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DNA识别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参与抗痘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成温玉
雷霆宇
+1 位作者
张博昕
景志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1-348,共8页
痘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类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可被宿主的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尤其是DNA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病毒DNA,通过级联放大反应诱导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细胞因子以及趋化...
痘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类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可被宿主的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尤其是DNA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病毒DNA,通过级联放大反应诱导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等,从而发挥抗病毒天然免疫功能。截止目前,多个DNA识别受体被发现参与了抗痘病毒感染过程,其中TLR9和cGAS是识别并发挥抗痘病毒感染的关键受体。本文对所有参与痘病毒感染应答的DNA识别受体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宿主应答痘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机制,为阐明痘病毒的致病与免疫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病毒
dna识别受体
天然免疫
抗病毒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鼠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2
作者
金启旺
李婷婷
+6 位作者
何小兵
贾怀杰
陈国华
曾爽
房永祥
景志忠
杨孝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DAI)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与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反转录PCR技术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克隆DAI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遗传演化关系及分子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小鼠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DAI)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与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反转录PCR技术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克隆DAI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遗传演化关系及分子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小鼠DAI受到聚脱氧腺苷酸-脱氧胸苷酸[poly(d A-d T)]和聚脱氧鸟苷酸-脱氧胞苷酸[poly(d G-d C)]作用后β干扰素(IFN-β)启动子和核因子κB(NF-κB)调控元件启动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克隆的小鼠DAI基因开放读框全长为1236 bp,编码411个氨基酸,与牛、猪、大鼠等哺乳动物DAI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60%、63.1%、84%,由2个Z-DNA结合结构域Zα和Zβ、DNA结合区3(D3)和信号转导结构域(SD)组成。小鼠DAI受到poly(d A-d T)作用后,IFN-β启动子和NF-κB调控元件起始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而小鼠DAI受到poly(d G-d C)作用后,只有NF-κB起始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加,IFN-β启动子起始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并无显著变化。结论小鼠DAI能识别富含A/T或C/G的DNA序列,可能在宿主抗DNA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DAI
结构分析
dna识别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NA识别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参与抗痘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成温玉
雷霆宇
张博昕
景志忠
机构
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1-348,共8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No.2021JQ-8330)
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No.20190209)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No.2020AYQDZR08)和安康学院校级课题(No.2020AYPY03,No.2021AYPT13)联合资助.
文摘
痘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类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可被宿主的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尤其是DNA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病毒DNA,通过级联放大反应诱导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等,从而发挥抗病毒天然免疫功能。截止目前,多个DNA识别受体被发现参与了抗痘病毒感染过程,其中TLR9和cGAS是识别并发挥抗痘病毒感染的关键受体。本文对所有参与痘病毒感染应答的DNA识别受体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宿主应答痘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机制,为阐明痘病毒的致病与免疫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痘病毒
dna识别受体
天然免疫
抗病毒
免疫逃逸
Keywords
poxvirus
dna
sensor
innate immune
antiviral
immune escape
分类号
R373.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2
作者
金启旺
李婷婷
何小兵
贾怀杰
陈国华
曾爽
房永祥
景志忠
杨孝朴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06-1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2072
31372423
30871884)
文摘
目的研究小鼠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DAI)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与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反转录PCR技术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克隆DAI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遗传演化关系及分子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小鼠DAI受到聚脱氧腺苷酸-脱氧胸苷酸[poly(d A-d T)]和聚脱氧鸟苷酸-脱氧胞苷酸[poly(d G-d C)]作用后β干扰素(IFN-β)启动子和核因子κB(NF-κB)调控元件启动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克隆的小鼠DAI基因开放读框全长为1236 bp,编码411个氨基酸,与牛、猪、大鼠等哺乳动物DAI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60%、63.1%、84%,由2个Z-DNA结合结构域Zα和Zβ、DNA结合区3(D3)和信号转导结构域(SD)组成。小鼠DAI受到poly(d A-d T)作用后,IFN-β启动子和NF-κB调控元件起始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而小鼠DAI受到poly(d G-d C)作用后,只有NF-κB起始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加,IFN-β启动子起始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并无显著变化。结论小鼠DAI能识别富含A/T或C/G的DNA序列,可能在宿主抗DNA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鼠DAI
结构分析
dna识别受体
信号转导
Keywords
mouse DAI
structure analysis
dna
recognition receptor
signal transduction
分类号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R857.3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DNA识别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参与抗痘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温玉
雷霆宇
张博昕
景志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鼠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金启旺
李婷婷
何小兵
贾怀杰
陈国华
曾爽
房永祥
景志忠
杨孝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