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安兴山林场落叶松毛虫监测及赤眼蜂防治效果
1
作者 刘烨 马玲 +1 位作者 马晓乾 杜文胜 《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明确庆安兴山林场落叶松毛虫危害程度,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t通过不同释放量确定其最佳释放量,有效控制落叶松毛虫。【方法】:通过野外观察震落法监测落叶松毛虫危害程度,通过赤眼蜂不同释密度评价其效应... 【目的】:明确庆安兴山林场落叶松毛虫危害程度,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t通过不同释放量确定其最佳释放量,有效控制落叶松毛虫。【方法】:通过野外观察震落法监测落叶松毛虫危害程度,通过赤眼蜂不同释密度评价其效应及防治效果。【结果】:通过对庆安兴山林场试验地落叶松毛虫监测,其危害程度为轻度。释放密度为4个标准蜂卡/亩、6个标准蜂卡/亩和8个标准蜂卡/亩,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74.69%和77.54%。6个标准蜂卡/亩和8个标准蜂卡/亩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4个标准蜂卡/亩(P<0.05),而6个标准蜂卡/亩和8个标准蜂卡/亩的防治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庆安兴山林场落叶松林落叶松毛虫轻度发生时,可采用释放赤眼蜂6个标准蜂卡/亩的释放量达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该结果为当地其他林场及其他区域利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落叶松毛虫 赤眼蜂 林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落叶松毛虫虫害遥感监测研究
2
作者 张玉姣 卢伟 +3 位作者 杨晋宇 黄塞松 刘璇 王子瑾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共7页
为快速准确获得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发生信息,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应用Sentinel-2影像提取光谱、植被、纹理特征,优选对虫害发生区域及程度相关的敏感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实现虫... 为快速准确获得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发生信息,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应用Sentinel-2影像提取光谱、植被、纹理特征,优选对虫害发生区域及程度相关的敏感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实现虫害区域识别;基于集成学习(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和类别提升算法)及监督学习(马氏距离法和最小距离法)模型,划分虫害等级。结果表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红边波段(B5,B6,B7)、近红外波段(B8,B8a)和短波红外波段(B11)对落叶松毛虫虫害发生具有较好响应能力;基于前12个特征的XGBoost模型对落叶松毛虫虫害区域识别的总体分类精度(OA)为92.03%,Kappa系数达82.51%;马氏距离法、最小距离法、XGBoost和CatBoost分类方法的OA分别为80.00%,94.30%,99.15%,98.23%;Kappa系数分别为72.97%,92.31%,98.84%,97.60%,其中XGBoost算法对虫害等级划分效果最佳。选用XGBoost构建虫害信息监测模型,可为落叶松毛虫虫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Sentinel-2 虫害遥感监测 特征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生物源药剂对绰尔地区落叶松毛虫防治效果
3
作者 崔嵘 韩大校 +4 位作者 王剑南 王烁 池成林 黄艳 王千雪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16-20,33,共6页
落叶松毛虫隶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是中国东北、内蒙古等北方林区危害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当该虫害爆发时,松树的针叶被吃光,使枝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林成片枯死。【目的】探究无公害农药对内蒙古绰尔地区落叶松毛虫的杀虫... 落叶松毛虫隶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是中国东北、内蒙古等北方林区危害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当该虫害爆发时,松树的针叶被吃光,使枝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林成片枯死。【目的】探究无公害农药对内蒙古绰尔地区落叶松毛虫的杀虫效果。【方法】本研究利用室内喷雾法模拟绰尔地区飞防比较了当地使用的2种生物源无公害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烟碱-苦参碱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无公害农药在施用24、48、72和96 h后对落叶松毛虫的致死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长,超过施药96 h后致死率没有进一步增长。其中稀释100倍浓度的0.5%烟碱-苦参碱与稀释1000倍的5%阿维菌素相比,落叶松毛虫的死亡率更高。【结论】这些结果为制定有效的松毛虫防治策略以及无公害农药的筛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生物源药剂 烟碱-苦参碱 阿维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不同危害程度虫害木结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千雪 王烁 +4 位作者 韩大校 于宏影 崔嵘 黄艳 丛日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116,共6页
