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河航道事故黑点识别自适应参数DBSCAN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万程鹏 郭世龙 +2 位作者 曹德胜 范亮 张金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65-3172,共8页
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水路运输安全、高效发展带来威胁。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方法,用于识别内河事故黑点水域。该方法支持对邻域半径ε和邻域中... 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水路运输安全、高效发展带来威胁。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方法,用于识别内河事故黑点水域。该方法支持对邻域半径ε和邻域中数据对象数目阈值P_(min)参数的自动选取,可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基于2010—2019年长江干线下游散货船舶事故数据开展案例研究,对各典型事故黑点段的事故特征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得到8个事故黑点。此外,采用Getis-Ord General G聚类识别事故黑点中的高等级事故区域,得到事故黑点及高等级事故主要分布于江心洲、桥区、港口码头区域。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方法在内河水上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交通运输安全 自适应参数dbscan 事故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BSCAN的船舶会遇识别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蜀喆 龚彪 +1 位作者 康杰 孙俊博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解决大数据下船舶会遇识别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COLREGs)的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 为解决大数据下船舶会遇识别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COLREGs)的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建立船舶会遇识别模型。在DBSCAN算法对邻域内的船舶数量进行统计时,计算船舶间的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初步筛选邻域内的噪声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船舶会遇风险,对邻域内的船舶进行二次筛选,实现船舶会遇态势的提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BSCAN算法过滤掉传统DBSCAN算法识别到的非会遇局面,并且在同一会遇局面下的船舶数量均保持在4艘以内;输出的会遇船舶风险演变趋势对实际水域内高风险船舶的监控适用性较好,能有效辅助船舶避碰。所提识别模型对保障航行安全和提高海事监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 模糊综合评价 船舶会遇 海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BSCAN和距离共识评估的分段点云去噪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葛程鹏 赵东 +1 位作者 王蕊 马庆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0-1809,共10页
针对点云数据中噪声点的剔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多尺度点云去噪方法。应用统计滤波对孤立离群点进行预筛选,去除点云中的大尺度噪声;对DBSCAN算法进行... 针对点云数据中噪声点的剔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多尺度点云去噪方法。应用统计滤波对孤立离群点进行预筛选,去除点云中的大尺度噪声;对DBSCAN算法进行优化,减少算法时间复杂度和实现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此将点云分为正常簇、疑似簇及异常簇,并立即去除异常簇;利用距离共识评估法对疑似簇进行精细判定,通过计算疑似点与其最近的正常点拟合表面之间的距离,判定其是否为异常,有效保持了数据的关键特征和模型敏感度。利用该方法对两个船体分段点云进行去噪,并与其他去噪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去噪效率和特征保持方面具有优势,精确地保留了点云数据的几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去噪 点云数据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 距离共识评估 特征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fuzzy-DBSCAN algorithm for morphological and overlapping datasets 被引量:5
4
作者 YELGHI Aref KÖSE Cemal +1 位作者 YELGHI Asef SHAHKAR Amir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6期1245-1253,共9页
Clustering is one of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problems.It is a procedure which partitions data objects into groups.Many algorithms could not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morphology,overlapping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clu... Clustering is one of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problems.It is a procedure which partitions data objects into groups.Many algorithms could not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morphology,overlapping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clusters at the same time.Many scientific communities have used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nsity,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methods in clustering.This study proposes a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algorithm based on the selected high-density areas by automatic fuzzy-DBSCAN(AFD)which works with the initialization of two parameters.AFD,by using fuzzy and DBSCAN features,is modeled by the selection of high-density areas and generates two parameters for merging and separating automatically.The two generated parameters provide a state of sub-cluster rules in