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并行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1
作者 陈国军 李震烁 陈昊祯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Delaunay三角剖分是一种经典的计算几何算法,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地使用,随着实际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并行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该方法通过纹理缓... Delaunay三角剖分是一种经典的计算几何算法,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地使用,随着实际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并行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该方法通过纹理缓存将点集数据输入到计算着色器中,并利用计算着色器加速Delaunay三角剖分,同时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动态插入法解决点集在离散空间中的重映射问题。此外,为了能够让显存有限的GPU构建出远超其显存限制的Delaunay三角网,提出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分区双向扫描算法,并将点集划分为多个子区域,然后通过扫描各个子区域的方式进行构网。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环境下,基于计算着色器的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缩短了构网时间。同时分区双向扫描算法很好地解决了GPU的显存瓶颈问题,能让显存有限的GPU构建出远超其显存容量的Delaunay三角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剖分 计算着色器 GPU 并行计算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政府合作关系的不均衡性:基于长三角官员异地考察网络的研究
2
作者 林钢健 徐元朔 张蔚文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56,M0006,M0007,共21页
城市群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有赖于均衡互惠的城市政府合作网络,但已有研究大多将城市政府合作简化为无向且对等的联系,忽略了双方的合作意愿与资源投入的差异,即合作的不均衡性。研究利用大语言模型,从超过72万条政府网站新闻数据中识别出1... 城市群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有赖于均衡互惠的城市政府合作网络,但已有研究大多将城市政府合作简化为无向且对等的联系,忽略了双方的合作意愿与资源投入的差异,即合作的不均衡性。研究利用大语言模型,从超过72万条政府网站新闻数据中识别出16039个以合作为目的的异地考察事件,构建了2010—2023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官员异地考察全景网络,对城市政府非正式合作的不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长三角的合作不均衡性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合作领域、合作层级之间存在异质性。在城市个体层面,效率逻辑与行政逻辑共同决定了城市政府间的合作策略,进而影响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不均衡性,形成了复杂的合作网络特征。研究采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创新了地方政府网络实证研究方法,并首次对合作双边的不均衡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为理解城市群区域合作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路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考察 大语言模型 地方政府网络 三角 合作不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GREE: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的任意群目标外形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天成 严瑞波 +1 位作者 成明乐 李固冲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集群目标相比单一甚至多目标表现出复杂时变集群特性,其外形估计与评价颇具挑战性。针对任意形状的集群目标外形估计与评价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传感器集群目标群形状建模与识别方法,以及一种群目标外形拟合度评判指标... 集群目标相比单一甚至多目标表现出复杂时变集群特性,其外形估计与评价颇具挑战性。针对任意形状的集群目标外形估计与评价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传感器集群目标群形状建模与识别方法,以及一种群目标外形拟合度评判指标。所提算法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采用信息洪泛(Flooding)方法实现强连接的多传感器对视场中目标信息的采集与传播;其次,采用密度峰值聚类实现观测数据的聚类;最后,采用改进Delaunay三角网络算法实现群目标外形的拟合。所提群外形拟合度指标可用于对群目标外形估计准确度定量评价。通过与超曲面、随机矩阵等经典方法进行比较,证实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目标 传感网络 delaunay三角网络 超曲面 随机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7,共13页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联系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面板模型 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贺鹏 李建东 +1 位作者 陈彦辉 周雷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49-1156,共8页
Delaunay三角剖分已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统计学、气象学、固体物理学、计算几何学等多个领域.随着无线AdHoc网络的发展,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可以保证网络任意节点对之间分组顺利传输的几何路由协议,而这些协议的网络基础拓扑同样可... Delaunay三角剖分已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统计学、气象学、固体物理学、计算几何学等多个领域.随着无线AdHoc网络的发展,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可以保证网络任意节点对之间分组顺利传输的几何路由协议,而这些协议的网络基础拓扑同样可以用Delaunay三角剖分的思想来实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发现移动节点间通信路径的在线路由算法GLNFR(greedyandlocalneighborfacerouting).利用局部构造法,构造出局部化的Delaunay三角剖分作为网络的基础拓扑.在该网络拓扑中进行的GLNFR路由算法可以保证节点间分组的顺利传输,对网络变化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在NS(networksimulator)模拟器上仿真了该路由算法.结果表明,在分组成功传输率和路由分组开销性能方面,这一在线路由协议要优于先前提出的一些几何路由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化delaunay三角剖分 路由 单位圆图 平面图 无线AD HOC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Voronoi覆盖及Delaunay三角剖分图的最小刚性拓扑控制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薛亮 陈晰 +2 位作者 赵继军 黎作鹏 关新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70-1584,共15页
为同时满足覆盖与节能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最小刚性拓扑控制算法MRTc(Minimal rigid topology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Voronoi coverage and Delaunay triangulation).该算法基于Voronoi覆盖机制,准确控制节... 为同时满足覆盖与节能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最小刚性拓扑控制算法MRTc(Minimal rigid topology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Voronoi coverage and Delaunay triangulation).该算法基于Voronoi覆盖机制,准确控制节点工作状态,实现活动节点对目标区域的完全覆盖.在此基础上,MRTc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图的特点,构建出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小刚性拓扑结构.该结构有效约束了网络平均节点度,且同时具有容错性、覆盖性和稀疏性.此外,MRTc引入节点功率控制策略,在维持网络完全覆盖的基础上最小化节点能耗.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MRTc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控制 最小刚性 Voronoi覆盖 delaunay三角剖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测算与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保平 迟璐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66,共16页
