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
作者 孟险 罗怀良 袁勇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5年第1期6-14,26,共10页
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22个指标并结合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的... 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22个指标并结合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的生态安全可以划分为临界安全偏较安全、临界安全偏较不安全、较不安全包含少量临界安全和较不安全4个等级。明确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 生态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山西省生态健康评价
2
作者 李英杰 梁帅涛 汪顺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了探究山西省2011~2021年生态健康指数变化及限制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山西省生态健康状况,分析11个地级市生态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 为了探究山西省2011~2021年生态健康指数变化及限制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山西省生态健康状况,分析11个地级市生态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山西省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逐年上升,由亚病态向临界转变;压力子系统上升最明显,由0.34上升到0.63,生态压力大幅降低。(2)时间上,2011~2021年各市生态健康指数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整体呈现东南部城市生态健康水平较高、北部与西南部水平较低的格局,2021年太原市、晋中市率先进入亚健康状态。(3)人类活动强度、产水模数、有效灌溉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和生活用水占比是主要障碍因子;影响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增加,驱动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保持不变,压力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障碍因子 dpsir模型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广东省水资源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研究
3
作者 黄锋华 黄本胜 +2 位作者 谭超 邱静 郭磊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广东省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10—2020年广东省水资源安全水平进行研究分析。...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广东省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10—2020年广东省水资源安全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主要受驱动力、压力和响应子系统的共同影响,2010—2020年间广东省水资源安全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综合指数为0.50(Ⅲ级),水资源安全处于基本安全水平。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子系统来看,驱动力和影响子系统不容乐观,压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呈现不断向好的趋势。从障碍度来看,驱动力子系统逐渐成为影响广东省水资源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GDP增长率低是主要障碍指标因子。广东省要重点关注主要障碍因素,做好区域水资源安全指标动态管理,持续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水资源安全 综合评价 障碍度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梦鸽 李永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构建一个具有通用性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各区域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完善国家生态草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概念框架下,基于已发布的饲草标准和文献统计资... 构建一个具有通用性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各区域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完善国家生态草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概念框架下,基于已发布的饲草标准和文献统计资料,系统梳理影响牧草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指标,筛选出14个指标,即牛羊肉人均消费量、畜牧机械数量、保鲜存储设备数量、年日照时长、年降水总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干物质消化率、牛肉年产量增长率、羊肉年产量增长率、牛羊出栏总量、地区条例标准出台个数、质量监管力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各指标权重,发现粗蛋白含量的权重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次之,保鲜存储设备数量权重最小。基于本研究构建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同德县和甘肃省山丹县的天然牧草产品进行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同德县的天然牧草产品质量安全高于山丹县,对应安全等级分别为二级、三级。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提高牧草产品品质、保障奶畜养殖的安全及为草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产品 质量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黄河流域兰考县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梦威 薛国宇 卫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兰考县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明确限制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以DPSIR模型为框架,建立5个准则层,选取29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得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结... 为探究黄河流域兰考县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明确限制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以DPSIR模型为框架,建立5个准则层,选取29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得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兰考县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趋势,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转变,警情由“重警”转变为“中警”;从子系统上来看,对区域生态安全贡献最大的是状态、影响和驱动力,响应和压力贡献偏低。研究表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区域内生态安全受经济发展水平、人类活动干扰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dpsir模型 黄河流域 兰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对称交互熵的泰安市水—城地人产系统协调性评价
6
作者 潘慧民 门宝辉 +3 位作者 王红瑞 李一阳 李永坤 王丽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3,18,共5页
为将四水四定落到实处,构建了基于DPSIR-对称交互熵的水—城地人产系统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山东省泰安市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协调性发展综合评价,进而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各子系统间发展协调性。研究表明,各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上... 为将四水四定落到实处,构建了基于DPSIR-对称交互熵的水—城地人产系统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山东省泰安市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协调性发展综合评价,进而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各子系统间发展协调性。研究表明,各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状态(S)和响应(R)子系统波动上升趋势最为稳定,最不稳定的为压力(P)子系统;按照历年系统耦合协调度将2006年以来泰安市水—城地人产系统发展划分为过渡阶段(2006~2010年)、协调发展阶段(2011~2019年)、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以后);宁阳县、东平县协调度仍有待提高,未来应当着重推进泰安市水网建设、供、用水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工作。研究结果可为泰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及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dpsir模型 对称交互熵 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调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7
作者 李沁芮 刘伟 +3 位作者 李逢港 汪嘉杨 潘琳燕 杜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36-643,共8页
