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TM-50端子线缆电磁脉冲压接工艺研究
1
作者 于海平 侯爽 +1 位作者 丛兰军 李昊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1,共8页
为了提高传统机械压接端子线缆的接头强度,同时减小电阻,对DTM-50端子线缆电磁脉冲压接工艺展开试验研究,重点考核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截面形貌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电磁脉冲压接接头的径向变形量和拉脱力增加,接头... 为了提高传统机械压接端子线缆的接头强度,同时减小电阻,对DTM-50端子线缆电磁脉冲压接工艺展开试验研究,重点考核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截面形貌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电磁脉冲压接接头的径向变形量和拉脱力增加,接头电阻减小,且变化趋势会随着线缆内部间隙逐渐填满而趋于稳定。以传统机械压接接头性能为对比基准,电磁脉冲压接的放电电压工艺窗口为8~10 kV,对应的放电能量为9.73~15.20 kJ。其中,9 kV为最优工艺参数,此时电磁脉冲压接拉脱力较传统压接提高150%,接触电阻减小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50端子 电磁脉冲压接 拉脱试验 电阻测试 截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改革三十年的主题演化研究:基于LDA和DTM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江玉 朱海涵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凝聚着不同时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文章利用LDA和DTM主题模型,对分税制改革近三十年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了分税制改革的主要议题、演变过程和未来...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凝聚着不同时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文章利用LDA和DTM主题模型,对分税制改革近三十年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了分税制改革的主要议题、演变过程和未来方向。研究发现,分税制改革的主题演变具有阶段性特点,呈现出“问题探讨”“路径分析”“整体推进”“持续完善”“全面深化”五个阶段特征。分税制改革研究具有四条鲜明的主线索,即“建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税体制”“建立活力与秩序兼容的政府间收入划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地区均衡协调发展”“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以保障社会共同体的生存发展”。展望分税制主题研究的未来,我国应从“现代化、法治化、结构优化、风险有效防范化”等方面持续推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现代财税体制 LDA模型 d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12铝合金表面电化学沉积制备DTMS硅烷膜及其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吉明 刘倞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1-1125,共5页
采用电化学技术在LY12铝合金表面沉积制备了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膜.反射吸收红外光谱表明,DTMS硅烷试剂与铝合金基体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生成—S iOA l键实现成膜.通过对膜覆盖电极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 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 采用电化学技术在LY12铝合金表面沉积制备了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膜.反射吸收红外光谱表明,DTMS硅烷试剂与铝合金基体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生成—S iOA l键实现成膜.通过对膜覆盖电极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 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与开路电位下相比,采用阴极电位沉积方法得到硅烷膜的耐蚀性能有明显提高,且存在一个最佳“临界电位”,在此电位下沉积得到的硅烷膜具有最高的耐蚀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临界电位”下制备得到的硅烷膜的结构最致密.给出了硅烷膜覆盖电极的阻抗模型及相关参数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化处理 电化学沉积 dtmS LY12铝合金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索引的规则格网DTM内插算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焕萍 潘懋 +2 位作者 胡金星 马照亭 宋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从离散点内插规则格网数字地形模型 (DTM)方法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待插点周围数据的搜索效率。该文针对离散点的空间分布特性 ,给出了基于网格分块和KD -Tree两种空间索引技术的规则格网内插方法。实验表明 ,这两种索引方法能显著提高搜索... 从离散点内插规则格网数字地形模型 (DTM)方法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待插点周围数据的搜索效率。该文针对离散点的空间分布特性 ,给出了基于网格分块和KD -Tree两种空间索引技术的规则格网内插方法。实验表明 ,这两种索引方法能显著提高搜索速度 ,算法内插效率较高。最后 ,在算法效率分析的基础上 ,对两种索引方法所适应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索引 dtm 内插算法 网格分块 规则格网 数字地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M在开采沉陷可视化预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柴华彬 邹友峰 刘景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数字地面模型(DTM)具有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它可以代替等高线对地形表面的描述,能满足对等高线数据相同的各种需求。为了充分地利用地质、矿山等许多领域的三维原始数据,以开采沉陷预计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将DTM用于... 数字地面模型(DTM)具有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它可以代替等高线对地形表面的描述,能满足对等高线数据相同的各种需求。为了充分地利用地质、矿山等许多领域的三维原始数据,以开采沉陷预计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将DTM用于地表移动变形可视化预计的意义,然后对其DTM构造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将DTM用于开采沉陷可视化预计可以得到的最终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 开采沉陷 可视化预计 数字地面模型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PS技术生成DTM及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振利 白建军 马维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9-671,共3页
