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泉三、四段扶杨油层储层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万俭英 王始波 +2 位作者 赵秋枫 汪清源 张世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7,共4页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单井石油产能低,储量丰度低,直接影响了探明储量的升级及开发。为此,迫切需要开展直接影响产能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寻找高...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单井石油产能低,储量丰度低,直接影响了探明储量的升级及开发。为此,迫切需要开展直接影响产能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寻找高丰度储量区块。该文就是针对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在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储层特征。研究区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砂体单层厚度小,岩石颗粒细;砂岩总体上为低渗透储层;砂体的埋深和沉积类型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溶蚀孔隙可以改善砂岩物性;齐家-古龙凹陷周边为较有利、有利储层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及发现高丰度储量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及以西 扶杨油层 储层特征 河道砂体 物性及影响因素 有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付广 付晓飞 +1 位作者 薛永超 杨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中浅层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通过分析 其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得到该区中浅层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除了受源岩和盖层分布及质量的制约 外,还要受圈闭发育和断裂分布的控... 为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中浅层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通过分析 其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得到该区中浅层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除了受源岩和盖层分布及质量的制约 外,还要受圈闭发育和断裂分布的控制。该区中浅层具有三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即侧向运移构造圈闭油溶释放成 藏模式,侧向运移断层遮挡油溶释放成藏模式和沿断裂垂向运移浅层断层遮挡油溶释放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西部地区 浅层天然气 分布 特征 气藏形式 控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泉头组三、四段重矿物特征及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雷 卢双舫 +2 位作者 张学娟 王海涛 何欣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变化特征研究,对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泉头组三、四段的物源及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六大沉积体系,即北部沉积体系、拜泉—明水沉积体系、西部英...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变化特征研究,对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泉头组三、四段的物源及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六大沉积体系,即北部沉积体系、拜泉—明水沉积体系、西部英台沉积体系、西南保康沉积体系、南部怀德沉积体系和东部沉积体系,并对每个沉积体系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及以东 泉头组 沉积体系 物源分析 重矿物组合 ZT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9
4
作者 付广 薛永超 付晓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7-621,636,共6页
通过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分布特征研究 ,提出了深层天然气成藏的 4种控制因素 ,即气源条件、盖层条件、断裂和不整合面 ,并对它们在气藏形成中所起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该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4种模式。即天然气沿... 通过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分布特征研究 ,提出了深层天然气成藏的 4种控制因素 ,即气源条件、盖层条件、断裂和不整合面 ,并对它们在气藏形成中所起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该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4种模式。即天然气沿不整合面短距离运移基岩风化壳成藏模式 ,天然气沿裂缝运移源岩区内火山岩成藏模式 ,天然气沿不整合面或砂体和断层长距离运移古隆起之上各种类型圈闭成藏模式 ,天然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地层超覆圈闭成藏模式。最后指出了该区深层有利钻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藏 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气源条件 盖层条件 断裂 不整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泉四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肖佃师 卢双舫 +1 位作者 陈海峰 李占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1期4986-4992,5001,共8页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沉积学理论,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泉四段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通过对泥岩颜色、生物化石、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等分析,确定研究区泉四段为一套湖侵背景下浅水三角洲沉积,发育三...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沉积学理论,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泉四段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通过对泥岩颜色、生物化石、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等分析,确定研究区泉四段为一套湖侵背景下浅水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亚相,具有相带宽、分流河道骨架砂体发育的特点。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将研究区泉四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和7个短期旋回。通过短期旋回沉积微相精细解剖,确定沉积相带呈"环带式"展布,自下而上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演变过程,反映泉四段沉积时期水体逐渐加深。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最为发育,其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平面分布广,为泉四段有利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泉四段 大庆长垣以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东西两侧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椿 于生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分析比较了大庆长垣东、西两侧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 .