以落叶松毛虫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的分析方法,对落叶松毛虫不同危害程度虫害木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轻度危害林木的角尺度为0.470,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轻度危害林木的角尺度为0.495,分布... 以落叶松毛虫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的分析方法,对落叶松毛虫不同危害程度虫害木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轻度危害林木的角尺度为0.470,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轻度危害林木的角尺度为0.495,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中度危害林木的角尺度为0.544,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落叶松毛虫危害程度越高,林分角尺度越大;极轻度危害、轻度危害和中度危害林木的大小比数分别为0.483、0.495和0.539,危害程度越高,林分大小比数越大。极轻度危害、轻度危害和中度危害虫害木最近4株相邻木中,同样为虫害木的比例分别为57.2%、82.1%和91.1%,危害程度越高,虫害木连续分布的情况越多;不同危害程度虫害木的角尺度-大小比数二元分布特征和虫害木比-大小比数二元分布特征有所差异,虫害木比-角尺度二元分布特征差异不明显。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调整林分空间结构,降低林分角尺度减少聚集分布、降低林木大小比数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从而达到抑制虫害爆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空间结构 虫害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危害下落叶松针叶含水率高光谱估算
5
作者 郭佳泽 黄晓君 +4 位作者 顾鹏远 周德宝 张军生 白力嘎 萨和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5,93,共10页
【目的】虫害早期胁迫会使得落叶松针叶含水率等内部生化组分发生微小变化,此时光谱具有明显响应。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能够捕捉到这些微小变化,成为监测和识别虫害早期胁迫的重要工具。准确地预测针叶含水率,可为落叶松毛虫... 【目的】虫害早期胁迫会使得落叶松针叶含水率等内部生化组分发生微小变化,此时光谱具有明显响应。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能够捕捉到这些微小变化,成为监测和识别虫害早期胁迫的重要工具。准确地预测针叶含水率,可为落叶松毛虫虫害早期胁迫预警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森林虫害爆发区为研究区,获取2021年7月的高光谱数据和针叶含水率数据,通过平滑光谱反射率(SSR)、微分光谱反射率(DSR)和光谱连续小波系数(SCWC)三种光谱特征,结合Findpeaks函数(FP)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对光谱降维和提取敏感特征,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三种算法建立含水率估算模型。【结果】1)SCWC的敏感波段大多集中在2^(2)、2^(3)、2^(4)三个尺度上且比DSR和SSR更加敏感。2)FP-SPA能快速准确地选择敏感光谱特征,减少数据冗余,降低模型复杂度。3)PLSR-SCWC-coif4模型精度最高(R^(2)=0.890 4,RMSE=0.037 5),比DSR和SSR的R^(2)分别提高0.096 3和0.115 3,RMSE分别降低0.007 5和0.017 8;其次是SVMR-SCWC-bior4.4模型(R^(2)=0.876 4,RMSE=0.033 0)精度提高最为显著,比DSR和SSR的R^(2)分别提高0.155 4和0.130 8且RMSE降低0.026 3和0.027 3。【结论】SCWC比DSR和SSR对针叶含水率更敏感,同时FP-SPA能快速准确地提取敏感光谱特征,因此SCWC对于针叶含水率的估算具有可靠的精度,从而可以实现落叶松毛虫危害下落叶松针叶含水率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虫害 针叶含水率 高光谱 光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 被引量:70
6
作者 李镇宇 陈华盛 +2 位作者 袁小环 许志春 王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50,共8页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酚类、萜烯、矿质元素均有较大幅度变化,用受害后油松针叶饲养的幼虫摄食量减少335%,死亡率升高10%,产卵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化学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对兴安落叶松9种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英胜 严善春 +3 位作者 程红 王琪 文攀 王艳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7,共6页
为弄清兴安落叶松挥发性物质及其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将兴安落叶松苗进行剪叶损伤和落叶松毛虫幼虫取食25%针叶、50%针叶处理,以健康苗为对照,研究落叶松毛虫成虫对不同状况寄主的产卵选择情况。同时,研究落叶松毛虫雌... 为弄清兴安落叶松挥发性物质及其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将兴安落叶松苗进行剪叶损伤和落叶松毛虫幼虫取食25%针叶、50%针叶处理,以健康苗为对照,研究落叶松毛虫成虫对不同状况寄主的产卵选择情况。同时,研究落叶松毛虫雌雄成虫对兴安落叶松R型α-蒎烯、S型α-蒎烯、S型β-蒎烯、叶醇、月桂烯、3-蒈烯,β-罗勒烯、水芹烯和莰烯等9种挥发物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已交尾雌虫优先在健康植株上产卵,其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86.1%~89.5%;在不同程度损伤中,优先在轻度损伤的植株上产卵;机械伤苗上的产卵量要大于虫伤苗上的产卵量;将落叶松毛虫成虫触角剪去后,发现92.4%的卵被产在地面和笼网上,只有7.6%的卵产在苗上。在健康植株与损伤植株中,幼虫偏嗜健康植株,这与成虫偏嗜选择健康植株产卵是一致的。雌成虫对于β-罗勒烯、月桂烯和3-蒈烯,雄成虫对于莰烯和0.01,0.1,0.2,0.5μL.μL-1的叶醇均表现出负趋性,β-蒎烯、S型α-蒎烯在低含量时对雌雄成虫均具有诱引作用,高含量时则表现出驱避作用。R型α-蒎烯、水芹烯、莰烯和3-蒈烯对幼虫有诱引作用,月桂烯则具有驱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挥发性化合物 诱引 驱避 寄主选择 兴安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毛虫的危害对小油松针叶内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镇宇 王燕 +2 位作者 陈华盛 冯强 李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5,共5页
