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DNA传感器中DNA的固定与杂交条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白燕 戴小锋 +2 位作者 刘仲明 刘芳 马丽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5,28,共4页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法,将人工合成的乙肝病毒单链DNA片断作为特异性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结合电活性指示剂Hoechst33258构成DNA电化学传感器。在乙肝特异性DNA探针的自组装固定过程中,探讨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成膜条件,总结出在探针浓度...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法,将人工合成的乙肝病毒单链DNA片断作为特异性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结合电活性指示剂Hoechst33258构成DNA电化学传感器。在乙肝特异性DNA探针的自组装固定过程中,探讨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成膜条件,总结出在探针浓度为100mg/L,自组装固定时间为12h对DNA探针的固定较为有利。考察了单链DNA修饰电极的伏安特性和单链DNA修饰电极的电子传递性能。在对标准互补DNA溶液的杂交检测过程中,探讨了杂交时间、杂交温度、指示剂的作用时间等对DNA传感器检测的影响。当杂交时间为90min,杂交温度为25℃,杂交溶液中NaCl浓度为0.3mol/L时,指示剂的伏安信号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电化学传感器 金电极 dna固定 dna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亚甲基蓝为杂交指示剂的DNA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6
2
作者 许世超 张纪梅 +5 位作者 姚翠翠 代昭 郑帼 孙波 佟魏 齐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3-1186,1197,共5页
构建了一个以亚甲基蓝(MB)为杂交指示剂的电化学DNA传感体系: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巯基改性的单链DNA5′端(HS-ssDNA)连接到金电极表面形成Au-ssDNA,当检测体系中加入和Au-ssDNA互补的目标单链DNA(cssDNA)时,会形成一个双链DNA系统(Au-dsD... 构建了一个以亚甲基蓝(MB)为杂交指示剂的电化学DNA传感体系: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巯基改性的单链DNA5′端(HS-ssDNA)连接到金电极表面形成Au-ssDNA,当检测体系中加入和Au-ssDNA互补的目标单链DNA(cssDNA)时,会形成一个双链DNA系统(Au-dsDNA),加入MB并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了杂交过程中的信号变化,验证了Au-ssDNA及Au-dsDNA的形成。在4.0×10-6~1.0×10-5mol/L内,检测灵敏度随MB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浓度达到2.0×10-5mol/L时接近最大值。示差脉冲伏安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对目标DNA的选择性识别能力高,可区分具有单碱基错配的目标DNA序列。检测体系对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随着目标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5.0×10-10~1.8×10-9mol/L内呈线性关系,计算所得对目标DNA的检测限为5.0×10-10mol/L。使用寿命检测表明,经过5次变性/杂交循环后,检测信号降低并接近于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杂交 亚甲基蓝 金电极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电极修饰材料、探针固定方法和杂交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琳琳 李曦 +5 位作者 王梦梦 闫松龄 刘信 李小雨 胡善洲 焦龙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0-134,共5页
电化学DNA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在基因诊断及药物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近年来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其检测过程,介绍了DNA电化学传感器所使用的电极修饰材料,详细论述了探针固定技术及信号检测方法... 电化学DNA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在基因诊断及药物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近年来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其检测过程,介绍了DNA电化学传感器所使用的电极修饰材料,详细论述了探针固定技术及信号检测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dna传感器 探针固定 电信号检测 电极修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电化学传感器在DNA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星炎 徐春 +2 位作者 刘盛辉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利用单链DNA分子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道诺霉素作为杂交指示剂形成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在不同致突变剂的作用下,特定碱基序列的DNA在电极表面能否杂交及杂交程度的差异,探讨了DNA突变情... 利用单链DNA分子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道诺霉素作为杂交指示剂形成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在不同致突变剂的作用下,特定碱基序列的DNA在电极表面能否杂交及杂交程度的差异,探讨了DNA突变情况及可能的突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电化学传感器 道诺霉素 杂交 突变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胶标记DNA探针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蔡宏 王延琴 +1 位作者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90-1394,共5页
以纳米金胶为标记物 ,将其标记于人工合成的 5 -端巯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段上 ,制成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金胶标记 DNA电化学探针 ;在一定条件下 ,使其与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靶序列进行杂交反应 ,利用 ss DNA与其互补链杂交的高度序... 以纳米金胶为标记物 ,将其标记于人工合成的 5 -端巯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段上 ,制成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金胶标记 DNA电化学探针 ;在一定条件下 ,使其与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靶序列进行杂交反应 ,利用 ss DNA与其互补链杂交的高度序列选择性和极强的分子识别能力 ,以及纳米金胶的电化学活性 ,实现对特定序列 DNA片段的电化学检测以及对 DNA碱基突变的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胶 标记 dna探针 电化学dna传感器 杂交反应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医学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邹小勇 陈汇勇 李荫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详细论述了该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探针固定化技术、杂交指示剂的类型以及在基因诊断、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医学应用 ,并展望了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化学dna传感器 杂交指示剂 修饰电极 基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痕量Hg^2+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8
7
