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微阵列技术在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邱萍英 许莹 +2 位作者 胡国艳 王华成 林裕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DNA微阵列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CR结合DNA微列阵技术检测3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用DNA测序法验证DNA微列阵技术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分别为快代谢型109例(36.3%)... 目的探讨DNA微阵列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CR结合DNA微列阵技术检测3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用DNA测序法验证DNA微列阵技术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分别为快代谢型109例(36.3%),中等代谢型158例(52.7%),慢代谢型33例(11.0%);DAN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与DNA测序法结果完全一致;患者性别之间基因型和表型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NA微阵列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替代DNA测序法用于个体化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阵列技术 基因多态性 dna测序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微阵列技术在辐射诱导基因表达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饶亚岚 陈肖华 毛秉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综述了辐射诱导基因表达的复杂性,以及近年来DNA微阵列技术在辐射诱导基因表达研究中的运用,并就辐射诱导基因可能为放射病诊断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基因表达 dna微阵列 辐射诱导基因 辐射损伤 放射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测序DNA微阵列的等长变覆盖探针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建明 方辉 +2 位作者 胡弘 陆祖宏 孙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针对再测序DNA微阵列的寡核苷酸探针设计 ,提出了 2种等长变覆盖的方法 :①基于Tm距离的探针优化方法 ,从冗余探针集中逐步删除具有最大Tm 距离的探针 ;②应用遗传算法 ,将候选探针集编码为染色体 ,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得到... 针对再测序DNA微阵列的寡核苷酸探针设计 ,提出了 2种等长变覆盖的方法 :①基于Tm距离的探针优化方法 ,从冗余探针集中逐步删除具有最大Tm 距离的探针 ;②应用遗传算法 ,将候选探针集编码为染色体 ,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得到最大适应度的探针集 .这 2种方法 ,都能在探针长度相等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相邻探针之间的覆盖度使探针的Tm 值尽可能保持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 :等长变覆盖法得到的探针集整体优于等长移位法和变长变覆盖法的结果 ,具有更好的杂交条件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设计 再测序dna微阵列 等长变覆盖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ging选择性集成演化硬件DNA微阵列数据分类方法
4
作者 王进 冉仟元 +1 位作者 丁凌 赵蕊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36-1241,共6页
为了提高演化硬件(EHW)分类系统的泛化能力和减少硬件代价,提出了一种用于DNA微阵列数据分类的演化硬件多分类器选择性集成学习方法。重点讨论了基于Bagging的选择性集成学习策略和基于虚拟可重构结构的演化硬件分类系统构架。通过对原... 为了提高演化硬件(EHW)分类系统的泛化能力和减少硬件代价,提出了一种用于DNA微阵列数据分类的演化硬件多分类器选择性集成学习方法。重点讨论了基于Bagging的选择性集成学习策略和基于虚拟可重构结构的演化硬件分类系统构架。通过对原始数据训练集的随机重采样生成训练子集完成对演化硬件基分类器的训练,并选择其中识别率较高的基分类器进行集成以获得更高的分类性能。演化硬件分类系统对DNA微阵列数据的学习与分类均在Xilinx Virtex xcv2000E FPGA硬件平台上实现。通过对急性白血病和肺癌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演化硬件集成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保证较高识别率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硬件代价,且具有更短的学习时间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硬件(EHW) BAGGING dna微阵列 选择性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正交质心特征选取的DNA微阵列数据分析
5
作者 钱夕元 倪中新 邵志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微阵列数据具有样本小、维度高的特点,给数据分析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中,从微阵列数据里挑选主基因(特征选取)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采用基于最优正交质心特征选取算法(OCFS)来挑选主基因,并与基于信噪比的... 微阵列数据具有样本小、维度高的特点,给数据分析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中,从微阵列数据里挑选主基因(特征选取)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采用基于最优正交质心特征选取算法(OCFS)来挑选主基因,并与基于信噪比的主基因挑选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主基因挑选法进行了对比。利用挑选出的主基因,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数据样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实验,在经典的白血病数据集上,对于34个样本的测试集,达到了33/34的分类准确率,表明了本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正交质心 特征选取 特征萃取 dna微阵列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微阵列与基因表达研究概况
6
作者 刘丽玲 王秀荣 陈化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6期15-18,共4页
DNA微阵列技术是 90年代兴起的一种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基因同时进行检测的新技术 ,它具有高通量和并行化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预测基因功能、检测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分析、发现新药物和药物靶器官以及疫苗设计等方面。文章对 DN... DNA微阵列技术是 90年代兴起的一种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基因同时进行检测的新技术 ,它具有高通量和并行化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预测基因功能、检测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分析、发现新药物和药物靶器官以及疫苗设计等方面。文章对 DNA微阵列的基本原理、DNA微阵列制备技术、杂交信号检测以及数据分析。 c DNA微阵列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细菌基因表达、病毒基因表达、肿瘤基因表达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阵列 基因表达 技术原理 杂交信号检测 基因功能 基因突变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DNA微阵列数据特征基因提取方法
7
作者 魏峻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3期95-98,共4页
