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家沟砾石土不同粗粒含量直剪强度特征 被引量:76
1
作者 魏厚振 汪稔 +2 位作者 胡明鉴 赵海英 徐学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1,57,共5页
蒋家沟流域内大量泥石流由滑坡引发,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3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斜坡体内大范围剪切破坏。在其物源区与沉积区内分布大量砾石土,其强度特征对于蒋家沟泥石流的起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砾石土颗粒粗大,粗细粒配比和试验尺... 蒋家沟流域内大量泥石流由滑坡引发,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3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斜坡体内大范围剪切破坏。在其物源区与沉积区内分布大量砾石土,其强度特征对于蒋家沟泥石流的起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砾石土颗粒粗大,粗细粒配比和试验尺寸对强度特征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室内现场两用大型直剪仪下进行蒋家沟砾石土不同粗粒含量下的直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干密度为2.0g/cm3、含水率为7%时,砾石土除在粗粒含量为74.31%的低垂直压力(50,100 kPa)时剪应力-水平位移关系有峰值外,其余土样没有明显峰值;同一粗粒含量试样在水平剪切应变值为0.02时的剪切模量G0.02随垂直压力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垂直压力下,G0.02随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且在较低垂直压力下的G0.02随粗粒含量增长更为显著。内摩擦角值随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黏聚力在粗粒含量为48.7%时最小。粗粒含量小于48.7%时,试样黏聚力值随粗粒含量增大而减小;当粗粒含量大于48.7%时,黏聚力随粗粒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土 粗粒含量 直剪强度 大型直剪仪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万顺 乔飞 +2 位作者 崔鹏 彭虹 陈晓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6-149,共4页
针对单一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型进行研究。基于土壤动力学理论、土壤下渗理论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以及土体含水率变化引起土体抗剪切应力变化的物理机理,提出了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建立了分布式坡... 针对单一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型进行研究。基于土壤动力学理论、土壤下渗理论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以及土体含水率变化引起土体抗剪切应力变化的物理机理,提出了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建立了分布式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型。模型应用于云南蒋家沟典型坡面泥石流研究,能够预测坡面泥石流起动的时间、部位和起动量,进行多时段模拟坡面泥石流入沟流量过程线,模拟结果体现了泥石流发生阵发性、不连续性、滞后性的特征,这与实际观测情况吻合,表明应用该模型研究坡面泥石流的起动是可行的,能够为进一步的泥石流数值模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 泥石流起动 土体含水率 土体应力 分布式模型 云南 东川蒋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泥石流对沟床侵蚀的水力学机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永 裴向军 +1 位作者 何思明 李新坡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85-1592,共8页
为解决降雨型泥石流对沟床的侵蚀和重塑机理,以水文学为基础,在科学表征泥石流流深的前提下,借助水力学理论,分析了沟床在泥石流流动剪切和渗流水压耦合作用下的侵蚀机理,研究了泥石流流动剪应力、沟床基质孔压、泥石流静压及沟床自重... 为解决降雨型泥石流对沟床的侵蚀和重塑机理,以水文学为基础,在科学表征泥石流流深的前提下,借助水力学理论,分析了沟床在泥石流流动剪切和渗流水压耦合作用下的侵蚀机理,研究了泥石流流动剪应力、沟床基质孔压、泥石流静压及沟床自重作用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沟床侵蚀临界深度表达;借助算例阐明了流域降雨特征、沟道几何参数以及泥石流性质对泥石流流态及侵蚀力的影响规律,展示了沟道侵蚀曲线和侵蚀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泥石流侵蚀能力随沟床基质埋深的增加而下降,并在临界深度处消失;(2)不同降雨条件、沟谷特征和泥石流性质下的临界侵蚀深度因流深流速的差异而不同,越利于流深流速增大的流域沟道条件则越利于侵蚀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流深模型 流动剪切作用 孔隙水压作用 临界侵蚀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家沟砾石土不同含水率直剪强度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厚振 汪稔 +1 位作者 胡明鉴 徐学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1-224,共4页
蒋家沟流域内大量泥石流由滑坡引发,在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3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斜坡体内大范围剪切破坏。在其物源区与沉积区内分布大量砾石土,其强度特征对于蒋家沟泥石流的起动机理以及流域内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降雨过程中,坡... 蒋家沟流域内大量泥石流由滑坡引发,在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3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斜坡体内大范围剪切破坏。在其物源区与沉积区内分布大量砾石土,其强度特征对于蒋家沟泥石流的起动机理以及流域内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降雨过程中,坡体内砾石土含水率逐渐增大,影响其力学性质特征,加之砾石土颗粒粗大,粗细粒配比和试验尺寸对强度特征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室内和现场两用大型直剪仪下进行蒋家沟砾石土不同含水率下的直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ρd=1.9 g/cm3不同含水率下,剪应力-水平位移关系没有明显峰值,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力硬化型;同一含水率试样在γ=0.02时的剪切模量G0.02随垂直压力增加而增大;含水率7.07%试样各级压力下G0.02最大;φ值与含水率w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式:φ=-0.471w2+6.7462w+3.9262;试样C值与含水率w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式:C=-0.7307w2+8.4784w+1.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砾石土 含水率 直剪强度 大型直剪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起动的突变学特征 被引量:36