作者 戈芳 曹瑞国 +2 位作者 朱斌 李经建 徐东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9-1783,共5页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DNA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其末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二茂铁基团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响应随之发生变化.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结果显示:DNA末端二茂铁基团的还原峰在0.26V(vs饱和甘汞电极(SCE))附近,峰电流随溶液中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Hg2+浓度范围在0.1nmol·L-1-1μmol·L-1时,电流相对变化率与Hg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对Hg2+的检测限为0.1nmol·L-1,可作为痕量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干扰实验也表明,该传感器对Hg2+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Hg2+ dna 构象变化 示差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DNA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丽 白燕 +1 位作者 刘仲明 刘芳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8-60,64,共4页
电化学脱氧核糖核酸DNA(desoxyribonucleicacid)传感器作为一种全新思想的生物传感器 ,对临床医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已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简要介绍了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原理。
关键词 电化学dna传感器 基因诊断 金电极 自组装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银铂双金属纳米簇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g^(2+)的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傅贤明 刘智晶 +3 位作者 蔡淑贤 李萍 李云腾 陈敬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6-431,共6页
以DNA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银铂双金属纳米簇(DNA-Ag/Pt NCs),其粒径为2~4 nm,并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变蓝色。基于此特性,结合Hg2+可与胸腺嘧啶碱基形成T-Hg2+-T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非标记... 以DNA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银铂双金属纳米簇(DNA-Ag/Pt NCs),其粒径为2~4 nm,并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变蓝色。基于此特性,结合Hg2+可与胸腺嘧啶碱基形成T-Hg2+-T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非标记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g2+的灵敏特异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0.65~3.5 nmol/L,检出限达0.17 nmol/L,能较好地识别Hg2+。该传感器有望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汞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模板 双金属纳米簇 模拟酶 汞离子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聚酰胺为探针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瑞国 朱斌 +2 位作者 刘巍 李经建 徐东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9-1123,共5页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可以长程传递电荷,DNA分子中的碱基π堆积结构为电荷的长程传递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电荷在DNA分子中的传递受碱基序列的影响,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构建DNA碱基错配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寡聚酰胺能和DNA以小沟绑定方式高亲和...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可以长程传递电荷,DNA分子中的碱基π堆积结构为电荷的长程传递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电荷在DNA分子中的传递受碱基序列的影响,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构建DNA碱基错配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寡聚酰胺能和DNA以小沟绑定方式高亲和力地结合,并且具有序列识别功能,本文以带有硝基官能团的寡聚酰胺分子为电化学探针,设计了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结果显示,寡聚酰胺与DNA修饰电极作用后,电化学响应显著增强,并且可以作为检测DNA碱基错配的电化学探针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 寡聚酰胺 dna 碱基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中性锇配合物的低背景DNA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应涛 王立衡 +3 位作者 李拂晓 高凤 高飞 汪庆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3-828,共6页
采用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一种电中性锇配合物Os(DPPZ)(PC)(H2O){DPPZ=联吡啶并[3,2-a,2',3'-c]吩嗪,PC=2,6-吡啶二羧酸}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结果表明,DNA的加入引起配合物特征吸收峰的减色及红移效应,说明二者之间... 采用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一种电中性锇配合物Os(DPPZ)(PC)(H2O){DPPZ=联吡啶并[3,2-a,2',3'-c]吩嗪,PC=2,6-吡啶二羧酸}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结果表明,DNA的加入引起配合物特征吸收峰的减色及红移效应,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嵌插作用.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溶液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且式电位正移,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嵌插作用模式.将该配合物作为杂交指示剂对CaMV35S启动子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发现,在单链探针DNA修饰电极上未观察到指示剂的电化学信号,而在杂交后的双链DNA电极上呈现灵敏的电化学响应,表明传感器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杂交指示剂在传感器上的还原峰电流与目标序列浓度在8.0×10-10~2.8×10-9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互补序列、碱基错配序列和非互补序列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中性锇配合物 杂交指示剂 dna电化学传感器 嵌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的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丽 白燕 +1 位作者 刘仲明 刘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4,共3页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 ,将巯己基修饰的具有乙肝病毒(HBV)DNA序列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 ,制得DNA电化学传感器 ;以电活性的Hoechst33258为指示剂 ,考察了该传感器对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DNA的响应 ;探讨DNA电化学传感器...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 ,将巯己基修饰的具有乙肝病毒(HBV)DNA序列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 ,制得DNA电化学传感器 ;以电活性的Hoechst33258为指示剂 ,考察了该传感器对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DNA的响应 ;探讨DNA电化学传感器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将传感器法与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样品 乙型肝炎病毒 dna 电化学传感器 检测 HBV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DNA传感器及其在环境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杜晓燕 陈文华 常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对 DNA传感器的分类、探针固定化技术、杂交指示剂的类型等进行了阐述 ,并且介绍了