结果表明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较大庆长垣以东地区萨、葡、高油层发育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源岩向萨、葡、高油层的供烃、排烃条件均优于以东地... 分析比较了大庆长垣东、西两侧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 .结果表明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较大庆长垣以东地区萨、葡、高油层发育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源岩向萨、葡、高油层的供烃、排烃条件均优于以东地区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沙河子组 -营城组源岩向萨、葡、高油层的供气条件优于以西地区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的油溶气释放条件明显优于以东地区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圈闭条件优于以东地区 .这些成藏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大庆长垣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 高油层 油气 成藏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垣南部—古龙地区嫩江组二、三段等时地层格架及其与砂岩展布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靳雪燕 梁江平 +2 位作者 黄清华 解彬 郭会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大庆长垣南部—古龙地区T06反射层(嫩三段底界)严重穿时,导致对该区沉积和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通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井震结合,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并分析了其对砂岩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嫩江组... 大庆长垣南部—古龙地区T06反射层(嫩三段底界)严重穿时,导致对该区沉积和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通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井震结合,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并分析了其对砂岩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嫩江组二、三段属于高位体系域,嫩江组二段底界为最大湖泛面,嫩江组三段顶底均为湖泛面;从嫩江组二段上部开始,向上到嫩江组三段共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对应5个砂层组,即H23、H13、H32、H22、H12,表现出5组由东向西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进积层序特征.该区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为三角洲前缘相,砂岩主要分布在嫩江组二段上部和嫩江组三段(即H23-H12),且从下往上呈现逐层由东向西叠覆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南部—古龙地区 嫩江组二、三段 等时地层格架 砂岩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油田叠前反演储层预测及措施挖潜 被引量:5
8
作者 谢青 张鹏飞 +1 位作者 杨浩 孙恒博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4-610,共7页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田常规井间储层预测方法多解性强,无法满足剩余油挖潜需求的难题,以大庆长垣老区为例,开展叠前反演储层预测研究,进一步提高特高含水阶段油田井间储层描述精度,实现储层描述的定量化和精准化。首先通过储层岩石物理模...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田常规井间储层预测方法多解性强,无法满足剩余油挖潜需求的难题,以大庆长垣老区为例,开展叠前反演储层预测研究,进一步提高特高含水阶段油田井间储层描述精度,实现储层描述的定量化和精准化。首先通过储层岩石物理模拟分析,确定砂岩与泥岩门槛值和界限;其次,开展地震角道集部分叠加、子波提取等关键环节处理,建立井震结合桥梁;最后,在Zoeppritz理论方程分析的基础上,以纵横波测井数据为出发点、井间基于不同角度叠加地震与子波为控制,采用蒙特卡洛算法实现纵、横波联合储层砂体预测。研究发现,与单一的纵波阻抗叠后反演预测结果相比,叠前反演薄层砂体预测结果与后验井符合精度更高,有效指导了潜力区的剩余油挖潜方案编制,单井压裂措施之后,增油3.5t/d,含水下降10%。该方法适用于特高含水期油田储层精准预测和剩余油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反演 纵横波 储层预测 特高含水 剩余油挖潜 大庆长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海峰 陈旭辉 +2 位作者 卢双舫 徐鹏 肖佃师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0期4715-4722,共8页
物源方向研究对古地貌和古构造恢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和物性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重矿物组合特征、ZTR指数、泥岩颜色、砂砾岩厚度、沉积相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判断。研究表明,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来源于南部长春怀德... 物源方向研究对古地貌和古构造恢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和物性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重矿物组合特征、ZTR指数、泥岩颜色、砂砾岩厚度、沉积相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判断。研究表明,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来源于南部长春怀德沉积体系。古物源方向影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控制了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分布格局,砂体厚度、砂岩展布方向和物源方向有很好的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以东 裕民地区 扶余油层 物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输导特征及成藏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广 刘江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输导通道主要由断裂、不整合面和砂体构成。该区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物性差,不是天然气侧向长距离运移的输导通道,但可以起到衔接输导作用。输导通道对该区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断...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输导通道主要由断裂、不整合面和砂体构成。该区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物性差,不是天然气侧向长距离运移的输导通道,但可以起到衔接输导作用。输导通道对该区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断裂将天然气输导致上覆不同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不整合面和砂体将天然气输导到四周古隆起上聚集成藏。沿断裂输导的天然气形成以断层为主的构造气藏,沿不整合面和砂体输导的天然气形成以地层及岩性为主的气藏。沿断裂输导运移聚集的天然气在剖面上呈串多层分布,沿不整合面和砂体输导运移聚集的天然气在平面上呈环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 深层 天然气 输导通道 聚集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泥、高钙、薄储层油层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广田 赵秀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4,共2页
