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白菊提取液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离体大鼠心肌收缩功能下降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万红 曹春梅 +2 位作者 夏强 蒋惠娣 叶治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2-826,共5页
目的 :观察杭白菊水提取液在缺血再灌注和缺氧 /复氧过程中对离体心脏和心室肌细胞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 ,观察心室收缩功能 ;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荧光系统分别记录单个心肌细胞... 目的 :观察杭白菊水提取液在缺血再灌注和缺氧 /复氧过程中对离体心脏和心室肌细胞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 ,观察心室收缩功能 ;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荧光系统分别记录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和 [Ca2 + ]i;测定心肌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杭白菊 (0 5g/L)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离体灌流心脏左室发展压、最大收缩 /舒张速率、冠脉流量和左室发展压与心率乘积的抑制作用 ;并明显减弱缺氧 /复氧抑制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最大收缩 /舒张速度和细胞钙瞬态的作用。杭白菊处理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SOD水平明显升高 ,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杭白菊可能通过对抗自由基的作用 ,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和缺氧 /复氧对心肌收缩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心脏 缺血 再灌注 缺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个菊花品种幼苗的耐镉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施旭丽 朱安超 +3 位作者 陈发棣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9,共10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200μmol·L^-1Cd胁迫20 d后17个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品种幼苗的外观形态及7个生长指标(包括株高、根长、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200μmol·L^-1Cd胁迫20 d后17个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品种幼苗的外观形态及7个生长指标(包括株高、根长、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并据此比较各指标胁迫指数的差异;基于8个耐镉指标(包括单株叶片受害率以及7个生长指标的胁迫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分析、综合得分分析和WPGMA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品种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Cd胁迫条件下各品种幼苗均表现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萎蔫黄化、根系生长不良等受害症状。不同品种的受害程度差异较大;各品种单株叶片受害率为3.00%~85.05%,其中品种‘钟山黄英’单株叶片受害率最低;各品种株高、根长、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的胁迫指数分别为65.72%~92.86%、27.45%~87.84%、29.25%~76.54%、38.10%~77.93%、51.42%~88.23%、40.48%~79.95%和140.98%~268.79%,其中,品种‘钟山金葵’和‘钟山黄英’的受害程度均较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81.089%,其中8个耐镉指标的载荷均较高,说明这些指标可基本反映菊花的耐镉性。各品种8个耐镉指标的综合得分和隶属函数值差异较大,其中品种‘钟山金葵’和‘钟山黄英’的隶属函数值和综合得分均较高,其耐镉性分别排在第1和第2位。WPGMA聚类分析将17个菊花品种分为4组,其中,品种‘钟山金葵’单独聚为Ⅰ组,品种‘钟山金山’、‘钟山红枫’、‘钟山樱桂’、‘钟山紫莲’和‘钟山丹桂’聚为Ⅱ组,品种‘钟山黄英’、‘钟山紫桂’和‘钟山金玉’聚为Ⅲ组,其余8个品种聚为Ⅳ组,分别属于高耐镉型、镉敏感型、耐镉型和低耐镉型。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品种‘钟山金葵’、‘钟山黄英’、‘钟山紫桂’和‘钟山金玉’的耐镉性较强,可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耐镉性 耐镉指标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值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的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9
3
作者 秦民坚 龚建国 +1 位作者 顾瑶华 梁之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
The volatile oil in flower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cv. Gongju was extract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C\|MS\|DS techniques... The volatile oil in flower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cv. Gongju was extract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C\|MS\|DS techniqu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inciple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are bicyclohept\|2\|en\|4\|ol, 2,6,6\|trimethyl\|, acetate (39.64%); benzene,1\|(1,5\|dimethyl\|4\|hexenyl)\|4\|methyl\|,2\|heptene (5.24%); n\|hexadecanoic acid (4.77%); cis\|lanceol (4.73%); acetic acid, 1,7,7\|trimethyl\|bicyclohept\|2\|yl\|ester(3.95%); (-)spathulenol (3.38%); 2,4,6\|trimethyl\|3\|cyclohexene\|1\|carboxaldehyde(3.22%);caryophyllene oxide (2.88%); 1,2,3,4,5,6,7,8\|octahydro\|1,4\|dimethyl\|7\|(1\|methylethenyl)\|,azulene (2.80%); 3\|(1,5\|dimethyl\|4\|hexenyl)\|6\|methylene,cyclohexaene(2.50%); decahydro\|1,4a\|dimethyl\|7\|(1\|methylidene)\|,1\|naphthalenol(2.39%); 1,1,2\|trimethyl\|3,5\|bis(1\|methylethenyl)\|,cyclohexane(2.23%),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菊 挥发油成分 药材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自交衰退现象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雁飞 陈发棣 +2 位作者 滕年军 陈素梅 李风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8-32,共5页