5
作者 崔鹏 关君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3-61,共9页
泥石流起动是泥石流发生、发展、成灾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起动规律是泥石流预测预报和灾害防治的理论基础。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泥石流起动条件进行适当变换,得到泥石流起动势函数,它符合尖点突变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准泥石流体起动... 泥石流起动是泥石流发生、发展、成灾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起动规律是泥石流预测预报和灾害防治的理论基础。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泥石流起动条件进行适当变换,得到泥石流起动势函数,它符合尖点突变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准泥石流体起动时具有突变、缓慢和过渡状态等多条路径,并在起动临界点附近具有发散性和模态软化等性质。根据这些起动特性提出的单沟泥石流预测方法以及通过调控准泥石流体起动条件使之不起动,达到泥石流灾害治理防患于未然的新途径,已在泥石流防治中取得了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起动 突变学 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矿砂淤积的尾矿坝溃坝洪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江 张绪进 +2 位作者 张小峰 董炳江 李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为模拟尾矿库溃坝稀性泥石流的演进,在溃坝洪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非恒定流输沙方程,建立能同时模拟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平面二维溃坝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云南某尾矿坝溃坝后的洪水演进及矿砂在下游的淤积过程,模型计... 为模拟尾矿库溃坝稀性泥石流的演进,在溃坝洪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非恒定流输沙方程,建立能同时模拟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平面二维溃坝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云南某尾矿坝溃坝后的洪水演进及矿砂在下游的淤积过程,模型计算结果可为灾后影响评估及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数值模拟 尾矿坝 稀性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粒含量对泥石流源区砾石土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成林 陈宁生 +1 位作者 邓明枫 周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2-528,共7页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的黏粒颗粒含量对砾石土孔隙水压力和强度的影响是泥石流形成机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室内静三轴实验研究云南东川蒋家沟支沟大凹子沟源区的砾石土体强度、孔隙水压力、湿陷性与黏粒颗粒含量的关系,发现黏粒的质量...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的黏粒颗粒含量对砾石土孔隙水压力和强度的影响是泥石流形成机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室内静三轴实验研究云南东川蒋家沟支沟大凹子沟源区的砾石土体强度、孔隙水压力、湿陷性与黏粒颗粒含量的关系,发现黏粒的质量分数在3.75%~7.50%范围内的砾石土试样湿陷性较大;黏粒的质量分数为5%左右的砾石土湿陷性最大;黏粒的质量分数在3.75%~7.50%范围内砾石土试样在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过程中孔压上升较高;黏粒质量分数在12.5%的砾石土试样在固结排水剪切过程中孔压上升较高;黏粒的质量分数为5%的砾石土强度最低,在相同条件下最容易被破坏。结合实验结果与泥石流启动机理分析,认为中等黏粒含量(质量分数为3.75%~7.50%)的砾石土在相同降雨和坡度条件下,最易启动形成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砾石土 黏粒含量 最大剪应力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性泥石流水跃现象中能量耗散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卫旭 程霄 +2 位作者 陈丛姗 方群生 王帅永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0,共5页
基于流体力学水跃理论,针对陡坎地形对稀性泥石流的消能作用建立物理模型进行理论推导,提出陡坎地形下稀性泥石流动能耗散率理论公式。此外,引入权纵比降概念来表达沟道地形对泥石流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能力大小。通过对陡坎地形条件下稀... 基于流体力学水跃理论,针对陡坎地形对稀性泥石流的消能作用建立物理模型进行理论推导,提出陡坎地形下稀性泥石流动能耗散率理论公式。此外,引入权纵比降概念来表达沟道地形对泥石流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能力大小。通过对陡坎地形条件下稀性泥石流能量耗散率的理论推导,揭示了稀性泥石流陡坎地形能量变化的方式和过程,有助于泥石流的治理及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性泥石流 水跃 陡坎 能量耗散率 权纵比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侵蚀沟床形成泥石流的临界水力条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涛 陈宁生 +1 位作者 邓明枫 李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3,共6页
