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实践对医患关系重构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隋晓丹 杨子尧 董岩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6-1021,共6页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广泛推广,叙事医学作为一种重视患者个人故事与经历的医学实践,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实地观察,分析了叙事医学在重构医患关系中所面临的伦理挑战,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与医疗资源...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广泛推广,叙事医学作为一种重视患者个人故事与经历的医学实践,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实地观察,分析了叙事医学在重构医患关系中所面临的伦理挑战,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患者的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不足、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等。对此提出强化患者对其权利和叙事医学的理解,推动对叙事医学实践的持续伦理评估,探索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共促医患和谐等策略,强调了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和加强医疗人员伦理培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信息安全的必要性,从而促进医患和谐,更好地实现叙事医学的伦理实践,优化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患关系 医学伦理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龙友“心正意诚”的医学人文思想研究
2
作者 徐夏雨 黄羚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34,40,共4页
通过深入研究萧龙友医学人文思想,揭示其核心内涵为“心正意诚”,“心正”由《大学》“正心”演化而来,是医者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医术上追求卓越,在诊疗中精益求精是“意诚”的诠释,也是儒家“诚者天之道”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萧... 通过深入研究萧龙友医学人文思想,揭示其核心内涵为“心正意诚”,“心正”由《大学》“正心”演化而来,是医者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医术上追求卓越,在诊疗中精益求精是“意诚”的诠释,也是儒家“诚者天之道”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萧龙友以“心正意诚”诠释医德修养、医匠精神,以“心正”守护中医价值,以“意诚”推动临床创新,为中医振兴指明了方向。萧龙友的医学人文思想兼具历史深度与现代意义,为中医伦理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龙友 医学人文思想 中医伦理思想 心正 意诚 儒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3
作者 刘霞 杨芦思 高玉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构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46名临床医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医生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医患关系状况、消...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构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46名临床医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医生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医患关系状况、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和分析模型效能。结果 72.1%的医生最近一年内采取过消极防御性医疗,最常见的为减少接触患者的数量671人,占比70.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年资、高职称、外科、负性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经历、高风险感知是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纳入上述6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AUC为0.846,校准良好,对验证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88.6%。结论 消极防御性医疗在三甲医院医生中普遍存在,应聚焦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嵌入医院管理系统,实现智能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防御性医疗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环宇 赵娟 +5 位作者 王晨 邹丹丹 冯亚杰 刘俊萍 刘智新 梁立波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探索医生的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黑龙江省27家公立医院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类型,运用Amos26.0构建医生医患环境感知... 目的:了解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探索医生的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黑龙江省27家公立医院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类型,运用Amos26.0构建医生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医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平均得分为14.98±5.24,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得分为16.37±7.62。医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互动(β=0.435,P<0.001)、制度环境(β=0.146,P<0.001)和文化环境(β=0.132,P=0.012)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对患者行为态度评价无关(P>0.1)。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互动(β=-0.279,P<0.001)、对患者行为态度评价(β=-0.210,P=0.012)和文化环境(β=-0.042,P<0.001)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制度环境(β=0.078,P=0.007)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提升医生对患者行为及态度的评价,加强医患互动以及改善外部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将有利于医生正确认识防御性医疗行为,减少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感知 防御性医疗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师自卫性医疗行为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红群 陈国良 刘蜀彬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第3期37-37,共1页
从自卫性医疗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自卫医疗产生的根源、它的正负两面影响 。
关键词 自卫性医疗 医师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生心理压力现状探讨 被引量:40
6
作者 杨秀梅 王海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2,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来自于患方、医院、社会。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因此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甚至采取了选择离开医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来自于患方、医院、社会。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因此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甚至采取了选择离开医生工作岗位的行为。通过对某院的208名医生进行的简单问卷调查,寻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医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从伦理学角度加以分析,为缓解医务人员压力,更好地服务患者寻求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防御性医疗 伦理学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患关系认知调查 被引量:26
7
