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银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天赦 杨文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6,128,共4页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胜利屯开展了找矿工作,在地表共圈定多条以Ag,Cu为主的矿(化)体。各矿(化)体均产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与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钻孔中各类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表明Ag,Cu等元素在花岗闪...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胜利屯开展了找矿工作,在地表共圈定多条以Ag,Cu为主的矿(化)体。各矿(化)体均产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与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钻孔中各类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表明Ag,Cu等元素在花岗闪长岩中较其它岩类富集,在破碎带中最为富集,初步认为该矿床属构造破碎带热液蚀变型银铜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热液蚀变型 银铜多金属矿 大兴安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虎拉林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吉民 张纯歌 +1 位作者 王晓勇 常立海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虎拉林金矿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属于与斑岩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和黄铜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矿石的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交代和包含;... 虎拉林金矿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属于与斑岩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和黄铜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矿石的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交代和包含;矿石的主要构造为浸染状、角砾状、脉状和团块状。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其形态以角粒状、尖角粒状、长角粒状和麦粒状等居多,以中细粒者常见,最大粒度为0.38 mm×0.42 mm×0.06 mm。金的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是裂隙金和包裹金。依据矿石中金矿物粒度和赋存状态特征,建议矿石的磨矿细度选择以10μm为宜,并可采用重选—浮选法进行选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拉林金矿床 矿石特征 金矿物特征 大兴安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冻融期寒温带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飞 满秀玲 段北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3,共10页
【目的】春季冻融期是连接冬季与生长季的关键时期,期间强烈的温度变化可能深刻影响土壤生态过程。研究春季土壤冻融过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揭示我国寒温带地区冻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为寒温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研究和森林生产... 【目的】春季冻融期是连接冬季与生长季的关键时期,期间强烈的温度变化可能深刻影响土壤生态过程。研究春季土壤冻融过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揭示我国寒温带地区冻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为寒温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研究和森林生产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寒温带地区3种典型森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脂芯法测定和分析了在春季解冻期间土壤无机氮(NH4+-N、NO3--N)以及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氮矿化速率的动态变化。【结果】寒温带春季冻融期3种林型土壤无机氮含量均表现出释放特征,且在冻融末期有大幅增加趋势,但不同林型其变化规律有所不同,3种林型土壤铵态氮含量占无机氮含量的83.91%~97.22%,是春季冻融期土壤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冻融循环期间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白桦林0~10 cm土层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1.86、6.18和0.25倍。10~20 cm土层土壤净氮矿化速率除兴安落叶松林有所降低外,樟子松林和白桦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4.09和2.25倍。土壤净氨化速率占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73.47%~96.76%,土壤氮矿化以氨化作用为主。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有机氮矿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寒温带冻融作用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且阔叶林土壤氮矿化对冻融循环的响应强于针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大兴安岭 净氨化速率 净硝化速率 净氮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红格尔地区玛尼吐组钾玄质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祥信 高永丰 雷世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73,共18页
内蒙古中部红格尔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粗面英安岩、粗面岩、粗安岩和安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方法获得该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33~137 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富碱(Na_2O+K_2O=6.22%~8.26%)、高K_2O(2.49%~4.58%)、... 内蒙古中部红格尔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粗面英安岩、粗面岩、粗安岩和安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方法获得该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33~137 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富碱(Na_2O+K_2O=6.22%~8.26%)、高K_2O(2.49%~4.58%)、低TFe_2O_3(3.76%~6.53%)、贫Ti O_2(0.92%~1.61%)、高Al_2O_3(14.27%~15.88%)。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且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呈现明显的负异常。ε_(Nd)(t)为正值(+0.40^+1.64),t_(DM)变化于694~767Ma之间;有较高的放射性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_i为18.180~18.498,(^(207)Pb/^(204)Pb)_i为15.503~15.533,(^(208)Pb/^(204)Pb)_i为37.914~38.042。主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红格尔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为钾玄质岩,钾玄质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铁镁矿物、斜长石、钛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基本未受地壳物质混染。玛尼吐组钾玄质岩源于古亚洲洋俯冲板片释放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是在伸展体制下富集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的产物。这种伸展体制是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加厚岩石圈重力跨塌引起的,反映了造山后板内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尼吐组 钾玄质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兴蒙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