洪水侵蚀沟床形成泥石流是泥石流的主要类型之一,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形成的临界条件有助于泥石流治理和预警预报。借鉴河流动力学中推移质输沙理论,对已有洪水侵蚀沟床形成泥石流的水槽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洪水侵蚀沟床所形成泥石流的体积... 洪水侵蚀沟床形成泥石流是泥石流的主要类型之一,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形成的临界条件有助于泥石流治理和预警预报。借鉴河流动力学中推移质输沙理论,对已有洪水侵蚀沟床形成泥石流的水槽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洪水侵蚀沟床所形成泥石流的体积输沙浓度随沟床固体颗粒物质无量纲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呈幂函数关系。采用定量标准作为泥石流形成判别条件,则泥石流形成临界条件是体积输沙浓度计算公式的一个特例,此时床面颗粒无量纲切应力为0.655,远大于泥沙颗粒起动无量纲切应力。基于10组水槽试验资料和1组蒋家沟原型观测资料的适用性分析表明,建立的体积输沙浓度计算公式是合理的,能够反映泥石流形成和输移规律,可用于指导泥石流形成临界水力条件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形成 临界水力条件 体积输沙浓度 无量纲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突发性流动和剪切稀化的相关研究——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裕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6-43,共8页
泥石流突发性流动与泥石流剪切稀化特性相关。在低速率时(γ=2.5s-1),流体粘度稀化速率(B1)比高速率时大2个数量级,并与浓度(CV)呈正相关。当γ=7s-1时,流体粘度(ηs)与线性浓度(λ)对剪切时间(t)依... 泥石流突发性流动与泥石流剪切稀化特性相关。在低速率时(γ=2.5s-1),流体粘度稀化速率(B1)比高速率时大2个数量级,并与浓度(CV)呈正相关。当γ=7s-1时,流体粘度(ηs)与线性浓度(λ)对剪切时间(t)依赖性,表现为较强烈的剪切稀化特性,其表达式为ηs(t)=4258[(λ-1+1)-3×CVm]4.85[((λ-1+1)-3×CVm)1.65-0.37t+1]。经显著性差异检验,当α=0.01水平时,该项试验达极显著水平(α=6.4837**),95%置信区间达0.7816<ρ<0.9533。故高浓度泥石流呈强烈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剪切稀化 突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远程崩滑及其形成条件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裕云 胡新丽 +1 位作者 王亮清 章广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9-815,共7页
高速远程崩滑所造成的地质灾害极为严重,波及范围大,早已引起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2008年5.12汶川8级地震所诱发的崩塌和滑坡数以万计,其中高速远程崩滑数量虽不多,但是灾害严重。与一般崩塌和滑坡相比,高速远程崩滑的形成条件究... 高速远程崩滑所造成的地质灾害极为严重,波及范围大,早已引起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2008年5.12汶川8级地震所诱发的崩塌和滑坡数以万计,其中高速远程崩滑数量虽不多,但是灾害严重。与一般崩塌和滑坡相比,高速远程崩滑的形成条件究竟有何差异?为了预测高速远程崩滑灾害的严重性和波及范围,以便为国土规划和防治对策设计提供依据,作者依据本人的工程实践经验并搜集分析了国内外所发生的高速远程崩滑实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高速远程崩滑的特征,系统地分析了影响高速和远程的因素。本文在考虑地震、降雨、地下水、采矿活动等因素作用导致斜坡失稳启动前提下,从崩滑体特征及其所处地质环境出发,提出形成高速远程崩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1)崩滑体规模巨大,体积在106 m3以上;(2)剪出口高悬,高差达数十至数百米;(3)存在有利于动体运动的地形条件。这为进一步预测高速远程崩滑的空间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崩滑 高势能 悬托型剪出口 碎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树沟泥石流物源体直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硕楠 余宏明 师华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柿树沟泥石流为暴雨型泥石流,研究该物源土体前期的含水率及密实程度对于分析该类型泥石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降雨过程中物源土体逐渐饱和且细颗粒也随之发生运移,造成了土体密度的改变及强度特征的影响。以柿树沟泥石流物源土体为... 柿树沟泥石流为暴雨型泥石流,研究该物源土体前期的含水率及密实程度对于分析该类型泥石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降雨过程中物源土体逐渐饱和且细颗粒也随之发生运移,造成了土体密度的改变及强度特征的影响。以柿树沟泥石流物源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研究其在不同饱和度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强度特性,分别得到饱和度、干密度与抗剪强度指标c和φ的关系,与强度包线的关系,与剪应力及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样c值与饱和度成反比,与干密度成正比关系,且饱和前期变化较为明显;剪应力-位移曲线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峰值逐渐明显;前期充分降雨情况下,土体逐渐饱和且抗剪强度迅速下降,在径流作用下表层松散堆积物易被裹挟带走,形成泥石流。通过试验的研究,可以获取此类粒径组合下的泥石流物源体的强度指标变化特性,对该类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或预测预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树沟泥石流 物源土体 大型直剪试验 饱和度 干密度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突扩稀疏气固流动的双流体大涡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阳 李国辉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12-2115,共4页
采用基于气体Smagorinsky亚网格应力模型和颗粒动力论模型的双流体大涡模拟(twofluid-large eddy simulation,TWF-LES)对轴对称突扩稀疏气固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瞬态模拟结果给出了各向异性两相湍流结构和颗粒弥散的发展过程。TWF-LES... 采用基于气体Smagorinsky亚网格应力模型和颗粒动力论模型的双流体大涡模拟(twofluid-large eddy simulation,TWF-LES)对轴对称突扩稀疏气固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瞬态模拟结果给出了各向异性两相湍流结构和颗粒弥散的发展过程。TWF-LES得到的统计平均的颗粒体积分数和颗粒相的轴向平均速度,以及脉动速度与实验结果相当接近,但在剪切流区域中,TWF-LES得到的颗粒相轴向脉动速度及颗粒-气体轴向脉动速度关联量与实验结果略有出入,表明模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扩 稀疏气固流动 大涡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泥石流对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丽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共4页
