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床地质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远超 邹为雷 +1 位作者 曾庆栋 刘铁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深部构造是源于地球内部深层次的大型区域构造,它们控制了地壳上部矿区、矿床尤其是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物质来源、形成过程及赋存部位等成矿作用。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的深入研究是矿床地质学目前研究工作的前沿课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深部构造 地幔 成矿作用 矿床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及其成矿控矿研究:以张-宣幔枝构造研究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4 位作者 郝梓国 王宝德 马宝军 张建珍 魏明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张-宣地区是河北省金银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可划分出以宣化—崇礼—赤城一带岩浆-变质杂岩区为中心的金矿集中区和外围盖层区的银多金属矿分布区。近年研究表明,金银多金属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球深部,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并在幔... 张-宣地区是河北省金银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可划分出以宣化—崇礼—赤城一带岩浆-变质杂岩区为中心的金矿集中区和外围盖层区的银多金属矿分布区。近年研究表明,金银多金属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球深部,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并在幔枝构造的有利构造扩容带中集聚成矿。分别以幔枝构造核部的东坪金矿、拆离带的黄土梁金矿和外围断陷盆地中的万全寺银金矿为例,通过其成矿作用的解剖、分析、归纳认为,在张-宣幔枝构造展布区,平面上从核部向外围,垂向上由下部往上部,均具有金→银→铅锌矿的分带性,并已经在多处矿山得到采矿工程或钻探工程的证实,这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据此分析表明,张-宣幔枝构造区深部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这种成矿作用分析也可以推广到成矿地质条件相近的幔枝构造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热柱 幔枝构造 成矿系列 构造控矿 深部找矿 张-宣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44
3
作者 邓晋福 吴宗絮 +4 位作者 杨建军 赵海玲 刘厚祥 赖绍聪 狄永军 《地球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130-130,共1页
基于岩石学研究与地球物理场的结合,提出了祁连山、柴达木与北山3个地区的壳幔岩石学结构.认为造山带加厚的下地壳与山根带分别由高压麻粒岩相与榴辉岩相岩石构成,对断面走廊域进行了岩石学填图.探讨了山根的形成与不对称、陆壳物... 基于岩石学研究与地球物理场的结合,提出了祁连山、柴达木与北山3个地区的壳幔岩石学结构.认为造山带加厚的下地壳与山根带分别由高压麻粒岩相与榴辉岩相岩石构成,对断面走廊域进行了岩石学填图.探讨了山根的形成与不对称、陆壳物质的分异与新莫霍界面的形成、造山岩石圈增厚机制、岩石围拆沉与玄武岩岩浆底侵作用等.讨论了青藏高原南、北缘岩石图增厚机制的差异及其岩石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岩石结构 深部构造 地壳 上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81
4
作者 董树文 项怀顺 +5 位作者 高锐 吕庆田 李建设 战双庆 卢占武 马立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29-2542,共14页
为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江-枞阳白垩纪火山岩盆地和铁、硫矿集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探讨成矿深部控制条件,作者完成了穿越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150km,记录30s)和罗河铁矿区浅层高分辨反射地震剖面(20km),以及平行剖面的大地... 为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江-枞阳白垩纪火山岩盆地和铁、硫矿集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探讨成矿深部控制条件,作者完成了穿越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150km,记录30s)和罗河铁矿区浅层高分辨反射地震剖面(20km),以及平行剖面的大地电磁、高精度重磁剖面,揭示了矿集区全地壳精细结构和电磁结构,同时开展区域构造测量和火山岩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认识。证实"耳状"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一个沿北东向罗河断裂向东侧发育的非对称火山盆地,排除了另一半被断在西侧红层之下的判断;罗河断裂是一条切穿MOHO的深断裂,倾向南东,是引导地幔流体和岩浆上涌和喷发的通道,在中地壳形成岩浆房(反射亮斑);鉴别出多层界面,火山岩-侏罗系厚度约4~5km(其中火山岩厚度约3km),三叠系-震旦系变形层底界深度大致18~20km,变质基底组成中下地壳,MOHO平缓向北西倾,深度33~31km;追踪郯-庐断裂带的深部产状,陡立延伸到MOHO,宽约10km。从而揭示了早白垩系(132~127Ma)庐-枞火山岩矿集区深部过程与成矿、控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结构 地幔流体通道 成矿作用 反射地震剖面 火山岩盆地 庐-枞矿集区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破裂型式和幔根构造间断面形成的成矿控制(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Jan Kut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53,共25页
尽管地壳最上部的构造、岩性和地球化学条件控制着内生金属矿床的就位,然而最大量金属富集的地点和空间分布却常被幔根构造间断面(mantlerootedstructuraldiscontinuity)所控制。这些构造间断... 尽管地壳最上部的构造、岩性和地球化学条件控制着内生金属矿床的就位,然而最大量金属富集的地点和空间分布却常被幔根构造间断面(mantlerootedstructuraldiscontinuity)所控制。这些构造间断面延长几百到几千km,这表明它们是在比地壳最上部更为均质环境的应力分布下产生的。这些构造间断面与其它的近于垂直的深部构造的交切面界定了主要的岩石圈块体并提供了热、岩浆和成矿流体上升的通道。金属趋向于富集在这些块体的角上,以及构造间断面与板块边缘、裂谷构造或造山带的穿插部位。对上述组合型式的幔根构造间断面和它们在地表地质投影的识别,可确定金属聚集有较大潜力的靶区。文章还提供了来自不同地质环境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根构造间断面 矿床成矿 成矿控制 地壳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