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氢材料VH_x(x=0,1,2)电子结构的DV-X_α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荣 周上祺 +2 位作者 梁国明 刘守平 陈昌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1-396,共6页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 Xα(SCC DV Xα)方法计算了钒基固溶体中钒氢反应前后钒及其氢化物(VHx,x=0, 1, 2)的电子结构。对净电荷、键级和电子密度差的分析表明: VH和 VH2 中 V—H键之间既有离子性又有共价性的相互作用。VH2 中V—H之间...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 Xα(SCC DV Xα)方法计算了钒基固溶体中钒氢反应前后钒及其氢化物(VHx,x=0, 1, 2)的电子结构。对净电荷、键级和电子密度差的分析表明: VH和 VH2 中 V—H键之间既有离子性又有共价性的相互作用。VH2 中V—H之间的键级比 VH中 V—H之间的键级小, 说明 VH2 中的 H容易释放出来。对能级结构、态密度和价轨道集居数的分析表明, 氢化物VH中是V的4s轨道和H的1s轨道作用成键; 氢化物VH2 中是V的4s、3d轨道和H的1s轨道作用成键; VH比VH2 的费米能级低, 说明VH更稳定。解释了VH2 中的氢不能全部放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氢化物 电子结构 SCC-dv-x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xMn_2O_4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_α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荣 陈昌国 +1 位作者 梁国明 余丹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5-870,共6页
采用原子基表示的第一原理赝势DV Xα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xMn2O4(x=0,1,2)各种模型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电极材料LixMn2O4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性,锂离子嵌入正极材料后发生Jahn Teller效应引起材料结构改变;锂离子的净电荷... 采用原子基表示的第一原理赝势DV Xα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xMn2O4(x=0,1,2)各种模型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电极材料LixMn2O4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性,锂离子嵌入正极材料后发生Jahn Teller效应引起材料结构改变;锂离子的净电荷变为+0.7(x=1)、+0.9或+0.5(x=2),说明锂离子过度嵌入LixMn2O4中,导致部分锂离子和氧离子的相互作用增强,锂离子脱出较为困难,从而容量降低。最高占有轨道(HOMO)到最低空轨道(LUMO)的跃迁能很小,电子较易进行嵌入和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χMn2O4 量子化学dv-x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量子化学 SCC-DV-X_α 方法研究 C_3AH_6 和 C_3(A,F)H_6 的结构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北星 冯修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4-56,共3页
用量子化学的SCCDVXα方法对水化物C3AH6和C3(A,F)H6结构中的两个模型Al2Ca9O12和Fe2Ca9O12的化学键强度分别进行了计算.C3AH6结构中Ca—O,Al—O键较强而不易断裂,是它具有长... 用量子化学的SCCDVXα方法对水化物C3AH6和C3(A,F)H6结构中的两个模型Al2Ca9O12和Fe2Ca9O12的化学键强度分别进行了计算.C3AH6结构中Ca—O,Al—O键较强而不易断裂,是它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本质原因.键级大小、HOMO能级、LUMO与HOMO能级差等计算结果证明由Fe置换C3AH6中的Al所形成的C3(A,F)H6固溶体其结构稳定性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AH6 C3(A F)H6 稳定性 水化物 水泥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叠氮化物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的DV-X_α计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富 肖鹤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首次对系列碱金属(Li、Na、K、Rb和Cs)叠氮化物在基态和激发态下的电子结构进行了基函数电荷自洽的DV-X_α计算.根据热解机理、考察前沿轨道的能级和组成以及电子在前沿轨道之间的跃迁,阐明了碱金属叠氮化物的感度很小的实验事实.