为了获得各种地面工程数据管理的基础,建立DTM(数字地面模型)是一项主要工作,多数DTM来源于摄影测量的成果。该项研究是在地形开阔的农村地区应用GPS高程测量成果,并依据已有的地形图上信息来生成参考DTM。在研究中,测试了该参考DTM的... 为了获得各种地面工程数据管理的基础,建立DTM(数字地面模型)是一项主要工作,多数DTM来源于摄影测量的成果。该项研究是在地形开阔的农村地区应用GPS高程测量成果,并依据已有的地形图上信息来生成参考DTM。在研究中,测试了该参考DTM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地图比较,通过地图数字化把他们转换为数字形式。经过现场测试,确定当地大地水准面转换参数,分别采用该地区的两个DTM(数字地面模型),最后通过对传统方法和GPS技术建立的两个DTM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有关可靠性等方面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大地水准面 GPS测量 高程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M的水边线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宗生 周云轩 +2 位作者 沈芳 蒋雪中 田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2期56-59,共4页
水边线附近的高浊度悬沙及浅滩表层的残余水体是影响水边线信息提取的重要因素。在分析长江口区不同浓度水体与背景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进行水边线提取,在分类器的节点用水深信息作为约束条件,消除了水边线附近热... 水边线附近的高浊度悬沙及浅滩表层的残余水体是影响水边线信息提取的重要因素。在分析长江口区不同浓度水体与背景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进行水边线提取,在分类器的节点用水深信息作为约束条件,消除了水边线附近热流对热红外波段水边线提取的影响。同时,利用参考DTM及潮位信息实施了水边线的提取,此方法有效消除了表层残余水体对水边线提取的影响。最后运用统计学中自身一致性校验及平均偏移指数来评价提取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精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边线 长江口 决策树模型 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DTM的坡式梯田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春寅 赵卫东 钱家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4,49,共5页
针对黄土高原梯田可视化问题,以往的相关研究基本解决了水平梯田的三维可视化,但关于坡式梯田的研究尚为空白。坡式梯田因其具备更加突出的人工微地形特性,难以通过传统的DEM可视化方法实现其三维可视化。该文提出了多尺度DTM叠加法,利... 针对黄土高原梯田可视化问题,以往的相关研究基本解决了水平梯田的三维可视化,但关于坡式梯田的研究尚为空白。坡式梯田因其具备更加突出的人工微地形特性,难以通过传统的DEM可视化方法实现其三维可视化。该文提出了多尺度DTM叠加法,利用偏移线法、高程增量法等方法提取田埂坡度特征,将研究区的低分辨率格网DEM(G-DEM)、坡式梯田分布区的高分辨率坡度DTM及G-DEM融合为一体,对坡式梯田进行三维叠加可视化。与传统G-DEM可视化方法相比,多尺度DTM叠加可视化法不仅所需数据存储量更小,而且具备更加逼真的坡式梯田三维可视化效果,能够有效显示坡式梯田的平坦田面和陡直田埂,是对基于DEM的梯田地形三维可视化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 DEM 坡式梯田 可视化 多尺度dtm叠加可视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底成图基于DTM边界的等值线充填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自银 高金耀 金翔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72,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DTM边界线的等值线矢量彩色充填图算法 .算法在处理奇异格网点基础上跟踪并存储DTM边界线 ,通过边界点阵快速建立非封闭等值线与边界线间的双向联系 ,基于边界线建立非封闭等值线间的拓扑关系并顺序跟踪封闭多边形 ,通过多... 提出一种基于DTM边界线的等值线矢量彩色充填图算法 .算法在处理奇异格网点基础上跟踪并存储DTM边界线 ,通过边界点阵快速建立非封闭等值线与边界线间的双向联系 ,基于边界线建立非封闭等值线间的拓扑关系并顺序跟踪封闭多边形 ,通过多边形最小扩展框和转角法 (或射线法 )建立多边形间的嵌套关系 .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海量多波束数据成图系统MBCh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探系统 dtm 拓扑关系 等值线充填算法 海洋制图 射线法 转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M的露天矿采剥工程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永锋 吴晓茹 原玉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7,89,共4页
通过对传统采剥工程量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DTM的工程量计算与三维可视化新方法,并基于Ob jectARX软件包和AUTOCAD2008平台,利用VC++程序开发语言实现了该方法的三维可视化。将其应用于河南汝阳的东沟钼矿采剥量计算中,结... 通过对传统采剥工程量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DTM的工程量计算与三维可视化新方法,并基于Ob jectARX软件包和AUTOCAD2008平台,利用VC++程序开发语言实现了该方法的三维可视化。将其应用于河南汝阳的东沟钼矿采剥量计算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出的矿量比传统方法计算得来的精度高,快速且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 矿量计算 内插 多边形裁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生成亚热带森林林下DTM的地面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晓天 李慧姝 +4 位作者 阮芳 冯皓宁 陈明强 王长委 王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目前LiDAR技术已经成为DTM的主要生产方法。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DTM的精度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由于亚热带森林植被覆盖区LiDAR激光点云少,生成的DTM更复杂,需要分析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林下DTM的精度影响。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 目前LiDAR技术已经成为DTM的主要生产方法。