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的合成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玉国 闫永赞 +3 位作者 郭波 马兆菲 米远祝 颜学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以PEG400和十八烷基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PE-CL,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CL浓度、破乳温度、乳液pH值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基于动... 以PEG400和十八烷基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PE-CL,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CL浓度、破乳温度、乳液pH值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界面张力、Zeta电位、三相接触角、聚结时间、光学偏光显微镜等探讨了PE-CL的界面行为及其在W/O型乳液中的破乳机理。结果表明,当PE-CL浓度为500 mg·L^(-1)、破乳温度为45℃、破乳时间为3 h时,PE-CL的破乳效率接近100.0%,且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PE-CL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界面张力降低能力,通过与油水界面沥青质的竞争吸附,破坏界面膜引发水滴聚结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界面活性 W/O型乳液 破乳机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聚醚类破乳剂的构效关系
2
作者 何海峰 孙立梅 +4 位作者 杨风斌 刘凌枫 王刚 于滨 吴达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9-506,共8页
油田采出液处理工艺中化学破乳剂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节约成本,其中聚醚类破乳剂的应用最为广泛,研究聚醚类破乳剂的构效关系对于新型破乳剂的研发及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几种聚醚类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进行了... 油田采出液处理工艺中化学破乳剂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节约成本,其中聚醚类破乳剂的应用最为广泛,研究聚醚类破乳剂的构效关系对于新型破乳剂的研发及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几种聚醚类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然后根据沥青质分子的结构特点及现有聚醚类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的类型,选取了相应的模型分子,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6-31G基组得到其最优分子几何构型和静电势分布图,并利用泛函M062X/6-31G基组计算了聚醚类破乳剂模型分子分别与沥青质模型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结合聚醚类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结果,进而分析了聚醚类破乳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由理论化学计算结果所推测的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差异与其实际破乳效果相一致:具有支状结构、聚合度较高的聚醚类破乳剂的效果优于线型结构、聚合度较低的聚醚类破乳剂;酚醛树脂聚醚的破乳效果优于酚胺树脂聚醚,而反相破乳剂中则是多元醇聚醚类反相破乳剂的效果较优。该工作的开展表明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破乳剂的构效关系研究是可行的,能够为未来新型破乳剂的制备及选用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破乳剂 聚醚 密度泛函理论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油田沉降罐过渡带原油破乳脱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政 童志明 +2 位作者 杨超 王占生 陈武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4-794,共11页
LP油田沉降罐过渡带原油中含有起乳化作用的胶态FeS等成分,导致原油脱水困难,不能满足原油进后续电脱水器的要求;分析了过渡带原油物性、原油组分及采出水组成,对FeS脱除剂及破乳剂的筛选进行优化实验,重点研究了FeS脱除剂与破乳剂联合... LP油田沉降罐过渡带原油中含有起乳化作用的胶态FeS等成分,导致原油脱水困难,不能满足原油进后续电脱水器的要求;分析了过渡带原油物性、原油组分及采出水组成,对FeS脱除剂及破乳剂的筛选进行优化实验,重点研究了FeS脱除剂与破乳剂联合破乳效果及适应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FeS脱除剂BLJ-01对FeS有很好的溶解效果,体积分数3%的FeS脱除剂BLJ-01和质量浓度800 mg/L的破乳剂X-75联合使用,55℃下可有效去除沉降罐过渡带原油中FeS,沉降罐过渡带原油脱水率达85.78%;BLJ-01与X-75配合使用适应性较强,对含水率超过40%的P2联合站沉降罐过渡带原油脱水率均可达80%以上,且在弱酸或弱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表现出优良的破乳效果,也适用于SJ站沉降罐过渡带原油的破乳脱水,并能显著降低破乳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罐过渡带原油 破乳 硫化亚铁 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远井场油水分离与原油降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杰 史静 +2 位作者 王丁 李鹤 刘立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6-2163,共8页