作者 徐燚 郭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4期498-500,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2006级学生的医患关系现状的总体认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现状较为紧张,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同时,医患关系的现状已经对其职...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2006级学生的医患关系现状的总体认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现状较为紧张,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同时,医患关系的现状已经对其职业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提出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强调树立"人文关怀"理念;"身教重于言教"———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媒体报道、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对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临床医学 医学伦理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省某市公立医院医生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和经纬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10期33-39,共7页
在卫生政策研究领域,中国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和由供方诱导的需求已是众人皆知。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倾向于将普遍存在的过度医疗行为归因于医院和医生的逐利动机,但其实是由根植在中国医疗体系中扭曲的激励机制所造成的。本研究于2013年1... 在卫生政策研究领域,中国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和由供方诱导的需求已是众人皆知。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倾向于将普遍存在的过度医疗行为归因于医院和医生的逐利动机,但其实是由根植在中国医疗体系中扭曲的激励机制所造成的。本研究于2013年12月对广东省某市公立医院504名执业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过度医疗行为并不完全由经济诱因支配;医生防范医患纠纷的防御性医疗动机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处方"和"过度检查"的防御性行为。回归分析发现,低收入和对于付出和回报落差的不满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过度医疗行为。与此同时,医生过往的医患纠纷经历亦显著地影响其防御性医疗行为。本研究揭示了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医生行为的重要影响,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性医疗 医患关系 费用控制 过度医疗 卫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特性下对医患关系的医德支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凤 胡文华 徐永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医学科学的专业化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医患双方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认识不一、表现不同,且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发展,因而需要从医德方面提出相应的支持措施,即:医务人员应正视专业属性,敢于发挥主导作用;医患... 医学科学的专业化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医患双方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认识不一、表现不同,且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发展,因而需要从医德方面提出相应的支持措施,即:医务人员应正视专业属性,敢于发挥主导作用;医患角色换位,以己度人加深理解;疏通传播渠道,扩展医患沟通手段,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医患关系 医德支持 防御性医疗 医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理医疗行为的伦理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红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2期162-163,166,共3页
探讨目前国内对非合理医疗行为的两个提法:防御性医疗和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以及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浪费医疗资源,加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崇医疗技术主义,助长拜金主义和极端主义;破坏医学伦理法规;恶化医患关系,损害医疗... 探讨目前国内对非合理医疗行为的两个提法:防御性医疗和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以及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浪费医疗资源,加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崇医疗技术主义,助长拜金主义和极端主义;破坏医学伦理法规;恶化医患关系,损害医疗机构形象等,提出了医疗行为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患者利益第一原则,公正性原则,诚信原则,最优化原则等,倡导回归合理医疗,还原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行为选择的主体地位,使合理医疗成为医务人员诊疗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医疗 防御性医疗 过度医疗 医学伦理精神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性医疗的法律规制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岱炯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5,共5页
医疗行为的结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师在临床决策中不得不采取更多的防御性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危害主要包括患者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资源浪费、妨碍医学科技发展、医患互信进一步... 医疗行为的结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师在临床决策中不得不采取更多的防御性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危害主要包括患者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资源浪费、妨碍医学科技发展、医患互信进一步降低等。目前我国尚无立法明确对其进行规制。本文从现行医疗法律制度与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系、医疗行为的"可容性危险"原则适用等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法律属性及构成,分析比较了防御性医疗和过度性医疗、保护性医疗的异同;为防御性医疗的法律判定与认定、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与归责原则提供建议,同时为法律制度层面规制防御性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性医疗 法律规制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本科教育中的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兰秋 王晓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我国本科教育中,卫生法学人才培养面临着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偏低以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原因在于未形成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欠缺医法有机结合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医... 我国本科教育中,卫生法学人才培养面临着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偏低以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原因在于未形成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欠缺医法有机结合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医法缺少融合、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医法复合型师资队伍及医患和谐、医法和谐的教学与就业伦理导向有待加强。为此,必须树立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加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医法融合的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实现医法的融合与共通;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坚持医法和谐、医患和谐的伦理导向,拓宽卫生法学学生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法学 医法融合 实践教学 医学伦理 医患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印度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春峰 张燕 陆数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1期118-119,共2页
