗传算法计算梯形明渠的临界水深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菊良 张欣莉 丁晶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前计算梯形断面明渠临界水深hk的常用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近似公式法和迭代法 ,它们存在计算精度不高、求解复杂等缺点。为此 ,把hk的计算问题等价于一非线性优化问题 ,指出了hk的变化范围 ,并用加速遗传算法 (AGA)来求解hk。实例... 目前计算梯形断面明渠临界水深hk的常用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近似公式法和迭代法 ,它们存在计算精度不高、求解复杂等缺点。为此 ,把hk的计算问题等价于一非线性优化问题 ,指出了hk的变化范围 ,并用加速遗传算法 (AGA)来求解hk。实例的计算结果说明 ,与常用方法相比 ,AGA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水深 加速遗传算法 明渠 梯形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广义极值分布的核管道最大腐蚀深度预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国强 王雪青 刘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6-1931,共6页
针对核管道腐蚀的环境复杂性和过程随机性问题以及极值分布模型选择不当所引起的拟合误差问题,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模型预测核管道腐蚀深度的发展规律,并提出基于免疫遗传算法参数优化的核管道最大腐蚀深度预测及评估方法:对核管道取样管... 针对核管道腐蚀的环境复杂性和过程随机性问题以及极值分布模型选择不当所引起的拟合误差问题,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模型预测核管道腐蚀深度的发展规律,并提出基于免疫遗传算法参数优化的核管道最大腐蚀深度预测及评估方法:对核管道取样管段上腐蚀深度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相应的累计概率;利用免疫遗传算法优化广义极值分布函数的统计参数,得到核管道最大腐蚀深度的概率分布函数;由小样本腐蚀深度预测整条管道的最大腐蚀深度ydi,并评估超过最大腐蚀深度ydi的概率。利用不同核管道腐蚀深度进行计算机预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广义极值分布模型不会受限于样本极值数据的具体分布,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且模型参数寻优过程收敛速度快,拟合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极值分布 免疫遗传算法 核管道 腐蚀深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收函数反演上地幔速度结构和间断面的剥壳遗传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蕙兰 杨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2-389,共8页
探讨了使用台站接收函数反演得到上地幔速度结构和间断面深度的一种方法———剥壳遗传算法 .由地表至深部分成几个深度段 ,逐段反演速度结构 ,并在接收函数曲线上剥离浅处间断面的多次反射震相和反射转换震相对深部间断面的一次透射转... 探讨了使用台站接收函数反演得到上地幔速度结构和间断面深度的一种方法———剥壳遗传算法 .由地表至深部分成几个深度段 ,逐段反演速度结构 ,并在接收函数曲线上剥离浅处间断面的多次反射震相和反射转换震相对深部间断面的一次透射转换相的影响 .在每一深度段使用浮点编码、算术杂交和非均匀变异的遗传反演方法 ;在 10次独立反演后 ,依据适应度选出 5 0个优秀模型 ,对其加权平均得到该段的最终速度结构 .所形成的方法和程序 ,用iasp’91模型进行数值检验之后 ,又反演了海拉尔台的观测接收函数 ,给出台下深至 70 0km的速度结构和主要间断面埋藏深度及速度跃变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剥壳遗传算法 上地幔速度结构 间断面深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识别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GA合并算法的分类决策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雪章 席运江 黄雄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32-2236,共5页
针对人体动作识别中传统方法在分类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和遗传算法(GA)合并算法的非线性分类决策方法。首先提出的合并算法在整个训练集合上对特征提取器进行组合,进而组合成不同的两个独... 针对人体动作识别中传统方法在分类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和遗传算法(GA)合并算法的非线性分类决策方法。首先提出的合并算法在整个训练集合上对特征提取器进行组合,进而组合成不同的两个独立网络,再利用DNN对两个独立网络进行初始化,进一步利用GA对两个网络进行合并;然后将网络的偏差和权重表示为每层网络间的一个矩阵;最后利用DNN对网络的偏差和权重进行训练,并在合并过程中将矩阵中的每一行当做一个染色体。实验采用了标准MNIST数据集对提出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实验过程中的交叉和突变操作增加了神经元节点,提高了识别性能,并且弱化了不相关和相关神经元节点。因此,提出算法的错误率更低,网络性能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分类决策 重新训练 遗传算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光子能谱重建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正东 陈元华 刘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5-1088,共4页
基于光子束中轴百分深度剂量(PDD),探讨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光能能谱精确重建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模拟仿真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头,获得6 MeV光子束的模拟能谱以及单能光子中轴PDD数据;然后,根据测量得到的中轴PDD数据... 基于光子束中轴百分深度剂量(PDD),探讨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光能能谱精确重建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模拟仿真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头,获得6 MeV光子束的模拟能谱以及单能光子中轴PDD数据;然后,根据测量得到的中轴PDD数据以及模拟得到的单能光子中轴PDD数据,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重建光子能谱.实验结果表明:重建能谱与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能谱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平均相对误差为3.03%;根据重建能谱计算得到的中轴PDD数据与测量得到的中轴PDD数据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与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中轴PDD数据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由此可见,利用所提方法进行光子束能谱重建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能谱 遗传算法 百分深度剂量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方法的旋转磨料射流开窗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爱照 李罗鹏 +2 位作者 仲冠宇 杨焕强 陈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202-206,共5页
