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戈春城 汪羽 +4 位作者 何三纲 徐佳 王曦 童国勇 余周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下载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 目的:探讨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下载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OSCC队列数据(n=362)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GSE42743数据集(n=103)。比较OSC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DDIT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DDIT4与OSC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DDIT4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结果:DDIT4在OSCC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OSCC患者中,DDIT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01),且OSCC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1)。进一步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DIT4高表达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DIT可能与低氧反应、糖酵解、雷帕霉素靶蛋白C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1,mTORC1)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通路、G 2M检查点、p53信号通路等生物学功能有关。结论:DDIT4基因在OSCC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高表达DDIT4基因的OSCC患者预后不佳。因此,DDIT4可作为OSCC预后评估的一种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3α甲基化与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2
作者 许文青 李艺珊 +2 位作者 韩秋峪 宋芳静 孟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97-3502,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80例,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DM1组,40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GDM2组,40例),另选取同期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HIF-3α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3αmRNA、DDIT4 mRNA水平。对比分析3组数据,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分析HIF-3αmRNA、DDIT4 mRNA与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进行不良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1组及GDM2组孕前BMI、FPG、HbA1c、TC、TG、LDL-C、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GDM1组及GDM2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1组及GDM2组HIF-3α基因甲基化率更高,HIF-α、DDIT4 mRNA表达水平更低,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各项不良妊娠结局与HIF-3α及DDIT4 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HIF-3αmRNA和DDIT4 mRNA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HIF-3α甲基化率升高、HIF-3α及DDIT4基因表达降低与GDM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缺氧诱导-3α dna损伤诱导转录4 甲基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过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HT-2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宇飞 孙雨晴 +7 位作者 张凯丽 宋美燕 李佳琪 张娟 王磊 吴雪梅 赵虹 刘志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7-936,共10页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由细胞增殖凋亡紊乱引起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本室前期利用RNA-Seq技术,发现小鼠神经管畸形胚胎脑组织中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表达水平增加,但其...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由细胞增殖凋亡紊乱引起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本室前期利用RNA-Seq技术,发现小鼠神经管畸形胚胎脑组织中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表达水平增加,但其在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拟探索Ddit4过表达对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Ddit4在小鼠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Ddit4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X-3-Ddit4,限制性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表明pEX-3-Ddit4构建成功。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转染pEX-3-Ddit4后,HT-22细胞中DDIT4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CCK-8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Ddit4过表达导致HT-22细胞增殖下降(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pEX-3-Ddit4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比例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转染pEX-3-Ddit4能够显著上调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水平(P<0.05),表明Ddit4过表达促进HT-22细胞凋亡。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Ddit4显著降低细胞β-联蛋白(β-catenin)、T细胞因子4、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的表达水平(P<0.05),核内β-联蛋白减少,提示Ddit4过表达抑制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过表达Ddit4的同时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LiCl处理细胞可逆转上述现象,表明Ddit4过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HT-22细胞发挥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4 真核表达载体 HT-22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通过靶向抑制DDIT4促进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梁丹 赵思琪 +4 位作者 李志阳 肖雅文 丁菁 肖瑛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33-1941,共9页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DKD)中微小RNA-22(miR-22)是否能靶向抑制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DDIT4)的表达,进而通过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蛋白(ATM)-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通路促进DNA损伤。