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腺苷酰L-甲硫氨酸 (SAM)对 HL-60细胞 DNA甲基化酶活力和甲基化水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白坚石 马晴 +1 位作者 王萍 何忠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以 S-腺苷酰 - L-甲硫氨酸 (SAM)为诱导物 ,在 1 0 μmol/L最佳浓度下造成 1 6%的 HL- 60细胞分化 .HPLC检测结果表明 ,细胞基因组 DNA甲基化水平升高 .通过3H甲基同位素参入法研究细胞 DNA甲基化酶活力 ,则发现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酶活力... 以 S-腺苷酰 - L-甲硫氨酸 (SAM)为诱导物 ,在 1 0 μmol/L最佳浓度下造成 1 6%的 HL- 60细胞分化 .HPLC检测结果表明 ,细胞基因组 DNA甲基化水平升高 .通过3H甲基同位素参入法研究细胞 DNA甲基化酶活力 ,则发现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酶活力未见升高 .说明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升高并不是胞内 DNA甲基化酶催化能力改变的结果 ,而是由于 SAM进入细胞提供过量甲基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酰-L-甲硫氨酸 HL-60细胞 细胞分化 dna甲基化酶 甲基化水平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延缓衰老作用的分子生物机理研究——对小鼠肝DNA甲基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比特 林一萍 陈玉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6-57,共2页
采用一定浓度的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和人参汤剂处理老年和成年小鼠;并用3H-甲基掺入法测定了小鼠肝DNA甲基化酶的活力。结果证明TP和0.2%的人参汤剂能明显提高老年小鼠肝细胞DNA甲基化酶的活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为从分子生物... 采用一定浓度的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和人参汤剂处理老年和成年小鼠;并用3H-甲基掺入法测定了小鼠肝DNA甲基化酶的活力。结果证明TP和0.2%的人参汤剂能明显提高老年小鼠肝细胞DNA甲基化酶的活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为从分子生物的角度探讨TP延缓衰老的机理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肝细胞 茶多酚 人参 延缓衰老作用 分子生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小鼠肝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林一萍 陈比特 陈玉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1-73,共3页
采用茶多酚 (TP)处理老年小鼠 ,并用3 H-甲基掺入法测定了成年和老年小鼠肝DNA甲基化酶的活性。以传统抗衰老中药人参作阳性对照 ,结果证明TP和 0 2 %的人参汤剂能明显提高老年小鼠肝细胞DNA甲基化酶的活性 ,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肝细胞 茶多酚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DNA甲基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方淑梅 梁喜龙 +2 位作者 纪伟波 胡百兴 郑殿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30,共6页
植物DNA甲基化酶对建立与维持基因组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确保植物快速应对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初步明确了大豆中四类DNA甲基化酶蛋白及相应基因序列,并分析了进化关系和基因拷贝数,确定了基因在... 植物DNA甲基化酶对建立与维持基因组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确保植物快速应对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初步明确了大豆中四类DNA甲基化酶蛋白及相应基因序列,并分析了进化关系和基因拷贝数,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及酶蛋白的理化性质与亚细胞定位,同时揭示了大豆DNA甲基化酶蛋白的结构域和组织表达部位特异性。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知大豆DNA甲基化酶蛋白的特征对从遗传学上展开深入研究和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组 dna甲基化酶 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HL-60细胞分化和DNA甲基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忠效 顾郁 +2 位作者 饶泓 白坚石 马晴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474-477,共4页
以5-氮-2'-脱氧胞苷(5-aza-CdR)为诱导物,在0.5μmol/L的最佳浓度下,可诱导HL-60细胞分化达15%左右。同时,用[ ̄3H]-methyl-s-adenosylmethionine( ̄3H-SA... 以5-氮-2'-脱氧胞苷(5-aza-CdR)为诱导物,在0.5μmol/L的最佳浓度下,可诱导HL-60细胞分化达15%左右。同时,用[ ̄3H]-methyl-s-adenosylmethionine( ̄3H-SAM)为底物,通过同位素参入法,测定了不同浓度诱导物对HL-60细胞DNA甲基化酶活力的影响,发现在最佳诱导物浓度下,可使HL-60细胞DNA甲基化酶活力明显下降,此外,也比较了不同分化水平的HL-60细胞中具有不同甲基化水平的DNA在体外接受甲基的能力,从而证明5-aza-CdR诱导HL-60细胞分化与其DNA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HL60 细胞分化 dna甲基化酶 5-AZA-C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酶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小玲 冯斐斐 +3 位作者 何其栋 冯悦静 王威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对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影响,以及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水平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肺癌组DNMT1、DNMT3a表达水平(μg/L)[12.64(9.67~17.07),0.74(0.61~1.05)]高于对照组[11.07(7.85~17.59),0.66(0.49~1.00)(Z =1.884, P=0.002;Z=1.788,P=0.003)],DNMT3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3种DNMTs水平的百分位数25%、50%、75%为分界点分别将肺癌组和对照组分为4层,结果显示随着DNMT1、DNMT3a表达水平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趋势=4.062和7.853,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检测血清DNMTs的变化可预测患肺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d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大鼠肝DNA甲基化酶活性及基因组DNA对DNase敏感性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汪琛颖 马晴 何忠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用 3H标记的 S-腺苷酰 - L -甲硫氨酸 (3H- SAM)作为甲基供体 ,以同位素掺入法测定了正常大鼠、糖尿病肾病大鼠、中药“糖微康”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西药“开博通”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肝细胞的 DNA甲基化酶活性 ,并对从以上各组... 用 3H标记的 S-腺苷酰 - L -甲硫氨酸 (3H- SAM)作为甲基供体 ,以同位素掺入法测定了正常大鼠、糖尿病肾病大鼠、中药“糖微康”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西药“开博通”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肝细胞的 DNA甲基化酶活性 ,并对从以上各组动物肝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分别进行 DNase 敏感性分析 .结果显示 :糖尿病肾病大鼠肝 DNA甲基化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鼠肝 ,其基因组 DNA对 DNase 敏感性比正常大鼠肝增强 ;中药“糖微康”治疗及西药“开博通”治疗的大鼠的肝 DNA甲基化酶活性均有所回升 ,且中药组更接近正常大鼠对 DNase 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酶活性 基因组dna 敏感性 糖尿病肾病 dna甲基化酶 dnaseⅠ 糖微康 中药 药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酶
8
作者 白坚石 何忠效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69,共3页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酶分子量较大,对蛋白水解酶非常敏感。该酶优先作用于半甲基化DNA中的GpG序列的胞嘧啶;其C-端约500aa(氨基酸)由10个微区构成,具有较强的保守性;而N-端约350aa带电荷和极性较强,但易...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酶分子量较大,对蛋白水解酶非常敏感。该酶优先作用于半甲基化DNA中的GpG序列的胞嘧啶;其C-端约500aa(氨基酸)由10个微区构成,具有较强的保守性;而N-端约350aa带电荷和极性较强,但易被蛋白酶水解。酶对靶胞嘧啶的识别是通过其C-端至少三个区域完成的,而甲基化的完成则可能采用“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纲 d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肝DNA甲基化酶的纯化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9
作者 白坚石 何忠效 顾郁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735-739,共5页
以Wistar大鼠肝为材料,确立了一个简便的纯化鼠肝DNA甲基化酶的程序,包括:细胞的超声破碎、去内源核酸、硫酸铵盐析、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及SephadexG-150凝胶过滤... 以Wistar大鼠肝为材料,确立了一个简便的纯化鼠肝DNA甲基化酶的程序,包括:细胞的超声破碎、去内源核酸、硫酸铵盐析、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及SephadexG-150凝胶过滤。用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孔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纯化后的酶已达电泳均一,且酶的比活力提高112倍。以聚丙烯酰胺孔梯度凝胶电泳测得其天然酶的分子量为365kD,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有两种亚基,大亚基为95kD,小亚基为85kD,推测该酶由两个大亚基和两个小亚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提纯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对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凤珍 易建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67,共5页
在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过程中,供体细胞的细胞核要由高度甲基化状态转变为胚胎细胞的非甲基化状态,从而实现全能性的重新获得。试验利用DNA甲基化酶(5-aza-dc)抑制剂处理供体细胞,尝试建立一种既不影响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又能降低供体细胞... 在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过程中,供体细胞的细胞核要由高度甲基化状态转变为胚胎细胞的非甲基化状态,从而实现全能性的重新获得。试验利用DNA甲基化酶(5-aza-dc)抑制剂处理供体细胞,尝试建立一种既不影响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又能降低供体细胞细胞核的甲基化状态的最适浓度和方法,从而提供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动物效率的方法。在试验中,用不同浓度的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奶牛成纤维细胞72 h,通过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制备染色体分裂相,检测其染色体数目、结构等的改变,结果显示,低浓度的甲基化酶抑制剂(0.005和0.01μmol/L)处理,染色体没有发生明显的畸变(P>0.05),染色体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高浓度(0.03与0.05μmol/L)处理导致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加(P<0.05),而0.1μmol/L的5-aza-dc处理后染色体畸形率增加更为明显(P<0.01)。总之,此试验的结果说明在对供体细胞做甲基化处理时用0.005和0.01μmol/L的5-aza-dc处理不会影响细胞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但是高浓度处理则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加,不能用于体细胞克隆动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抑制剂 奶牛成纤维细胞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酶3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然 上官艺 +1 位作者 仇鑫 李子孝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1期1178-1182,共5页