为揭示菊花的自交衰退现象,对菊花品种'rm1-3'(Dendranthema morifolium'rm1-3')和'02-42-6'(D.morifolium'02-42-6')亲本及其自交后代(I1代、I2代和I3代)的生长性状及部分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 为揭示菊花的自交衰退现象,对菊花品种'rm1-3'(Dendranthema morifolium'rm1-3')和'02-42-6'(D.morifolium'02-42-6')亲本及其自交后代(I1代、I2代和I3代)的生长性状及部分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rm1-3'I1代和I2代的单花结实数分别比亲本减少89.5%和97.2%,品种'02-42-6'I1代和I2代的单花结实数分别比亲本减少91.2%和92.0%,差异极显著(P<0.01)。2个品种自交后代的平均出苗率呈现随自交世代的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品种'rm1-3'自交后代各世代间的平均出苗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品种'02-42-6'的I3代平均出苗率极显著低于I1代和I2代(P<0.01)。2个品种亲本与其自交后代间叶片长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亲本的存活率、株高、开花率和花径均显著高于自交后代,且在自交后代中,I1代的存活率、株高、开花率和花径均高于I2代和I3代。2个品种自交后代的冠幅和单株花数也低于各自的亲本,但I1代的冠幅和单株花数与亲本无显著差异。品种'rm1-3'的I1代、I2代、I3代和品种'02-42-6'的I1代、I2代的开花时间较亲本分别推迟了9.4、8.9、5.9、11.9和7.6d,且随自交世代的增加逐渐缩短;但品种'02-42-6'的I3代开花时间却较亲本提前了10.7d。研究结果说明菊花自交后代存在严重的衰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自交 生长性状 遗传性状 自交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黄酮类成分及挥发油含有量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甫成 时维静 +2 位作者 龚道锋 程磊 纪东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为选用药用菊花提供参考。方法 2种菊花以70%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Shim-pac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B...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为选用药用菊花提供参考。方法 2种菊花以70%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Shim-pac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B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8 nm;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它们的总挥发油含有量。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分别在0.5~5.0μg、0.11~1.1μg、0.74~7.4μg、0.39~3.9μg、0.28~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0%)、99.3%(RSD=2.0%)、99.7%(RSD=1.9%)、99.1%(RSD=2.0%)、98.0%(RSD=1.8%)。亳菊挥发油提取率为0.52%,大马牙为0.42%。亳菊中的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金合欢素和总挥发油含有量高于大马牙,但大马牙的黄芩苷含有量高于亳菊4倍多。结论 大马牙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有量未能在线性范围内测得,所以不能代替亳菊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大马牙 绿原酸 木犀草苷 黄芩苷 槲皮素 金合欢素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用菊花品种绿原酸含量的RP-HPLC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顾瑶华 秦民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6-57,共2页
The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s in 13 cultivar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from 4 provinces in China were determined by RP-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hlorogenic acid in different medi... The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s in 13 cultivar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from 4 provinces in China were determined by RP-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hlorogenic acid in different medicinal cultivars of D. morifolium were Hangju ‘Xiao huangju’ 0.243%, Hangju ‘Xiao yangju’0.457%, Hangju ‘Da yangju’ 0.309%, Hangju ‘Yizhong Dayangju’ 0.306%, Hangju ‘Da yangju’ (processed by microwaves) 0.511%,Huaiju ‘Xiao baiju’0.554%, Huaiju ‘Da baiju’0.224%, Huaiju ‘Da huangju’0.655%, Jiju 0.434%, Boju 0.161%, Gongju 0.719%, Chuju 0.397% and Zhonghuagongju 0.590%.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in Gongju from Huangshan, Anhui Province is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ther cultivars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分析 菊花品种 酸含量 content 药用 acid China The DA the 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俞浩 肖新 +3 位作者 刘汉珍 周金星 马世堂 张孝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及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质量,全血及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显著减小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C K、L D H活性,升高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 O D活性,降低M D A含量和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湿质量,改善全血黏度。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WISTAR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松 鲍方印 郑玉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0-82,共3页