通过对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小油松1 年生和2 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发现受害小油松2 年生针叶在失叶50 % 条件下,与未受害2 年生针叶相比,针叶内化学成分有较大幅度... 通过对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小油松1 年生和2 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发现受害小油松2 年生针叶在失叶50 % 条件下,与未受害2 年生针叶相比,针叶内化学成分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单宁、生物碱含量增加,脂肪酸、酚酸、水溶性总糖含量及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用之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受害小油松1 年生针叶失去80 % 后,1 年生针叶与未受害油松1 年生针叶相比,多数化学成分有相反变化趋势,用其饲养赤松毛虫幼虫时发现其不具滞后诱导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叶及昆虫取食对兴安落叶松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琪 严善春 +2 位作者 王艳军 张健 袁红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8-803,共6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程度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变化的关系,分别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程度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变化的关系,分别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后针叶内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取食及剪叶可诱导兴安落叶松产生系统性防御反应,处理后的1~20天,苗木针叶内TI和CI两种抑制剂活性产生显著变化,诱导产生的TI和CI的活性与损伤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相同损伤程度下,虫害诱导的TI活性高于剪叶损伤诱导的活性,但二者差异不显著;3种取食程度诱导的CI活性,只在第5天同时显著高于剪叶损伤诱导的抑制剂的活性。由此可见,可以通过适当的损伤处理取得与昆虫取食相似的植物抗性反应,这为林木病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落叶松毛虫 胰蛋白酶抑制剂 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 剪叶损伤 昆虫取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宽余 孟庆繁 +6 位作者 王立纯 王志英 张国财 逢增和 王富 刘继明 马冬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共5页
199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大面积落叶松毛虫危害,发生面积达100多万公顷.根据生产防治工作的需要、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搞清了落叶松毛虫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为2年发生一代,第1年以2... 199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大面积落叶松毛虫危害,发生面积达100多万公顷.根据生产防治工作的需要、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搞清了落叶松毛虫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为2年发生一代,第1年以2~4龄幼虫越冬、第2年以5~7龄幼虫越冬。经室内饲养测定结果幼虫为9龄,并对卵、幼虫、蛹、成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通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叶蛾科 落叶松毛虫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及滞后诱导抗性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镇宇 王燕 +2 位作者 陈华盛 许志春 路永波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生物碱含量及总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单宁、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比对照高19-2 %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滞后诱导抗性至少在半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化学防御 滞后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宏伟 胡远满 +3 位作者 常禹 布仁仓 刘淼 刘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7,共9页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林产品质量提高,影响森林的结构组成和生态功能,严重爆发时甚至会改变森林的演替方向,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多年来我国学者一直重视对落叶松毛虫的调查研究,并...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林产品质量提高,影响森林的结构组成和生态功能,严重爆发时甚至会改变森林的演替方向,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多年来我国学者一直重视对落叶松毛虫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预测预报以及国内的研究展望等几方面阐述我国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毛虫的研究进展情况,为落叶松毛虫可持续控制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预测预报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植物粗提物防治落叶松毛虫的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国财 张宏浩 +3 位作者 王威 王艳军 于凤龙 于宪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有毒杀虫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9种省内分布范围较广的杀虫植物,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索氏方法提取杀虫生理活性物质。