关键词 碱金属 叠氮化物 稳定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SCC-DV-X_α计算方法在水泥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北星 程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探讨了量子化学在水泥化学领域应用研究的基本思想,对近几年来应用量子化学SCCDVXα计算方法研究一些水泥熟料矿物价键结构与水化活性、水化产物相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关键词 量子化学 SCC-dv-xa算法 水泥 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在NiO(100)面吸附的DV-X_α簇模型研究
6
作者 吕鑫 徐昕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796-800,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的SCC-DV-Xα嵌入簇模型方法考察了NO/NiO(100)吸附体系的两种不同吸附方式:以N端在正离子顶位的垂直线性吸附和弯折式吸附方式.结果表明:1)在两种吸附方式下,NO都是电子受体;2)NO与表面正离子间的成键行为尽... 采用量子化学的SCC-DV-Xα嵌入簇模型方法考察了NO/NiO(100)吸附体系的两种不同吸附方式:以N端在正离子顶位的垂直线性吸附和弯折式吸附方式.结果表明:1)在两种吸附方式下,NO都是电子受体;2)NO与表面正离子间的成键行为尽管类似于金属亚硝基化合物,但表面电场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使得吸附的N-O键的σ成链增强的主因.定性解释了NO/NiO(100)面吸附体系的IR光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嵌入簇 一氧化氮 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DV-Ho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三维定位
7
作者 王显轩 刘炜 +1 位作者 陈洁萍 覃贵礼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对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展开定位,提出基于加权DV-Ho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三维定位的方法。采用DV-Hop算法计算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每跳距离均值;利用加权因子和极大似然法对节点位置进行估算;并使用三维修...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对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展开定位,提出基于加权DV-Ho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三维定位的方法。采用DV-Hop算法计算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每跳距离均值;利用加权因子和极大似然法对节点位置进行估算;并使用三维修正定位方法对估算的节点位置进行修正和优化,实现节点三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定位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低于0.25,归一化平均定位误差低于0.07,定位时间低于0.31 ms,定位的精度和效率较高,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物联网节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三维定位 加权dv-Hop算法 极大似然值 三维修正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氢氧化镍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α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丹梅 陈昌国 +2 位作者 司玉军 周上祺 王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氢氧化镍Ni7O12H122+、Ni6ZnO12H212+、Ni6CuO12H122+、Ni6CaO12H12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通过对态密度、电荷集居数、净电荷、电荷密度差、电离能和跃迁能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镍中加入Zn、Cu能增强Ni原子与氧原... 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氢氧化镍Ni7O12H122+、Ni6ZnO12H212+、Ni6CuO12H122+、Ni6CaO12H122+原子簇的电子结构.通过对态密度、电荷集居数、净电荷、电荷密度差、电离能和跃迁能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镍中加入Zn、Cu能增强Ni原子与氧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化Ni—O键,提高了氢氧化镍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其循环寿命;而Ca的添加会减弱镍原子和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添加Zn、Cu、Ca都能降低氢氧化镍的电离能,提高跃迁能,促进电子在体系中的传递,有利于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但是,过量的钙可能引起氢氧化镍的结构改变而使其失去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掺杂 dv-xα ZN CU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应用场景的改进DV-Hop定位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涵 王中生 +1 位作者 周舟 王长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9-1226,共8页
针对距离矢量跳(DV-Hop)定位模型定位精度低、优化策略场景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函数分析和模拟定参的改进DV-Hop模型——函数修正距离矢量跳(FuncDV-Hop)定位模型。首先,分析DV-Hop模型的平均跳距、距离估计和最小二乘法中的误... 针对距离矢量跳(DV-Hop)定位模型定位精度低、优化策略场景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函数分析和模拟定参的改进DV-Hop模型——函数修正距离矢量跳(FuncDV-Hop)定位模型。首先,分析DV-Hop模型的平均跳距、距离估计和最小二乘法中的误差原因,引入待定系数优化、阶跃函数分段实验、带等效点的权重函数策略和极大似然估计修正;其次,考虑多应用场景,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将总节点数、信标节点比例、通信半径、信标节点数和待测节点数作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最后,进行仿真定参和整合优化测试两阶段实验,最终的改进策略较原DV-Hop模型的定位精度提高了23.70%~75.76%,平均优化率57.23%。实验结果表明,FuncDV-Hop模型的优化率最高达到了50.73%,与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动力学改进的DV-Hop模型相比,FuncDV-Hop模型的优化率提升了0.55%~18.77%。所提模型不引入其他参量,不增加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协议开销,且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距离矢量跳定位模型 控制变量法 待定系数法 等效权重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100)面小分子(CO,NO,O_2)吸附的DV-X_α嵌入簇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鑫 徐昕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427,共4页
