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在设备故障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奉涛 马孝江 +1 位作者 朱泓 王志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基本概率分配构造方法和诊断决策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故障特征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并以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结果表明,经过多故障特征信息融... 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基本概率分配构造方法和诊断决策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故障特征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并以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结果表明,经过多故障特征信息融合,诊断结论的可信度明显提高,不确定性明显减小,因此充分显示了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神经网络 概率分配构造方法 诊断决策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融合中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壮 胡卫东 +1 位作者 郁文贤 庄钊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虽然 D- S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据融合系统中 ,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总结了数据融合应用中的 Dempster- Shafer证据理论研究概况 ,从四个方面阐述和对比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数据融合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 决策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端口扫描检测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赖海光 许峰 +1 位作者 黄皓 谢俊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46-1950,共5页
端口扫描是通过对目标系统端口试探性的访问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的行为.它往往是攻击者入侵行为的第一步.端口扫描检测是入侵监测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当前端口扫描的检测方法不多,并且准确性不高.为提高扫描检测的准确性,本文使用Dem... 端口扫描是通过对目标系统端口试探性的访问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的行为.它往往是攻击者入侵行为的第一步.端口扫描检测是入侵监测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当前端口扫描的检测方法不多,并且准确性不高.为提高扫描检测的准确性,本文使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两种扫描检测方法产生的数据进行融合:一种是基于端口分布特征的扫描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另一种是基于序列假设测试的扫描检测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端口扫描的本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同单独使用基于端口分布特征或序列假设测试的方法相比,这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扫描检测方法对端口扫描的检测准确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检测 入侵检测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GHSOM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苏洁 董伟伟 +2 位作者 许璇 刘帅 谢立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0-64,共5页
结合证据推理DS理论,提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GHSOM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一方面处理数据不确定性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可以在噪音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检测率,此外通过证据融合理论缩小数据集,有效控制网络的动态增长。实验结... 结合证据推理DS理论,提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GHSOM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一方面处理数据不确定性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可以在噪音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检测率,此外通过证据融合理论缩小数据集,有效控制网络的动态增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GHSOM入侵检测方法实现了对子网拓展规模在检测中的动态控制,提升了在网络规模不断扩展时的动态适应性,在噪音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检测准确率,提升了GHSOM入侵检测方法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理论 增量式GHSOM神经网络 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LBP矩和Dempster-Shafer证据融合的双模态情感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华 侯登永 +2 位作者 胡敏 任福继 王家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161,共8页
针对视频情感识别中存在运算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局部二值模式矩(Temporal-Spatial Local Binary Pattern Moment,TSLBPM)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对视频进行预处理获得表情和姿态序列;然后对表情和姿态序列分别提取TSL... 针对视频情感识别中存在运算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局部二值模式矩(Temporal-Spatial Local Binary Pattern Moment,TSLBPM)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对视频进行预处理获得表情和姿态序列;然后对表情和姿态序列分别提取TSLBPM特征,计算测试序列与已标记的情感训练集特征间的最小欧氏距离,并将其作为独立证据来构造基本概率分配(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最后使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联合规则得到情感识别结果。在双模态表情和姿态情感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时空局部二值模式矩可以快速提取视频图像的时空特征,能有效识别情感状态。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也验证了本文融合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感情识别 双模态情感识别 时空局部二值模式矩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大豆病害信息诊断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立舒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52,78,共4页