对于癌症分类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识别出对癌症分类最有贡献的基因。提出一种新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ReliefF_DE),选取了4个公共微阵列基因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少的特征基因下取得较高精度,且所选的特... 对于癌症分类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识别出对癌症分类最有贡献的基因。提出一种新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ReliefF_DE),选取了4个公共微阵列基因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少的特征基因下取得较高精度,且所选的特征基因与癌症密切相关,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阵列 支持向量机 特征基因 特征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基因组差异的微阵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常嵩 杨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3,共3页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es,wssv)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与应用,设计了190对引物,覆盖全基因组绝大多数可预测的开放读框(0RF)。扩增相应基因片段,在尼龙膜上点样,制备成为DNA微阵列。收集了1996年和2002...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es,wssv)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与应用,设计了190对引物,覆盖全基因组绝大多数可预测的开放读框(0RF)。扩增相应基因片段,在尼龙膜上点样,制备成为DNA微阵列。收集了1996年和2002年感染阳性对虾,分别提取纯病毒基因组DNA,用地高辛标记后与DNA微阵列杂交。与1996年病毒株相比较,2002年病毒株缺失了wsv479、wsv482、wsv489和wsv493。运用PCR技术验证了DNA微阵列杂交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螯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dna微阵列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宫改云 毛用才 +1 位作者 高新波 刘三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微阵列技术已成为染色体研究的主要工具,但是它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模糊c 均值聚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有差异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模糊聚类是一种用来为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寻找有差异的基因表达的一种... 微阵列技术已成为染色体研究的主要工具,但是它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模糊c 均值聚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有差异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模糊聚类是一种用来为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寻找有差异的基因表达的一种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 差异基因表达 微阵列d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成立世界第1个菠萝DNA研究机构
10
作者 黄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3年第9期27-27,共1页
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新研究发现,世界第1个菠萝DNA微阵列对其它水果和食品作物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关键词 dna微阵列 澳大利亚 研究机构 菠萝 世界 昆士兰州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 IN DNA CHIP TECHNOLOGY
11
作者 李凌 马文丽 +1 位作者 郑文岭 徐钤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DNA chip technology employs light- directed in situ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and/or DNA microarray printing device to produce arrays of large number of probes in the tiny surface of silicon substrates, which makes it... DNA chip technology employs light- directed in situ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and/or DNA microarray printing device to produce arrays of large number of probes in the tiny surface of silicon substrate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hat the gene detection be conducted efficiently with high speed and sensitivity. The DNA chip may take important part in genome research, gene diagnoses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chip dna microarray gene diagno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aspermia using cDNA microarray
12
作者 杨波 高晓康 +6 位作者 王禾 刘贺亮 陈宝琦 秦荣良 康福霞 邵国兴 邵晨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3年第4期237-241,共5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the normal and aspermia human testes utilizing cDNA microarray. Methods: cDNA probes were prepared by labeling mRNA of aspermia testes tissues w...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the normal and aspermia human testes utilizing cDNA microarray. Methods: cDNA probes were prepared by labeling mRNA of aspermia testes tissues with Cy5-dUTP and mRNA of normal testes tissues with Cy3-dUTP respectively through reverse transcription. The mixed cDNA probes were then hybridized with 4096 cDNA arrays (4096 unique human cDNA sequences), and the fluorescent signals were scanned by ScanArray 3000 scanner (General Scanning, Inc.). The values of Cy5-dUTP and Cy3-dUTP on each spot we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by ImaGene 3.0 software (BioDiscovery, Inc.).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that the absolute value of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ratio of Cy5-dUTP to Cy3-dUTP was greater-than 2.0 or less-than 0.5. A randomly chosen gene RAP1A was studi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Results: 623 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 related to aspermia were found. There were 303 up-expressed genes and 320 down-expressed genes. A distinct up-expressed gene RAP1A was confirm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Conclusions: Screening the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the normal and aspermia human testis by cDNA microarray can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aspermia-related genes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due to its properties, RAP1A may play some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sper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microarray asperm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p63 expression in human lung cancer: analysis by complementary DNA and tissue microarray