方法:(1)C57BL小鼠建立糖尿病(DM)模型,于1...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DKD)中微小RNA-22(miR-22)是否能靶向抑制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DDIT4)的表达,进而通过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蛋白(ATM)-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通路促进DNA损伤。方法:(1)C57BL小鼠建立糖尿病(DM)模型,于16周后处死,分析其生化指标并对肾脏组织做HE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p-ATM、p-Chk2和DDIT4蛋白水平;(2)分别用高糖(30 mmol/L葡萄糖)和正常糖(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彗星实验检测DNA双链断裂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高糖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TM、p-Chk2和DDIT4蛋白水平;(3)构建DDIT4过表达质粒,转染NRK-52E细胞后通过彗星实验检测DDIT4过表达对DNA双链断裂的影响,并构建miR-22模拟物(mimics)和抑制物(inhibitor),分别转染miR-22 mimics和inhibitor,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TM、p-Chk2和DDIT4蛋白水平。结果:(1)DM组小鼠肾组织中p-ATM和p-Chk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DDIT4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2)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比正常糖培养的细胞彗尾更长,p-ATM和p-Chk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DDIT4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3)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过表达DDIT4后,p-ATM和p-Chk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彗尾变短;转染miR-22 mimics后,p-ATM和p-Chk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DDIT4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转染miR-22 inhibitor后,p-ATM和p-Chk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DDIT4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糖可导致DNA损伤加重,其机制可能为miR-22靶向抑制DDIT4表达,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DNA损伤,从而促进DK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微小RNA-22 dna损伤诱导转录4 糖尿病肾病 ATM-Chk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IT4介导的自噬在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媛媛 赵恒光 +1 位作者 杨桂红 雷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97-2406,共10页
目的探索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 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 4,DDIT4)在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A,UVA)和过氧化氢(H 2 O 2)建立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C... 目的探索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 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 4,DDIT4)在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A,UVA)和过氧化氢(H 2 O 2)建立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CCK-8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细胞活力,利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试剂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电镜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观察DDIT4及自噬相关指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泛素结合蛋白(ubiquitin-binding protein P62,P62)、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UVA和H 2 O 2导致毛乳头细胞内ROS升高,活力下降(P<0.05);氧化应激环境下毛乳头细胞内的DDIT4表达增加(P<0.05),而抗氧化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可有效抑制此效应(P<0.05);UVA或H 2 O 2处理后毛乳头细胞内自噬水平升高,表现为自噬体数量增多,LC3Ⅱ/Ⅰ比值增高(P<0.05),P62表达下降(P<0.05),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阻断自噬可观察到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P<0.05),细胞内ROS增多(P<0.05),反之,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可增加自噬水平提升氧化条件下毛乳头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内ROS生成(P<0.05);下调DDIT4表达可使氧化应激环境下毛乳头细胞自噬减弱,LC3Ⅱ/Ⅰ减少(P<0.05),p-mTOR/mTOR、P62增加(P<0.05),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内ROS增多(P<0.05)。结论DDIT4可能通过自噬缓解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4 自噬 氧化应激 毛乳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IT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怡 高维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6-960,共5页
脑卒中(stroke)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a stroke)的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更是居高不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4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失活诱导GADD45α依赖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7
作者 吴森斌 伍健伟 +5 位作者 马莹 赵凡一 曹东芳 梁建峰 胡坤华 袁忠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767,共10页