近来的研究显示,DNA甲基化酶3A(DNA methylase 3 alpha,DNMT3A)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体细胞DNMT3A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多种免疫细胞、作用机制影响... 近来的研究显示,DNA甲基化酶3A(DNA methylase 3 alpha,DNMT3A)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体细胞DNMT3A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多种免疫细胞、作用机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心脑血管疾病一项尚未明确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重点介绍DNMT3A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3A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病 作用机制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HI DNA甲基化酶的提纯及物理化学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继艳 何忠效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511-516,共6页
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及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法,从噬淀粉芽孢杆菌HI(Bacillus amyloliguefaciens HI)提纯了DNA甲基化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查,已达电泳均一,比活力提高了326倍。并用聚丙烯酰胺... 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及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法,从噬淀粉芽孢杆菌HI(Bacillus amyloliguefaciens HI)提纯了DNA甲基化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查,已达电泳均一,比活力提高了326倍。并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法测得其天然酶的分子量为273000,又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它的亚基分子量为34500,故该酶有8个分子量相同的亚基。用凝胶电聚焦法测得其pI_(22 c)=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提纯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和蛋白质甲基化酶与发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伟伟 曹梦西 +1 位作者 杨玉慧 赵浩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195-196,199,共3页
甲基化在DNA分子和蛋白质中普遍存在,是细胞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修饰方式,分别由DNA甲基化酶和蛋白质甲基化酶完成。DNA甲基化酶不仅在维持DNA甲基化和基因组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 甲基化在DNA分子和蛋白质中普遍存在,是细胞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修饰方式,分别由DNA甲基化酶和蛋白质甲基化酶完成。DNA甲基化酶不仅在维持DNA甲基化和基因组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蛋白质甲基化酶目前了解比较多的是蛋白质精氨酸转移酶和赖氨酸转移酶,它们都参与组蛋白甲基化,在基因转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蛋白质精氨酸转移酶还在RNA加工、信号传导、蛋白质定位以及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酶 组蛋白甲基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DNA去甲基化酶ROS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喜龙 李国兰 +4 位作者 崔洪秋 鞠世杰 洪艳华 方淑梅 郑殿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4,333,共5页
利用NCBI、Phytozome、ExPASy等网站及其数据库,初步确定了大豆DNA去甲基化酶ROS1的蛋白及基因序列、基因拷贝数、理化特性等,并进一步预测分析了二级结构及结构域,同时结合Clustal X2.0和MEGA4.0等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进化... 利用NCBI、Phytozome、ExPASy等网站及其数据库,初步确定了大豆DNA去甲基化酶ROS1的蛋白及基因序列、基因拷贝数、理化特性等,并进一步预测分析了二级结构及结构域,同时结合Clustal X2.0和MEGA4.0等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豆ROS1包括6个拷贝,ROS1各拷贝的分子量相近,等电点酸性,具有相似的潜在磷酸化位点,属于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都位于细胞核内,且不含信号序列。α螺旋是主要的二级结构,均含有DNA_glycosylase,HhH-GPD_domain和HTH_base_excis_C三个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dna甲基化酶 ROS1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籽粒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正宁 刘大同 +5 位作者 张晓 江伟 王玲 李东升 程晓明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1371,共11页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观遗传修饰因子,涉及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本研究基于小麦基因组数据,对小麦DNA去甲基化酶基因(TadMTase)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基因组...