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主的多重面向:杜威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中文译名的世纪流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加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6,共8页
百年来,中国学者在译介杜威名著Democracy and Education时,对其书名翻译多有不同,前后有近十种译名之别,致使杜威民主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多重面向。从20世纪10-20年代流行的"平民主义与教育"译介到30年代流行的&... 百年来,中国学者在译介杜威名著Democracy and Education时,对其书名翻译多有不同,前后有近十种译名之别,致使杜威民主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多重面向。从20世纪10-20年代流行的"平民主义与教育"译介到30年代流行的"民本主义与教育"译介再到40年代起流行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译介,杜威Democracy and Education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总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发生着某种转译嬗变,以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总的来说,该书在中国长达百年的译介传播并非只是一次比一次更逼真复现杜威文本思想的过程,而是在时空交错的历史长河中伴随转变着的社会情境一次又一次不断被重新阐释的过程。在新时期,还需注重结合当前社会情境对Democracy and Education进行转化性阐释,以适应时代变革图新需要进而揭示其当代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民主 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治主义到技术民主: 教育人工智能价值对齐何以可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田琳子 徐智 张亮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0,共8页
随着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现象级开源,面向全民、社会共享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开启。从理性至上的技治主义到公众参与的技术民主治理范式的转型路径,启发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实现智能技术与教育价值的对齐。文章首先从教育的... 随着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现象级开源,面向全民、社会共享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开启。从理性至上的技治主义到公众参与的技术民主治理范式的转型路径,启发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实现智能技术与教育价值的对齐。文章首先从教育的现实性价值和可能性价值出发,分析智能时代教育价值实践中的技治主义隐忧,并在技术哲学立场下阐述人机价值对齐的逻辑困境;进而在技术民主治理思路转向的背景下,探讨价值对齐的突破路径及其对教育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启示,从“行为—意图—激励”等对齐维度探寻教育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三重路径;最终,从以技治技、开源共塑、人机共进等维度,阐述教育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实践路径,并从长期主义视角呼吁教育复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期为我国教育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治主义 技术民主 教育人工智能 价值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可行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秦茜 王建梁 彭仁孚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不仅是构建教育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式治理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前,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仍面临着制度建设不完... 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不仅是构建教育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式治理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前,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仍面临着制度建设不完善、组织运行异化、主体意识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完善制度建设,筑牢权利行使之基;深化组织改革,畅通权力运行之道;重塑主体意识,培育学生主体之力,从而构建起多元共治格局,提升高校治理效能,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 学生参与 立德树人 治理共同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伟 刘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1-36,共6页
美国的公民教育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宪政思想。培养“宪政式民主国家有能力并负责任的社会、政治参与者”是其始终坚持的目标和归宿。宽容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其公民教育的价值基础,自由、民主与责任是其基本且核心的价值取向;公民教育的实... 美国的公民教育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宪政思想。培养“宪政式民主国家有能力并负责任的社会、政治参与者”是其始终坚持的目标和归宿。宽容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其公民教育的价值基础,自由、民主与责任是其基本且核心的价值取向;公民教育的实施则表现出了网络化、系统化、批判性和实践性的实用主义特征,二者有机结合增进了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民教育 基本特征 宪政思想 价值取向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维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田雪飞 史万兵 马士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41,共6页
探究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旨在科学认识高等教育制度之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维度体现在历史、现实、未来的制度伦理的变迁历程中:改革开放前的集权体现高等教育制度的行政伦理、依附政治体现出工具善;改革开放后的简政放权体现我... 探究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旨在科学认识高等教育制度之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维度体现在历史、现实、未来的制度伦理的变迁历程中:改革开放前的集权体现高等教育制度的行政伦理、依附政治体现出工具善;改革开放后的简政放权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行政伦理、效率遵循市场伦理;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自由是目的善、民主体现行政伦理、公正彰显社会伦理。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拷问,弘扬失去的大学精神,提升高等教育制度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伦理 自由 民主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民主与学生个性培养——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对个性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咏北 龙献忠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培养大量的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而学生的个性培养又需要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本文以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视点,解读个性的内涵及其认识误区的矫正,提出教育民主是学生个性培养的前提,认... 培养大量的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而学生的个性培养又需要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本文以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视点,解读个性的内涵及其认识误区的矫正,提出教育民主是学生个性培养的前提,认为推行个性化教育是学生个性培养的路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民主 个性 个性化教育 杜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为纪念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100周年而作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怀银 祁东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114,共7页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作为一部阐述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该书于20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19~1949年、1949~1978年和1978年至今。在近100年的传播历程中,《民主主义与...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作为一部阐述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该书于20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19~1949年、1949~1978年和1978年至今。在近100年的传播历程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教材以及内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今天我国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合理评价杜威的历史贡献,重新审视传统的意义,对教育综合改革进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传播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饶从满 陈以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1,共6页