采用在晶体场中嵌入原子簇的量子化学DV-X_α方法,计算了小分子CO、NO、O_2等在NiO(100)面上阳离子吸附位上的吸附行为,发现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存在于XO/NiO(100)吸附体系中,一种是表面电场对吸附分子的... 采用在晶体场中嵌入原子簇的量子化学DV-X_α方法,计算了小分子CO、NO、O_2等在NiO(100)面上阳离子吸附位上的吸附行为,发现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存在于XO/NiO(100)吸附体系中,一种是表面电场对吸附分子的静电作用,大小顺序为:CO>NO>O_2;另一种是吸附分子与表面原子间的轨道相互作用,大小顺序为:NO>O_2>CO.CO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作用;在NO以及O_2分子的吸附中,静电作用和轨道相互作用都有贡献。定性解释了XO分子吸附的IR光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嵌入簇 氧化镍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跳距和位置优化的改进DV-Hop定位算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芝璞 吴栋 +1 位作者 王艳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3-1280,共8页
针对DV-Hop算法在定位过程中因存在平均每跳距离误差大以及误差累积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改进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对接收的多个锚节点的跳距进行加权求和来减少平均每跳距离的误差,并且利用改进的最... 针对DV-Hop算法在定位过程中因存在平均每跳距离误差大以及误差累积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改进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对接收的多个锚节点的跳距进行加权求和来减少平均每跳距离的误差,并且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方法来解决误差累积的问题。通过MATLAB对改进的DV-Hop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DV-Hop算法、加权最小二乘的DV-Hop算法和基于RSSI每跳分级和跳距修正的算法,改进的算法在距离估计和定位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dv-HOP算法 节点定位 距离估计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双曲线定位的DV-Hop改进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易仁杰 余剑 +1 位作者 吴标 龚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6-100,共5页
针对基于双曲线定位的DV-Hop算法中误差项的异方差性引起的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双曲线定位的DV-Hop改进算法。算法分析了基于双曲线定位的DV-Hop算法模型中误差项的异方差性,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异方差性进行纠正,对加... 针对基于双曲线定位的DV-Hop算法中误差项的异方差性引起的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双曲线定位的DV-Hop改进算法。算法分析了基于双曲线定位的DV-Hop算法模型中误差项的异方差性,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异方差性进行纠正,对加权最小二乘法中的权值矩阵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得到与跳数相关的最佳权值矩阵,使得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所得估计值接近最佳线性无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定位精度上较目前常见的基于双曲线定位的DV-Hop算法都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方差 双曲线定位 dv-HOP 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信标的DV-Hop无线传感网络定位算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姚忠孝 俞立 董齐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04-1509,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V-Hop和移动信标的新方法Mobile Beacon DV-Hop(MB-DV-Hop)。该方法通过在DV-Hop定位网络中引入移动信标,实现了Range-based和Range-free两种定位方法的有效结合。仿真结果表明,所...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V-Hop和移动信标的新方法Mobile Beacon DV-Hop(MB-DV-Hop)。该方法通过在DV-Hop定位网络中引入移动信标,实现了Range-based和Range-free两种定位方法的有效结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较大地提高了平均定位精度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平均通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定位算法 移动信标 dv-HO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改进DV-hop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凯 周培钊 +1 位作者 付文涵 魏胜非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3,共7页
针对传统DV-hop定位算法在计算未知节点与锚节点之间的跳数以及跳距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跳数优化以及跳距加权的改进DV-hop算法.首先,该算法根据节点的通信半径将节点间的跳数进行优化,使得节点之间的跳数更加接近真实值;其次,综... 针对传统DV-hop定位算法在计算未知节点与锚节点之间的跳数以及跳距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跳数优化以及跳距加权的改进DV-hop算法.首先,该算法根据节点的通信半径将节点间的跳数进行优化,使得节点之间的跳数更加接近真实值;其次,综合考虑参与未知节点计算的锚节点的分布情况与距离,得出加权跳数;最后,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未知节点坐标.利用MATLAB2016a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误差,提高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dv-HOP算法 跳数优化 跳距加权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率锚节点辅助的DV-Hop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志勇 魏强 刘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1期121-124,156,共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V-Hop定位算法在计算未知节点到锚节点的距离以及通信半径之内相邻节点跳距时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锚节点辅助的分布式定位算法。