数字化转型能力是利用数据知识驱动技术升级,实现价值体系优化、重塑与创新的能力。将产业结构优化纳入数字化转型能力分析框架,以价值体系优化重组为切入点搭建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 数字化转型能力是利用数据知识驱动技术升级,实现价值体系优化、重塑与创新的能力。将产业结构优化纳入数字化转型能力分析框架,以价值体系优化重组为切入点搭建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进行测算与空间网络分析,能为我国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长三角区域网络内各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差距逐渐减小,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网络中心城市主要发挥集聚作用接受周边城市的辐射影响,在空间联系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其“1+5重点区域”模式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能力 三角区域 高新产业集群 价值体系 空间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8
作者 曹贤忠 范之千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42-2153,共12页
区域合作演化及动力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关于区域合作评价体系及动力机制探讨仍尚显不足。尤其缺乏从关系视角的综合研究。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例,从关系视角构建了涵盖经济、创新、交通和生态4个维度的综合... 区域合作演化及动力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关于区域合作评价体系及动力机制探讨仍尚显不足。尤其缺乏从关系视角的综合研究。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例,从关系视角构建了涵盖经济、创新、交通和生态4个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社会网络和QAP分析方法,揭示了长三角区域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随着时间推移,长三角区域合作网络从“松散到紧密”“单中心到多中心”,趋于更加紧密和多中心化,形成“南京-上海-杭州”黄金三角核心节点,且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较强;2)地理邻近、制度邻近、认知邻近及合作基础显著影响区域合作水平;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和企业主导作用显著,而在合作初期及快速深化阶段,政府支持和政策协调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网络 动力机制 社会网络分析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aunay三角剖分的汽车螺旋锥齿轮磨损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怡然 李丽君 杜月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5-288,293,共5页
由于汽车后桥螺旋锥存在耦合竖向振动,导致齿轮磨损难以精准检测,因此提出Delaunay三角剖分的汽车螺旋锥齿轮磨损检测方法。通过扫描式方法测量齿轮表面的离散数据,对相邻扫描线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完成齿面非特征离散数据分块,实现... 由于汽车后桥螺旋锥存在耦合竖向振动,导致齿轮磨损难以精准检测,因此提出Delaunay三角剖分的汽车螺旋锥齿轮磨损检测方法。通过扫描式方法测量齿轮表面的离散数据,对相邻扫描线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完成齿面非特征离散数据分块,实现对齿轮表面区域的全面描述。根据数据分块结果,采用基于Hermite插值的LMD算法,遍历计算三角网格的PF分量幅值,完成齿轮磨损故障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磨损深度与磨损率检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能够对齿轮磨损区域面积进行有效检测,检测精度最高达到98.7%。因此,说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对齿轮磨损进行有效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剖分 汽车螺旋锥齿轮 磨损检测 非特征离散数据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下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协同创新网络特征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佳璐 马志强 李明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3,共11页
以长三角城市群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群技术协同创新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揭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静态特征(网络位置、网络关系强度)与动态特征(扩张性、稳定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 以长三角城市群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群技术协同创新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揭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静态特征(网络位置、网络关系强度)与动态特征(扩张性、稳定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网络位置、自我中心网络稳定性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强度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自我中心网络扩张性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网络位置、网络关系强度、稳定性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城市群 技术协同创新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绿色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扰动视角下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韧性评估
11
作者 冯芬玲 方源 +1 位作者 张泽 董开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51,共14页
中欧班列涉及多地区跨国运输,安全管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提升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网络流理论与韧性理论,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估节点风险,并将其融入网络加权扰动过程;引入虚拟弧表示扰动下... 中欧班列涉及多地区跨国运输,安全管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提升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网络流理论与韧性理论,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估节点风险,并将其融入网络加权扰动过程;引入虚拟弧表示扰动下的未满足运输需求,构建风险扰动下的货流分配模型;以全局网络效率为结构指标,以货流保留比为功能指标,从结构与功能双视角量化不同扰动节点与扰动规模下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韧性表现,并提出相应的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中欧班列运输网络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化解能力,单节点发生扰动时,74.36%的节点给网络带来的结构损失小于1%,53.45%的节点功能损失小于1%,网络中的低韧性节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出境通道、集结中心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功能韧性比结构韧性更容易受到风险扰动影响,且其恢复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韧性提升方面,本文提出的基于风险和韧性聚类的综合保护策略可以使网络在应对大规模扰动时韧性表现同比提升38.24%,效果优于基于节点风险大小的传统节点保护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中欧班列网络韧性评估与抗风险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网络韧性 韧性三角理论 中欧班列 风险扰动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