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观遗传修饰因子,涉及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本研究基于小麦基因组数据,对小麦DNA去甲基化酶基因(TadMTase)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基因组中包含18个TadMTase基因,分布于小麦1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将TadMTase分为ROS、DML3、DML4和DML5等4个亚家族,亚家族之间的TadMTase基因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存在差异,但同一个系统进化树分支中的亚族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保守motifs和结构域,为植物dMTase基因家族的直系同源基因,在进化方面具有保守性。亚细胞定位预测TadMTase均定位于细胞核中;通过与小麦祖先物种的进化及共线性分析,发现在小麦异源六倍体形成过程中存在部分TadMTase基因丢失;TadMTase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光信号、植物激素、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等相关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TadMTase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和籽粒发育不同时期表达模式不同,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进一步RNA-Seq和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ROS1b-1A.1和TaROS1a-5A/D分别在籽粒的种皮和胚乳发育时期显著上调表达,且在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中表达存在差异。结果为TadMTase基因在调控小麦籽粒生长发育及其品质形成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dna甲基化酶 基因家族 籽粒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主动去甲基化酶研究进展及药物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菊 凌霜 +2 位作者 甘我挺 孙丽 许锦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45-1349,共5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相对稳定且可遗传的表观遗传修饰,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影响DNA的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包括基因印迹、X染色体的失活、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转座子及逆转录转座子的沉默及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沉默等,也与癌症、心血管疾病... DNA甲基化是一种相对稳定且可遗传的表观遗传修饰,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影响DNA的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包括基因印迹、X染色体的失活、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转座子及逆转录转座子的沉默及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沉默等,也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是当代表观遗传学研究比较清晰的部分。而作为其表观遗传调控平衡的DNA主动去甲基化现象是近几年研究开始探索的热点之一,DNA去甲基化能诱导基因的重新活化及功能表达,动植物细胞中均发现DNA主动去甲基化现象,目前其相关机制研究已获得不小进展。本文就目前DNA主动去甲基化及相关酶类的累积报道和文献进行综述,对DNA去甲基化调节机制进一步理解以期拓宽对表观遗传调控的认识,为开发药物介导DNA去甲基化过程从而参与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 dna主动去甲基化酶 衰老 TET dna甲基化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DNA去甲基化酶IDM1基因5'调控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方淑梅 韩毅强 +4 位作者 张文慧 洪艳华 李丹丹 范金辉 梁喜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IDM1基因在大豆中的存在状况及其5’调控区的启动子序列、甲基化位点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DM1基因在大豆中存在2个拷贝Glyma12g35760和Glyma13g34641,并且在表达时存在选择性剪接。对5’...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IDM1基因在大豆中的存在状况及其5’调控区的启动子序列、甲基化位点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DM1基因在大豆中存在2个拷贝Glyma12g35760和Glyma13g34641,并且在表达时存在选择性剪接。对5’端的-2 000~200 bp序列分析发现,Glyma12g35760存在1段可能的启动子序列,1个CpG岛,大小为133 bp,位于495~627核酸序列之间,存在5个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转录因子有SBF-1和athb-1两种;Glyma13g34641存在8段可能的启动子序列,无CpG岛,存在6个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转录因子有P,SBF-1,MYB.Ph。该分析结果可为IDM1基因在大豆中的试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dna甲基化酶 IDM1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DNA脱甲基化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连作胁迫应答
18
作者 方淑梅 侯雪 +3 位作者 邱草威 韩蓓 胡俊杰 梁喜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127,共6页