为解决延长油田部分偏远井场含水原油在井场脱水困难,冬季原油凝固流动性差外运难的问题,开展破乳剂类型、温度、浓度影响的破乳特性实验、微观形貌采集以及降凝流变特性实验,寻求高效脱水与降凝方案,通过实验结果制定生产改造方案实现... 为解决延长油田部分偏远井场含水原油在井场脱水困难,冬季原油凝固流动性差外运难的问题,开展破乳剂类型、温度、浓度影响的破乳特性实验、微观形貌采集以及降凝流变特性实验,寻求高效脱水与降凝方案,通过实验结果制定生产改造方案实现高效脱水与降凝。研究表明井场破乳脱水与降凝的关键在于药剂与产液的充分融合,同时破乳剂的加入使活性水的界面张力明显下降,浓度为100ppm时,活性水的界面张力达到了最低值。通过微观形貌观察,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油滴的粒径先增大后减小,油滴分布先稀疏后密集,在浓度为100ppm时油滴的粒径达到最大,此时界面张力最低,活性较高,破乳剂能够快速取代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导致原油破乳,破乳率达到97%以上。当破乳后未加降凝剂时原油最优热处理温度在60至70℃之间,添加浓度为150ppm的J2降凝剂,加热至50℃,凝点降低至-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 原油 界面张力 降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性聚氨基酸破乳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5
作者 王环江 杨启亮 +4 位作者 张雨晨 吴珠玉 吕昱 周国永 任嗣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281,共9页
以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疏水单体、脂肪族氨基酸天冬氨酸为亲水单体,通过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单体的开环聚合(ROP),制备了一系列强极性、高芳香度的聚氨基酸类高分子破乳剂聚苯丙氨酸-聚天冬氨酸苄酯(PPA-b-PBAA),并对产物进行... 以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疏水单体、脂肪族氨基酸天冬氨酸为亲水单体,通过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单体的开环聚合(ROP),制备了一系列强极性、高芳香度的聚氨基酸类高分子破乳剂聚苯丙氨酸-聚天冬氨酸苄酯(PPA-b-PBAA),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瓶试法评价了PPA-b-PBAA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PPA-b-PBAA具有优秀的低温破乳效率,室温下2 min内能高效分离pH=6.0~11.0、含油量1.0%~10.0%(质量分数)的稀释沥青乳状液。其中,PPA-b-PBAA对1.0%(质量分数)的含油乳化废水的最佳脱水效率达到了99.98%,相应脱出水中残余油含量低至8.50 mg/L。破乳机理研究表明,PPA-b-PBAA加入油水乳状液后能快速迁移到达油水界面,通过与形成油水界面膜的沥青质、胶质相互作用,促使分散油滴絮凝聚并,实现油水分离。量子化学计算和弱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破乳剂PPA-b-PBAA分子与形成油水界面膜的主要成分沥青质之间产生的强相互作用有利于加速油水界面膜破裂和分散油滴聚并,是助推PPA-b-PBAA低温高效快速破乳脱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聚氨基酸 芳香性高分子 破乳剂 破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化学破乳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泽俊 王占生 +1 位作者 张华 王庆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原油含有沥青质、胶质、环烷酸、脂肪酸、微晶石蜡、界面活性固体颗粒等天然表面活性剂。开采时地层孔隙、井筒、喷油嘴、管道阀的剪切、挤压和搅拌,驱油剂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和水,集输和转运过程中的泵压及管道湍流,极易形成稳定的原... 原油含有沥青质、胶质、环烷酸、脂肪酸、微晶石蜡、界面活性固体颗粒等天然表面活性剂。开采时地层孔隙、井筒、喷油嘴、管道阀的剪切、挤压和搅拌,驱油剂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和水,集输和转运过程中的泵压及管道湍流,极易形成稳定的原油乳液。原油乳液不仅会引起管道和泵的腐蚀、降低管道的集输效率,还会在下游炼化过程中造成催化剂中毒。化学破乳因其效率高、速度快、设备简易、能耗低等优势,是原油乳液高效分离的常用方式。离子液体(ILs)具有不易燃性、热稳定性好、可回收利用、蒸汽压低等优势,是一种高效的破乳剂。通过总结ILs的特征及其作为化学破乳剂的应用现状,讨论了破乳机理及影响破乳性能的因素,指出ILs破乳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ILs适用于高盐度、高温度、高黏度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如超稠油)的破乳,破乳机理包括吸附、取代、离子交换等,影响破乳效果的因素包括ILs的种类和浓度、相对分子质量、盐度、温度和乳液类型等。通过选择合适的ILs及其用量,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可以提高破乳效率。虽然目前ILs破乳剂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存在很多关键问题和挑战,但低毒或无毒、低成本、低黏度的ILs及与纳米颗粒联用和聚ILs的研发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原油乳状液 化学破乳 破乳机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破乳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7
