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艳芳 李玉洋 +2 位作者 刘金龙 郑明刚 孙中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了提高螺旋藻肽的抗氧化能力与收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粉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相比,碱性蛋白酶对螺旋藻粉的水解能力最强,其最适水解... 为了提高螺旋藻肽的抗氧化能力与收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粉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相比,碱性蛋白酶对螺旋藻粉的水解能力最强,其最适水解条件为55.46℃、p H值为6.71、固(g)液(m L)比为1∶10.83。在此条件下,酶解240 min,螺旋藻肽的收率为58.50%,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5.61%。所制备的螺旋藻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质量浓度为0.86 g/L时,其DPPH·清除能力为77.60%,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碱性蛋白酶 抗氧化活性肽 dpph·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竹子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潘佳佳 叶生月 +2 位作者 丁东栋 金政 杨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0-284,共5页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石竹Phyllostachys nuda和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等4种竹子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黄酮质量分数,并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和ABT...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石竹Phyllostachys nuda和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等4种竹子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黄酮质量分数,并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和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测定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考察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和竹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毛竹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最高(2.12%±0.15%)(P<0.05),夏季、秋季和冬季4种竹子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石竹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四季变化不显著(P>0.05),毛竹夏季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2.36%±0.60%)高于冬季(1.52%±0.04%)(P<0.05),雷竹(2.40%±0.17%)和高节竹(2.07%±0.13%)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以夏季最高。4种竹子的竹叶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都表现在夏季较强,四季的各竹种竹叶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以毛竹较强。4种竹子的竹叶黄酮对ABTS+·的清除能力都表现在春季和秋季较强,四季各竹种间差异性不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竹叶黄酮 dpph·清除能力 ABTS+·清除能力 抗氧化活性 四季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茸血免疫活性肽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立芹 乐国伟 +2 位作者 钱佳 姜红 施用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5-128,182,共5页
本文以免疫活性和DPPH·的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了用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水解马鹿茸血制备活性肽的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此活性肽的免疫活性与对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E/S]为9000U/g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 本文以免疫活性和DPPH·的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了用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水解马鹿茸血制备活性肽的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此活性肽的免疫活性与对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E/S]为9000U/g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水解温度各为50和45℃,pH各为7.1和6.8,分别水解2和1.5h可以获得最佳的酶解效果。在相同蛋白含量的情况下,两酶复合水解物的淋巴细胞增殖率比单酶水解增加了20.8%。免疫活性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957,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茸血 活性肽 dpph·清除能力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清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晶 孟杨 赵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149,共4页
通过控制初始发酵条件:pH6.0、发酵温度39℃,可以提高发酵乳清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在发酵20h内,随着乳清蛋白水解度的增加,发酵乳清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也随之增大,在发酵20h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8.06%和73.52%,发酵乳清... 通过控制初始发酵条件:pH6.0、发酵温度39℃,可以提高发酵乳清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在发酵20h内,随着乳清蛋白水解度的增加,发酵乳清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也随之增大,在发酵20h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8.06%和73.52%,发酵乳清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与未发酵乳清相比分别提高了22.73%和46.09%,与保加利亚乳杆菌菌体相比分别提高了23.75%和40.63%。探讨了蛋白水解度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20h后,发酵液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水解度之间没有正相关性,因此不能采用蛋白水解度作为评价发酵乳清抗氧化性的指标。本研究对可能影响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清抗氧化性的因素进行探讨,为开发功能性乳清产品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dpph·清除能力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粮果蔬复合鲜面条的配方优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吴飞虎 敬思群 +1 位作者 王晓芸 纵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5-130,136,共7页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微胶囊化番茄粉、塔尔米粉和红枣多糖制作杂粮果蔬复合鲜面条。以质构和色差值为指标,考察番茄粉的微胶囊化对鲜面条质量的影响;以胶黏性和蒸煮损失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微胶囊化番茄粉、塔尔米粉和红枣多...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微胶囊化番茄粉、塔尔米粉和红枣多糖制作杂粮果蔬复合鲜面条。以质构和色差值为指标,考察番茄粉的微胶囊化对鲜面条质量的影响;以胶黏性和蒸煮损失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微胶囊化番茄粉、塔尔米粉和红枣多糖的添加量对鲜面条的影响;以蒸煮损失率、感官评分和鲜面条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值)的加权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鲜面条最优配方。以阿卡波糖为对照,分析了鲜面条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微胶囊化番茄粉面条的质构特性均优于添加未微胶囊化番茄粉的面条,其色差值小于添加未微胶囊化番茄粉的鲜面条,稳定性更好;复合鲜面条的最优配方为:微胶囊化番茄粉番茄粉2%,塔尔米粉10%,红枣多糖6%,在此条件下,鲜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感官评分、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3.27%±0.03%)、(91.00±1.85)分、(4.89±0.00) mg/mL;鲜面条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28.94±0.48) mg/mL,优于空白对照组(111.20±16.19) mg/mL。杂粮果蔬复合鲜面条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番茄粉 塔尔米粉 红枣多糖 鲜面条 配方优化 dpph·清除能力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