为了优化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在60℃条件下,采用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溶剂,提取滁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明显优于水提。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3个... 为了优化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在60℃条件下,采用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溶剂,提取滁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明显优于水提。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提取滁菊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70℃、固液比1:10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平均得率为75.46mg/g。3个因素中,固液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黄酮类化合物 正交试验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缪成贵 陈庆榆 何华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2-44,87,共4页
通过乙醇浸提,AB-8大孔树脂纯化制备滁菊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取一定量的滁菊总黄酮配制成溶液,采用烘箱储藏法测定滁菊总黄酮的体外抗油脂氧化作用,采用Decker法等测定滁菊总黄酮对Fe2+的螯合能力,对亚硝酸盐、DPPH... 通过乙醇浸提,AB-8大孔树脂纯化制备滁菊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取一定量的滁菊总黄酮配制成溶液,采用烘箱储藏法测定滁菊总黄酮的体外抗油脂氧化作用,采用Decker法等测定滁菊总黄酮对Fe2+的螯合能力,对亚硝酸盐、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经醇提、AB-8大孔树脂纯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滁菊中总黄酮含量为2.62%,滁菊总黄酮对油脂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Fe2+具有较强强的螯合能力,对亚硝酸盐、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即滁菊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总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药用菊花、野菊和菊花脑的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吕琳 秦民坚 +1 位作者 贺丹霞 顾瑶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9份药用菊花(Dendranthe mamorifolium Ramat.)种源、4份野菊(D.indicum L.)种源、1份菊花脑(D.nankingese Hand.-Mazz.)种源和1份杂交菊花‘黄金菊’(D.indicum×D.morifolium‘Gongju’)...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9份药用菊花(Dendranthe mamorifolium Ramat.)种源、4份野菊(D.indicum L.)种源、1份菊花脑(D.nankingese Hand.-Mazz.)种源和1份杂交菊花‘黄金菊’(D.indicum×D.morifolium‘Gongju’)种源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从38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66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5.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λ=16,25份种源可分成2大组,即野菊、菊花脑和杂交菊花归为一组,19份药用菊花种源归为一组;19份药用菊花种源又可根据原产地进一步分成2组,大部分原产北方的药用菊花种源的遗传关系较近,而大部分南方栽培的药用菊花种源也有相对较近的遗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菊花 野菊 菊花脑 杂交菊花 ISSR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柏祖印 周继明 +3 位作者 肖辉 黄东梅 马磊 毕淑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处理对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吸收光谱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海英 郭净净 +8 位作者 王曼 张东玲 张倩倩 仇金草 丁一 王佩 王苹 殷佩齐 王莉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821-3823,共3页
采用32℃烘干、-40℃冻干、-18℃冷冻、液氮冷冻后-18℃冷冻、-80℃冷冻和液氮冷冻后-80℃冷冻等方式处理紫色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花瓣,考察采后处理方式对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 采用32℃烘干、-40℃冻干、-18℃冷冻、液氮冷冻后-18℃冷冻、-80℃冷冻和液氮冷冻后-80℃冷冻等方式处理紫色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花瓣,考察采后处理方式对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2℃烘干和-40℃冻干处理后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的紫外吸收峰峰值、可见光吸收峰峰值和DPPH.清除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低温冷冻会导致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提取液吸收峰峰值和DPPH.清除率的下降。综合考虑操作流程和生产成本,32℃烘干是最适合紫色菊花花瓣的采后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 采后处理 花青素 吸收光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油菜素内酯对菊花花期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海英 王曼 +3 位作者 文昭普 崔长海 邓金萍 王俊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姹紫嫣红”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分别用50 μg/L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的水溶液对菊花进行叶面喷施,初步研究... 