针对大豆生长病害智能诊断过程中计算机技术辅助决策的难点,构建了一个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大豆病害信息诊断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及特性分析,建立了该种方法实现的理论框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规则,并结合大豆病害的实例进行了... 针对大豆生长病害智能诊断过程中计算机技术辅助决策的难点,构建了一个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大豆病害信息诊断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及特性分析,建立了该种方法实现的理论框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规则,并结合大豆病害的实例进行了具体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豆病害诊断过程中会大大提高决策的精度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信息 大豆 dempster-shafer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艳 方国华 江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要改善水利工程不良运行现状,只有在正确评价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否的前提下,才能有针对性地讨论和研究其适用的运行管理措施。然而,针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这一涉及社会、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特殊对象,其评价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其评价... 要改善水利工程不良运行现状,只有在正确评价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否的前提下,才能有针对性地讨论和研究其适用的运行管理措施。然而,针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这一涉及社会、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特殊对象,其评价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其评价中定性指标的定量化问题,对此,给出了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定性指标无量纲化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水利工程 良性运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柴油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鸿飞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简述多传感器信息决策层融合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决策层信息融合 的实现方法和算法,利用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与高压油路压力信号所提供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使 用决策规则对柴油机供油系统... 在简述多传感器信息决策层融合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决策层信息融合 的实现方法和算法,利用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与高压油路压力信号所提供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使 用决策规则对柴油机供油系统工作过程多种故障进行了诊断识别。通过分析、比较基于融合信息进行诊 断识别的结果与单传感器信息诊断识别的结果,说明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诊断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 稳定性、精确性和容错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柴油机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故障诊断 D-S证据理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与抗频谱感知数据篡改攻击的协作式频谱检测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苗成林 李彤 +1 位作者 吕军 李皓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06-2413,共8页
针对恶意用户伪造认知用户或者控制已有认知用户、频谱感知数据篡改(SSDF)、使现有协作式频谱检测算法的性能大幅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抗SSDF攻击干扰的协作式频谱检测算法。将SSDF攻击干扰分为Ⅰ类和Ⅱ类,通过Dempster-Shafer(D-S)证据... 针对恶意用户伪造认知用户或者控制已有认知用户、频谱感知数据篡改(SSDF)、使现有协作式频谱检测算法的性能大幅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抗SSDF攻击干扰的协作式频谱检测算法。将SSDF攻击干扰分为Ⅰ类和Ⅱ类,通过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设置用户权重和判决门限,区分Ⅰ类恶意用户、Ⅱ类恶意用户和可信用户,只使用可信的频谱检测数据进行信息融合,以判决频谱占用的情况、提高检测性能。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对抗Ⅰ类和Ⅱ类SSDF的攻击干扰,其检测性能明显优于现有D-S证据融合频谱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频谱检测 数据篡改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推断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楠 程哲韬 +1 位作者 杜亮 沈颖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7-81,97,共6页
电力物联网边缘层的网络环境复杂,处于开放环境中,安全威胁多样且动态变化.传统的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体系难以有效应对电力物联网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本文使用了数据驱动的思想对边缘设备的网络行为进行动态地判断.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特... 电力物联网边缘层的网络环境复杂,处于开放环境中,安全威胁多样且动态变化.传统的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体系难以有效应对电力物联网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本文使用了数据驱动的思想对边缘设备的网络行为进行动态地判断.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特点,采用网络日志、域名生成算法以及网络流量三个维度作为判据,给出了基于混淆矩阵的基本概率指派方法.通过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对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进行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网络安全 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igital Evidence Fusion Method in Network Forensics Systems with Dempster-Shafer Theory 被引量:2
11
作者 TIAN Zhihong JIANG Wei +1 位作者 LI Yang DONG La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91-97,共7页
Network intrusion forensics is an important extension to present security infrastructure,and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forensics research field.However,comparison with sophisticated multi-stage attacks and volume of se... Network intrusion forensics is an important extension to present security infrastructure,and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forensics research field.However,comparison with sophisticated multi-stage attacks and volume of sensor data,current practices in network forensic analysis are to manually examine,an error prone,labor-intensive and time consuming process.To solve these problem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igital evidence fusion method for network forensics with