为综合评价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采用DPSIR模型构建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2011-2020年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并确定评价等级,最后根据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影响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 为综合评价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采用DPSIR模型构建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2011-2020年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并确定评价等级,最后根据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影响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由2011年的0.434增至2020年的0.645,评价等级从Ⅳ级(差)升至Ⅲ级(中),提升较明显;障碍度模型分析显示,状态子系统障碍度最大(30.06%),驱动力子系统障碍度最小(13.07%)。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水网密度指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项指标是影响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障碍指标。最后,根据评价与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成都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水环境承载力 障碍度模型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山东省建筑业绿色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
8
作者 王连月 袁福伦 张艺潇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准确测度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基于绿色发展的内涵,运用DPSIR模型构建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和障碍度模型测算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 为准确测度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基于绿色发展的内涵,运用DPSIR模型构建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和障碍度模型测算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表明:2013—2022年,山东省建筑业绿色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其评价指数从0.306上升至0.649,绿色发展水平由较低提升至较高水平;现阶段影响山东省建筑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建筑业能源消费量、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绿色发展 dpsir模型 熵权TOPSIS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鄂尔多斯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9
作者 赵清旭 任亚哲 +2 位作者 陈敖民 杨慧斌 郝俊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6-62,共7页
鄂尔多斯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以煤为主的矿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原本处于高原环境下的煤炭资源高强度开发,对生态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 鄂尔多斯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以煤为主的矿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原本处于高原环境下的煤炭资源高强度开发,对生态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整体环境有了较好修复和改观。本文通过DPSIR-TOPSIS模型,基于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现状,构建了近五年来鄂尔多斯市“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生态安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并以信息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不同权重,利用TOPSIS模型分析生态系统的健康影响,进行等级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年,鄂尔多斯市生态安全有了极大改善,已逐步进入健康轨道。但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和特定自然环境下,其资源开发和生态退化、土地污染等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围绕环境承载、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工农业协调发展、矿业绿色可持续等方面,科学施策,高质量运行,从而实现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TOPSIS模型 生态安全 资源型城市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特大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来逢波 陈卓琪 王雪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02-115,共14页
为科学、准确地对特大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探索制约特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er-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SPIR)模型初步构建特大城市的绿色交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 为科学、准确地对特大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探索制约特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er-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SPIR)模型初步构建特大城市的绿色交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CRITIC-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赋权,并采用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模型建立特大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评价模型,进一步采用障碍度模型判断制约特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1个特大城市的绿色交通水平均属于“中”级,其时间演化趋势总体呈“先升后降”的波浪型阶段特征;制约特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为万人公交车标台数、城市化水平,次要障碍因子分别是人口密度、建成区道路网密度、万人出租汽车拥有量、日均公共汽车客运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研究结论揭示了特大城市在绿色交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因素,为制定其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绿色交通水平 dpsir模型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与马尔科夫链的中国省域城市韧性水平动态演进研究
11
作者 焦柳丹 韩博伟 +1 位作者 霍小森 张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0,共7页
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城市应对灾害风险时普遍存在的灾中抵抗不足、灾后恢复缓慢、灾害适应力弱的局面。为了研究国内各省区市的韧性水平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文章基于DPSIR模型建立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 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城市应对灾害风险时普遍存在的灾中抵抗不足、灾后恢复缓慢、灾害适应力弱的局面。为了研究国内各省区市的韧性水平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文章基于DPSIR模型建立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韧性水平进行测算,以我国31个省区市2017—2021年的韧性水平为例进行评价研究,并结合马尔科夫链动态分析各省区市的韧性水平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dpsir模型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寒地黑土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12
作者 黄彦 徐聪 司振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1,40,共7页
为帮助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研究区,基于DPSI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寒地黑土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方法测算2013-2021年克山... 为帮助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研究区,基于DPSI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寒地黑土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方法测算2013-2021年克山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结果显示:(1)各子系统在2013-2021年间呈不同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响应子系统对克山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贡献率最高。(2)克山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在2013-2021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可持续状态由弱可持续转为可持续。(3)制约克山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障碍因子主要为除涝面积、旱田耕地面积、水利支出、农村用电量和耕地保护面积。响应子系统对提升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增加水利支出,优化除涝设施,调整旱田耕地的管理方式以及加强耕地保护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水土资源 障碍因子 dpsir-TOPSIS模型 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的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及贴近度分析