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林场落叶松林内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有毒杀虫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9种省内分布范围较广的杀虫植物,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索氏方法提取杀虫生理活性物质。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林场落叶松林内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进行了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应用兴安白头翁、朝鲜白芷、白藓、白屈菜、兴安藜芦及兴安白芷6种杀虫植物提取液稀释20倍液时,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毒力作用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0%、81.7%、80.0%、76.7%、73.3%和60.0%;应用兴安白头翁、白屈菜、兴安藜芦、白藓、朝鲜白芷5种杀虫植物粗提液稀释50倍时,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0%、60.4%、58.6%、58.6%、53.5%。并与生物药剂、植物源杀虫剂及化学农药进行了药效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为林木害虫的生物防治及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植物 落叶松毛虫 提取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针叶气味与松毛虫危害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廷翘 岳书奎 +4 位作者 刘宁 郭雪飞 郭秀华 滕文霞 平桂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0-86,共7页
采用顶空吸附取样法收集针叶散发出的气味,并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气味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受松毛虫危害后针叶散发味变化较大的成分是α——蒎烯、莰烯、月桂烯、叶醇、1、3、4—三甲基环已基—3—烯甲醛以及一种... 采用顶空吸附取样法收集针叶散发出的气味,并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气味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受松毛虫危害后针叶散发味变化较大的成分是α——蒎烯、莰烯、月桂烯、叶醇、1、3、4—三甲基环已基—3—烯甲醛以及一种菊酯类化合物,同时探讨了它们与落叶松诱导抗性产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 落叶松针叶 落叶松毛虫 顶空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对兴安落叶松6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善春 刘英胜 +3 位作者 王琪 程红 张健 迟德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60,共6页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了落叶松毛虫未交尾雌蛾、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对R型α-蒎烯、S型α-蒎烯、罗勒烯、S型β-蒎烯、水芹烯、莰烯等6种兴安落叶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理状况的落叶松毛虫对6种挥发物的7个...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了落叶松毛虫未交尾雌蛾、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对R型α-蒎烯、S型α-蒎烯、罗勒烯、S型β-蒎烯、水芹烯、莰烯等6种兴安落叶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理状况的落叶松毛虫对6种挥发物的7个浓度的EAG反应中,除对0.1μL.μL-1水芹烯的EAG反应值是未交尾雌虫>已交尾雌虫>未交尾雄虫外,对水芹烯的其它不同浓度以及其它挥发物的EAG反应值均是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未交尾雌、雄蛾的EAG反应差异显著(P<0.05),已交尾雌蛾与未交尾雌、雄蛾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已交尾雌蛾对寄主植物气味更为敏感。落叶松毛虫未交尾雌蛾、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对水芹烯的EAG反应均比较敏感。在暗周期内已交尾雌蛾与未交尾雄蛾的活跃期在20:00—4:00,与其羽化、交尾、产卵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反应 兴安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天敌 被引量:8
16
作者 岳书奎 王志英 +5 位作者 黄玉清 宋艳辉 平桂英 曲虹霞 雷英 内蒙古绰源林业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共7页
文章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的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虫在内蒙古绰源地区两年一代代占93%,一年一代占7%。1995年调查发现落叶松毛虫的世代在东北及内蒙古有三种情况:1.黑龙江省大兴... 文章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的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虫在内蒙古绰源地区两年一代代占93%,一年一代占7%。1995年调查发现落叶松毛虫的世代在东北及内蒙古有三种情况: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呼玛县、新林、松岭等地区的落叶松毛虫为两年一代;2.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伊春、佳木斯等地区以南为一年一代;3.内蒙古的绰源、绰尔及黑龙江省的北安、德都、带岭等地区为一年一代及两年一代的交叉地带。幼虫一年一代的为7龄;两年一代的为9龄。天敌有21种,其中有我国首次发现的落叶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sCPV)和核型多角体病毒(DsNPV)。此虫于1991~1994年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猖獗成灾,最高虫口密度为400头/株以上,平均54头/株,由于此虫两年一代的占93%,幼虫连续危害2a,使小囊虫侵入,造成大片人工落叶松林成片枯死。据绰源林业局调查已有667hm2落叶松林枯死,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生物学特性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天敌复合体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志英 岳书奎 +3 位作者 张玉楼 郭秀华 郝玉山 李国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7-90,共4页