Dempster-Shafer theory that can detect efficiently computer crime in networked environments,and fuse digital evidenc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uch as hosts and sub-networks automatically.In the end,we evaluate the method on well-known KDD Cup1999 dataset.The results prove our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for real-time network forensics,and can provide comprehensible messages for a forensic investig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forensics security dempster-shafer theory digital evidence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 Diversity Reception Based on Dempster-Shafer Theory for Network Coding with Multiple-Antennas Relay 被引量:1
12
作者 SUN Yanhua YANG Yi +1 位作者 LI Yonghua ZHANG Yanhu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10期76-90,共15页
In this paper,a two-way relay system which achieves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via a multiple-antenna relay in two time slots is studied.In the multiple access(MA) phase,the novel receive schemes based on Dempster-S... In this paper,a two-way relay system which achieves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via a multiple-antenna relay in two time slots is studied.In the multiple access(MA) phase,the novel receive schemes based on Dempster-Shafer(D-S) evidence theory are proposed at the relay node.Instead of traditional linear detection,the first proposed MIMO-DS NC scheme adopts D-S evidence theory to detect the signals of each source node before mapping them into network-coded signal.Moreover,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 based on virtual MIMO model,the further proposed MIMO-DS PNC comes from the vector space perspective and combines PNC mapping with D-S theory to obtain network-coded signal without estimating each source node signal.D-S theory can appropriately characterize uncertainty and make full use of multiple evidence source information by Dempster's combination rule to obtain reliable decisions.In the broadcast(BC) phase,the space-time coding(STC) and antenna selection(AS) schemes are adopted to achieve transmit diversity.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TC and AS schemes both achieve full transmit diversity in the BC phase and the proposed MIMO-DS NC/PNC schemes obtain better end-to-end BER performance and throughpu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chemes with a little complexity increasing and no matter which scheme is adopted in the BC phase,MIMO-DS PNC always achieves full end-to-end diversity gain as MIMO-ML NC but with a lower complexity and its throughput approaches the throughput of MIMO-ML NC in high SNR reg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coding MIMO-DS NC/PNC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twoway multiple antennas relay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的舰船目标检测
13
作者 周春花 李斌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共3页
在研究和仿真舰船声场、磁场及水压场通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应用Dempster-Shafer 证据推理理论实现舰船声场、磁场及水压场三场数据融合的目标检测仿真。
关键词 希尔伯特变换 贝叶斯信号检测 证据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的火灾监测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颖 邹绮琦 《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133-137,143,共6页
针对目前火灾报警系统不能应用在城市中非密闭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非密闭空间的多传感器融合的火灾监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式结构适应多地形移动,根据城市内非密闭下空间火势初期主要特征参数确定采集模块的搭建;利用D-S证... 针对目前火灾报警系统不能应用在城市中非密闭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非密闭空间的多传感器融合的火灾监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式结构适应多地形移动,根据城市内非密闭下空间火势初期主要特征参数确定采集模块的搭建;利用D-S证据理论对多传感器火灾数据进行融合检测,以降低单个传感器的误报率,来提高对非密闭空间火灾事故的精确判定,并对火灾进行现场警报与远程回传。实验表明,与单一传感器判断相比,引入D-S证据理论的火灾监测机器人的火灾检测不确定性下降,检测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火灾监测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非密闭空间 火灾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合性证据链的航电系统工程试验方法
15
作者 钟伦珑 张卓轩 陈永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0-1511,共12页
为形成逻辑严密、可追溯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资料,提出一种基于符合性证据链的航电系统工程试验方法,并对实现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工程试验为例,设计与实现了基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适航验证需求的验证平台。在... 为形成逻辑严密、可追溯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资料,提出一种基于符合性证据链的航电系统工程试验方法,并对实现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工程试验为例,设计与实现了基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适航验证需求的验证平台。在验证方案设计中,针对复杂验证环境中部分参数不确定性描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类概率多场景分析的验证方案设计方法,基于适航验证需求,对飞行数据进行筛选,通过对筛选后的飞行数据进行统计特性分析、随机抽样与合并缩减,生成包含发生概率的确定性场景,描述验证环境中部分参数的不确定性。在验证数据分析中,针对多场景多参数条件下的适航符合性判断问题,提出基于加权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适航符合性评估方法,以确定性场景发生概率为权重,进行证据融合,避免部分小概率场景对融合结果的干扰。基于实际飞行数据,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自动飞行模式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性证据链 工程试验 分类概率多场景分析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