the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for the dataset.The model overcomes the problems of clustering such as morphology,overlapping,and the number of clusters in a dataset simultaneously.In the experiments,all algorithms are performed on eight data sets with 30 times of running.Three of them are related to overlapping real datasets and the rest are morphologic and synthetic dataset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FD algorithm outperforms other recently developed cluster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g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 FUZZY OVERLAPPING data m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E-DBSCAN-SMOTE数据处理的隧洞岩爆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成强 夏元友 +1 位作者 张宏伟 黄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8,共9页
为解决岩爆预测中预测指标关联以及原始数据存在离群点与数据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基于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数据处理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_(θ)、岩... 为解决岩爆预测中预测指标关联以及原始数据存在离群点与数据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基于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数据处理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_(θ)、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_(c)、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_(t)、弹性应变能指数W_(et)、脆性系数σ_(c)/σ_(t)、应力系数σ_(θ)/σ_(c)和表征围岩应力梯度的应力集度值β构建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采用LLE算法进行数据降维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交叉关联影响,引入DBSCAN算法去除数据离群点;然后,引入SMOTE技术进行数据平衡化;最后,分别采用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与梯度提升树(GBDT)算法构建3类岩爆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数据处理前后数据训练模型的预测精度,并通过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实测岩爆数据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指标由原始数据的7维降至4维,以及采用分级离群值处理后的3类算法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皆为同类模型中最高,江边水电站工程岩爆预测验证了数据处理后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基于原始岩爆数据建立的同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LLE) 基于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 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 数据处理 岩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算法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毕硕本 计晗 杨鸿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266-270,共5页
为了解决判别聚落群过于依赖考古专家人工划分的问题,以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为例,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对聚落遗址进行空间聚类研究。通过对郑洛地区四个文... 为了解决判别聚落群过于依赖考古专家人工划分的问题,以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为例,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对聚落遗址进行空间聚类研究。通过对郑洛地区四个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分析,发现郑洛地区的主体聚落群从研究区东部的嵩山以南地区,转移到郑洛地区中部的伊洛河流域,并且在伊洛河流域长期定居下来,不断发展扩大;大型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主体聚落群里,除了裴李岗文化时期部分大型聚落较孤立;从仰韶文化后期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分布呈主从式环状分布格局;大多数聚落群的走向都和河流分布一致。研究表明,利用DBSCAN算法进行聚落遗址聚类是可行的,通过聚类得到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四个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洛地区 聚落遗址 聚类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TW距离与DBSCAN算法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苏 黄纯 +2 位作者 侯帅帅 黄世付 李建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1-77,共7页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结构中户变关系缺失或异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数动态时间弯曲(DDTW)算法与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应用(DBSCAN)算法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首先,采用DDTW算法对台区配电变压器(以下简称台变)低压侧电压和用户电...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结构中户变关系缺失或异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数动态时间弯曲(DDTW)算法与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应用(DBSCAN)算法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首先,采用DDTW算法对台区配电变压器(以下简称台变)低压侧电压和用户电压的时间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然后,根据DDTW距离对台变和用户进行聚类得到户变关系的概率性结果,减小聚类算法参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对时间间隔不同、不等长的电压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对电压数据缺失或异常不敏感,且不需要人为设定阈值,户变关系识别准确性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低压拓扑 户变关系 导数动态时间弯曲(DDTW)距离 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应用(dbsc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k-均值的DBSCAN算法参数动态选择方法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兆丰 单甘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6,共7页