13
作者 余永伟 Mitch Garber +2 位作者 Karsten Schlüns Manuela Pacyna-Gengelbach lver Peterse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p63 expression at mRNA transcripts and protein levels in 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 (SCC), adenocarcinoma, large cell lung cancer (LCLC) 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and their matched metast... Objective: To evaluate p63 expression at mRNA transcripts and protein levels in 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 (SCC), adenocarcinoma, large cell lung cancer (LCLC) 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and their matched metastatic tumor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63 expression and p63 locus at chromosomal 3q27 q29 was also investigated. Methods: p63 mRNA expression levels in a large series of lung cancers including SCC, adenocarcinoma, LCLC, SCLC and their matched metastatic tumors were analyzed by cDNA microarray technology. A tissue microarray from 150 primary lung cancer specimens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p63 protein expression. Chromosomal imbalances at the p63 locus in 70 primary lung cancers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technology. Results: mRNA levels were 10 fold in SCC compared to LCLC, SCLC, and adenocarcinoma. Interestingly, the mRNA expression of p63 in metastatic carcinom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ir matched primary tumors ( P <0 001). Immunohistochemistry demonstrated that p63 expression was 94.64% in SCC but only 1 79% in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2 of 4 LCLC were positive staining. All the results in of SCLC were negative.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p63 positivity between pT1 tumors and those of higher stage ( P =0 035). The CG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63 locus at chromosomal 3q27 q29 was overrepresented in SCC. p63 immunopositivity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pronounced gains of the p63 locus at chromosomal 3q27 q29 (P=0.0001), indicating that strong expression of p63 in lung SCC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gene amplification. Conclusion: p63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n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 of lung cancer but also in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cancer cdna microarray tissue microarray p63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结核病患者对利福平与异烟肼的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14
作者 董春萍 伍定辉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究厦门地区结核病患者对利福平与异烟肼的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9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种... 目的:探究厦门地区结核病患者对利福平与异烟肼的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9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并通过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与异烟肼的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布情况。结果:1029例结核病患者分离出的MTB对利福平和/或异烟肼的总耐药率为18.56%(191/1029);男性患者对利福平和/或异烟肼的总耐药率略高于女性(19.24%vs 16.60%,P>0.05);在各年龄段中,40~<60岁患者对利福平和/或异烟肼的总耐药率最高(19.80%),而<20岁患者对利福平和/或异烟肼的总耐药率最低(12.82%),但各年龄段结核病患者对利福平和/或异烟肼的总耐药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3,P>0.05);共有127例患者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 B发生突变,突变率为12.34%,位点531(C→T)突变频率最高(为52.76%),共有141例患者的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其中kat G基因突变100例,突变率为9.72%,位点315(G→C)突变频率最高(为68.09%),inh A基因启动子突变40例,突变率为3.89%,kat G基因和inh A基因启动子同时突变1例;1029例结核病患者中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发生率为7.48%,基因rpo B 531(C→T)-kat G 315(G→C)的突变率最高(为45.45%),有1例患者的MTB的rpo B、kat G和inh A基因均发生了突变。结论:厦门地区MTB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的形势严峻,rpo B 531、kat G 315和rpo B 531-kat G 315是其利福平耐药、异烟肼耐药和耐多药的主要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dna微阵列芯片技术 耐药情况 基因突变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分子印章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正春 贺全国 +3 位作者 肖鹏峰 梁波 何农跃 陆祖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823-1825,共3页