经1991~1994年的调查,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的天敌共25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15种;捕食性天敌1种;捕食性蜘蛛3种;捕食性鸟类2种;病原微生物4种。其中主要以卵期和... 经1991~1994年的调查,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的天敌共25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15种;捕食性天敌1种;捕食性蜘蛛3种;捕食性鸟类2种;病原微生物4种。其中主要以卵期和幼虫k蛹期的寄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为主,1991年落叶松毛虫卵期和幼虫k蛹期的自然寄生率分别为84.14%和47.14%;1993~1994年落叶松毛虫卵期和幼虫k蛹期的自然寄生率分别为47.05%和1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天敌 种类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对落叶松毛虫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秋雁 赵晓虹 +1 位作者 刘广平 吴保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4,共5页
1993年在大兴安岭林区,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自然死亡虫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细菌,经过分离、纯化、培养,这是一株能产生芽孢和伴胞晶体的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 1993年在大兴安岭林区,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自然死亡虫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细菌,经过分离、纯化、培养,这是一株能产生芽孢和伴胞晶体的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giensis),定名为L-93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确定该菌的血清型为H3a3b,但生化反应与库斯塔克变种略有不同,其特点是尿酶反应为阴性。对落叶松毛虫幼虫回接试验,5d校正死亡率达972%。该菌株的发现为在寒冷地区开展生物防治森林害虫提供了一个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松毛虫 生理生化反应 血清学 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溶剂和方法组合从落叶松毛虫蛹中提取的脂肪酸成分和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礼禹 马玲 +2 位作者 胡礼俊 姜嫄 王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蛹个体较大,具有很高利用价值。为明确东北落叶松毛虫蛹中脂肪酸成分,探讨最佳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组合,分别以正己烷、石油醚和乙醚为提取溶剂,结合超声波振荡萃取法、索氏萃取法及溶剂萃取方...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蛹个体较大,具有很高利用价值。为明确东北落叶松毛虫蛹中脂肪酸成分,探讨最佳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组合,分别以正己烷、石油醚和乙醚为提取溶剂,结合超声波振荡萃取法、索氏萃取法及溶剂萃取方法热浸和冷浸4种提取方法提取落叶松毛虫蛹油,并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的脂肪酸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正己烷溶剂与4种提取方法的组合中,溶剂萃取热浸法提取率最高,为25.60%。索氏萃取及溶剂萃取方法热浸和冷浸均检测到10种脂肪酸,正己烷-超声波振荡萃取组合检测到9种脂肪酸。石油醚溶剂与4种提取方法的组合中,索氏萃取提取率最高,为29.31%,均检测到10种脂肪酸。乙醚溶剂与4种提取方法的组合中,溶剂萃取冷浸法提取率最高,为29.11%,检测到的脂肪酸种类为溶剂萃取冷浸法(13种)>索氏萃取法(12种)>溶剂萃取热浸法(11种)>超声波振荡萃取法(9种)。在检测到的总脂肪酸中,63%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受提取溶剂和方法的影响不大。因此,适合东北落叶松毛虫蛹中脂肪酸提取的最佳组合为石油醚溶剂-索氏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芸金杆菌感染落叶松毛虫的组织病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志英 岳书奎 +2 位作者 贾春生 张玉楼 王延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25,共4页
为了探讨苏芸金杆菌对鳞翅目昆虫的作用机理,笔者通过光学镜和电镜对苏芸金杆菌感染落叶松毛虫后的组织病理和细胞病理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感染初期松毛虫幼虫中肠柱状细胞的微绒毛受到破坏,继而中肠细胞开始出现空洞,感染42h后中... 为了探讨苏芸金杆菌对鳞翅目昆虫的作用机理,笔者通过光学镜和电镜对苏芸金杆菌感染落叶松毛虫后的组织病理和细胞病理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感染初期松毛虫幼虫中肠柱状细胞的微绒毛受到破坏,继而中肠细胞开始出现空洞,感染42h后中肠上皮细胞完全从基低膜上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苏芸金杆菌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