为解决DBSCAN聚类算法的Eps及MinPts参数选择问题,提出一种领域无关的参数动态选择方法。首先,基于k-均值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初步聚类,聚类中采用最大最小距离方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其次,针对k-均值聚类结果,计算统计各聚类中样本间距离... 为解决DBSCAN聚类算法的Eps及MinPts参数选择问题,提出一种领域无关的参数动态选择方法。首先,基于k-均值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初步聚类,聚类中采用最大最小距离方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其次,针对k-均值聚类结果,计算统计各聚类中样本间距离的分布情况,选择使得具有最大样本对数的距离值作为对应类的Eps值,并通过Eps获得MinPts值。最后,对DBSCAN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可根据当前核心点所属k-均值聚类对应的Eps对其运行值进行自适应调整。将上述思想运用于未知协议条件下的比特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无需用户指定Eps及MinPts的条件下,即可获得满意的聚类结果,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一种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 参数选择 K-均值算法 未知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SCAN算法中参数的自适应确定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宗林 罗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3,80,共5页
DBSCAN算法需要人为确定Eps和min Pts两个参数,导致聚类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取决于用户对参数的选择,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理论分析数据样本的分布特征来自动确定Eps和min Pts参数,避免了聚类过程的人工干预... DBSCAN算法需要人为确定Eps和min Pts两个参数,导致聚类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取决于用户对参数的选择,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理论分析数据样本的分布特征来自动确定Eps和min Pts参数,避免了聚类过程的人工干预,实现聚类过程的自动化。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选择合理的Eps和min Pts参数,并得到了较高准确度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 核密度估计 自适应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冯少荣 肖文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16-221,共6页
首先对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想,提出了基于DBSCAN方法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方法及其改进思路,并且给出了实例以说明处... 首先对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想,提出了基于DBSCAN方法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方法及其改进思路,并且给出了实例以说明处理过程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交通事故黑点排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dbscan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子空间匹配的蜂窝网室内指纹定位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增山 王向勇 +1 位作者 周牧 李玲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7-1163,共7页
针对无线信道动态衰落特性引起的蜂窝网室内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子空间匹配算法,有效剔除大误差点,提高定位精度。首先通过划分信号空... 针对无线信道动态衰落特性引起的蜂窝网室内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子空间匹配算法,有效剔除大误差点,提高定位精度。首先通过划分信号空间,构建多个子空间,在子空间中利用加权K近邻匹配算法(Weighted K Nearest Neighbor,WKNN)估计出目标位置;然后利用DBSCAN对估计位置进行聚类以剔除异常点;最后结合概率模型确定最终估计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BSCAN的子空间匹配算法能有效剔除大误差点,提高蜂窝网室内定位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蜂窝网 dbscan 子空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BSCAN:变密度聚类算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周董 刘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41,153,共6页
传统的密度聚类算法不能识别并聚类多个不同密度的簇。对此提出了变密度聚类算法VDBSCAN,针对密度不稳定的数据集,可有效识别并同时聚类不同密度的簇,避免合并和遗漏。VDBSCAN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k-dist图和DK分析,对数据集中的不同... 传统的密度聚类算法不能识别并聚类多个不同密度的簇。对此提出了变密度聚类算法VDBSCAN,针对密度不稳定的数据集,可有效识别并同时聚类不同密度的簇,避免合并和遗漏。VDBSCAN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k-dist图和DK分析,对数据集中的不同密度层次自动选择一组Eps值,分别调用DBSCAN算法。不同的Eps值,能够找到不同密度的簇。4个二维数据集实验验证了VDB-SCAN算法的有效性,表明VDBSCAN算法可以有效地聚类密度不均匀的数据集,且参数Eps的自动选择方法也是有效的和健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聚类算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 dbscan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蜂群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健 朱海湾 毛伊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5-114,共10页