突发性泥石流以其突发性强、破坏范围广等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以及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旅游景区的生态和经济利益造成损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发性泥石流破坏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量估算方法评估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的... 突发性泥石流以其突发性强、破坏范围广等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以及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旅游景区的生态和经济利益造成损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发性泥石流破坏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量估算方法评估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的方法,构建泥石流堆积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突发性泥石流性质,判断突发性泥石流破坏范围。以某地2019年8月的突发性泥石流为例,评估当地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评估结果表示:该地旅游景区生态系统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其中森林破坏程度最高,高达1 055.89亿元,旅游景区整体生态综合指数是0.96,低于标准生态综合指数规定值1,评估结果置信度大于90%,评估结果可靠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 泥石流 旅游 景区 生态破坏程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虹吸排水分流池自清淤能力分析
15
作者 张文君 孙红月 +1 位作者 潘攀 魏振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59-2164,共6页
针对目前泥石流截、排水技术全部采用重力流形式,不仅土石方工程量大、排水效率低,而且泥石流的高挟沙量常常使截排水结构淤积而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自清淤能力的水石分离虹吸排水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泥石流防治的效率和耐久性,... 针对目前泥石流截、排水技术全部采用重力流形式,不仅土石方工程量大、排水效率低,而且泥石流的高挟沙量常常使截排水结构淤积而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自清淤能力的水石分离虹吸排水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泥石流防治的效率和耐久性,虹吸分流池的水动力学特征和清淤能力是该技术能有效实施的基础.应用流体数值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分流池在虹吸作用下的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流池在虹吸作用下产生以虹吸管口为中心的向心速度场;分流池池底切应力与虹吸管径和水头差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虹吸管口至池底面的距离为25%的虹吸管径时池底面的负压水头已具备很强的清淤能力.可以用于指导实际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虹吸分流池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虹吸排水 自清淤 池底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甘家沟泥石流过坝堆积物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东 柳金峰 +3 位作者 游勇 刘道川 孙昊 张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50,共7页
白龙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泥石流沟分布密度和泥石流发生频率居全国首位,尽管多次治理,但仍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甘家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分析防治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颗分试验、流... 白龙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泥石流沟分布密度和泥石流发生频率居全国首位,尽管多次治理,但仍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甘家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分析防治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颗分试验、流变试验和直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坝上游和坝下游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级配变化情况、浆体流变特性与抗剪强度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实体拦砂坝存在调节泥石流颗粒粒径作用,但调节效果不显著;拦砂坝的拦挡作用会改变泥石流的力学性能;粒径调节作用较显著的坝体,其坝下游堆积物浆体的剪切应力小于坝上游堆积物浆体的剪切应力,坝下游堆积物抗剪强度略大于坝上游堆积物抗剪强度;泥石流颗粒级配的差异是影响其流变特性与抗剪强度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对今后泥石流工程坝型选择与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砂坝 泥石流堆积物 流变特性 抗剪强度 工程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流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海鑫 游勇 +1 位作者 柳金峰 刘曙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20-126,共7页