Polyurethane based on polypropylene glycol(PPG) and TDI using 3,3\|dichloride\|4,4\|methylenedianiline(MOCA) as the crosslinker is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fabricate molecular stamps(PU stamps) for the synt... Polyurethane based on polypropylene glycol(PPG) and TDI using 3,3\|dichloride\|4,4\|methylenedianiline(MOCA) as the crosslinker is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fabricate molecular stamps(PU stamps) for the synthesis of DNA microarray with contact procedure.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process is achieved by utiliz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SEM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y of PU stamps and photoresist motherboard showed that PU elastomer could replicate subtly the motherboards patterns with a high fidelity. It was proved from the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that PU stamps surface has a good affinity with acetonitrile, which guarantee the well\|distribution of DNA monomers on patterned stamps. Laser 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mages of oligonucleotide arrays confirm that polyurethane is an excellent material for molecular sta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表征 分子印章 聚氨酯 软平板印刷 dna微阵列 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文学 谢光洪 王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近几年,生物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它的发展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之间已并无明显的界限,并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转基因动物既能用于抗病育种,也能用于生产疫苗和药品;核酸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单克隆... 近几年,生物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它的发展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之间已并无明显的界限,并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转基因动物既能用于抗病育种,也能用于生产疫苗和药品;核酸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单克隆抗体不但用于免疫诊断,也可用于被动免疫和导向药物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发展中,需要多种不同技术、学科和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酶切图谱 单链构象多态性 dna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基因差异表达筛选技术在动物发育与繁殖中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朝庭 储明星 傅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4期34-38,共5页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DNA芯片和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都是高效鉴别不同细胞群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作者对这3种方法在动物发育与繁殖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SSH dna微阵列 SAGE 动物发育与繁殖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支撑树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焕萍 王惠南 宋晓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聚类分析已成为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挖掘以提取生物医学信息的主要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图论的最小支撑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聚类算法,用MST表示多维基因表达数据,可将数据的聚类转换为对最小支撑树的分割,相对于传统聚类方法,... 聚类分析已成为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挖掘以提取生物医学信息的主要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图论的最小支撑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聚类算法,用MST表示多维基因表达数据,可将数据的聚类转换为对最小支撑树的分割,相对于传统聚类方法,最小支撑树算法具有形象直观、对一些准则函数能产生全局最优解等优点;将MST算法分别与Memetic algorithm及人工免疫算法(Artificial immune network,aiNet)相结合,则产生更优化的聚类结果。对酵母基因表达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最小支撑树聚类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支撑树 基因表达数据 聚类分析 dna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OVA方法的多类别基因表达数据分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彬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18-320,共3页
本研究针对多类别的癌症分类问题,首先运用似然比检验筛选出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性变化的特征基因,然后把支持向量机(SVM)和One-Versus-All(OVA)方法结合,提出了SVM-OVA多类别分类判别模型,通过对多类别的乳腺癌DNA微阵列数据进行计算,达到... 本研究针对多类别的癌症分类问题,首先运用似然比检验筛选出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性变化的特征基因,然后把支持向量机(SVM)和One-Versus-All(OVA)方法结合,提出了SVM-OVA多类别分类判别模型,通过对多类别的乳腺癌DNA微阵列数据进行计算,达到了77.3%的分类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dna微阵列 SVM—OVA方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耳聋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赵建东 戴朴 韩东一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0-33,共4页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chip)、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otjdearray)等。基因芯片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技术。它可以将生物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chip)、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otjdearray)等。基因芯片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技术。它可以将生物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移植到固相的介质芯片,并使其连续化和微型化。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逐渐成熟.基因芯片已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耳聋 dna微阵列 dna芯片 计算机科学 生物学 寡核苷酸 微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