作为现代性构成要素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和民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这一特征的现代公民教育伴随全球化的进展遇到诸多深层次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构成了20世纪末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和加强的一个重要背景,... 作为现代性构成要素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和民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这一特征的现代公民教育伴随全球化的进展遇到诸多深层次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构成了20世纪末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和加强的一个重要背景,而对这一挑战进行恰当的理论与实践回应也正是各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寻求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之间的平衡将是这一恰当回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公民资格 公民教育 民族国家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与“社会”: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Community”的探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向辉 涂诗万 赵国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43,共13页
“共同体”(community)和“社会”(society)在西方思想史和杜威的思想中都有重要区别,虽然少数时候可将“community”翻译为“社会”,但在大多数时候,杜威赋予了“community”独特内涵,而且这种内涵是其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 “共同体”(community)和“社会”(society)在西方思想史和杜威的思想中都有重要区别,虽然少数时候可将“community”翻译为“社会”,但在大多数时候,杜威赋予了“community”独特内涵,而且这种内涵是其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从语源学视角考察后可知,“共同体”是一个真实鲜活、亲密包容、合作共享的有机体,而“社会”则是一个松散分离、机械冰冷、优劣不齐的无机体。在杜威的词汇中,“社会”是一个中性词,而“共同体”则与“民主”是一个意思。在杜威看来,民主是“自由而全面交流、交往、参与、合作和共享”的共同体生活本身,他的社会改革理想是将“大社会”(great society)建设成“大共同体”(great community)。此理想体现在杜威的所有教育著作中。在王承绪翻译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原文52个“community”被翻译为“共同体”的计14处,被翻译为“社会”的计38处。按我们的分析,38处“社会”中的21处应改译为“共同体”。杜威之所以如此重视“共同体”,是因为受到了新英格兰地区的民主环境、密歇根大学民主开放的工作氛围和简·亚当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使得杜威成长为参与性民主的最重要的拥护者。从教育角度看,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连续不断的改造与改组,而在自由全面交流、交往、参与、合作和共享的民主共同体生活中,经验最容易实现持续的改造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社会 共同体 民主 民主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杜威的公民教育思想 被引量:7
10
作者 孔锴 孙启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91,共4页
作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杜威从坚定的民主主义信念出发,提出了其公民教育主张。杜威认为,发展民主应以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为本,民主社会的教育应当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并应以反省思维的方法作为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 公民教育 反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大学生自治历史考察与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子侠 向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自治,是一种依靠社会成员自主管理自身事务,并对该行为负责的社会管理形态。学生自治在"自治"原理基础上指向学生对自身与其所属之群体肩负责任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行为。行使学生自治是学校民主管理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有力... 自治,是一种依靠社会成员自主管理自身事务,并对该行为负责的社会管理形态。学生自治在"自治"原理基础上指向学生对自身与其所属之群体肩负责任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行为。行使学生自治是学校民主管理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有力体现。欧洲中世纪部分大学学生对内行使自治权,对外捍卫自身权益。近代以来,学生自治问题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热议中再度现身,后逐渐演变为高等教育体系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地位与权利保障等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学生自治的研究以及学生权利的法制化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本文从历史、观念、体制、法律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分析西方大学生自治,旨在为推进我国教育民主建设与完善高校学生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管理 教育民主 自治权 学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当前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 ;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形成的主要价值取向包括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主体教育观。... 当前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 ;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形成的主要价值取向包括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主体教育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义 教育民主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观 教育公平 主体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教育及其可能——基于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自由教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晓清 何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6,111,共6页
列奥·施特劳斯秉承自由教育的古典精神,将自由教育与文化紧密关联起来,认为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自由教育能唤醒人类的卓越,能让人们拥有德性和智慧,借自由教育可以促使我们从大众化的现代民主提升至原初意义上... 列奥·施特劳斯秉承自由教育的古典精神,将自由教育与文化紧密关联起来,认为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自由教育能唤醒人类的卓越,能让人们拥有德性和智慧,借自由教育可以促使我们从大众化的现代民主提升至原初意义上的民主。他认为自由教育可以通过以适当的态度研读那些最伟大心灵留下的杰作来实现,通过自由教育能引导人们透过现代浮华世界,探索通往未来美好生活的方向。列奥·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虽带有精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色彩,但其对教育真谛之阐释和对自由教育的追求仍对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教育 文化 民主 列奥·施特劳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民主的主体间性本质和方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郝文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共4页
