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M概念框架模型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凤太 王腊春 苏维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11-3520,共10页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M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集对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水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整个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7~2012年处于较安全状态,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呈现整体转好的态势.水资源的状态和水资源管理是目前影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是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dpsirm概念框架 灰色-集对模型 水资源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辰茜 林蓓蕾 +6 位作者 唐尚锋 张振香 王晓萱 江湖 张杜杜 刘博文 李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4-540,547,共8页
背景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行为控制是预防脑卒中直接有效的干预手段。主动健康医学模式提高了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和可及性,而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内涵有待探索。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认知及行为方式,构建脑卒中患者主动... 背景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行为控制是预防脑卒中直接有效的干预手段。主动健康医学模式提高了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和可及性,而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内涵有待探索。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认知及行为方式,构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方法2023年8—10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2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诠释主义扎根理论方法论,对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编码和持续性比较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析出主题“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10项主范畴和4项核心范畴,包括“健康动机、健康责任、心理健康”3个内在行为,“生活方式管理”1个惯性行为,“主动遵医、社会关系、信息寻求”3个社会行为和“意识觉醒、自我控制、资源可及”3个干预条件,并确立概念框架。结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包含内在行为、惯性行为、社会行为和干预条件,该框架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测评工具的进一步开发和个性化干预措施的制订,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研究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主动健康行为 概念框架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
3
作者 徐欢 潘宣妍 +1 位作者 吕一军 俞林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0,共6页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能)、中间层(职业道德)、核心层(个人特质与动机)3个层次、5个一级类目及26个二级类目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构建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符合《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可为后续深入开展院校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及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内容分析法 概念框架 洋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数字成熟度的概念框架与应用建议
4
作者 刘心怡 李国红 范先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 构建适用于我国公立医院数字成熟度的评价框架,以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专家咨询初步提出公立医院数字成熟度的概念框架。通过对30名专家的多轮咨询与论证,进一步完... 目的 构建适用于我国公立医院数字成熟度的评价框架,以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专家咨询初步提出公立医院数字成熟度的概念框架。通过对30名专家的多轮咨询与论证,进一步完善和确定框架的维度和主要指标。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公立医院数字成熟度涵盖数字化就绪度、数字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能力3个核心维度和11个主要指标。该评价框架得到广泛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能够有效识别医院数字化进程中的短板,促进提升医院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和数据治理方面的能力。结论 建议政府部门可根据该框架优化资源配置,公立医院应加强数字化规划与实施,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公立医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成熟度 公立医院 概念框架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概念框架、核心议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文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2,共12页
超大城市的兴起及其有效治理,是世界大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超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就需要建构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以实现对超大城市治理的认知、诊断和优化,从而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超... 超大城市的兴起及其有效治理,是世界大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超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就需要建构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以实现对超大城市治理的认知、诊断和优化,从而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超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多层次嵌套界面治理体系是理解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这一框架要发挥作用必须能够回应超大城市治理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城市发展。将多层次嵌套界面治理框架应用于超大城市问题分析中,形成一系列需要处理的核心议题,如超大城市的战略议题、超大城市的横向和纵向议题、超大城市的自身议题、政民互动议题等。为了论证概念框架和核心议题的合理性,基于北京市的超大城市治理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期实现概念框架建构、理论阐述和案例研究三者统一,从而加深我们对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理论认知。展望未来,需要将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应用于更广阔的实践场景,在提升理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同时,推动形成我国自主的超大城市治理知识体系,为我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治理 高质量发展 概念框架 核心议题 北京探索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创新:概念解析、研究框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雅南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8-163,共6页
融合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现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模式,导致在概念化和操作化方面缺乏一致性,削弱了融合创新理论的解释力。基于此,本研究从融合和创新... 融合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现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模式,导致在概念化和操作化方面缺乏一致性,削弱了融合创新理论的解释力。基于此,本研究从融合和创新两个源头出发,回顾了融合创新的思想演变,重新界定了融合创新概念,厘清了融合创新的三重基本属性,并构建起融合创新的三维类型空间。依托于融合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梳理科学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研究视角中所形成的不同理论解释,整合归纳出融合创新动力、过程和作用三条研究主线。在此基础上,从融合创新的理论体系、演进规律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锚定未来研究焦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创新 概念解析 研究框架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领导力概念框架与我国文化领军人才培养
7