【目的】探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激酶失活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成熟7 d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分别用含25 mmol/L KCl(25 K)培养基、5 mmol/L KCl(5 K)培养基和含ATM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10μmol/L;K... 【目的】探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激酶失活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成熟7 d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分别用含25 mmol/L KCl(25 K)培养基、5 mmol/L KCl(5 K)培养基和含ATM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10μmol/L;Ku60019,15μmol/L)的25 K培养基后进行免疫印迹检测ATM、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或培养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分析。在C6细胞和CGNs中转染ATM和GADD45α特异性siRNA,q-PCR和免疫印迹验证其干扰效率。体外成熟5 d的CGNs通过磷酸钙转染ATM特异性siRNA和pCMV-EGFP 4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和凋亡分析。体外成熟7 d的CGNs用含ATM特异性抑制剂的25 K培养基培养8 h后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通路富集分析。体外成熟5 d的CGNs通过磷酸钙转染GADD45α特异性siRNA和pCMV-EGFP 48 h,用含15μmol/L Ku6的25 K培养基处理8 h或5 K培养基处理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和凋亡分析。【结果】与25 K组相比,5 K处理组和ATM特异性抑制剂处理组的CGNs ATM蛋白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细胞核固缩率增加。C6细胞和CGNs中转染ATM和GADD45α特异性siRNA后有效降低ATM和GADD45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相比,CGNs转染ATM特异性siRNA后,细胞核固缩率升高。在Ku55933处理组中鉴定出835个基因表达上调,848个基因表达下调;在Ku60019处理组中鉴定出454个基因表达上调,314个基因表达下调;274个基因在Ku5处理组和Ku6处理组中共同上调,179个基因在Ku5处理组和Ku6处理组中共同下调,其中ATM下游靶标GADD45α表达上调;通路富集结果显示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凋亡信号通路等被显著富集。与对照相比,抑制剂处理组和5K组GADD45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相比,转染GADD45α特异性siRNA后用含15μmol/L Ku60019的25 K培养基处理8 h或5 K培养基处理后的CGNs细胞核固缩率降低。【结论】ATM活性降低诱导GADD45α依赖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凋亡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发 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5通过miR-483-3p/DDIT4轴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顺铂敏感性和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韵 宋姗 +1 位作者 彭斐 胡文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7-563,共7页
目的 探究LncRNA SNHG1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顺铂(DDP)敏感性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miR-483-3p/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DDIT4)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NSCLC细胞(A549)、NSCLC耐药细胞(A549/DDP),检测两种细胞对DDP的... 目的 探究LncRNA SNHG1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顺铂(DDP)敏感性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miR-483-3p/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DDIT4)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NSCLC细胞(A549)、NSCLC耐药细胞(A549/DDP),检测两种细胞对DDP的IC50及LncRNA SNHG15、miR-483-3p、DDIT4 mRNA与蛋白表达,将A549/DDP细胞随机分为A549/DDP组、si NC组、si SNHG15组、si SNHG15+inhibitor NC组、si SNHG15+miR-483-3p inhibitor组、si SNHG15+miR-483-3p inhibitor+si NC组、si SNHG15+miR-483-3p inhibitor+si DDIT4组;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E-cad、N-cad、DDIT4蛋白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83-3p与LncRNA SNHG15、DDIT4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对DDP的IC50、LncRNA SNHG15、DDIT4 mRNA与蛋白升高,miR-483-3p水平降低(P <0.05);A549/DDP组细胞间黏附明显被破坏;si SNHG15组、si SNHG15+miR-483-3p inhibitor+si DDIT4组细胞排列相对紧密,呈现上皮细胞特性;si SNHG15+miR-483-3p inhibitor组较si SNHG15组细胞排列松散、扩散细胞多;与A549/DDP组相比,si SNHG15组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E-cad表达升高,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N-cad、DDIT4表达降低(P <0.05);与si SNHG15组相比,si SNHG15+miR-483-3p inhibitor组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E-cad表达降低,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N-cad、DDIT4表达升高(P <0.05)。结论沉默A549/DDP细胞中SNHG15表达可通过调控miR-483-3p/DDIT4,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侵袭、迁移、EMT,并降低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NHG15 miR-483-3p dna损伤诱导转录4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IT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自噬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姣 李婧 罗福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检测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的表达及其对下游的细胞蛋白合成、增殖和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对15例人皮肤... 目的:检测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的表达及其对下游的细胞蛋白合成、增殖和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对15例人皮肤BCC组织和正常皮肤15例进行检测,比较两者DDIT4、p S6K1、p4E-BP1和LC3Ⅱ/Ⅰ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DDIT4(0.247±0.152,P=0.005)在BCC中的表达被明显抑制,伴p4E-BP1表达(0.290±0.169,P=0.015)和LC3Ⅱ/Ⅰ的比值(0.692±0.154,P=0.007)降低,但p S6K1(0.837±0.050,P=0.000)表达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差异。结论:DDIT4在BCC中的表达受抑制,可能通过其下游的mTORC1通路进而促进癌细胞的蛋白合成和增殖能力,但自噬流受阻,参与BCC的发生发展过程;DDIT4及其下游通路信号可能作为BCC的进一步治疗及预后研究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4 基底细胞癌 肿瘤增殖 自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D45g通过抑制E2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抑癌作用