不同信仰和追求对民主的理解有很大差别,甚至完全相反。一种信仰追求的民主在另一种信仰看来很可能是虚假的甚至是专制的。但不同民主在追求平等、自由、自主等方面则是一致的,而民主与主体间性又有密切联系,它们追求的目标和坚持的原... 不同信仰和追求对民主的理解有很大差别,甚至完全相反。一种信仰追求的民主在另一种信仰看来很可能是虚假的甚至是专制的。但不同民主在追求平等、自由、自主等方面则是一致的,而民主与主体间性又有密切联系,它们追求的目标和坚持的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教育民主是运用民主方式提高民主素质的教育。师生主体间的自我确认、自由自主、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等教育方式也就是民主教育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教育 教育民主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思考——改善学校教育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雷少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10,共3页
社区的人力、文化及物质环境等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对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和开发将对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进而促进学校的教育民主 ,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 ,促进教育创新及... 社区的人力、文化及物质环境等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对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和开发将对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进而促进学校的教育民主 ,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 ,促进教育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资源 校本课程 教育民主 学习化社区 教育社会学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民主社会的职业教育——杜威职业教育观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子江 姜玉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1,128,共7页
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运动中,杜威针对"美国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观。他提出,职业教育不同于狭隘的行业培训,职业教育以民主建构和自由人的培养为旨归;以主动作业和课程教学相结合... 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运动中,杜威针对"美国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观。他提出,职业教育不同于狭隘的行业培训,职业教育以民主建构和自由人的培养为旨归;以主动作业和课程教学相结合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最佳方式;在职业教育的外部管理上,以"单一制"的管理方式作为保持民主精神活力的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民主建构 主动作业 单一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教育的自由精神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绍明 肖福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1,共4页
对话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育理论,而且引导和解放思想,维护和伸张言论自由,规范和实践话语民主,体现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交往自由的普遍权利,具有公民自由与社会自由的政治哲学意义。批判教育学对自由主义教育学的对话教育思想... 对话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育理论,而且引导和解放思想,维护和伸张言论自由,规范和实践话语民主,体现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交往自由的普遍权利,具有公民自由与社会自由的政治哲学意义。批判教育学对自由主义教育学的对话教育思想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揭示出对话教育自由精神的历史性、现实性和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教育 思想 自由 言论 话语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15
18
作者 姜俊和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72,共4页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在民主制度下,由于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才能训练每个人养成有秩序地促进社会变迁的反省习惯。因此,我们对教育...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在民主制度下,由于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才能训练每个人养成有秩序地促进社会变迁的反省习惯。因此,我们对教育目的应从现实与未来两方面进行认识;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青少年心理的适应性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教育目的不应仅仅保存与传递现有的社会理想、价值观,或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还必须具有对流行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评析和批判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教育目的 生长 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教育哲学论述的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共7页
作为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是如何开展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的?尽管杜威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是他在展开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过程中,综合使用了现象学方法、发生学方法、概念分析法、... 作为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是如何开展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的?尽管杜威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是他在展开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过程中,综合使用了现象学方法、发生学方法、概念分析法、辩证法以及反省思维等多种方法。现象学的方法帮助杜威摆脱了传统哲学二元论的纠缠,确立了有意识的行动(或经验)在其教育哲学论述中的本体论地位。发生学的方法显示了杜威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关注到了各种事件的生成性、连续性和情境性,使得杜威的教育哲学论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各种概念分析方法的使用使得杜威逃脱了传统概念意义与用法的陷阱,并基于自己的实用主义立场赋予许多概念以崭新的意义。以上述方法为基础,杜威对辩证方法的应用也迥异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对许多概念关系的讨论不再囿于抽象的概念世界,而是深入到概念所指涉的行为及诱发这种行为的社会环境层面。至于反省思维方法更是直接地以人们行为中的困惑或问题为出发点,融科学的精神、哲学的精神与实践的精神为一体,消弭了科学与哲学的边界、理论与实践的隔阂、知识与行动的对立,形成了杜威教育哲学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哲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即共同体--重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被引量:19
20
作者 程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共8页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不仅在教育哲学领域而且在社会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堪称经典之作。以共同体为切入点重返该书,发现杜威尤为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共同目的、共同了解和共同行动,并由此发展出民主共同体的理想。教育不仅是共同体的存...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不仅在教育哲学领域而且在社会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堪称经典之作。以共同体为切入点重返该书,发现杜威尤为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共同目的、共同了解和共同行动,并由此发展出民主共同体的理想。教育不仅是共同体的存在基础和内在功能,而且构成了一种衡量共同体的标准或尺度。由这种共同体和教育的关联,杜威又将学校建构成一种内含社会生活、寻求共同利益、强调合作探究、体现师生协作的微型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杜威在教育哲学与社会政治哲学上的统一性,以及杜威共同体概念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同时回应国内流行的"学校即社会"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