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超强台风“莫兰蒂”(1614)边界层结构的风廓线雷达观测分析 |
汪学渊
汪澜
郑陈婷
郭建平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边界层高度的不同诊断方法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
程楠
黄鹤
张文煜
张昕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中国夏季边界层高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分区研究 |
吴雯璐
陈海山
郭建平
许智棋
张潇艳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基于上海高层建筑观测冬季大气CO_(2)/CH_(4)垂直变化 |
陈珑珑
肖薇
杨帆
单萌
王君
胡凝
李若男
程凯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安徽阜阳地区边界层高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
路传彬
戴秋丹
谢正辉
陈娟
孙向明
张思超
戴铁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基于地基C波段垂直雷达的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研究 |
洪岚
王寅钧
阮征
鲍艳松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过去30年北京地区大气对流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赖悦
李林
王辉
张宏文
夏芸洁
韦涛
孟磊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北京地区PM_(10)质量浓度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
郭利
张艳昆
刘树华
李炬
马雁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2
|
|
9
|
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
张宏昇
张小曳
李倩惠
蔡旭晖
范绍佳
宋宇
胡非
车慧正
权建农
康凌
朱彤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9
|
|
10
|
基于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观测确定混合层高度方法的比较 |
杨富燕
张宁
朱莲芳
朱焱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8
|
|
11
|
海南岛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张振少
蔡旭晖
宋宇
康凌
黄昕
李沁怡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2
|
高原东南缘大气近地层湍能特征与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相关特征 |
徐祥德
王寅钧
赵天良
姚文清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13
|
华中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及其初步应用 |
白永清
祁海霞
刘琳
崔春光
林春泽
谭成好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14
|
敦煌夏末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 |
韦志刚
陈文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15
|
北京地区日最大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统计特征 |
王坚
蔡旭晖
宋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6
|
初夏敦煌荒漠戈壁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的一次观测研究 |
张强
卫国安
侯平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5
|
|
17
|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大气边界层高度方法 |
刘思波
何文英
刘红燕
陈洪滨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5
|
|
18
|
夏季巴丹吉林沙漠陆面热状况对边界层高度影响的模拟实验 |
赵采玲
吕世华
李照国
李建刚
韩博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19
|
数值模拟大气边界层中解决壁面函数问题方法研究 |
方平治
顾明
谈建国
韩志惠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20
|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的分型方法研究 |
何晓凤
周荣卫
朱蓉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