10
作者 常利珍 赵杨杨 +5 位作者 郭丹 王楠 尹静 任倩 尤娜 马小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6-742,共7页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2F1与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g(GADD45g)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GADD45g是否通过抑制E2F1诱导AML细胞DNA损伤、凋亡、衰老、周期阻滞和提高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2F1与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g(GADD45g)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GADD45g是否通过抑制E2F1诱导AML细胞DNA损伤、凋亡、衰老、周期阻滞和提高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初诊为AML患者32例骨髓标本及AML细胞系U937、HL60、THP-1和Molm-13,用q 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GADD45g和E2F1 m 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构建E2F1过表达载体,并制备重组慢病毒在过表达GADD45g的Molm-13和THP-1细胞中过表达E2F1,通过彗星实验、Annexin V/7AAD流式细胞术、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等确定GADD45g是否通过抑制E2F1对AML细胞发挥抑癌作用。结果:AML患者骨髓和细胞系中GADD45g和E2F1 m 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63,P<0.01)。GADD45g在AML细胞系中过表达显著抑制了E2F1的表达(均P<0.01)。成功构建同时过表达GADD45g和E2F1的Molm-13和THP-1细胞,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GADD45g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过表达GADD45g的细胞相比,同时过表达GADD45g和E2F1细胞的凋亡、衰老率和DNA损伤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在过表达GADD45g的细胞中过表达E2F1逆转了GADD45g诱导的周期阻滞(均P<0.01),进而降低了过表达GADD45g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P<0.01)。结论:GADD45g通过抑制E2F1在AML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E2F1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g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CAN4在早期胚胎及多能干细胞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11
作者 袁文 李雪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6-1022,共7页
含有锌指和SCAN结构域的蛋白质4(zinc finger and SCAN domain containing 4,ZSCAN4)在2细胞期胚胎以及胚胎干细胞中作为DNA结合蛋白质特异性表达。ZSCAN4能够调控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期... 含有锌指和SCAN结构域的蛋白质4(zinc finger and SCAN domain containing 4,ZSCAN4)在2细胞期胚胎以及胚胎干细胞中作为DNA结合蛋白质特异性表达。ZSCAN4能够调控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期间通过促进DNA损伤修复和纠正染色体异常,以维持植入前胚胎的基因组和染色体完整性。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向2细胞样细胞转换期间,ZSCAN4与ATP依赖性染色质重塑因子相互作用,调节鼠内源性逆转录病毒L(mur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 L,MERVL)增强子的活性,激活周边的2细胞期基因的表达,促进胚胎干细胞向2细胞样细胞的转变。ZSCAN4还能通过降低DNA甲基化水平同时介导异染色质沉默,并促使端粒重组和端粒延伸,保持基因组稳定性,进一步维持多能干细胞的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性,促进mESCs向胚胎2细胞样细胞转变。此外,ZSCAN4还能在重编程中重新激活早期胚胎基因,显著提高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的产生效率,降低iPSCs形成过程中的DNA损伤,并通过延长端粒保持基因组稳定性,从而促进无遗传缺陷和高质量iPSCs的生成。该文围绕ZSCAN4调控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介导多能干细胞的端粒延长以及在体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等生物学功能展开论述,以期为早期胚胎发育、多能干细胞的维持以及重编程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有锌指和SCAN结构域的蛋白质4 端粒 基因组激活 dna损伤 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c-5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2
作者 赵斌 杨金叶 +8 位作者 李支尧 毕城伟 杨李波 施致裕 李心 张建朋 施远龙 杨勇 张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2-1643,共12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c-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LNCap细胞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LNCap组(无转染质粒)、miR-30c-5p mimic组(转染miR-30c-5p mimic)、mimic NC组(转染miR-30c-5p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c-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LNCap细胞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LNCap组(无转染质粒)、miR-30c-5p mimic组(转染miR-30c-5p mimic)、mimic NC组(转染miR-30c-5p mimic NC)、sh-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DIT4)组(转染sh-DDIT4)、sh-NC组(转染sh-DDIT4 NC)、miR-30c-5p mimic+pc-DNA3.1-NC组(共转染miR-30c-5p mimic和pc DNA3.1-DDIT4空载质粒)和miR-30c-5p mimic+pc-DNA3.1-DDIT4组(共转染miR-30c-5pmimic和pc-DNA3.1-DDIT4过表达质粒),RWPE-1细胞正常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0c-5p和DDIT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DDIT4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LNCap细胞增殖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LNCap细胞侵袭细胞数,划痕实验检测各组LNCap细胞划痕愈合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0c-5p与DDIT4的靶向关系。体内裸鼠成瘤实验,18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gomiR-NC组(转染agomiR-30c-5p NC)和agomiR-30c-5p组(转染agomiR-30c-5p),每组6只。agomiR-NC组和agomiR-30c-5p组裸鼠皮下注射LNCap细胞,空白组裸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体积。