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密度对冬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3
1
作者 叶剑 孙万仓 +10 位作者 武军艳 曾军 张亚宏 刘雅丽 康艳丽 郭秀娟 魏文惠 杨杰 蒲媛媛 曾潮武 刘红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研究了西北旱寒区大田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角层结构、含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在120万株/hm^2-60万株/hm^2,越冬率可达到80%以上。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 研究了西北旱寒区大田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角层结构、含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在120万株/hm^2-60万株/hm^2,越冬率可达到80%以上。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产量分别为3 160.05 kg/hm^2、3060.00 kg/hm^2、2 860.05 kg/hm^2、2 431.05 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单株总分枝数减少,其中二次分枝减少大于一次分枝,主花序长度减少,角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均降低。含油率也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含油率分别为43.12%、41.91%、41.93、38.9%,以60万株/hm^2含油率最高,达到43.12%。在西北旱寒区,冬油菜合理的群体密度为60万株/hm^2-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产量 群体结构越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房琴 王红光 +3 位作者 马伯威 李东晓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71,共8页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基本苗150万、225万、300万和375万·hm^-2)和施氮量(180、240和300kg·hm^-2)的二因...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基本苗150万、225万、300万和375万·hm^-2)和施氮量(180、240和300kg·hm^-2)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总茎(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4种密度下都取得了较高的穗数。越冬前至开花期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基本苗为150万和225万·hm^-2时开花后LAI和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基本苗300万和375万·hm^-2。各生育时期(除起身期外)不同施氮量之间总茎数差异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高施氮量下开花后LAI衰减较慢。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显著,施氮量仅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显著;密度与施氮量对千粒重和产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基本苗150万·hm^-2、施氮量240~300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分别为10 308.65和10 221.98kg·hm^-2。因此,建议在低密度下适当增施氮肥。而从节本增效考虑,在高密度下应适当减少氮肥投入,以实现小麦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群体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油菜不同密度水平生育特性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强 顾元国 +4 位作者 林萍 贾东海 王红波 张玉华 陈跃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结合新疆地区冬油菜生长情况,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冬油菜越冬率及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经济性状及产量、含油量。结果表明,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 结合新疆地区冬油菜生长情况,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冬油菜越冬率及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经济性状及产量、含油量。结果表明,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和经济性状、含油量有着显著影响。30、60、90、120、150万株/hm2五个密度处理,低密度处理30万株/hm2叶面积较高,高密度处理150万株/hm2(CK)叶面积指数相对较高,而越冬率、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均以90万株/hm2处理最高。适宜的密度水平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和最终的产量、含油量。试验结论:在新疆地区冬油菜适宜密度在60~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密度 越冬率 生育特性 产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和栽植密度对超级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悦 邹积祥 +6 位作者 张彬 伍龙梅 黄庆 陆秀明 包晓哲 杨陶陶 陈青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61-171,共11页
【目的】明确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了解不同品种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期为超级稻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深优9516和荣优225为试验材料,设置24×10^(4)(D1)、27×1... 【目的】明确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了解不同品种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期为超级稻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深优9516和荣优225为试验材料,设置24×10^(4)(D1)、27×10^(4)(D2)、30×10^(4)穴/hm^(2)(D3)3个栽植密度,以及0(N0)、120(N1)、150(N2)、180 kg/hm^(2)(N3)4个施氮量,共12个处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测定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测定产量及构成因子。【结果】与N0处理相比,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表现为N3>N2>N1>N0,两个品种在早季、晚季关键生育时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齐穗期)表现一致。与D1处理相比,株高、LAI、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表现为D3>D2>D1。比较产量发现早稻深优9516经N1D3处理、荣优225经N3D3处理,晚稻深优9516经N3D1处理、荣优225经N2D3处理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LAI、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与施氮量、栽植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氮肥和密度具有互作效应,其中氮密互作对株高、LAI、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产量具有正效应。【结论】结合水稻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特征,深优9516宜采用纯氮施用量180 kg/hm^(2)(N3)、密度27×10^(4)穴/hm^(2)(D2)组合,荣优225宜采用纯氮施用量180 kg/hm^(2)(N3)、密度30×10^(4)穴/hm^(2)(D3)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密度 产量 氮密互作 减氮增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对甬优1540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伟梅 《中国稻米》 2020年第2期91-93,共3页
甬优1540是近年浙西南山区的单季稻主推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需氮肥量较大,施足氮肥是增产的关键;在相同的施肥量下,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生产上,蔬菜与水稻轮作田在施足磷、钾的前提下,以纯氮10... 甬优1540是近年浙西南山区的单季稻主推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需氮肥量较大,施足氮肥是增产的关键;在相同的施肥量下,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生产上,蔬菜与水稻轮作田在施足磷、钾的前提下,以纯氮105 kg/hm^2、种植密度18.5万/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1540 施氮量 产量 群体结构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