作者 姜佳丽 苟社全 +1 位作者 达建文 华瑞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研发原油破乳技术是现代石油工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综述了原油破乳技术在近年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和阐述了化学破乳、物理破乳和生物破乳法应用于原油破乳中的进展和各自的优势,并对发展工业规模原油破乳技术所需解决的主... 研发原油破乳技术是现代石油工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综述了原油破乳技术在近年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和阐述了化学破乳、物理破乳和生物破乳法应用于原油破乳中的进展和各自的优势,并对发展工业规模原油破乳技术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液 破乳 化学破乳 物理破乳 微生物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和破乳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夏立新 曹国英 +2 位作者 陆世维 张路 俞稼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3-627,共5页
本文从控制乳状液稳定性的一些因素———界面膜、界面张力、双电层、空间位阻、固体粒子、液晶、油相溶解度、连续相粘度等方面综述了有关乳状液稳定性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国内外有关原油乳状液的破乳研究也做了综述。同时 ,介绍了应用... 本文从控制乳状液稳定性的一些因素———界面膜、界面张力、双电层、空间位阻、固体粒子、液晶、油相溶解度、连续相粘度等方面综述了有关乳状液稳定性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国内外有关原油乳状液的破乳研究也做了综述。同时 ,介绍了应用于乳状液稳定性研究的新的实验技术和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破乳 研究进展 界面膜 稳定性 破乳剂 分散体系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菌种TR-1的筛选与破乳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黄翔峰 闻岳 +2 位作者 杨葆华 陆丽君 刘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9,165,共5页
从克拉玛依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原油破乳菌TR-1。介绍了筛选方法。筛选时使用含水原油静置分层产生的油、水相等体积混合制备的W/O乳状液.35℃、50天自发脱水率〈5%;细菌全培养液加量为100mL/L。培养温度35℃,最佳培养pH... 从克拉玛依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原油破乳菌TR-1。介绍了筛选方法。筛选时使用含水原油静置分层产生的油、水相等体积混合制备的W/O乳状液.35℃、50天自发脱水率〈5%;细菌全培养液加量为100mL/L。培养温度35℃,最佳培养pH值7~9.时间5~6天。所得培养液含菌1.1×100个/mL.含干菌体~8.68g/L,35℃、150min脱水率〉90%;2.0g/L干菌体水悬液相同加量时脱水率为80.0%;现用聚醚破乳剂加量100mg/L时脱水率~55%。TR-1菌主要以菌细胞破乳,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也起一定破乳作用。TR-1菌破乳性能稳定,第1、5、25代全培养液的脱水率分别为88.3%、91.7%、80.0%。2.0g/L干菌体水悬液用于克拉玛依采油一厂、二厂含水50.0%、66.7%的稀油破乳(50℃),加量100mL/L时脱水率为66.7%、88.2%.高于现用聚醚破乳剂的脱水率,但对二、三区混合稠油无破乳效果。50℃、150min自发脱水率为16.5%的含水50.0%的稀油,加入5、20、40mg/L聚合物PAM后自发脱水率变为2.0%、4.0%、43.9%,再加入100mL/L干菌体水悬液时脱水率分别为96.5%、80.5%、76.5%.均高于加入100mg/L。化学破乳剂时的相应值。图3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破乳剂 破乳菌 菌种筛选 破乳性能 菌培养液 干菌体水悬液 原油脱水 轻质原油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原油破乳剂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刘佐才 崔秀山 +1 位作者 高照连 梁亚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3,169,共4页
实验测定了滨州化工厂生产的 15种商品破乳剂对胜利滨南一矿含水 (6 0 % )稠油的脱水效果。除去脱水率不高或原本为复配剂的共 5种 ,将其余 10种单一组分破乳剂一对一等量复配 ,组成 45个二元复配物 ,测定了它们对稠油的脱水率 ,得到了... 实验测定了滨州化工厂生产的 15种商品破乳剂对胜利滨南一矿含水 (6 0 % )稠油的脱水效果。除去脱水率不高或原本为复配剂的共 5种 ,将其余 10种单一组分破乳剂一对一等量复配 ,组成 45个二元复配物 ,测定了它们对稠油的脱水率 ,得到了脱水效果最好的复配组TA 10 31+AE 990 1,加量 10 0mg/L时 6 0℃、90min脱水率高达99.0 % ,超过单剂最高脱水率 (88.9% )。