旋转磨料射流井下套管开窗施工中,开窗直径与开窗深度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参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对井下套管的开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其预测技术,以保证能够开出需要的窗口。由于影响开窗直径与开窗深度的因素很多... 旋转磨料射流井下套管开窗施工中,开窗直径与开窗深度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参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对井下套管的开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其预测技术,以保证能够开出需要的窗口。由于影响开窗直径与开窗深度的因素很多,很难用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进行预测。对此,提出了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旋转磨料射流开窗直径与开窗深度的新方法,并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优的隐层学习率和输出层学习率,从而提高BP神经网络预测磨料射流井下套管开窗直径及开窗深度的准确性。利用部分实验数据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预测值与实验值发现,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完全满足工程要求,为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直径 开窗深度 遗传算法 BP 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田环境的农业机器人群协同作业策略 被引量:26
17
作者 宫金良 王伟 +1 位作者 张彦斐 兰玉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9,共9页
为合理分配农业机器人群协同作业中各机器人的工作量与工作区域,提高机器人群协同作业的整体效能与工作效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复杂环境下异质农业机器人群的任务分配及全区域覆盖策略。在考虑农业机器人异质性的基础上,以机器人团队整体... 为合理分配农业机器人群协同作业中各机器人的工作量与工作区域,提高机器人群协同作业的整体效能与工作效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复杂环境下异质农业机器人群的任务分配及全区域覆盖策略。在考虑农业机器人异质性的基础上,以机器人团队整体效能最优为目标进行任务分配并确定各机器人的工作量。根据农场实际工作环境建立一级分区的概念,在栅格化环境建模与障碍物膨胀处理的基础上,在一级分区内部建立二级分区的栅格分区和分区合并规则,简化农田中的复杂工作环境;将遗传算法与混合粒子群算法相结合改进遗传算法交叉操作,建立遗传算法染色体种群多样性的概念,并综合考虑遗传算法染色体适应度值的差异以及种群多样性阶段设置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继而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解决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在一级分区与二级分区间的遍历顺序问题;设置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在二级分区内的路径搜索规则,并在栅格图内遍历的同时根据各机器人的工作量分配其工作区域,设置机器人在其工作区域中的遍历规则,实现机器人群对农田的全区域覆盖。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所得到的遍历各分区的路径长度与收敛迭代次数较传统遗传算法分别减少了2.8%与69.5%,较模拟退火算法分别减少了9.3%与19.0%;包含3、5、7、9和11个障碍物的5幅环境地图中,机器人群遍历工作区域的总面积重复率分别为6.3%、8.9%、16.7%、21.7%和23.4%。在4种面积相等的异形农田中设置相同数量的障碍物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群总遍历面积重复率分别为16.7%、13.1%、11.9%和6.7%。机器人群协同作业场地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验机器人均可在规定的时间要求(25 min)内完成各自工作量,遍历面积重复率分别为5.77%、4.14%、6.75%和4.85%。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环境下农业机器人群协同作业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路径规划 遗传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协同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在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选择中的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琦 李存华 宋世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212-5214,5217,共4页
具有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选择问题,实质上是一个NP完全问题。在参见文献[1-2]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初始化群体阶段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机制,克服了局部搜索能力差的缺点,在交叉、变异阶段采用类似罚值函数的方法... 具有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选择问题,实质上是一个NP完全问题。在参见文献[1-2]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初始化群体阶段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机制,克服了局部搜索能力差的缺点,在交叉、变异阶段采用类似罚值函数的方法,加快了收敛速度,同时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遗传算法在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服务质量 组播 路由选择 深度优先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涡流检测中的缺陷快速重构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小杰 罗飞路 潘孟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01-105,共5页
远场涡流缺陷重构属于电磁逆问题范畴。针对以往缺陷重构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计算时间长或需要大量训练样本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缺陷快速重构方法,分析非轴对称缺陷与轴对称缺陷之间存在的相似模型,并利用集肤深度公... 远场涡流缺陷重构属于电磁逆问题范畴。针对以往缺陷重构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计算时间长或需要大量训练样本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缺陷快速重构方法,分析非轴对称缺陷与轴对称缺陷之间存在的相似模型,并利用集肤深度公式推导出两者之间的缩比因子,从而将耗时巨大的缺陷重构问题转换为二维轴对称情况下的计算问题;同时为进一步缩短重构时间,提出一种加快遗传算法收敛速度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相似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缺陷重构方法,在确保重构精度的基础上,可将重构所需总时间缩短至直接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重构时的7.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流 缺陷重构 相似模型 集肤深度 遗传算法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始种群变异遗传算法的水电站优化调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建文 李志鹏 +1 位作者 刘忠 符慧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为解决自适应遗传算法应用于水电站优化调度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自适应遗传算法中加入了初始群体变异策略,首先对初始种群进行深度变异并保存优秀个体,然后再对保存的优秀个体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全局搜索。水电站优化调度... 为解决自适应遗传算法应用于水电站优化调度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自适应遗传算法中加入了初始群体变异策略,首先对初始种群进行深度变异并保存优秀个体,然后再对保存的优秀个体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全局搜索。水电站优化调度实例表明:采用初始种群变异策略的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出的结果比自适应遗传算法更佳,克服了自适应遗传算法易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搜索 种群变异 遗传算法 优化调度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