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EES模型的旅游型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石丹 关婧文 刘吉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30-4341,共12页
保障生态安全是旅游型城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二道白河镇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镇,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针对当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 保障生态安全是旅游型城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二道白河镇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镇,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针对当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均方差法确定权重,引入物元分析模型,实现2010—2019年二道白河镇生态安全评价与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与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二道白河镇生态安全水平从不安全向安全水平不断转化,2016年后上升趋势尤为突出;(2)GDP增长率、社会保障建设水平、节能环保力度等三项指标以及影响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压力层面等三个层面的影响最为突出,是二道白河镇生态安全水平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多维度指标结合物元分析模型,既能得到综合质量信息以及反映评价对象的稳定状况,同时直观揭示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分异情况,为二道白河镇下一阶段生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下一阶段工作应以环境开发和保护为重点,积极采取对策,弥补生产、生活行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二道白河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城镇 生态安全 dpsir⁃ees模型 物元分析 二道白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山西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英杰 梁帅涛 汪顺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了探究山西省2011~2021年生态健康指数变化及限制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山西省生态健康状况,分析11个地级市生态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 为了探究山西省2011~2021年生态健康指数变化及限制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山西省生态健康状况,分析11个地级市生态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山西省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逐年上升,由亚病态向临界转变;压力子系统上升最明显,由0.34上升到0.63,生态压力大幅降低。(2)时间上,2011~2021年各市生态健康指数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整体呈现东南部城市生态健康水平较高、北部与西南部水平较低的格局,2021年太原市、晋中市率先进入亚健康状态。(3)人类活动强度、产水模数、有效灌溉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和生活用水占比是主要障碍因子;影响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增加,驱动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保持不变,压力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障碍因子 dpsir模型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评价安康市旅游生态安全
3
作者 郭若琳 张淑兰 +1 位作者 郭秀秀 庞仙君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生态安全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法对2018—2022年陕西省安康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为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生态安全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法对2018—2022年陕西省安康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18年的0.29增至2022年的0.60,生态安全等级从Ⅱ级提升至Ⅳ级,整体呈向好趋势。其中,驱动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影响指数呈上升趋势,而压力指数和响应指数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障碍度分析显示,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和节能环保支出占比是影响安康市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旅游经济活动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态压力,但也凸显了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生态安全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陕西省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EES-TOPSIS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时空分异 被引量:50
4
作者 吕广斌 廖铁军 +1 位作者 姚秋昇 邓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9-258,266,共11页
土地生态安全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运用TOPSIS法揭示了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变化状况的基础上,通过ESDA—GIS法开... 土地生态安全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运用TOPSIS法揭示了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变化状况的基础上,通过ESDA—GIS法开展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 2009—2016年,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由'敏感级'向'良好级'转变;土地生态安全各子系统整体趋于好转;(2) 2009—2016年,主城区土地生态安全有所退化,而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得以改善;总的来说,土地生态安全'敏感级'和'危险级'集中于主城区和渝西片区,而'临界级'和'良好级'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及渝东南片区;(3)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和聚集性,其'高—高'和'低—低'值区呈现增加趋势,'高—高'和'低—低'值区的分布与自然生态状况、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能为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dpsirees—TOPSIS模型 时空分异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辛安泉域岩溶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
作者 张云飞 高旭波 王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2-483,共12页
[目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及环境管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评价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有效工具.然而,很少有指标能... [目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及环境管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评价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有效工具.然而,很少有指标能够反映当地有关部门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尤其在一些水资源水质和水量分布差异过大的地区,为此需要对模型的响应层指标进行优化.[方法]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计算过程中,针对研究区的特点,在响应层中加入了大中型水库供水覆盖范围的指标,用以反映当地有关部门对于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同时,在对大中型水库供水覆盖范围的评价中,综合考虑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两方面的因素.[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DPSIR模型中将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相结合,使得大中型水库供水覆盖范围的最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从而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研究区岩溶水资源的承载力情况.[结论]大中型水库供水覆盖范围指标的引入以及评价方法很好地反映了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当前的水资源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调蓄能力 大中型水库 供水覆盖范围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九江市旅游生态安全评价
6
作者 吕辰 马金海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208-214,共7页
对九江市2013-202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统计,基于DPSIR模型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旅游生态系统内部各指标的因果联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得到各子系统的评价得分... 对九江市2013-202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统计,基于DPSIR模型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旅游生态系统内部各指标的因果联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得到各子系统的评价得分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江市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仍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压力影响,从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推动绿色旅游发展、优化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方面,为九江市旅游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建议,为该类型区域的旅游生态安全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熵权法 TOPSIS法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EES和SD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吴京戎 姜金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59,共6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构建基于DPSIR-EES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以DPSIR-EES耦合系统下的27个主要子指标对海绵城市整个动态系统进行绩效评价和预测分析,并以武汉市汉阳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为例...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构建基于DPSIR-EES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以DPSIR-EES耦合系统下的27个主要子指标对海绵城市整个动态系统进行绩效评价和预测分析,并以武汉市汉阳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与熵权TOPSIS法、云模型法和层次分析法结果一致,预测未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水平将稳定增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绩效评价 dpsir-ees模型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EES模型的北回归线(云南段)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辉 王金亮 赵娟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1-298,共8页