最优化实验结果为 :TA 10 31与AE 990 1配比 1∶2 ,总加量 10 0mg/L ,脱水温度 5 5℃ ,90min脱水率 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胜利稠油 二元复配破乳剂 原油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油田化学剂对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及破乳剂筛选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洪特 赖璐 +2 位作者 刘杰 陈武 梅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在温度55℃,破乳剂加量60 mg/L条件下考察了一些油田化学剂对破乳脱水的影响。含水油样由冀东油田G59-51井原油与伴生水配制而成,化学剂加量为含水油体积的0.5%-2.0%。对于性能良好的商品破乳剂AR134、TK-01、AE1910,在含水油中加入盐... 在温度55℃,破乳剂加量60 mg/L条件下考察了一些油田化学剂对破乳脱水的影响。含水油样由冀东油田G59-51井原油与伴生水配制而成,化学剂加量为含水油体积的0.5%-2.0%。对于性能良好的商品破乳剂AR134、TK-01、AE1910,在含水油中加入盐酸使脱水率增大且脱出水清,油水界面齐;加入聚合醇、正电胶、土酸使脱水率减小,脱出水变浑,油水界面不齐;影响程度随破乳剂、含水油来源、化学剂加量而有所不同。制备了几种改性/复配破乳剂,用于加入2.0%单一或混合化学剂(等体积比的4种化学剂)的含水油样的破乳脱水,其中CH2064(SP169+AR134,质量比3:2)对于加有聚合醇、盐酸的含水油,CH2067(TD I扩链酚醛起始嵌段聚醚JAR-7+AR134,质量比1∶2),对于加有聚合醇、正电胶的含水油,CH2068(TD I扩链酚胺起始嵌段聚醚JTA-8+SP169,质量比3∶2),对于加有正电胶、盐酸、土酸、混合化学剂的含水油破乳脱水性能优良,90 m in脱水率≥96%,脱出水含油〈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破乳脱水 破乳剂 改性 复配 聚合醇 正电胶 无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化学破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丁彬 梁金禄 +2 位作者 刘玉章 王平美 罗健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28-134,共7页
随着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SAGD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采出液的乳状液结构比较复杂、稳定性增强,破乳脱水难度加大,使得稠油破乳脱水难题日益凸显并严重制约着稠油有效开发,稠油乳状液破乳技术已成为稠油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 随着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SAGD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采出液的乳状液结构比较复杂、稳定性增强,破乳脱水难度加大,使得稠油破乳脱水难题日益凸显并严重制约着稠油有效开发,稠油乳状液破乳技术已成为稠油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化学破乳技术的发展概况,系统阐述化学破乳机理,化学破乳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简要分析了破乳剂的筛选和复配方法,综述了化学破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化学破乳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乳状液 化学破乳 破乳机理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破乳-剂破乳剂复配的筛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启瑞 张谋真 +1 位作者 郭立民 崔花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0-271,共2页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whether more excellent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s for north shaanxi oil fields of Changqing could be made from the commercial demulsifiers used for the oil fields at present,four excell...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whether more excellent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s for north shaanxi oil fields of Changqing could be made from the commercial demulsifiers used for the oil fields at present,four excellent demulsifiers for the representative crude oils from Baota district,Ansai and Zichang in the oil fields,YT-100,GT-940,HQ96-1,SP-169,were screened out.One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was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one of the four demulsifiers with another of the four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and the capability of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s in demulsification/dehydration was compared at total demulsifier use level of 100mg/L at 55℃ in 2h by bottle tests.The dehydrating efficiency of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of