关键词 dna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环境监测和医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用于DNA氧化性损伤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桂香 潘芊秀 王怀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12-1816,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HAp)-聚乙烯醇(PVA)涂层膜固定双链DNA,得到了一种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了由Fenton反应引起的DNA氧化性损伤.结果表明,一定量浓度的抗坏血酸(AA)能加速Fenton反应的进行,使DNA... 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HAp)-聚乙烯醇(PVA)涂层膜固定双链DNA,得到了一种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了由Fenton反应引起的DNA氧化性损伤.结果表明,一定量浓度的抗坏血酸(AA)能加速Fenton反应的进行,使DNA损伤很快达到极限;损伤试剂中Fe2+的浓度越大,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越多,对DNA的损伤就越严重;损伤试剂中EDTA的浓度越小,溶液中游离的Fe2+以及与DNA键合的Fe2+的浓度则相对越大,对DNA的损伤也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电化学传感器 dna损伤检测 羟基磷灰石 FENTON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四氮唑作为电化学嵌合剂的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琼 彭图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80-1683,共4页
提出了一种以红四氮唑 (TTC)作为嵌合剂 ,采用石墨修饰电极监测核酸杂交过程和测定特定 DNA片段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 TTC具有背景电流低 ,电活性强和对双链 DNA(ds DNA)选择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 ds DNA-TTC层 .在... 提出了一种以红四氮唑 (TTC)作为嵌合剂 ,采用石墨修饰电极监测核酸杂交过程和测定特定 DNA片段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 TTC具有背景电流低 ,电活性强和对双链 DNA(ds DNA)选择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 ds DNA-TTC层 .在电化学测定中 ,TTC的还原电流与靶 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 DNA的检测限可低达 6× 1 0 - 1 1 mol/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四氮唑 电化学嵌合剂 核酸 杂交 生物传感器 dna 伏安法 电化学方法 分析 石墨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苯胺掺杂乙醇胺固定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时伟杰 艾仕云 +1 位作者 张玉玮 朱鲁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7-510,共4页
本研究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掺杂乙醇胺修饰电极,并成功固定了DNA探针。文中对修饰电极的制备和DNA的固定杂交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嵌入双链DNA(dsDNA)分子碱基对中的亚甲基蓝的氧化还原峰电流,识别和测定溶液中... 本研究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掺杂乙醇胺修饰电极,并成功固定了DNA探针。文中对修饰电极的制备和DNA的固定杂交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嵌入双链DNA(dsDNA)分子碱基对中的亚甲基蓝的氧化还原峰电流,识别和测定溶液中互补的单链DNA(ssDNA)片段,从而实现对溶液中不同基因片段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dna 聚苯胺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封科军 姚艳玲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6-1680,共5页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台构建了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10-6~1×10-2mol/L)和良好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为1×10-6mol/L).采用制备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标记型p53抑癌基因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萍 刘晓琴 +1 位作者 王书民 金振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9-744,共6页
基于发夹型核酸探针的高特异性识别能力以及电活性物质与DNA磷酸骨架间的静电作用,以发夹型核酸作为分子识别探针,电活性物质六氨合钌(RuHex)作为杂交指示剂,构建了一种非标记型检测p53抑癌基因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发夹型核酸探针的高特异性识别能力以及电活性物质与DNA磷酸骨架间的静电作用,以发夹型核酸作为分子识别探针,电活性物质六氨合钌(RuHex)作为杂交指示剂,构建了一种非标记型检测p53抑癌基因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在10μmol/L RuHex溶液中,该传感器对目标DNA具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电化学信号与目标DNA浓度在2.5~10 n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5 nmol/L。根据电化学信号的差异可区别完全互补目标DNA、单碱基突变DNA和随机DNA分子。考察了单碱基突变位点不同的目标DNA分子与发夹型核酸探针的杂交效率,结果表明突变位点不同会影响发夹型核酸探针与目标DNA的杂交效率。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无需标记、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夹型核酸探针 RuHex P53基因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膜与自组装膜法制备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涛 杨婕 +1 位作者 张伟 焦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1-437,444,共8页
介绍了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原理和结构,对DNA探针固定(尤其是聚合物与自组装膜法固定DNA)以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聚合物膜 自组装膜 电化学dna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栾崇林 程顺喜 +1 位作者 蒋晓华 马文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9-692,共4页
总结小分子与DNA作用的方式,介绍用于小分子检测的DNA固定方法,并且对近年来DNA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药物及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关键词 dna传感器 电化学 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