从传统印度医学中总结出其特定的医学伦理思想,分析其伦理思想的特性,吸收古印度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核,在医疗活动中注重医技与医德的双重作用,凸现现代医疗条件下合作的重要性,关注礼仪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古印度 医生 医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伦理问题分析——基于B市M县村卫生室的实地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迎春 吕兆丰 +3 位作者 王晓燕 高清 王玉 汉业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3期322-324,共3页
实地观察研究发现,目前B市M县村卫生室的设置状况和村医的配置存在以下伦理问题:基于服务人口数量的村卫生室配置无法保障公平;公共产品的市场运作方式导致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不足;职业素养趋弱的村医队伍影响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基... 实地观察研究发现,目前B市M县村卫生室的设置状况和村医的配置存在以下伦理问题:基于服务人口数量的村卫生室配置无法保障公平;公共产品的市场运作方式导致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不足;职业素养趋弱的村医队伍影响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基本药物落地制度现状影响村民对村医的选择与信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纳入与否影响参合农民的均等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人力资源 基本药物制度 医生职业素养 医学伦理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伦理学培训在肾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琼 唐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6期763-766,共4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学冲突日益增多。我国的医学教育针对住院医师开展临床伦理学培训存在缺乏系统性、重视度不够等问题,与现阶段住院医师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存在脱节。探讨如何在肾脏内科临床教学中开展临...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学冲突日益增多。我国的医学教育针对住院医师开展临床伦理学培训存在缺乏系统性、重视度不够等问题,与现阶段住院医师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存在脱节。探讨如何在肾脏内科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伦理培训及其重要性,指导住院医师应用医学伦理学原则和临床伦理学基本框架分析和解决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学难题,以提高肾脏内科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水平、人文素养和医学伦理素质,并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伦理学 肾脏内科 临床教学 医患共同决策 缓和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检验中的伦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慧芬 吴瑛婷 樊民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1期29-30,共2页
从医学检验分析的整个流程,包括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这三个阶段入手,为了提高检验医务工作者的以每一阶段检验工作的细节为落脚点,比较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了作为一名检验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所应处理好的相关伦理问... 从医学检验分析的整个流程,包括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这三个阶段入手,为了提高检验医务工作者的以每一阶段检验工作的细节为落脚点,比较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了作为一名检验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所应处理好的相关伦理问题。为了提高检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求其充分认识检验工作重要性的同时遵守相关的医德规范,即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伦理问题:和谐医患:检验医务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心理健康 患者身心更健康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功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人们普遍比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而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足,通过研究医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特点和原因的归纳分析,提出创造良好的医生心理健康氛围的四点对策。
关键词 医生 心理健康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同意的“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开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知情同意是临床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把知情同意分解为知、情、同意三部分,分析了这三者的深刻内涵,探讨了这一原则在实际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知情同意的"元"分析,有利于避免这一原则的误解和滥用以... 知情同意是临床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把知情同意分解为知、情、同意三部分,分析了这三者的深刻内涵,探讨了这一原则在实际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知情同意的"元"分析,有利于避免这一原则的误解和滥用以及在实践中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元”分析 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京城名医高尚医德的体现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文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78,共2页
广泛收集近现代北京地区名中医的医德资料,归纳总结出这些名医在对待病患、行医方面的高尚医德表现,并从儒道思想及古代医德的影响、师道传承的榜样作用、医者对疾苦的深刻体会与理解这三方面剖析了其高尚医德形成的原因。深入了解名医... 广泛收集近现代北京地区名中医的医德资料,归纳总结出这些名医在对待病患、行医方面的高尚医德表现,并从儒道思想及古代医德的影响、师道传承的榜样作用、医者对疾苦的深刻体会与理解这三方面剖析了其高尚医德形成的原因。深入了解名医医德形成的背景因中医,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医医德,有效开展现代医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城名医 医德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患者积极预期与医务人员消极防御间的平衡
20
作者 胡文华 张金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2期207-208,共2页
患者在医疗实践中的积极预期表现为:健康的恢复、人文的关怀、费用适度等;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的消极防御则为:过度检查、推诿病患等。共同作用于疾病的医务人员与患者这一对医疗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却因患者积极预期与医务人员消极预... 患者在医疗实践中的积极预期表现为:健康的恢复、人文的关怀、费用适度等;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的消极防御则为:过度检查、推诿病患等。共同作用于疾病的医务人员与患者这一对医疗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却因患者积极预期与医务人员消极预防的不平衡而处于非正常状态。可从倡导"人性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医德教育等方面入手,寻求二者关系的平衡,促进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预期 消极防御 医患矛盾 医患关系 医德医风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