12
作者 张超 房颖涛 +2 位作者 董志杰 何世烈 周振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0-2580,共11页
合理分配测试性指标是当前装备论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按故障率分配等经典方法存在的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测试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采用三角... 合理分配测试性指标是当前装备论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按故障率分配等经典方法存在的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测试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矩阵进行评分,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利用群决策思想避免权重冲突。其次,引入S型函数,改进测试性指标分配函数,克服线性分配的局限性。最后,在机载系统上进行测试性指标分配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结合客观计算与主观分析的优势,而且还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指标分配 三角模糊判断矩阵 网络层次分析法 群决策 S型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单元智能划分的湖泊-三角洲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
13
作者 赵天沛 赵勇 +4 位作者 谭茂金 李久娣 李博 王安龙 叶俊琦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6,共9页
在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孔隙类型多样、渗透率低,此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面临挑战。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难题,分析了影响... 在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孔隙类型多样、渗透率低,此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面临挑战。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难题,分析了影响储层渗透性的微观因素(孔隙结构)和宏观因素(流动单元),而且孔隙结构与流动单元密切相关,提出了岩石类型与流动单元指数(FZI)大小分类构建渗透率模型的方法。首先,分析岩心实验结果,确定岩石类型,计算岩心流动单元指数并利用累计频率法进行类型细分,针对每种类型构建相应的渗透率模型。然后,选取敏感测井实验构建标签,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最佳模型,预测储层流动单元指数。最后,将孔隙度测井和流动单元指数代入相应的分类模型,计算出渗透率。将该方法应用于XH凹陷HG组低孔、低渗储层的渗透率预测进行应用,渗透率预测对数误差约为0.18,比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直接预测渗透率的效果好。新的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包括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和基于机理或知识驱动的物理模型构建,体现了数模双驱智能思想,显著提高了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精度,为其他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渗透率预测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三角洲沉积 致密砂岩储层 流动单元指数 深度神经网络 数模双驱智能 渗透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投资联系视角下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新基建企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蒙晓雨 沈丽珍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0,共8页
智慧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新基建企业投资推动智慧城市群网络的形成。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基建企业投资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2016—2021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新基... 智慧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新基建企业投资推动智慧城市群网络的形成。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基建企业投资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2016—2021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新基建企业投资行为的时空演化方面,受政策影响显著,投资规模波浪式增长,涉及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地点单一,跨区域强联系和高连通性城市多集聚在“门户型”城市。②基于投资联系的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方面,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层级性逐渐显著,格局从双核辐射网络演变为多核心网络化结构,都市圈空间形态初步显现,节点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多样性。③与传统城市群网络比较来看,智慧城市群网络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网络密度有待提升,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次级核心城市“桥梁”作用不够显著,网络结构受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投资联系 新基建 智慧城市群 网络演化 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投资路径的城市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周平 傅春 +1 位作者 李远刚 刘小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6-1248,共13页
提出通过识别微观企业间的异地股权投资路径来构建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新方法。选取2006—2020年全国工商企业的异地股权投资实缴数据,分3个时间段构建长三角城市网络,并对其结构演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1)网络规模的增长表现... 提出通过识别微观企业间的异地股权投资路径来构建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新方法。选取2006—2020年全国工商企业的异地股权投资实缴数据,分3个时间段构建长三角城市网络,并对其结构演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1)网络规模的增长表现为异地投资路径带动异地投资规模的增长模式;2)空间结构上,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多边形”结构→以上海为中心的“V”型结构→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Z”型结构的演化特征;3)从网络中心性看,城市节点具有显著的等级特征,并且随着网络演化,其等级结构并无明显变化,而城市间的联系则表现出由低等级城市向高等级城市聚集的趋势;4)网络中介性方面,绝大部分城市的中介性与其中心性相匹配,但合肥、芜湖的中介性显著强于其中心性。在网络演化的不同阶段,上海、杭州、合肥等高中介城市在网络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企业投资路径 网络演化 网络中心性 网络中介性 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16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0,共12页