作者 张靖 廖嘉琦 +1 位作者 陈心雨 马秀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新时期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领军人才的培养是文化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文章首先采用元分析方法,通过文化领导力相关研究的收集和整理,系统梳理文化领导力演进的3个领域、3个阶段和3个维度,进而全面调研全球代表性文化领导力培训项目... 新时期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领军人才的培养是文化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文章首先采用元分析方法,通过文化领导力相关研究的收集和整理,系统梳理文化领导力演进的3个领域、3个阶段和3个维度,进而全面调研全球代表性文化领导力培训项目和文化领导力学位项目。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机构、文化领域、公共领域等文化领导力的3个发力场域,以及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参与能力等文化领导力的3类核心能力出发,初步建构文化领导力的概念框架,并对文化领导能力目标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文化领导能力的培养,除文化领导者个人的教育背景、实践经历、人格魅力之外,主要通过文化领导力知识体系的学习来促成;全球代表性文化领导力培训项目和学位项目展示了这一知识体系3个面向、6类知识的整体框架。文章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培养方式3个方面讨论国际文化领导力研究和实践项目对我国新时期文化领军人才培养的启示,提出可以将培育文化领导力视作我国文化领军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分解目标,搭建了包括知识面向和知识分类两个维度的知识体系框架,指出开展分类别、分层次、精设计、高水准、高强度、全脱产的专业培训是培养我国文化领军人才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领导力 领军人才 概念框架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概念框架构建:基于一般人群与疾病患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丕楠 贺小宁 +3 位作者 谢诗桐 吴晶 赵琨 谢锋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对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定义的理解,构建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用于指导中国人群HRQoL测量工具研发。方法:从全国31个省市招募中国一般人群与疾病患者样本,通过开展一对一半结...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对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定义的理解,构建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用于指导中国人群HRQoL测量工具研发。方法:从全国31个省市招募中国一般人群与疾病患者样本,通过开展一对一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收集其对HRQoL的看法与理解。基于扎根理论对质性信息进行多层次编码,利用框架法对编码进行梳理、归纳,构建中国HRQoL概念框架。结果:共纳入68名受访者,研究从质性信息中提取1558个一级编码,分析整理为180个二级编码、31个三级编码,最终归纳出6个主题的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结论:基于中国人群健康观念构建的HRQoL概念框架包含症状、身体功能、情绪、认知、活动、社会功能6个主题,其中尤以胃口/食欲、睡眠和疲乏维度显示出HRQoL概念的中国文化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概念框架 中国人群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概念解析与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何雨娟 凡圣茗 张玥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4,共11页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中滋生出网络暴力、谣言散播、饭圈失范等一系列非理性群体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秩序。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探讨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中滋生出网络暴力、谣言散播、饭圈失范等一系列非理性群体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秩序。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探讨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和有效治理。[方法/过程]首先依据社会技术互动网络的观点剖析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概念内涵,其次梳理国内外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归纳提炼出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与方法、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形成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概念包含群体非理性、人—技术互动、社会互动3个核心构件。本研究构建的框架整合了现有成果,可以促进未来的研究实现更多元、更深层次的问题探讨,推动治理实践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 概念解析 理论框架 社会技术互动 人—技术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教学视域下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目标设计
10
作者 钱敏艳 丁奕然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5,共3页
注重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已经成为当下科学教育中被广泛探讨的话题。通过对精准教学视域下知识认知过程与类型划分的解析,对应概念为本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内涵,构建了以“陈述性、跨学科、程序性、认知性”为水平向度及“学习热... 注重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已经成为当下科学教育中被广泛探讨的话题。通过对精准教学视域下知识认知过程与类型划分的解析,对应概念为本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内涵,构建了以“陈述性、跨学科、程序性、认知性”为水平向度及“学习热忱、协同思考、深度理解”为垂直向度的教学目标设计工具。结合该工具的使用,以高中生物学“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节教学为例,尝试了分判生物学知识的类型、预判学习历程的层级、研判情境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期望为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目标设计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设计 精准教学框架 生物学概念 知识类型 学习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儿童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概念与框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长明 张智 +5 位作者 张勇 赵茜 余克林 薛林美 苏艳玲 杨旭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74-3580,共7页
我国儿童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长期失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突出。如何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存量的儿童医疗资源下实现整合和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归纳及分析了有关儿童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和框架,包括儿童... 我国儿童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长期失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突出。如何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存量的儿童医疗资源下实现整合和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归纳及分析了有关儿童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和框架,包括儿童健康评估、早期干预、长期随访和案例研究与实践经验4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总结了可实施的儿童整合型健康服务模式,通过本综述认为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应用前景,能为儿童提供个性化及高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 人口健康管理 整合型服务 概念框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角下会计数智化环境的概念框架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鹤尊 邓筱琳 刘俊勇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3,F0002,5,共11页
本文基于教学视角对“会计数智化环境”概念进行内涵解析,为会计工作的数智化环境构建概念框架。本文将会计工作的数智化环境定义为基于数字技术实现的智能功能为会计工作提供的工作条件,总结出数智化环境的主要性质包括功能性、技术性... 本文基于教学视角对“会计数智化环境”概念进行内涵解析,为会计工作的数智化环境构建概念框架。本文将会计工作的数智化环境定义为基于数字技术实现的智能功能为会计工作提供的工作条件,总结出数智化环境的主要性质包括功能性、技术性、制度性、资源性、迭代性,提出“DATA模型”概括数智化环境的构成,将数智化环境分为要素层和场景层两个层面,最后从功能质量和使用质量两个视角识别出数智化环境的质量特征,以及数智化环境的主要成本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环境 概念框架 会计工作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务过程概念漂移检测算法的质量评估框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婷 刘聪 +4 位作者 徐兴荣 张帅鹏 闻立杰 林雷蕾 曾庆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2734,共13页