针对传统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算法全局参数设置不合理、参数选取困难、无法识别重叠模块的问题,以及人工蜂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Bees Colony,ABC)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 针对传统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算法全局参数设置不合理、参数选取困难、无法识别重叠模块的问题,以及人工蜂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Bees Colony,ABC)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人工蜂群优化DBSCAN的聚类算法IABC-DBSCAN。该算法将截断选择机制与锦标赛选择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截断-锦标赛选择机制(Truncation-Championship Selection Mechanism,TCSM),以增强种群多样性、避免跟随蜂选择蜜源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策略(Adaptive Step Strategy,ASS)动态调整跟随蜂的搜索方式,以提高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和聚类速度;根据改进的IABC算法动态调节DBSCAN算法中的最优参数,将蜜源位置对应ε邻域,蜜源的适应度大小对应DBSCAN的聚类效果,并在多种测试函数和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克服ABC和DBSCAN算法的缺陷,且正确率和召回率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算法 人工蜂群优化算法 截断-锦标赛选择机制 自适应步长策略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_GAN_XGBoost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汪祖民 王冬昊 +3 位作者 梁霞 邹启杰 秦静 高兵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1,共8页
由于网络异常流量检测中异常流量数据占比不平衡,导致模型不能对稀有攻击类别流量进行充分学习,从而影响模型训练和检测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BSCAN_GAN_XGBoost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在对稀有攻击类样本进行扩充时,着... 由于网络异常流量检测中异常流量数据占比不平衡,导致模型不能对稀有攻击类别流量进行充分学习,从而影响模型训练和检测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BSCAN_GAN_XGBoost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在对稀有攻击类样本进行扩充时,着重扩充更容易让机器学习产生混淆的噪声样本。首先,利用DBSCAN算法对提取出的稀有攻击类别数据进行聚类处理,生成一个或多个子簇,并提取出簇内样本和游离在簇外的噪声样本;然后,使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对提取出的簇内样本和噪声样本分别进行样本扩充,改变数据集中原有的样本比例;最后,使用重新构建后的数据集对以决策树作为基分类器的XGBoost算法进行训练,并完成网络异常流量数据的检测。采用UNSW-NB15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BSCAN_GAN_XGBoost模型的准确率和精确率分别为98.76%和96.5%,比样本扩充前分别提高了15.63百分点和19.60百分点,有效地提高了稀有攻击类别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异常检测 dbscan 生成对抗网络 XGBoost 集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波形特征与改进DBSCAN的电压暂降同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颖 谢佳妮 +1 位作者 邓凌峰 肖先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135,共10页
针对电网内单次短路故障可能触发多条母线上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记录电压暂降波形,造成电压暂降录波数据冗余、电网电压暂降水平过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典型波形特征与改进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DBSCAN)的电压暂降同源识别方法。首... 针对电网内单次短路故障可能触发多条母线上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记录电压暂降波形,造成电压暂降录波数据冗余、电网电压暂降水平过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典型波形特征与改进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DBSCAN)的电压暂降同源识别方法。首先,提出综合倾斜因子、波形相似度和持续时间三维特征,综合刻画电压暂降同源性;同时,研究电压暂降经多级变压器的传播特性,推导出13种变压器相电压等效传递矩阵,并提出基于Bhattacharyya距离的波形相似度计算方法。其次,利用共享近邻点(SNN)改进DBSCAN,对由三维特征构成的矩阵进行同源聚类,提出基于电网节点总数和监测点总数的聚类参数计算方法,实现电压暂降同源识别。应用实测数据和IEEE 30节点系统仿真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数据冗余 过估计 同源识别 三维特征 BHATTACHARYYA距离 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划分DBSCAN算法的小区载频配置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强 邓磊 +1 位作者 贾振红 覃锡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8期85-89,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提升无线网络质量,充分利用了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优点,提出基于划分DBSCAN算法的话务量异常小区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对现网大量话务数据的统计分析,找... 为了充分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提升无线网络质量,充分利用了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优点,提出基于划分DBSCAN算法的话务量异常小区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对现网大量话务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小区载频配置数和最佳话务量之间的关系。对话务量异常、拥塞率高的小区进行载频配置优化,并对城市小区网络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划分 基于密度的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dbscan) 载频优化 最佳话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电厂规模化灵活资源集群优化配置
17
作者 黄蔚亮 王斐 +3 位作者 张扬 莫理莉 兰峻焜 陈皓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1-461,共11页