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姹紫嫣红”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分别用50 μg/L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的水溶液对菊花进行叶面喷施,初步研究了在菊花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BR对菊花花期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可以推迟菊花花期3~4 d;在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能提高菊花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助于观赏品质的改善,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增强,多时期处理存在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 油菜素内酯 处理时期 花期 观赏品质 chrysanthemum(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zvel ) Brassinosteroid(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硝酚钠对菊花花芽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海英 刘彩迎 +6 位作者 王利椿 刘彩静 方运玲 娄雪冬 廖志星 柴新 高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秋菊品种"姹紫嫣红"(Dendranthema morifolium,Tzvel.)为试材,研究了苗期喷施0.7%复硝酚钠(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CSN)的4 000倍(CSN4 000×)、3 000倍(CSN3 000×)和2 000倍(CSN2 000... 在大田条件下,以秋菊品种"姹紫嫣红"(Dendranthema morifolium,Tzvel.)为试材,研究了苗期喷施0.7%复硝酚钠(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CSN)的4 000倍(CSN4 000×)、3 000倍(CSN3 000×)和2 000倍(CSN2 000×)稀释液对菊花生长、花芽形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N提高了菊花绿蕾出现时的株高、株径、叶片数和叶片面积,提早了绿蕾出现日期;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干重/鲜重,降低了叶片可溶性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CSN4 000×处理对花期的调控效果最佳,使绿蕾出现日期比对照提早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硝酚钠 生长 花芽形成 生理特性 菊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菊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芹 李卫文 +2 位作者 董玲 廖华俊 俞年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343-19345,共3页
[目的]探讨亳菊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亳菊的茎尖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剂量的NAA和6-BA,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考察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亳菊丛生芽形成与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试管苗长势和生根的... [目的]探讨亳菊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亳菊的茎尖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剂量的NAA和6-BA,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考察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亳菊丛生芽形成与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试管苗长势和生根的影响,并根据丛生芽的数量、长势、苗高、根条数、繁殖周期等指标,筛选适合亳菊茎尖离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亳菊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0 mg/L+NAA0.10 mg/L;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全量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最佳配方为1/2MS+IBA0.30 mg/L。将试管苗移栽到土∶泥炭∶珍珠岩为1∶1∶1的基质中,其成活率达99%,大田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可高达97.9%。[结论]该研究所筛选的培养基配方可作为亳菊脱毒培养的最优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光对神马菊花花期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熊娟 方锋学 +1 位作者 李剑钊 龚明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通过暗期闪光处理对菊花进行光周期诱导,从而控制菊花花期并降低菊花周年生产成本。【方法】以神马菊花为试验材料,在自然短日照条件下,设主处理:光强I1150W、I2300W两个水平;副处理:闪光开始时间B122:00、B223:00、B300:003个... 【目的】通过暗期闪光处理对菊花进行光周期诱导,从而控制菊花花期并降低菊花周年生产成本。【方法】以神马菊花为试验材料,在自然短日照条件下,设主处理:光强I1150W、I2300W两个水平;副处理:闪光开始时间B122:00、B223:00、B300:003个水平,持续时间D15min、D215min、D330min3个水平,研究闪光处理对神马菊花花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暗期闪光处理能有效抑制神马菊花现蕾,抑制效果达94.44%以上;经处理后的鲜切菊花具有较高的品质,其一级率达61.11%,二级率达38.89%。【结论】综合评价以处理I2B2D1表现最佳,即光强300W、闪光开始时间23:00、闪光持续时间5min处理可有效控制神马菊花花期,切花品质达到一级,且能节约大量电能,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马菊花 暗期 闪光 花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中黄酮和酚酸的鉴定及其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李明 王程辉 徐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820-11822,共3页