在深入认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岩心样品资料得出影响该区测井解释符合率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含泥、含钙量高和孔隙结构复杂、薄层现象普遍等。为此 ,开发出一套高泥、高钙、薄储层油层识别技术 ,应用于新井解释及... 在深入认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岩心样品资料得出影响该区测井解释符合率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含泥、含钙量高和孔隙结构复杂、薄层现象普遍等。为此 ,开发出一套高泥、高钙、薄储层油层识别技术 ,应用于新井解释及老井复查 ,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泥 高钙 薄储层 油层识别 毛管理论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油藏薄窄砂体地震精细处理解释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兴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大庆西部外围地区岩性油藏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井位部署及滚动钻井难度大,储层条件制约了已探明储量资源的有效有序开发。为此,在已有地震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井震结合储层预测实践,精细刻画薄窄砂体展布特征,配套形成了"高... 大庆西部外围地区岩性油藏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井位部署及滚动钻井难度大,储层条件制约了已探明储量资源的有效有序开发。为此,在已有地震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井震结合储层预测实践,精细刻画薄窄砂体展布特征,配套形成了"高分辨率保幅处理、正反演信息融合"目标砂体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应用该成果指导按砂体部署井位、滚动钻井,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同类特征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处理解释 薄窄砂体 岩性油藏 井位部署 滚动钻井 大庆长垣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靖 朱福祥 +1 位作者 任述民 赵荣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认识到该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分布不仅受气源条件的控制,而且还要受到盖层和T2-T06或T1-T06断层分布等条件的控制。综合上述各种条件分析认识到龙虎...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认识到该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分布不仅受气源条件的控制,而且还要受到盖层和T2-T06或T1-T06断层分布等条件的控制。综合上述各种条件分析认识到龙虎泡、葡西、葡萄花、新肇、英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黑帝庙油层 天然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黑帝庙油层沉积相及砂体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黑帝庙油层成藏规律,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相和砂体分布研究。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在嫩江组二、三段识别出3个准层序组、12个准层序,研究认为嫩江组二段沉积时期形成的沉积体...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黑帝庙油层成藏规律,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相和砂体分布研究。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在嫩江组二、三段识别出3个准层序组、12个准层序,研究认为嫩江组二段沉积时期形成的沉积体系组合为高位体系域,整个嫩江组三段形成一个完整而典型的收缩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分布在嫩江组四段;嫩江组二、三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浊积沉积和三角洲间湾3种沉积体系,主要为半深湖沉积环境,嫩江组三段上部发育三角洲平原相;由于受茂兴地区的南部物源及泰康以东地区的北部物源控制,黑帝庙油层储集砂体在齐家一古龙地区具有由下到上、由东向西层层尖灭发育的特征,预测出黑帝庙油层发育4个油气聚集有利区带和1个远景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 黑帝庙油层 成藏规律 体系域 沉积相 砂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西部外围地区油藏评价实践
15
作者 赵建军 潘坚 +2 位作者 孙加华 云海富 许秀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9-31,35,共4页
近几年通过对大庆西部外围地区新肇油田和英51区块油藏评价实践的论述,总结了“总体评价、分步实施”的新肇油田滚动油藏评价模式和在未提交探明储量区块英51“百井工程”单井油藏评价模式。这2种油藏评价模式在大庆西部外围油藏评价实... 近几年通过对大庆西部外围地区新肇油田和英51区块油藏评价实践的论述,总结了“总体评价、分步实施”的新肇油田滚动油藏评价模式和在未提交探明储量区块英51“百井工程”单井油藏评价模式。这2种油藏评价模式在大庆西部外围油藏评价实践过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它类似油田的油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油藏评价 单井油藏评价 “总体评价 分步实施” “百井工程” 大庆西部外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河道井震联合识别技术及应用——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春生 杨会东 +2 位作者 杨莹彬 陈宝玉 张秀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0-712,共13页
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萨Ⅰ组为例,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横向信息丰富、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以海拉尔曲流河现代沉积的4种典型模式为指导,在地震剖面上分析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响应特征,建立了点坝... 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萨Ⅰ组为例,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横向信息丰富、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以海拉尔曲流河现代沉积的4种典型模式为指导,在地震剖面上分析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响应特征,建立了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地震响应模式;由于常规分频解释技术受限于短时窗,为此,在地震数据分频计算中引入小波分频变换算法,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数据体转换为频率域数据体,应用“基于小波分频变换的RGB属性融合技术”识别点坝边界、内部废弃河道及物性变差带,精准预测了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展布特征;首次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建立了古河道内部单一侧积体长度、宽度与河流满岸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达0.9以上,为西部斜坡区稠油开发提供了精准的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废弃河道在平面上呈“S”形,平面上精细识别出与现代曲流河沉积对应的4种典型模式,完成了萨Ⅰ1废弃河道精细识别和平面组合;应用废弃河道和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井位部署197口,其中99口直井成功率为100%,98口水平井平均钻遇水平段426 m,水平段含油砂岩钻遇率为92.6%,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规模部署近百口开发水平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迁移、叠加平面模式 地震响应特征 小波分频变换 RGB属性融合 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