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DTM的精度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由于亚热带森林植被覆盖区LiDAR激光点云少,生成的DTM更复杂,需要分析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林下DTM的精度影响。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对象,从森林郁闭度和坡度两个方面探讨了地面误差对机载LiDAR数据生成林下DTM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程误差会随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坡度为15°时成为误差的分水岭,其前后误差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而言,郁闭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dtm 亚热带森林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与IDW融合算法的氧化带DTM拟合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迪 胡乃联 +1 位作者 李国清 杨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6,100,共5页
氧化矿带取样数据属于广域离散型数据,而传统插值方法对于离散型数据不能很好地拟合,误差较大。为此,基于Kriging法的区域化变量及距离幂次反比法(IDW),提出了将二者融合的新算法,并以国内某大型露天钼矿为例进行研究,得出该算法简单易... 氧化矿带取样数据属于广域离散型数据,而传统插值方法对于离散型数据不能很好地拟合,误差较大。为此,基于Kriging法的区域化变量及距离幂次反比法(IDW),提出了将二者融合的新算法,并以国内某大型露天钼矿为例进行研究,得出该算法简单易行,且能大幅提高氧化带数字地面模型(DTM)拟合精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带Kriging IDW dtm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格网DTM快速构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焕萍 潘懋 +1 位作者 胡金星 马照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8,共3页
规则格网 (Grid)是数字地形模型 (DTM)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了基于离散点、三角网两种空间数据的规则格网快速构建算法。实验表明 ,分块索引方法及扫描线填充方法的引入实现了规则格网的快速生成 ,在大数据量条件下 。
关键词 数牢地彤模型 规则格网 算法 内插 分块索引 扫描线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DTM实现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永平 马松林 王百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5-159,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道路勘测设计效率低及制约公路多方案比选的问题,对道路勘测及设计的内、外业工作进行了分析,结合CAD技术,研究数字地面模型DTM构建的方法,提出了应用DTM实现路线测设一体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及自动生成设计图表的软件实现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道路勘测设计效率低及制约公路多方案比选的问题,对道路勘测及设计的内、外业工作进行了分析,结合CAD技术,研究数字地面模型DTM构建的方法,提出了应用DTM实现路线测设一体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及自动生成设计图表的软件实现技术,研制了HSDIS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集成系统软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功能齐全、运行速度快,输出图表规范,设计精度高.应用该系统可实现数据采集、路线设计、输出图表、方案优化等操作技术的一体化,缩短了道路勘测、设计周期,全面提高了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勘测设计 一体化技术 数字地面模型dtm 道路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上转动FGM梁自由振动的DTM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滕兆春 衡亚洲 +1 位作者 张会凯 马永斌 《计算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717,共6页
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利用广义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弹性地基上转动功能梯度材料(FGM)梁横向自由振动的运动控制微分方程并进行无量纲化,采用微分变换法(DTM)对无量纲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进行变换,计算了弹性地基上转动FGM... 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利用广义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弹性地基上转动功能梯度材料(FGM)梁横向自由振动的运动控制微分方程并进行无量纲化,采用微分变换法(DTM)对无量纲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进行变换,计算了弹性地基上转动FGM梁在夹紧-夹紧、夹紧-简支和夹紧-自由三种边界条件下横向自由振动的无量纲固有频率,再将控制微分方程退化到无转动和地基时的FGM梁,计算其不同梯度指数时第一阶无量纲固有频率值,并和已有文献的FEM和Lagrange乘子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数值完全吻合。计算结果表明,三种边界条件下FGM梁的无量纲固有频率随无量纲转速和无量纲弹性地基模量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无量纲转速和无量纲弹性地基模量下,FGM梁的无量纲固有频率随着FGM梯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夹紧-简支和夹紧-自由边界条件下,一阶无量纲固有频率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 转动FGM梁 无量纲固有频率 广义Hamilton原理 微分变换法(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M离散模型的露天矿测量验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邵必林 +1 位作者 李角群 吕康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19,共4页
针对传统测量验收方法运算速度慢、稳定性差及离散误差大等问题,以四川潘家田铁矿为例,提出了一种介于完全离散模型及三维连续模型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离散模型。从计算精度、速度、稳定性及直观显示等方面与相应的三维实体模... 针对传统测量验收方法运算速度慢、稳定性差及离散误差大等问题,以四川潘家田铁矿为例,提出了一种介于完全离散模型及三维连续模型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离散模型。从计算精度、速度、稳定性及直观显示等方面与相应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三维实体模型相比,DTM离散模型的计算误差小于1.00%,运算速度快1个数量级,计算稳定且精度满足准确性要求;与块体模型相比,DTM离散模型的离散误差较小。上述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DTM离散模型可以作为露天矿生产中矿岩量测量验收的有效方法,并且可推广应用于土建及公路的相关生产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离散模型 三维实体模型 块体模型 矿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森林地区机载LiDAR数据DTM提取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菲菲 刘经南 +1 位作者 张小红 阮志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9,共5页