此算法不需要任何测距技术支持。它是利用锚节点的功率控制,即以不同的发射功率...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V-Hop定位算法在计算未知节点到锚节点的距离以及通信半径之内相邻节点跳距时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锚节点辅助的分布式定位算法。此算法不需要任何测距技术支持。它是利用锚节点的功率控制,即以不同的发射功率发射信标信号,接收到信标信号的未知节点将这些信标信息记录。此外还考虑了用全网锚节点来修正单独锚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用极大似然法计算节点坐标。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网络环境下,该算法能有效减小距离计算带来的定位误差,可适合实际定位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锚节点 平均每跳距离 极大似然法 距离向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C_(1-x)、(Ti_(1-x)Nb_x)C电子结构的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万秋 雷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8-203,共6页
采用离散变分x_α法(DV-X_α法)对TiC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结构中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通过选取分子簇模型,模拟了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情况.采用多重散射离散变分X_α法,通过自治迭代来求解局域密度泛函方程,得到了各... 采用离散变分x_α法(DV-X_α法)对TiC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结构中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通过选取分子簇模型,模拟了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情况.采用多重散射离散变分X_α法,通过自治迭代来求解局域密度泛函方程,得到了各个分子簇模型的电子结构.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在理想TiC结构的态密度图中,费米能级位于两峰之间.但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态密度不为零,这提供了TiC导电性的来源.在空位模型中,发现电子态密度在费米能级处有较大的值,说明空位的存在有利于提高TiC的导电能力.对于Nb掺杂后的电子结构,在费米能级处存在一个电子态密度峰,因而也有利于提高其导电性.在计算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分子簇模型边界条件带来的电行转移效应对电子结构的影响,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势,得到了较精确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钛分子簇 TiC分子簇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V-Ho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毅 鞠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140,共3页
DV-Hop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节点定位算法,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存在定位精度低,误差大等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DV-Hop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未知节点的初始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 DV-Hop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节点定位算法,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存在定位精度低,误差大等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DV-Hop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未知节点的初始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估计位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改进DV-Hop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定位 dv-HOP算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极大似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在含杂过渡金属表面化学吸附的DV—X_α方法研究
18
作者 戴宪起 张涛 +3 位作者 王勉 关大任 张瑞勤 蔡政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把量子化学中的DV—X_α方法运用于掺杂过渡金属表面化学吸附的研究。用此方法计算了H在含杂W(100)面顶位吸附的电子结构、吸附体系的分子轨道能级和电子态密度以及杂质原子Re和Ta对化学吸附的影响。
关键词 dv-x_α方法 Clust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X_α计算MgO:V^(2+)晶体场谱
19
作者 杨金龙 夏上达 邓开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用延伸的DV—X_α方法计算了MgO:V^(2+)晶体的全部晶场光谱项能,得到了与实验值较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dv-xα MgO-V^2+ 晶场光谱 配位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1-xCaxMnO3的电子结构与磁有序研究
20
作者 李林 朱林 +1 位作者 成泰民 史话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采用DV-Xa分子轨道法计算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立方结构钙钛矿La_(1-x)Ca_xMnO_3体系的电子结构,分析了体系磁电特性随钙浓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自旋相关的锰3d—氧2p轨道杂化出现在整个体系中.未掺杂体系具有金属型导电性,费米能级处多... 采用DV-Xa分子轨道法计算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立方结构钙钛矿La_(1-x)Ca_xMnO_3体系的电子结构,分析了体系磁电特性随钙浓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自旋相关的锰3d—氧2p轨道杂化出现在整个体系中.未掺杂体系具有金属型导电性,费米能级处多数自旋子带的态密度高于少数子带.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体系发生金属-半金属相变.与此同时,锰离子磁矩单调降低,与3d带自旋交换劈裂的变化规律一致.掺杂的钙提高了锰3d和氧2p电子波函数的交迭,加强了Mn-O-Mn超交换作用,使CaMnO3呈现G型反铁磁态.LaMnO_3中锰3d和氧2p波函数的交迭最弱,呈铁磁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xa分子轨道法 电子结构 钙钛矿结构 庞磁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