GT-940 and HQ96-1 was higher than GT-940 or HQ96-1 for all the crude oils,and the proportion of GT-940 to HQ96-1 in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which dehydrating efficiency was highest was respectively 4∶1,4∶1 and 3∶2 for Baota district,Ansai and Zichang crude oils.The dehydrating velocity of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of YT-100 and GT-940 was higher than YT-100 or GT-940 for Ansai crude oil and the proportion of YT-100 to GT-940 in the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is 4∶1.The dehydrating efficiency of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of YT-100 and HQ96-1 was higher than YT-100 or HQ96-1 for Zichang crude oil and the proportion of YT-100 to HQ96-1 in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which dehydrating efficiency was highest is 2∶3.The dehydrating efficiency of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of SP-169 and HQ96-1 is higher than SP-169 or HQ96-1 for Baota district crude oil and the proportion of SP-169 to HQ96-1 in combinational demulsifier which dehydrating effciency was highest is 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破乳剂 复配破乳剂 筛选 瓶试法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及量纲分析研究超声波原油破乳 被引量:21
14
作者 韩萍芳 祁高明 吕效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各可控因素(声强、作用时间、沉降时间、破乳剂用量及温度等)对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并作了讨论。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声强、温度、作用时间对原油脱后含水有高度显著影响,影响大小的顺...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各可控因素(声强、作用时间、沉降时间、破乳剂用量及温度等)对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并作了讨论。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声强、温度、作用时间对原油脱后含水有高度显著影响,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声强>作用时间>温度,沉降时间、破乳剂用量以及温度与破乳剂的交互作用对原油脱后含水基本没有影响。在混响场中,经超声波破乳后,原油的含水质量分数可降至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原油破乳 正交实验 量纲分析 声强 作用时间 沉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热化学破乳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迪 王世昌 +4 位作者 孟祥春 孙福祥 赵凤玲 王庆生 梁辉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 ,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 ,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性的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 化学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在破乳剂加药量为 15 0mg/L、脱水温度为 45℃和沉降时间为 3h的条件下 ,可经热 化学脱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率指标 ;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 化学破乳机理为 :破乳剂ASPD 1吸附到油水界面上顶替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碱与原油中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和驱油表面活性剂 ,降低油珠表面的负电性和油珠之间的电排斥力 ,促进油珠之间的聚并 ,使油珠上浮速率加大并使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层后所形成的油珠浓缩层内的油珠粒径增大 ,使得油珠聚并过程中被束缚在油相中的水滴直径增大 ,使所形成的W /O型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 ,容易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O/W型乳状液 破乳剂 破乳脱水 机理 三元复合驱油藏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波场原油破乳脱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永伟 谢伟 +1 位作者 吕效平 韩萍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鲁宁管输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考察了影响原油破乳脱水的几个重要参数,如破乳剂用量、沉降时间和驻波场中的声强、超声波处理时间等。