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差分误差抑制优化方法的井下目标定位
- 1
-
-
作者
宋运忠
王仁辉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颍上县供电公司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6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40041,61374079)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300410112)。
-
文摘
针对基于时间测距即到达时间、单程测距、双程测距、对称双边双程测距(SDS-TWR)等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受节点间时钟未同步、计时器频率偏移、设备时延等计时误差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误差抑制优化方法的井下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结合SDS-TWR定位方法,利用目标节点既是发射节点又是接收节点的特点,将传输时间及长度关系联立求解,通过矩阵形式,消除计时器频率偏移、设备时延等无关变量,得到未知目标节点的坐标仅与实测时间有关,从而有效消除计时误差对目标节点定位结果的影响,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程测距、双程测距方法相比,差分误差抑制优化方法可有效抑制设备时延和计时器频率偏移等对基于时间测距的定位方法的影响,能对未知节点进行精确定位,定位精度高,测距误差区间仅为[-0.0369 m,0.0377 m],是单程测距误差的0.012%,双程测距误差的0.061%。
-
关键词
井下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
计时误差
差分误差抑制
单程测距
双程测距
对称双边双程测距
TOA
-
Keywords
underground target positioning
arrival time
timing error
differential error suppression
one-way ranging
two-way ranging
symmetrical double-sided two-way ranging
TOA
-
分类号
TD655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深空探测VLBI技术综述及我国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48
- 2
-
-
作者
朱新颖
李春来
张洪波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3-1899,共7页
-
文摘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是近年来深空探测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VLBI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作用距离远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其在当前及未来的深空探测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数十篇相关文献的调研,重点阐述了深空探测VLBI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用VLBI技术现状及发展。
-
关键词
深空探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delta-差分单程测距
-
Keywords
Deep space exploration
VLBI
DDOR
-
分类号
V55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DOR测量自适应模型重构算法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韩松涛
唐歌实
陈略
曹建峰
-
机构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03003)
-
文摘
针对"金星快车"(Venus Express,VEX)探测器大时延、快变化的轨迹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侧音信号相频特性的自适应模型重构算法。该方法极大增强了参考模型精度恶化情况下算法的适应性与稳定性。基于"金星快车"DOR观测实验的数据分析,通过与欧洲航天局提供的事后高精度星历轨道对比,结果表明数据处理算法时延精度优于ns量级,时延率精度优于1ps/s量级。
-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差分单程测距
互相关
模型重构
“金星快车”
-
Keywords
VLBI
DOR
cross-correlation
model reconstruction
Venus Express
-
分类号
V5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深空网测控模式△DOR测量建模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唐歌实
韩松涛
曹建峰
陈略
任天鹏
王美
-
机构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1014)
重点实验室基金(9120C990207140C99397)资助项目~~
-
文摘
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是获取深空探测器高精度角位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中国深空网在嫦娥3号(CE 3号)任务中首次应用为背景,论述深空网测控模式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测量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短时交替观测模式,该方法能够全时段确保目标航天器的遥测、遥控通信,克服短时交替引起的航天器遥测信息中断以及应急遥控指令无法发送的问题.基于CE 3号环月轨道段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通过与事后精密轨道的精度比对表明,测量数据时延精度在1 ns量级,相应于角位置精度97 nrad(地月距离上CE 3号位置精度37 m),与具有相似基线构型的采用短时交替模式的CVN网测量精度在同等量级.
-
关键词
双差分单程测距
测控模式
时延
误差修正
嫦娥3号
-
Keywords
△DOR,TT&C mode,delay,error calibration,CE'3
-
分类号
V5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