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形态表现,RT-qPCR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miR-30c-5p和DDIT4 mRNA表达水平及DDIT4蛋白荧光强度。结果:体外前列腺癌细胞实验,与人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比较,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miR-30c-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DDIT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转染48 h后,与LNCap组和mimic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组LNCap细胞中miR-30c-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NCap组和sh-NC组比较,sh-DDIT4组LNCap细胞中DDIT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miR-30c-5p mimic组和miR-30c-5p mimic+pcDNA3.1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pc-DNA3.1-DDIT4组LNCap细胞中miR-30c-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miR-30c-5p mimic组和miR-30c-5p mimic+pcDNA3.1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pc-DNA3.1-DDIT4组LNCap细胞中DDIT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miR-30c-5pmimic组和miR-30c-5pmimic+pcDNA3.1NC组比较,miR-30c-5pmimic+pc-DNA3.1-DDIT4组LNCap细胞中DDI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CK-8法检测,与LNCap组和mimic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组LNCap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与LNCap组和sh-NC组比较,sh-DDIT4组LNCap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与miR-30c-5p mimic组和miR-30c-5pmimic+pcDNA3.1NC组比较,miR-30c-5pmimic+pc-DNA3.1-DDIT4组LNCap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LNCap组和mimic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组LNCap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LNCap组和sh-NC组比较,sh-DDIT4组LNCap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miR-30c-5pmimic组和miR-30c-5p mimic+pcDNA3.1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pc-DNA3.1-DDIT4组LNCap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划痕实验检测,与LNCap组和mimic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组LNCap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与LNCap组和sh-NC组比较,sh-DDIT4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与miR-30c-5p mimic组和miR-30c-5p mimic+pcDNA3.1 NC组比较,miR-30c-5p mimic+pc-DNA3.1-DDIT4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升高(P<0.01)。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与共转染WT-DDIT4和mimic NC的LNCap细胞比较,共转染WT-DDIT4和miR-30c-5p mimic的LNCap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细胞注射后第3、6、9、12和15天,与空白组和agomiR-NC组比较,agomiR-30c-5p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HE染色观察,空白组和agomiR-NC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核增大,核仁突出且畸形;agomiR-30c-5p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部分区域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恢复正常形态。RT-qPCR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与agomiR-NC组比较,agomiR-30c-5p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miR-30c-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和agomiR-NC组比较,agomiR-30c-5p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DDIT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DDIT4蛋白主要在细胞质表达,与空白组和agomiR-NC组比较,agomiR-30c-5p组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DDIT4蛋白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30c-5p在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可通过靶向下调DDIT4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从而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微小RNA-30c-5p dna损伤诱导转录4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IT3调控TNF-α刺激下ATDC5细胞软骨向分化
13
作者 杨畅 许筱霄 +2 位作者 董晓菲 董伟 王家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究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下,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3,DDIT3)对ATDC5细胞软骨向分化的调控。方法:不同浓度TNF-α(0、1、10、20 ng/mL)刺激下诱导ATDC5细胞分... 目的:探究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下,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3,DDIT3)对ATDC5细胞软骨向分化的调控。方法:不同浓度TNF-α(0、1、10、20 ng/mL)刺激下诱导ATDC5细胞分化7 d,同时在10 ng/mL TNF-α刺激下诱导慢病毒稳定转染ATDC5细胞分化7 d,qRT-PCR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DIT3、软骨向分化指标Sox9、Col10a1以及p-AKT、AKT蛋白表达情况,阿尔新蓝染色检测细胞外基质形成情况。结果:不同浓度TNF-α刺激下诱导ATDC5细胞分化引起COX2、IL-6、NOS2、MMP-13和DDIT3表达明显升高,Sox9、X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X alpha 1 chain,Col10a1)的表达下降。敲低DDIT3部分逆转了10 ng/mL TNF-α刺激导致的Sox9、Col10a1的表达下降和细胞外基质形成减少,同时促进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表达。结论:在TNF-α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中,DDIT3调控了ATDC5细胞软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3 肿瘤坏死因 ATDC5细胞 软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