13
作者 吴秀梅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4期221-224,共4页
低碳施工评价以及对其的贴近度分析是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统计资料,通过DPSIR模型构建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采用加权的TOPSIS模型以及贴近度模型,评价其生态交通的发展绩效水... 低碳施工评价以及对其的贴近度分析是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统计资料,通过DPSIR模型构建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采用加权的TOPSIS模型以及贴近度模型,评价其生态交通的发展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综合贴近程度指标呈平稳增长趋势;压力子系统对整体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发展影响最大,揭示了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施工 dpsir模型 改进TOPSIS模型 贴近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14
作者 张力薇 张思金 +1 位作者 黎佛林 石先罗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176-182,共7页
本研究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比分析2010年至2021年的数据,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值波动于4.720至6.556之间,其中2012年和2016年... 本研究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比分析2010年至2021年的数据,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值波动于4.720至6.556之间,其中2012年和2016年湿地处于健康状态,而其他年份则表现为亚健康状态。2018年综合健康值最低,主要由于驱动力和状态要素的健康值较低。驱动力要素中,2012年健康值最高,2018年最低;压力要素健康值总体下降,主要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最低生态水位的增加;状态要素在2016年健康值最高,2018年最低;影响要素在2020年和2021年健康值最高,2010年最低;响应要素健康值趋势变好,特别是2021年达到最高值。总体而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总体呈现稳定状态,但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各要素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今后的湿地管理策略应着重于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适应性,平衡人类活动与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污水治理和生态水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dp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卢涛 王占岐 +2 位作者 魏超 谭旭 刘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1-227,231,共8页
为了探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阐述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商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测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土地... 为了探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阐述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商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测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合肥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9年、2011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级别为"不安全",2010年为"较不安全",2012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级别为"临界安全";总体来看,2005—2012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呈现从"不安全"到"临界安全"跃升的趋势。该结论可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合肥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生态安全评价 dpsir模型 物元分析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40
16
作者 董四方 董增川 陈康宁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4期1-3,25,共4页
从水资源复杂系统角度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粒子群算法、插值型曲线,建立了基于粒子群投影寻踪插值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系统的实... 从水资源复杂系统角度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粒子群算法、插值型曲线,建立了基于粒子群投影寻踪插值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系统的实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等5个方面计算分析了该系统的脆弱性。结果表明,以资源型缺水为主导的水资源基础条件薄弱已成为受水区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脆弱性 dpsir模型 投影寻踪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四水四定”高质量发展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海娇 陈学群 +2 位作者 刘彩虹 杨小凤 范明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77,共6页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简称“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以水资源供需两端的相对平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为科学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符合“四水四定”的要求,基于DPSIR(驱动力-压...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简称“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以水资源供需两端的相对平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为科学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符合“四水四定”的要求,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了包含24个评价指标的“四水四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包含非常协调、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和极不协调等5个等级的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选取济南市作为研究区进行了协调性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和状态处于不协调等级,压力和影响处于基本协调等级,响应处于协调等级;2017—2020年综合得分在63~66范围内,属于基本协调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dpsir模型 协调性评价 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熊鸿斌 刘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用DPSIR模型的原理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2001—2006年间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出的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用DP-SIR模型与改进熵值法的结合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可持续发展 改进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腾 张建光 尚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2,共7页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是一个动态性、系统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DPSIR理论模型,全面分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因素,从而理清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关系。在此...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是一个动态性、系统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DPSIR理论模型,全面分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因素,从而理清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形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程度评价模型,并且采集中国2011—2014年的数据计算评价结果,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智慧政务信息生态整体实现程度逐年稳步提高,并且各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智慧政务 信息生态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常青 何欢乐 季宏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9,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选择评价内容与指标,而且可定量化评价土地空间配置方案的潜在生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dpsir模型 土地空间配置 综合适宜性评价 景观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