针对大型城市电网中灵活资源存在聚合及应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资源集群优化配置算法。首先,提出基于灵活资源特征及辅助服务需求的分层分区集群策略,并采用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算法(DBSCAN)对资源进行聚类,以资源集群参与虚拟... 针对大型城市电网中灵活资源存在聚合及应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资源集群优化配置算法。首先,提出基于灵活资源特征及辅助服务需求的分层分区集群策略,并采用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算法(DBSCAN)对资源进行聚类,以资源集群参与虚拟电厂任务;其次,根据虚拟电厂所需调节功率和资源集群容量潜力,优化配置其参与任务的时间段,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虚拟电厂运行效益的最大化;然后,引入状态势博弈理论和惩罚机制,优化时间段内资源配置确保任务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给出算例,证明该方案下虚拟电厂规模化灵活资源可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博弈论 优化算法 dbscan算法 资源集群 惩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算法的改进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单豪良 陈永高 孙泽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6-163,共8页
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作为桥梁健康检测系统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参数识别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桥梁健康评估的准确程度。因此,针对现阶段被广泛运用的确定-随机子空间算法(combined determine-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CDSI... 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作为桥梁健康检测系统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参数识别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桥梁健康评估的准确程度。因此,针对现阶段被广泛运用的确定-随机子空间算法(combined determine-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CDSI)存在的不足,需人工参与稳定图中模态的辨识,提出了将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嵌入到该识别算法中,以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的效率。首先简单介绍了CDSI识别算法和DBSCAN聚类的相关原理及定义,其次详细介绍了如何将DBSCAN聚类算法有效地嵌入到CDSI算法中,以实现对稳定图中模态的智能化辨识;最后以某大型斜拉桥为识别对象,并将识别结果与MIDAS有限元软件所得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改进CDSI识别算法能够精确地识别出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值,且所得模态振型图与理论振型图具有很好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确定-随机子空间算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稳定图 固有频率值 模态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算法和多源数据的缺失公交到站数据修补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成 崔紫薇 +1 位作者 杜梓林 高悦尔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84-3190,共7页
针对缺失公交到站信息修补方法考虑因素较少、准确度低、鲁棒性差的现状,提出了基于DBSCAN算法和多源数据的缺失公交到站数据修补方法。该方法使用公交全球定位系统(GPS)、公交集成电路卡(IC)等多源数据进行缺失到站信息的修补。对于缺... 针对缺失公交到站信息修补方法考虑因素较少、准确度低、鲁棒性差的现状,提出了基于DBSCAN算法和多源数据的缺失公交到站数据修补方法。该方法使用公交全球定位系统(GPS)、公交集成电路卡(IC)等多源数据进行缺失到站信息的修补。对于缺失的到站名称、到站经纬度数据,用已有完整到站数据和静态线路信息关联分析进行修补。对于缺失的到站时刻数据,则按以下步骤进行修补:首先,对每一个缺失数据站点与其最近的未缺失数据站点,将这两站点间历史完整到站数据的行程时间和班次时序进行基于DBSCAN算法的聚类;其次,判断研究班次的两个相邻的数据完整的班次所属簇是否为同一个簇,若为同一个簇则不作改变,否则将两个簇合并;最后,将簇中点对应最大行程时间作为缺失行程时间判断是否有乘客在该站点上车刷卡,若有则由乘客开始刷卡时刻推算到站时刻,若无则将簇中点对应最大、最小行程时间的均值作为缺失行程时间推算到站时刻。以厦门市公交到站数据为例,在缺失到站名称、经纬度修补中,基于GPS数据聚类的方法、基于极大概率估计的方法和所提方法皆可进行100%的修补;在缺失到站时刻修补中,所提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比两种对比方法分别低0.0301%和0.0004%,相关系数比对比方法分别高0.005和0.007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缺失公交到站数据修补中能有效提高修补的准确度,降低缺失站点个数变化对于准确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到站数据修补 dbscan算法 到站经纬度 到站时刻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二次相关和改进飞蛾扑火算法的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技术
20
作者 蔡谦 钱勇 +2 位作者 徐治仁 王辉 盛戈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8-224,共7页
在当前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研究中,针对存在复杂噪声环境下对局部放电信号处理不足、信号时延估计误差大、由时延误差引起的定位算法失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二次相关和改进飞蛾扑火算法的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对测得的特高频... 在当前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研究中,针对存在复杂噪声环境下对局部放电信号处理不足、信号时延估计误差大、由时延误差引起的定位算法失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二次相关和改进飞蛾扑火算法的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对测得的特高频信号采用广义二次相关求得信号的时延,具有抗噪性能好的优点;对基本飞蛾扑火算法进行改进,对定位方程问题进行求解;采用改进飞蛾扑火算法和几种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对基本检测函数进行求解,对比最优目标函数值、运算时间和迭代曲线,证明该改进优化算法的正确性和速度性;针对定位检测的误差,采用密度聚类算法,传感器阵列对局放多次测量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排列组合,对得到的多个局放源定位结果基于密度进行聚类,取最大簇的几何中心位置作为最终的局放源位置。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验证了所提定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定位 广义二次相关 飞蛾扑火算法 密度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