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Phytozome v12.1.6获得大豆DNA脱甲基化相关基因Glyma03g34860和Glyma10g07601的CDS序列,以大豆叶片RNA为模板,RT-PCR克隆获得Glyma03g34860基因大小为5226 bp,Glyma10g07601基因大小为6045 bp。利用STRING在线软... 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Phytozome v12.1.6获得大豆DNA脱甲基化相关基因Glyma03g34860和Glyma10g07601的CDS序列,以大豆叶片RNA为模板,RT-PCR克隆获得Glyma03g34860基因大小为5226 bp,Glyma10g07601基因大小为6045 bp。利用STRING在线软件预测这两个转录本的互作蛋白质完全一致,主要互作蛋白8个,包括一个AP位点裂解酶和2个RNA聚合酶亚基;采用qRT-PCR分析他们对大豆连作综合逆境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连作综合逆境胁迫使Glyma03g34860和Glyma10g07601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上调,其中,Glyma10g07601基因在大豆品种安达农家、黑大豆、绥农14和黑农40达显著水平(P<0.05),分别增加1.37、1.22、1.98倍和1.67倍;Glyma03g34860基因在大豆品种垦丰16、绥农14达显著水平(P<0.05),分别增加1.62倍和1.65倍,因此推测他们可能通过使基因组DNA脱甲基化而参与大豆连作综合逆境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连作综合逆境 连作胁迫应答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子植物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秋香 薛庆中 徐建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6-285,共10页
DNA甲基化模式和水平取决于DN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作用,而DNA去甲基化酶在DNA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以已知的10个DNA去甲基化酶基因为参照,鉴定出两种单子叶植物(水稻和高粱)、两种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毛果杨)中... DNA甲基化模式和水平取决于DN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作用,而DNA去甲基化酶在DNA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以已知的10个DNA去甲基化酶基因为参照,鉴定出两种单子叶植物(水稻和高粱)、两种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毛果杨)中所有的DNA去甲基化酶同源基因,其中新鉴定出两类DNA去甲基化酶类似基因DML4和DML5。基于保守的糖苷酶结构域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表明,植物中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存在串联复制、染色体区段复制和全基因组复制而导致基因的新功能化和亚功能化。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理解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功能与进化的关系,以期为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在植物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酶 糖苷酶结构域 进化 基因复制与丢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瑶 张伟富 +8 位作者 任恒泽 熊飞 张豪杰 姚利娜 刘莹 王璐 王新超 杨亚军 郝心愿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9,共12页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具有糖基化酶和脱嘌呤裂合酶活性的双功能酶。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DNA去甲基化酶(CsdMTase)编码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和序列分析。全基因组鉴定结果表明,舒茶早...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具有糖基化酶和脱嘌呤裂合酶活性的双功能酶。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DNA去甲基化酶(CsdMTase)编码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和序列分析。全基因组鉴定结果表明,舒茶早基因组中包含4个CsdMTases,系统进化分析将CsdMTases分为DME和ROS两个分支,基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成员之间的基因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存在差异。不同CsdMTases蛋白的理化性质相似,均包含ENDO3c和RRM_DME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且都定位在细胞核中。CsdMTases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光信号响应、植物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等相关顺式作用元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sdMTase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在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拟盘多毛孢菌(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和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等生物胁迫及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下,CsdMTase的表达均被显著诱导;冬季休眠过程中CsdMTases在不同品种成熟叶和越冬芽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CsDMEa、CsDMEb在花芽发育及种子萌发的不同阶段的表达存在显著上调过程。CsdMTases介导的主动去甲基化过程在调控茶树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揭示茶树表观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dna甲基化酶 逆境胁迫响应 生长发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