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到依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沉降时间>驻波场声强>超声波... 以鲁宁管输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考察了影响原油破乳脱水的几个重要参数,如破乳剂用量、沉降时间和驻波场中的声强、超声波处理时间等。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到依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沉降时间>驻波场声强>超声波处理时间;驻波场中原油脱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加入破乳剂20μg/g,在搅拌器转速约400r/min下搅拌5min后,用声强0.225W/cm2超声波处理5min,在80℃水浴中沉降120min,在此试验条件下原油含水率(体积分数)由1.40%降为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破乳脱水 驻波场 沉降时间 声强 超声波处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破乳剂研究发展综述 被引量:39
17
作者 王学会 朱春梅 +2 位作者 胡华玮 束松矿 张宗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原油破乳剂的研发情况 ,提出了国内今后发展途径。对国外和国内研发历史作了较详尽的叙述。将国外研发的原油破乳剂分为 9大类并作了扼要介绍。国内研发的破乳剂分为 10大类 ,分别介绍了主要结构特点和常见商品牌号 ,其中... 综述了国内外原油破乳剂的研发情况 ,提出了国内今后发展途径。对国外和国内研发历史作了较详尽的叙述。将国外研发的原油破乳剂分为 9大类并作了扼要介绍。国内研发的破乳剂分为 10大类 ,分别介绍了主要结构特点和常见商品牌号 ,其中关于复配破乳剂则介绍了重要的应用性研究结果。关于今后发展 ,提出了深海、寒冷地区、稠油及化学驱油藏用的原油破乳剂 ,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研发新破乳剂的技术路线及破乳剂复配的重要意义。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研究 综述 发展史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 被引量:79
18
作者 丁德磐 孙在春 +1 位作者 杨国华 徐梅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6,96,共6页
本文综述了4个问题:①原油乳状液中的界面膜,沥青质、胶质、固体颗粒、石蜡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②乳化剂对原油乳状液破乳的阻碍作用;③原油乳状液稳定与破乳的几种模型;④有关破乳剂使用的几个问题(水溶性和油溶性破乳剂... 本文综述了4个问题:①原油乳状液中的界面膜,沥青质、胶质、固体颗粒、石蜡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②乳化剂对原油乳状液破乳的阻碍作用;③原油乳状液稳定与破乳的几种模型;④有关破乳剂使用的几个问题(水溶性和油溶性破乳剂,破乳剂用量,线型和体型结构的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破乳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重质原油脱水用破乳剂SHD 被引量:6
19
作者 付亚荣 马永忠 +2 位作者 底国彬 郭淑琴 孙英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华北油田某油区原油属高含硫重质稠油,采出液形成了稳定的油水乳状液,采用常规的破乳剂无法正常进行破乳脱水。根据破乳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原理,研制了 S H D 破乳剂并投入了现场应用。该破乳剂对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快、脱水率高... 华北油田某油区原油属高含硫重质稠油,采出液形成了稳定的油水乳状液,采用常规的破乳剂无法正常进行破乳脱水。根据破乳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原理,研制了 S H D 破乳剂并投入了现场应用。该破乳剂对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快、脱水率高、脱出污水清,保证了原油脱水生产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原油 脱水 重质稠油 高含硫原油 S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20
作者 李平 郑晓宇 朱建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3,共5页
综述了原油乳状液中天然表面活性物质 ,如沥青质、胶质、固体颗粒物以及石蜡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组成、HLB值等物化性质、破乳剂用量、复配与原油破乳脱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几个... 综述了原油乳状液中天然表面活性物质 ,如沥青质、胶质、固体颗粒物以及石蜡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组成、HLB值等物化性质、破乳剂用量、复配与原油破乳脱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几个系列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界面膜 沥青质 破乳机理 破乳剂 表面活性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