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论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艳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毛泽东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都服务于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方向演进这个目标,但是,前者立足于阶级斗争,后者立足于发展;前者以苏联模式为师,后者从中国国情出发。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现代化思想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炳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5-10,共6页
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论述很多。其中,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是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的前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的共同意志等论述,则是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 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论述很多。其中,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是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的前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的共同意志等论述,则是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锋 张艳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 ,统一战线的形式、任务、性质、范围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邓小平从社会历史阶段的转变与中国的国情出发 ,从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敏锐地认识并系统地总结了统一战线的诸多变化 ,形成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 改革开放以来 ,统一战线的形式、任务、性质、范围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邓小平从社会历史阶段的转变与中国的国情出发 ,从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敏锐地认识并系统地总结了统一战线的诸多变化 ,形成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实践过程 ,也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统一战线理论 改革开放 国情 时代性 爱国统一战线 国际统一战线 灵活性 原则性 人民政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福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中国加入 WTO之后 ,如何应对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全球化挑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而紧迫的课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概念 ,但他对全球化浪潮的远见卓识 ,以及提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 WTO之后 ,如何应对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全球化挑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而紧迫的课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概念 ,但他对全球化浪潮的远见卓识 ,以及提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市场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构想 ,为我们在加入 WTO之后 ,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积累了经济、科技、人才等各种力量的储备。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来思考、指导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抓住加入 WTO的有利时机 ,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经济全球化 认识 准备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先春 杜军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83,共11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特色、精神实质等,对于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特色、精神实质等,对于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力翔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体育运动的毕生爱好者,他不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了毛泽东体育思想,积极地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向前发展,而且在他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又从体育运动的基本方针、工作重点、科学方法、发展方向与...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体育运动的毕生爱好者,他不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了毛泽东体育思想,积极地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向前发展,而且在他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又从体育运动的基本方针、工作重点、科学方法、发展方向与前途等方面,富有成效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体育思想,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体育事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荣开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形成、发展、层次结构和基本特点,是深入学习贯彻该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亟需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创立历程及其科学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嗣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674-678,共5页
1978年 ,邓小平通过提出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 ,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 ,先富带后富 ,使全国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而初步形成其收入分配理论 ;1 985年 ,通过补充用征收所得税、自愿拿钱出来办教育等办法来限制两极分化 ,且当时... 1978年 ,邓小平通过提出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 ,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 ,先富带后富 ,使全国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而初步形成其收入分配理论 ;1 985年 ,通过补充用征收所得税、自愿拿钱出来办教育等办法来限制两极分化 ,且当时不宜过多宣传这样的例子 ,但应鼓励等而使该理论得到完善 ;1 992年 ,通过系统论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及其性质、实现途径、实现时期等而使之走向成熟。这一理论既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 ,又批判了唯心论与形而上学 ,因而是真正伟大而科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倩 徐仲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486-489,共4页
邓小平的部分先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由于受区位、时代、历史、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时,必须遵循邓小平所倡导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脱贫脱困的实现、基础设备... 邓小平的部分先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由于受区位、时代、历史、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时,必须遵循邓小平所倡导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脱贫脱困的实现、基础设备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技教育的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西部开发 共同富裕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奠基: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玉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观的有益部分和精华,依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创新。发展思想成... 科学发展观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观的有益部分和精华,依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创新。发展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等内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子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本文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分析效率与市场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关系 ,进一步认识效率决定公平的原则 ,并试图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公平是产生高效率的保证 。
关键词 邓小平 效率 市场公平 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吕茂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变化,创立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为核心内容的按劳分配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按劳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解放思想的十点认识——纪念改革开放30年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宝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7-13,共7页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启动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深化改革开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认真总结解放开放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十分重...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启动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深化改革开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认真总结解放开放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碧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取信于民是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基本内容;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治信任的基石、以"经济的政治功能"作为政治信任的物质基础、以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政治信任的制度保障是其...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取信于民是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基本内容;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治信任的基石、以"经济的政治功能"作为政治信任的物质基础、以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政治信任的制度保障是其基本特征。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当代价值在于为当代中国构建政治信任提供理论指导、现实依据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政治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宪法的角度论邓小平思想的宪法地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1-14,共4页
在资本主义国家 ,宪法明确规定以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天赋人权、自然法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 ;在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 ;在一些宗教传统国家 ,明确规定以宗教理论和... 在资本主义国家 ,宪法明确规定以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天赋人权、自然法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 ;在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 ;在一些宗教传统国家 ,明确规定以宗教理论和宗教教义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中国宪法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不仅是中国近代宪法文化发展的结果 ,而且也符合各国宪法确认国家指导思想必须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宪法地位 比较宪法 国家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契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亚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3-678,共6页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还是历史的逻辑和逻辑的历史,都昭示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矛盾...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还是历史的逻辑和逻辑的历史,都昭示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矛盾统一的过程。具体考察这一过程中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机制,探讨邓小平理论逻辑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过程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学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11,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三个代表”,与邓小平同志在 1992年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 ,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三个...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三个代表”,与邓小平同志在 1992年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 ,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党建思想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 "三个代表" "三个有利于"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党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组织理论看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果庆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全面创新。从自组织理论看,邓小平各种著名论断之间有科学联系,符合人类进步的自组织演化的普遍法则,它是一个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前提、动力、手段、途径和人学...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全面创新。从自组织理论看,邓小平各种著名论断之间有科学联系,符合人类进步的自组织演化的普遍法则,它是一个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前提、动力、手段、途径和人学基础等完整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提、特点和主要障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林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7,共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丰碑。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丰碑。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反倾向斗争中主要是防"左"反"左",根据实践的需要,在理论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作突破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拓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书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4,共2页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这一理论。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首先表现在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这三个方面;其次,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还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继承与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