采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流变测试系统——安东帕第三代Physica MCR301模块化智能型高速流变仪,采用三阶段加载方式,对某泥石流沟原样进行了测试。得到泥石流原样剪切速率同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拟合公式。分... 采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流变测试系统——安东帕第三代Physica MCR301模块化智能型高速流变仪,采用三阶段加载方式,对某泥石流沟原样进行了测试。得到泥石流原样剪切速率同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拟合公式。分析了剪切应力随泥石流容重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剪切应力同剪切速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对泥石流流变特性的认识,泥石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及泥石流工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流变 剪切应力 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禾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与强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苟万春 李泳 +1 位作者 王保亮 刘道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120-123,144,共5页
佳禾沟位于云南省维西县中路乡佳禾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并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沟道流域沿线不同位置取样,用泥石流颗粒标度分析法并结合强度实验,发现佳禾沟泥石流松散堆积物的颗分参数μ与P(D_2)之间存... 佳禾沟位于云南省维西县中路乡佳禾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并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沟道流域沿线不同位置取样,用泥石流颗粒标度分析法并结合强度实验,发现佳禾沟泥石流松散堆积物的颗分参数μ与P(D_2)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说明μ影响了泥石流的启动;物源区中的细颗粒的迁移、上游泥石流部分物质的随机性停歇和沟道支沟和主沟陡坡物质的随机性补给导致了颗分参数(μ,D_c)的波浪式发展。黏聚力c与μ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c随着μ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细颗粒的组成控制了黏聚力c的大小,因此推断黏聚力受到细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和静电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内摩擦角φ与Dc之间的关系为负线性相关,而φ随着D_c的增加而变小,粗颗粒决定了φ的发展。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较大的μ和较小的D_c组合的土体,其强度较大;这从定量的角度上验证了颗粒级配与土体强度的关系。以上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流域需进一步验证。此外,还应结合颗粒形状,土动力学,渗透理论分析泥石流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颗分参数 粒度分析 强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冲切铲刮效应的颗粒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鹏源 杨兴国 +2 位作者 邵帅 张仕林 周家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7,共9页
滑坡-碎屑流运动沿程冲切铲刮作用对滑坡运动性态(如速度、体积、物质组成等)具有重要影响,如何更好的进行模拟是滑坡动力过程分析的重要技术难题。在室内滑坡-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对滑坡-碎屑流运动... 滑坡-碎屑流运动沿程冲切铲刮作用对滑坡运动性态(如速度、体积、物质组成等)具有重要影响,如何更好的进行模拟是滑坡动力过程分析的重要技术难题。在室内滑坡-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对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对松散基底物质的冲切铲刮效应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滑坡方量和滑落高度、基底厚度和强度以及地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滑坡方量与滑落高度的增大,铲刮能量增加、铲刮作用时间延长,从而增强了铲刮效应;基底厚度的减小与地形坡度的增加均会引起基底物质稳定性降低,从而在同等条件下更易于被冲切铲刮;颗粒离散元方法是滑坡运动模拟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模拟结果对于更好的理解滑坡运动冲切铲刮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运动性态 铲刮效应 颗粒离散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作用下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速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笑 潘华利 +3 位作者 邓其娟 欧国强 李炳志 孔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讨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冲刷速率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泥石流规模预测及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激光测距仪的历时测距原理,借助试验方法分析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深度... [目的]探讨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冲刷速率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泥石流规模预测及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激光测距仪的历时测距原理,借助试验方法分析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冲刷速率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来流流量、水力半径、沟床纵坡以及细粒物质含量等。[结果]冲刷速率与水力半径间呈指数关系,与来流流量间呈正相关关系,与能坡梯度间呈指数关系;若固体物质为均匀冲刷,冲刷速率与剩余切应力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对于初始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固体物质,冲刷速率随着细粒物质含量的增大呈微小增大趋势。[结论]在薄层径流条件下,能坡梯度对冲刷速率的影响高于水力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径流冲刷作用 冲刷速率 剩余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