16
作者 衷卫声 吴自望 张强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集缺少真实标签或正常点数据量不足时,可能导致一分类支持向量机处于无监督情况。此外,当训练集中包含异常数据时,一分类支持向量机生成的决策边界将偏斜至异常数据区域。上述问题降低了异常数据的检测率,并导致分... 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集缺少真实标签或正常点数据量不足时,可能导致一分类支持向量机处于无监督情况。此外,当训练集中包含异常数据时,一分类支持向量机生成的决策边界将偏斜至异常数据区域。上述问题降低了异常数据的检测率,并导致分类器的性能变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K近邻算法将数据集分为可疑正常点数据集与可疑离群点数据集。其中,可疑正常点数据集用于一分类支持向量机训练与建模,对于可疑离群点数据集则采用D-S证据理论来识别其中的正常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理论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可以有效地分离正常点与异常点,该算法在整体数据集上A_(uc)均值达到了0.83,且在可疑离群点数据集上A_(uc)均值达到了0.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群点检测 一分类支持向量机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域特征与信息融合的叶片裂纹故障诊断
17
作者 马天池 沈君贤 +1 位作者 宋狄 许飞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7-1573,共7页
针对离心风机叶片裂纹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特征与信息融合的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叶片裂纹故障信号的幅值调制特点,采用一系列循环域特征,构建多域特征集.其次,使用Laplac... 针对离心风机叶片裂纹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特征与信息融合的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叶片裂纹故障信号的幅值调制特点,采用一系列循环域特征,构建多域特征集.其次,使用Laplacian分数、随机森林、ReliefF算法、互信息和信息增益等多种特征选择方法对多域特征集的所有特征进行评分;然后,提出了改进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方法,并融合多准则下的特征分数向量,得到敏感特征子集;最后,提出了基于蜉蝣算法优化的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多传感器信息,完成叶片裂纹故障敏感特征的提取,实现叶片的裂纹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测试准确率达到99.70%,优于其他对比方法,可用于叶片裂纹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裂纹 故障诊断 循环域特征 信息融合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分布的导弹命中精度贝叶斯验收方案设计
18
作者 刘昊邦 史宪铭 +1 位作者 屈金标 荣丽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1-2000,共10页
导弹命中精度验收试验是检验导弹命中性能的重要环节。针对现有GJB3400—1998中的二项分布命中精度验收试验方法难以细致描述导弹精度性能问题,考虑点目标区域对其作战效能影响,将命中精度内涵由将目标看作毁伤效果具有同一性的整体,拓... 导弹命中精度验收试验是检验导弹命中性能的重要环节。针对现有GJB3400—1998中的二项分布命中精度验收试验方法难以细致描述导弹精度性能问题,考虑点目标区域对其作战效能影响,将命中精度内涵由将目标看作毁伤效果具有同一性的整体,拓展为导弹命中不同区域会产生不同等级毁伤效果的多区域目标,并将导弹命中精度试验采用多项分布表示。同时在验收试验中采用贝叶斯方法并结合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可融合多源先验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分布的导弹命中精度贝叶斯验收方案设计方法。示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GJB3400—1998中的方法能够从命中不同重要区域的多个标准检验导弹精度性能,有利于帮助使用方得到命中精度更为可靠的导弹,并充分利用命中精度先验信息,有效降低验收双方风险,为导弹命中精度鉴定和验收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命中精度 验收方案 多项分布 贝叶斯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易发环境下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安全系统韧性评价
19
作者 王德凯 郝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7-1384,共8页
为合理评价公路隧道在滑坡易发区进洞阶段施工安全系统的韧性,首先,构建基于D-S证据理论的贝叶斯网络韧性评价模型:1)依据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建立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安全系统的16个韧性评价指标;2)通过各指标间的二元关系绘... 为合理评价公路隧道在滑坡易发区进洞阶段施工安全系统的韧性,首先,构建基于D-S证据理论的贝叶斯网络韧性评价模型:1)依据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建立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安全系统的16个韧性评价指标;2)通过各指标间的二元关系绘制贝叶斯网络;3)使用D-S证据理论计算BN节点条件概率并利用Netica软件对韧性水平进行分析计算。然后,以甘肃省卓合高速公路白崖山隧道洞口施工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滑坡灾害影响下,白崖山隧道洞口施工安全系统韧性水平为良好,评价结果与现场施工监测数据相符,有效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韧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韧性评价 贝叶斯网络 滑坡灾害 D-S证据理论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判决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依梦 许庆阳 +2 位作者 段贺辉 徐永波 王泽宇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在铁路信号系统动态检测数据中,地面轨道电路的补偿电容脉冲检测信号和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均可反映补偿电容的工作状态。针对单一来源数据进行补偿电容故障判别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补偿电容故障判决方法。首... 在铁路信号系统动态检测数据中,地面轨道电路的补偿电容脉冲检测信号和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均可反映补偿电容的工作状态。针对单一来源数据进行补偿电容故障判别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补偿电容故障判决方法。首先,针对补偿电容脉冲检测信号和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提取出有效代表补偿电容状态的特征值,并基于该特征值进行正常/故障概率分配;其次,利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单一判定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每个补偿电容的故障概率,从而实现补偿电容故障识别;最后,基于实际检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补偿电容脉冲或感应电压的单一来源数据故障识别方法,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补偿电容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13%和5%,有效地提高了补偿电容故障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补偿电容 脉冲检测信号 感应电压 故障识别 D-S证据融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