生态安全正逐渐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可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与自然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北回归线(云南段)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结合DPSIR模型与EES模型,重点引入了矿产开采... 生态安全正逐渐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可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与自然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北回归线(云南段)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结合DPSIR模型与EES模型,重点引入了矿产开采活动影响因素,构建了北回归线(云南段)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分别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加权叠加开展了北回归线(云南段)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北回归线(云南段)总体生态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状态,局部生态安全状况较为脆弱,空间差异性较为明显,其中生态环境状况为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共占37.87%,主要分布于人口密度小、植被覆盖较为广泛的研究区东部和西部;处于临界安全的区域占28.87%,整个研究区均有分布;较不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域共计占比33.26%,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中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市。(2)通过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发现,主要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状况的因素有大规模的矿山开采活动、地质灾害频发、耕地的大面积开垦与长期耕种、植被覆盖遭到破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dpsir-ees模型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北回归线(云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EES模型的京津冀国土空间生态安全评价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强 安子琪 魏建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161,187,共7页
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是国土空间利用的底线,对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京津冀地区19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DPSIR-EES模型对2010年、2015年、2020年国土空间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在分析国土空间生... 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是国土空间利用的底线,对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京津冀地区19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DPSIR-EES模型对2010年、2015年、2020年国土空间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在分析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整体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运用ESDA-GIS法开展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偏低,2010年处于0.0454~0.3995之间,2015年提升至0.0537~0.4330之间,2020年处于0.0522~0.4268之间,整体水平持续上升。(2)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北部高南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为双核心高值区,其中一个核心高值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另一个核心高值区连片分布于天津市的滨海新区和河北省的曹妃甸区。总体来看显著H-H区和L-L区的县域数量占绝对优势。(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明显带动研究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安全 dpsir-ees模型 空间相关性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水安全评估及驱动因子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盼盼 陈硕 +4 位作者 马浩苑 蒋玉成 冯靖 陈洁 钱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水安全评估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可持续建设,助力秦岭“中央水塔”绿色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水安全评估体系,结合主客观综合赋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2011~2021年水... 水安全评估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可持续建设,助力秦岭“中央水塔”绿色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水安全评估体系,结合主客观综合赋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2011~2021年水安全进行评估分级,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其水安全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秦岭北麓陕西城市群2011~2021年水安全状态变化具有一致性,波动中稳步提升。西安市水安全等级相较宝鸡市、渭南市上升趋势显著,于2021年转为无警状态;宝鸡市一直保持低警状态,而渭南市长期处于中警状态。陕西城市群的水安全状态及发展趋势与人均GDP、年降水量、人均用水量等10个驱动因子密切相关,其中经济因子是水安全等级呈现一致性的根本保证,社会和生态因子则是造成水安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驱动因子 dpsir模型 灰色关联度法 城市群 秦岭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旅游经济韧性评价与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叶林 吴燕妮 +1 位作者 王秋月 王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对2009—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旅游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一定决策依据.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对2009—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旅游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一定决策依据.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各城市韧性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韧性较高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各城市旅游经济韧性水平间具有一定空间集聚特征.旅游经济韧性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旅游发展速度、游客承载量、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和政府干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旅游发展速度对旅游经济韧性具有明显负面影响,其他因素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系统 韧性 dpsir模型 长三角城市群 面板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北京城市生态韧性评价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曾曾 赵志龙 +1 位作者 于法稳 张贵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4,共8页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在海淀区,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也一直以海淀区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中心城区是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其城市生态韧性水平要高于非中心城区,城市扩展情况、建设用地面积、财政支出总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里程等因素是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2030年,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和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形成的“高者恒高”“热点恒热”局面。论文深入探究北京城市韧性的演化特征,对于厘清首都城市韧性发展规律、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韧性 时空演变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梦鸽 李永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构建一个具有通用性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各区域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完善国家生态草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概念框架下,基于已发布的饲草标准和文献统计资... 构建一个具有通用性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各区域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完善国家生态草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概念框架下,基于已发布的饲草标准和文献统计资料,系统梳理影响牧草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指标,筛选出14个指标,即牛羊肉人均消费量、畜牧机械数量、保鲜存储设备数量、年日照时长、年降水总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干物质消化率、牛肉年产量增长率、羊肉年产量增长率、牛羊出栏总量、地区条例标准出台个数、质量监管力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各指标权重,发现粗蛋白含量的权重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次之,保鲜存储设备数量权重最小。基于本研究构建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同德县和甘肃省山丹县的天然牧草产品进行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同德县的天然牧草产品质量安全高于山丹县,对应安全等级分别为二级、三级。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提高牧草产品品质、保障奶畜养殖的安全及为草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产品 质量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回彦霖 崔力航 姜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科学评价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为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13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 科学评价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为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13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er-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分析2000‒2020年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各子系统发展状况,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和等级。