现有研究工作大多关注概念漂移的检测,缺少对已有漂移检测算法的质量评估。因此,为更好评估过程模型的动态变更对业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估业务过程中概念漂移检测算法质量的通用框架,并针对不同应用需求提出了4种评价指标。... 现有研究工作大多关注概念漂移的检测,缺少对已有漂移检测算法的质量评估。因此,为更好评估过程模型的动态变更对业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估业务过程中概念漂移检测算法质量的通用框架,并针对不同应用需求提出了4种评价指标。通过公开数据集和4种主流的漂移检测算法对所提评估框架以及四种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框架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能够满足当前业务过程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漂移 漂移检测 过程模型 通用框架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德伟 包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53,共5页
一、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建构(一)“为什么跨”: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是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知识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然而,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无助于学生将所... 一、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建构(一)“为什么跨”: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是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知识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然而,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无助于学生将所学迁移到新情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精选学科内容和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跨学科知识 普通高中课程 新情境 跨学科学习 课程内容结构 范式建构 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概念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5
作者 卓泽林 龙泽海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深刻、影响深远的社会议题,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的使命,为共同富裕建设不断赋能。“自我赋能”“授权赋能”“协同赋能”三种重... 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深刻、影响深远的社会议题,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的使命,为共同富裕建设不断赋能。“自我赋能”“授权赋能”“协同赋能”三种重要赋能模式彼此相关,构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概念框架。运用三重赋能模式,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一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赋能”,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二是政策支持下的“授权赋能”,不断推进政策导向和健全创业服务保障;三是多元主体的“协同赋能”,驱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共同富裕 赋能 概念框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念框架、变化轨迹与未来设想
16
作者 贾雪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8-7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职业教育在概念、制度以及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为了考察不同时期欧洲职业教育的变化趋势,在认识论或教育学、教育体系、社会经济或劳动力市场“三视角”概念框架基础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职业教育在概念、制度以及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为了考察不同时期欧洲职业教育的变化趋势,在认识论或教育学、教育体系、社会经济或劳动力市场“三视角”概念框架基础上,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引入了一个二维模型。研究发现,欧洲职业教育经历了多样化的学术漂移与职业漂移,以及职业教育强化的双向漂移等变化轨迹,呈现出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不断增长以及课程中工作本位元素和实践学习增加等特征。面向2035年欧洲职业教育的发展,三种基本设想被构建,即多元化职业教育、个性化职业教育以及特殊目的职业教育,旨在研究欧洲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职业教育 概念框架 变化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段学军 顾朝林 +1 位作者 甄峰 于涛方 《现代城市研究》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介绍了“数字城市”的定义和特征,探讨了“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以及建立“数字 城市”所必须的主要技术。最后,列举了“数字城市”的某些具体应用。
关键词 数字城市 概念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廖守亿 陆宏伟 +1 位作者 陈坚 戴金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16-620,共5页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面向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提出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重点对该框架中Agent模型的概念及模型转化、ABMS综合环境以及模型校核与验证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结合该框架,对Agent、...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面向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提出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重点对该框架中Agent模型的概念及模型转化、ABMS综合环境以及模型校核与验证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结合该框架,对Agent、消息、复杂系统及基于Agent的仿真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建模与分布式仿真软件框架,介绍了该框架的主要组成部件,并对实现该框架的相关技术以及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 概念框架 软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旅游概念、基本问题与研究框架——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邱洁威 查爱苹 何春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20,共8页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农民财富积累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农民旅游迅速发展。文章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背景,在回顾近30年来国内农民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民旅游的概念内涵、研究历程、研究视角和研究特征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一些尚...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农民财富积累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农民旅游迅速发展。文章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背景,在回顾近30年来国内农民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民旅游的概念内涵、研究历程、研究视角和研究特征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一些尚待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旅游学科研究框架下如何界定农民、农村非均衡性导致的农民旅游差异化问题、如何划定农民旅游市场的界限以及如何对农民旅游市场进行统计等,最后构建出农民旅游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旅游 概念 基本问题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学校的概念、建设过程与指标框架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邬志辉 陈学军 王海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中国的优质学校建设计划是世界"学校重建"运动与本土的"素质教育"运动双重影响的产物。在概念诠释上,优质学校不仅表现为一种结果和"质的规定性",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一种能力、机制和精神以及"质的成... 中国的优质学校建设计划是世界"学校重建"运动与本土的"素质教育"运动双重影响的产物。在概念诠释上,优质学校不仅表现为一种结果和"质的规定性",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一种能力、机制和精神以及"质的成长与提升"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优质学校的发展不是直线进步的,而是曲折上升的,它经常面临开放与变革、冲突与协调、授权与问责的矛盾。在指标框架里,优质学校呈现一元三维立体结构,传统的学校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定量、轻定性,重鉴定、轻发展,优质学校的指标体系框架重视学校的发展性,并注重"行动指标"、"留白处理"和"自主选择"评价策略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学校 概念诠释 建设过程 指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