机载LiDAR是一种能够直接、快速获取被测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但是在植被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的森林地区,能够穿透植被到达地表的激光脚点数量较开阔区域少,对于提取精确的DTM有一... 机载LiDAR是一种能够直接、快速获取被测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但是在植被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的森林地区,能够穿透植被到达地表的激光脚点数量较开阔区域少,对于提取精确的DTM有一定难度。该文提出一种继承式多分辨率体素滤波算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森林地区的DTM。该方法将激光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体素,以体素为单位通过与邻域体素的高程加权均值比较,剔除植被点,保留地面点,从而获取森林地区的DTM。实验证明该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森林地区的D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扫描 继承式多分辨率 体素 滤波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上变厚度矩形板自由振动的DTM求解 被引量:7
18
作者 滕兆春 衡亚洲 刘露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3,共8页
针对非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上变厚度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问题,通过一种有效的数值求解方法——微分变换法(DTM),研究其无量纲固有频率特性。已知变厚度矩形板对边为简支边界条件,其他两边的边界条件为简支、固定或自由任意组合。采用DTM将... 针对非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上变厚度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问题,通过一种有效的数值求解方法——微分变换法(DTM),研究其无量纲固有频率特性。已知变厚度矩形板对边为简支边界条件,其他两边的边界条件为简支、固定或自由任意组合。采用DTM将非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上变厚度矩形板无量纲化的自由振动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变换为等价的代数方程,得到含有无量纲固有频率的特征方程。数值结果退化为均匀Winker弹性地基上矩形板以及变厚度矩形板的情形,并与已有文献采用的不同求解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TM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很强的适用性。最后,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分析地基变化参数、厚度变化参数和长宽比对矩形板无量纲固有频率的影响,并给出了非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上对边简支对边固定变厚度矩形板的前六阶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 变厚度矩形板 自由振动 无量纲固有频率 微分变换法(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上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自由振动的DTM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滕兆春 刘露 衡亚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2,共7页
基于经典薄板理论和力的平衡关系,建立非均匀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上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自由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进行无量纲化.采用微分变换法(DTM)将无量纲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变换为等价的代数方程,得到含有无量纲固有频... 基于经典薄板理论和力的平衡关系,建立非均匀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上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自由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进行无量纲化.采用微分变换法(DTM)将无量纲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变换为等价的代数方程,得到含有无量纲固有频率的特征方程,数值研究4种不同边界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自由振动前四阶无量纲固有频率特性.其数值结果退化为无地基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均匀Winkler弹性地基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和均匀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情形,并与已有的精确解和级数解进行对比,表明DTM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很强的适用性.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地基变化参数和矩形板长宽比对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自振频率的影响,并给出了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上对边固定对边简支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的前四阶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 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 自由振动 无量纲固有频率 微分变换法(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林区数字地形模型(DTM)建立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鹏祥 刘忠阳 王教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通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TM)(包括数据采集、算法设计、模型建立等),得出了火地塘林区局部地形透视立体图,为林区地形特征的定量分析和各类专题图自动化提供了数据。
关键词 林区 数字地形模型 dtm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