结果表明:2000‒2020年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子系统中,除压力子系统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外,驱动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子系统水平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依次为5.78%、2.71%、3.79%和5.25%。2000‒2020年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呈增长态势,以2.76%的年均速度由2000年的0.2247增长至2020年的0.3873,增长72.36%。江西、黑龙江、湖北、河南、河北、四川、湖南和山东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年均增速超过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2000‒2020年,黑龙江、辽宁、江西和湖北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持续提高,而安徽持续降低;吉林、内蒙古、山东和湖南则波动较大;河北、河南、江苏和四川基本长期不变。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020年,辽宁和河南土地资源处于弱承载力状态;山东和安徽土地资源处于低承载力状态;黑龙江、吉林和江西土地资源处于中承载力状态;内蒙古、河北、湖北和湖南土地资源处于高承载力状态;江苏和四川土地资源处于强承载力状态。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土地资源承载力 粮食主产区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新疆南疆耕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萧 石晶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新疆南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耕地生态承载力状况与障碍因子,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从耕地可持续化发展角度,利用DPSI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障碍度模型对2007—2020年新疆南疆... 新疆南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耕地生态承载力状况与障碍因子,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从耕地可持续化发展角度,利用DPSI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障碍度模型对2007—2020年新疆南疆耕地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水平测度与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疆耕地生态承载力整体水平不高,呈“N”型波动性变化趋势,各子系统变化情况不一。各地州耕地生态承载力差异明显,大多处于承载较差区和承载低级区;耕地绿化率、人均水资源量、土地垦殖率是影响新疆南疆耕地生态承载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未来应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化耕地开发布局,以提升新疆南疆耕地生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承载力 dpsir模型 TOPSIS模型 新疆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黄河流域兰考县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梦威 薛国宇 卫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兰考县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明确限制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以DPSIR模型为框架,建立5个准则层,选取29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得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结... 为探究黄河流域兰考县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明确限制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以DPSIR模型为框架,建立5个准则层,选取29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得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兰考县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趋势,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转变,警情由“重警”转变为“中警”;从子系统上来看,对区域生态安全贡献最大的是状态、影响和驱动力,响应和压力贡献偏低。研究表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区域内生态安全受经济发展水平、人类活动干扰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dpsir模型 黄河流域 兰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与马尔科夫链的中国省域城市韧性水平动态演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柳丹 韩博伟 +1 位作者 霍小森 张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0,共7页
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城市应对灾害风险时普遍存在的灾中抵抗不足、灾后恢复缓慢、灾害适应力弱的局面。为了研究国内各省区市的韧性水平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文章基于DPSIR模型建立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 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城市应对灾害风险时普遍存在的灾中抵抗不足、灾后恢复缓慢、灾害适应力弱的局面。为了研究国内各省区市的韧性水平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文章基于DPSIR模型建立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韧性水平进行测算,以我国31个省区市2017—2021年的韧性水平为例进行评价研究,并结合马尔科夫链动态分析各省区市的韧性水平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dpsir模型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18
作者 吴琼都 陈荣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46-53,共8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15年、2018年、2021年江西省进行市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15年、2018年、2021年江西省进行市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发展呈上升态势。2015—2018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稳步上升阶段;2018—2021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2015—2018年,综合评价指数增长率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赣中地区,分别为萍乡、宜春、抚州、景德镇;2018—2021年,综合评价指数增长率较高的城市主要有上饶、宜春和吉安。研究期间,江西省“DPSIR”因素层指标变化情况如下:驱动力D持续增强,压力P缓慢减小,状态S快速改善,影响I波动变化,响应R低速增强。目前,经济实力和生态社会响应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障碍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完备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乡镇、加强环境治理技术和全面改善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江西省 dpsir模型 熵值-TOPSIS法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和GM(1,1)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19
作者 张瑶 李帅 王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探究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子,基于DPSIR模型,选取2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障碍度模型(ODM)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0—2020年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洛... 为探究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子,基于DPSIR模型,选取2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障碍度模型(ODM)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0—2020年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呈上升趋势,2010—2017年波动幅度较小,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大幅增加,从0.4805增加至0.6027;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从临界安全等级上升至较安全等级,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耕地农药消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指标因素是指数上涨的重要动力;权重最大的子系统为响应子系统,权重最大的单一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障碍因素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指标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来看,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将在2023年达到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指数 dpsir模型 灰色系统GM(1 1)模型 障碍度模型(ODM) 河南省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的山西省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20
作者 薛景文 陈攀 +1 位作者 张洪斌 杜娟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2,共5页
开展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开发保护有重要意义。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山西省2011~2021年11个城市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大... 开展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开发保护有重要意义。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山西省2011~2021年11个城市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大同市和太原市等7个城市水资源脆弱性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城市则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2011年多半城市为中度脆弱,且呈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2021年所有城市均为轻度脆弱,但受区域水资源管理状况影响,脆弱度呈现中部低、南北高的特点;影响水资源脆弱性的主要因子为城市污水处理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和绿地率。因此,提高城市用水水平,增大污水处理能力和绿地面积,可有效降低山西省水资源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dpsir模型 TOPSIS模型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