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峰 庄凤良 杨海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1-586,共6页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由块状硫化物矿体 (上部 )和细脉浸染状矿体 (下部 )组成 .前者的包裹体类型简单 ,均一温度、盐度和捕获压力较低 .后者以包裹体类型复杂、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较高为特征 .其差异与成矿流体演化有关 .研究表明 ,成矿...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由块状硫化物矿体 (上部 )和细脉浸染状矿体 (下部 )组成 .前者的包裹体类型简单 ,均一温度、盐度和捕获压力较低 .后者以包裹体类型复杂、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较高为特征 .其差异与成矿流体演化有关 .研究表明 ,成矿流体以富 K+、Na+、Cl-、SO2 - 4 、F-、CO2 和 CO为主 ,属中低温、中盐度的 K质溶液 ,主要来源于海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多金属矿床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费红彩 董普 +1 位作者 安国英 肖荣阁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40,共9页
内蒙古霍各乞矿床是狼山地区著名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层序依次为中元古界陆缘裂谷拉斑玄武岩系→矿化热水沉积岩系→陆源碎屑岩系。拉斑玄武岩及基性侵入岩大部分变质为绿泥石片岩,但局部残留基性火山岩和辉长岩类变余结构构造... 内蒙古霍各乞矿床是狼山地区著名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层序依次为中元古界陆缘裂谷拉斑玄武岩系→矿化热水沉积岩系→陆源碎屑岩系。拉斑玄武岩及基性侵入岩大部分变质为绿泥石片岩,但局部残留基性火山岩和辉长岩类变余结构构造,局部达到斜长角闪岩相,且w(Na2O)>w(K2O)。变余辉长岩的稀土总量较低,且轻、重稀土基本没有分异,黑云绿泥片岩的稀土总量较高,其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黑云绿泥片岩中B、F、K、Ti、Zn、Rb、Sn、Nb、Ag、Ba、Pb、U相对富集,Cu、Pb、Zn富集系数高于变余辉长岩,表明绿泥石片岩具有热液蚀变的特征。含矿岩段条带状石英岩、透辉透闪石岩的稀土总量偏低,轻、重稀土有明显分异,并表现为特征的正Eu异常。除矿化富集外,微量元素Be、B、F、Rb、Ag、Ba、Th、U也有明显富集,表现了热水富集成因的特征。矿床矿化受岩性层控制的特征明显,并且在一定的构造部位富集,具有热液叠加改造的特征。硫同位素变化范围大,多表现为正值,硫化物δ34S值的大小排序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矿床成因分析表明霍各乞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化叠加变质热液改造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 热水沉积 热液改造 霍各乞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瑾 侯青叶 +3 位作者 陈岳龙 刘金宝 王忠 冷福荣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7-855,共9页
对内蒙古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根据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可以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 对内蒙古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根据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可以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含有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以及含CO2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形态多为椭圆形、负晶形或近圆形,数量较多,呈不规则分布。均一温度变化区间为106~389℃,盐度为1.23%~9.86%NaCl eqv.,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中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特点。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包裹体成分主要为CO2、CH4和H2O。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热液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来源。综合对比研究认为,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与该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为深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下渗的大气降水发生混合,矿质在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的结果。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热液 铜多金属矿床 内蒙古维拉斯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思茅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峰 庄凤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7-243,共7页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由块状硫化物矿体(上部)和细脉浸染状矿体(下部)组成。前者的包裹体类型简单,均一温度、盐度和捕获压力较低;后者以包裹体类型复杂、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较高为特征。其差异与成矿流体演化有关。研究表明,成矿...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由块状硫化物矿体(上部)和细脉浸染状矿体(下部)组成。前者的包裹体类型简单,均一温度、盐度和捕获压力较低;后者以包裹体类型复杂、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较高为特征。其差异与成矿流体演化有关。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以富K+、Na+、Cl-、、F-、CO2和CO为主,属中低温、中盐度的K质溶液,主要来源于海水,并有深部岩浆水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铜多金属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那哥铜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芳 周家喜 +1 位作者 王劲松 杨德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2-418,共7页
采集了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主断层(宰便—加榜断层)、次级矿化断层及含矿次断层上下盘样品和辉绿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中成矿元素Cu、Pb含量低,而构造破碎带内和那哥辉绿岩体... 采集了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主断层(宰便—加榜断层)、次级矿化断层及含矿次断层上下盘样品和辉绿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中成矿元素Cu、Pb含量低,而构造破碎带内和那哥辉绿岩体中成矿元素Cu、Pb等含量高;地层、构造及岩体样品中成矿元素As、Zn等含量基本相同。地层、构造及岩体微量元素对比结果显示,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但不排除青白口系浅变质沉积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铜多金属矿床 从江那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英德周屋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惠兰 谭靖 +4 位作者 邱昆峰 付建明 成先海 李芳 杨小丽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广东英德周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存在矽卡岩型和热液改造型的争议,并且研究程度较低,缺乏较为可靠的证据,尤其成矿流体研究是空白。通过对周屋铜多金属矿床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拉曼分析研究表... 广东英德周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存在矽卡岩型和热液改造型的争议,并且研究程度较低,缺乏较为可靠的证据,尤其成矿流体研究是空白。通过对周屋铜多金属矿床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拉曼分析研究表明:在矽卡岩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矽卡岩阶段的石榴石和白钨矿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90~≥490℃,高盐度(35.26%~40.10%NaCl_(eqv))和低盐度富气相包裹体(4.18%~4.96%NaCl_(eqv)),表现出流体不混溶现象,或以富气相和富液相包裹体共存为特征,温度范围为320~490℃,盐度变化范围较大(4.18%~17.08%NaCl_(eqv)),表现为沸腾现象。金属硫化物阶段,在硫化物早期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90~360℃,高盐度(30.92%~37.40%NaCl_(eqv))和低盐度富气相包裹体(10.48%~11.70%NaCl_(eqv)),表现出流体不混溶现象;硫化物晚期以富气相和富液相包裹体共存为特征,温度范围为202~320℃,盐度变化范围较大(4.18%~24.04%NaCl_(eqv)),显示流体的沸腾现象,硫化物阶段是铜矿主要成矿阶段。褐铁矿-碳酸盐化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中全部发育富液相包裹体,演化为相对较低的温度(Th=120~220℃)和较低的盐度(2.57%~7.59%NaCl_(eqv)),没有沸腾现象,属于NaCl-H_2O成矿体系。拉曼分析结果表明:早期石榴石、白钨矿和石英中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_2为主,其次是(或含)CH_4或H_2;液相成分主要为H_2O,晚期石英和方解石中包裹体液相和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和N_2。从早期的石榴石、白钨矿到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中H_2O的含量增多,说明在矽卡岩后期阶段,有较多的天水加入。铜矿床的成矿流体在200~490℃区间内至少发生了2次强烈的沸腾作用,改变了体系内的物理化学条件,导致大量铜的金属硫化物沉淀,沸腾作用对铜矿的形成和富集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拉曼 铜多金属矿床 周屋 南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