创新网络是推动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创新网络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2010-2021年合作发明专利申请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面板数据,借助... 创新网络是推动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创新网络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2010-2021年合作发明专利申请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面板数据,借助ArcGIS、MaxDEA、Stata等定量分析工具,探究了长三角城市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特征以及创新网络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创新网络联系度不断增强,城市内与城市间两类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呈现以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宁波沿线为核心的Z字形空间结构;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总体较高且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以上海为核心的都市圈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城市间创新网络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内创新网络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但城市内创新网络可以通过获取本地隐性知识,从而为城市间创新网络提供较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经济增长 时空演化 作用机制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权恩猛 吴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47-2449,共3页
针对视频传感器网络的区域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思想的几何算法,选取围绕传感器的具有最大面积的Delaunay三角形重心作为决策方向。在此基础上,将Delaunay三角剖分的几何方法与分布式贪婪算法进行了融合,引入"贡... 针对视频传感器网络的区域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思想的几何算法,选取围绕传感器的具有最大面积的Delaunay三角形重心作为决策方向。在此基础上,将Delaunay三角剖分的几何方法与分布式贪婪算法进行了融合,引入"贡献率"概念反映节点在其候选方向上可能覆盖区域的大小,以解决冗余覆盖的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传感器网络 delaunay三角剖分 区域覆盖 贪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际学习视角下的长三角府际关系网络格局及多维邻近性机制
18
作者 武建良 沈丽珍 陈培培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8-2179,共12页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府际关系网络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究其多维邻近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府际学习强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长江水道和海岸线分布,莫兰指数显示该地区整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并伴有...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府际关系网络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究其多维邻近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府际学习强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长江水道和海岸线分布,莫兰指数显示该地区整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空间聚集现象;2)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整体结网复杂,局部网络联系紧密,但总体网络等级偏低,省际行政壁垒仍未完全打破;个体网络呈现“核心引领”格局,城市聚类结果反映差异化的角色属性;3)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对府际关系网络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地理邻近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认知邻近性对府际关系网络产生反向影响,而制度邻近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学习 府际关系 网络特征 空间格局 多维邻近性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沟单元秋季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共现网络分析
19
作者 符清露 董志远 +5 位作者 李宝泉 陈莉 孙德斌 倪艳梅 唐永政 陈琳琳 《海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90,共16页
潮沟系统作为滨海湿地中活跃的地貌单元,不同级别潮沟水文环境变化显著,进而导致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出现差异。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沟单元,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技术检测不同级别潮沟无脊... 潮沟系统作为滨海湿地中活跃的地貌单元,不同级别潮沟水文环境变化显著,进而导致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出现差异。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沟单元,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技术检测不同级别潮沟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采用生物共现网络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分别揭示典型潮沟无脊椎动物关键种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该潮沟单元共检测到无脊椎动物127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隶属于9门24纲53目103科87属90种。无脊椎动物门水平和属水平分别以节肢动物门(43.9%)和围沙蚕属(Perinereis)(25.2%)为优势类群。群落综合多样性指标(Comprehensive diversity index,CD)分析显示,三级潮沟综合多样性最高,一级潮沟无脊椎动物综合多样性最低。生物共现网络分析显示,线围沙蚕(Perinereis linea)和双枝薮枝螅(Obelia dichotoma)为关键种,对维持该潮沟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稳定起关键作用。RDA显示,水体的硅酸盐含量、温度和沉积物的粉砂、黏土占比是影响该潮沟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网络分析显示,关键种受硅酸盐含量、黏土和水体氮元素含量的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沟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揭示典型潮沟无脊椎动物关键种,并为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宏条形码 共现网络 生物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 黄河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约车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影响因素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爽 陈欣 +2 位作者 马嘉悦 陈浙辉 李双金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4-876,共13页
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乡镇街道尺度的流空间视角,利用网约车出发地―目的地(OD)出行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别对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网约车流的长... 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乡镇街道尺度的流空间视角,利用网约车出发地―目的地(OD)出行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别对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网约车流的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网络关联强度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耦合;2)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形成南部发展均衡性高,北部单点发展能力强的格局;3)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在乡镇街道与城市尺度上呈一定差异,部分交通网络中的高层级乡镇街道在城市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4)乡镇街道间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活力、城市建设水平、行政区划归属和地理区位差异对乡镇街道间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行政区划归属差异影响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空间 网约车出行 多尺度 空间关联网络 二次指派程序 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