[目的]研究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探寻滁菊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方法]采用LC-MS方法对滁菊中的黄酮和酚酸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滁菊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芹黄素、木犀草素、... [目的]研究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探寻滁菊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方法]采用LC-MS方法对滁菊中的黄酮和酚酸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滁菊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芹黄素、木犀草素、香叶木素、槲皮素及它们的糖苷,酚酸类物质主要是绿原酸、咖啡酸和咖啡酰奎宁酸。总多酚中,酚酸含量超过60%。滁菊提取物在卷烟中添加量0.4~0.6 g/kg时可显著改善余味,降低刺激性,增加香气量,是较为理想的卷烟香味前体物。[结论]该研究为滁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黄酮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l_2+GB对菊花花瓣生理生化的调节作用
18
作者 刘萍 范琪琪 +4 位作者 丁义峰 鲁柟苒 张玮雨 吕保鹤 刘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85-888,共4页
以一定浓度的氯化钙(CaCl_2)与不同浓度的甘氨酸甜菜碱(GB)组合,对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品种汴梁银宝在定头至花蕾形成期进行整株喷雾处理,测定其花瓣中几种主要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菊花花瓣中可溶性... 以一定浓度的氯化钙(CaCl_2)与不同浓度的甘氨酸甜菜碱(GB)组合,对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品种汴梁银宝在定头至花蕾形成期进行整株喷雾处理,测定其花瓣中几种主要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菊花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花期中与CK相比差异明显;处理组花瓣干鲜比(DW/FW)在开花中后期比CK增加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整个花期先上升后下降,处理组酶活力比CK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与SOD活性变化呈相对应的动态趋势,同时其处理组与CK相比差异明显。上述结果均以CaCl_2160 mg/L+GB500 mg/L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 氯化钙 甘氨酸甜菜碱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菊花中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的GC-MS分析
19
作者 夏新中 肖静 夏庭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637-2639,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湖北金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挥发性组分,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湖北金菊花共分离出92种组分,鉴定80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挥发性成分...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湖北金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挥发性组分,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湖北金菊花共分离出92种组分,鉴定80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挥发性成分中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与4大药用菊花比较具有12种独特主要成分,9种共有主要成分,且金菊花中β-倍半水芹烯(9.113%)、芳-姜黄烯(8.526%)、β-丁香烯(3.354%)含量最高。湖北金菊花与四大药用菊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 单萜 倍半萜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切花菊杂交F_1代群体侧枝侧蕾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臻 赵凤 +5 位作者 张飞 陈发棣 蒋甲福 管志勇 陈素梅 房伟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以标准切花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品种‘优香’(‘Yuuka’)为母本、品种‘神马’(‘Jinba’)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F_1代群体的单株侧枝平均长度、单株侧枝数、单株侧枝数与单株叶节数的比值(R1)、主蕾直径与侧蕾... 以标准切花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品种‘优香’(‘Yuuka’)为母本、品种‘神马’(‘Jinba’)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F_1代群体的单株侧枝平均长度、单株侧枝数、单株侧枝数与单株叶节数的比值(R1)、主蕾直径与侧蕾直径的比值(R2)、单株侧蕾数以及主蕾与侧蕾间距离6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检测这些性状的主基因效应。结果显示:杂交F_1代群体6个侧枝侧蕾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3.78%~50.65%,且侧枝性状的变异系数总体上高于侧蕾性状;各性状的频次均呈现连续性的正态分布趋势,说明这些性状可能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交F_1代群体的6个侧枝侧蕾性状均在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的中亲优势,表明各性状均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6个性状中,单株侧枝平均长度的中亲值最大(62.30 mm),R1的中亲值最小(0.26);单株侧枝平均长度、R2和主蕾与侧蕾间距离的中亲优势均为正值,单株侧枝数、单株侧蕾数和R1的中亲优势均为负值。6个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53.74%~31.28%,其中,单株侧枝数的中亲优势率最小,而主蕾与侧蕾间距离的中亲优势率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侧枝平均长度和单株侧枝数均与R1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与R2和单株侧蕾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2与侧蕾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二者均与主蕾与侧蕾间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混合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侧枝平均长度、R1、R2和单株侧蕾数均受2对主基因控制,符合B-1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这4个性状的遗传率分别为77.07%、96.72%、64.38%和53.07%;单株侧枝数也受2对主基因控制,符合B-2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该性状的遗传率为74.38%,表明这5个性状的遗传存在主基因控制效应。而主蕾与侧蕾间距离符合A-0遗传模型,说明该性状无主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切花菊 侧枝侧蕾性状 表型变异 杂种优势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