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BV RNA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及检测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成康 刘寿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98-28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HBV RNA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于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61例,根据HBeAg阳性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3组:HBeAg阳... 目的探讨血清HBV RNA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于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61例,根据HBeAg阳性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3组:HBeAg阳性CHB[HBeAg(+)、HBV DNA(+)]未治患者(A组),HBeAg血清学转换前[HBeAg(+)、HBV DNA(-)]经治患者(B组),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eAg(-)、HBV DNA(-)]经治患者(C组),检测不同时期患者外周血HBV RNA载量,并分析其与HBsAg、HBV DNA的相关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描述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HBV RNA阳性率分别为100%(22/22)、88.2%(15/17)、22.7%(6/22)。HBeAg阳性CHB未治患者HBV RNA与HBsAg、HBV DN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2、0.922,P值均<0.01),在HBeAg血清学转换前和HBeAg血清学转换后的经治患者中,HBV RNA与HBsAg无相关性。经治HBeAg阳性组的HBV RNA、HBsAg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44、-2.41,P值均<0.05)。HBV DNA阳性组HBV RNA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6,P<0.01)。结论CHB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HBV DNA阴转后仍有部分患者能检测出血清HBV RNA;且HBV RNA只能来自肝内cccDNA,因此HBV RNA比HBV DNA更能反映肝内病毒复制活性,对CHB人群管理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RNA 病毒 dna 病毒 乙型肝炎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的关系 被引量:23
2
作者 谢而付 黄珮珺 +4 位作者 陈丹 顾兵 戎国栋 凌芸 潘世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27-3629,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并寻找三者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55例HBs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sAg、...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并寻找三者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55例HBs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sAg、HBeAg。结果:555例患者中,有338例检测出HBV-DNA阳性,阳性率为60.9%(338/555);对HBV-DNA浓度取对数后分为三组:>6组、3~6组和<3组。三组之间的HBsAg的浓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6组中位浓度低于3~6组(P<0.001),而3~6组和<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05);三组之间HBeAg差异有显著性(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6组高于3~6组(P<0.001),而3~6组高于<3组(P<0.001)。在HBV-DNA阳性组,对HBV-DNA浓度的对数与HBeAg进行相关分析,两者相关系数为0.463,而与HBsAg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0。结论: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增加,HBsAg量呈下降趋势,而HBeAg浓度呈上升趋势,且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表达水平及与e抗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瑶 罗璇 +2 位作者 陈彦猛 黄爱龙 胡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定量分析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DNA和血清中D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状态的相互关系。方法:... 目的:定量分析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DNA和血清中D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状态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荧光定量探针法检测了26例HBV感染的肝癌患者中HBV cccDNA和HBV D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病毒因子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样本中的表达差别以及与HBeAg状态的关系。结果:HBV cccDNA和HBV DNA在HBeAg阴性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值分别为0.044和0.0214),同时,在HBeAg阴性组中,cccDNA的表达水平与DNA是显著正相关的(r=0.918,P=0.000);HBeAg阳性组中cccDNA与DNA是较弱的正相关关系,且不具有显著性(r=0.591,P=0.072)。结论:肝内cccDNA与DNA表达水平与HBeAg的状态是密切相关的,HBeAg阴性的HCC患者中病毒复制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是cccDNA水平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共价闭合环状dna 乙肝病毒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HBV DNA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马萍 宋诗铎 王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5-17,38,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水平,以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以探讨阿德福韦治疗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集3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水平,以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以探讨阿德福韦治疗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阿德福韦治疗前及治疗16周、52周和132周患者的血清,其中完全应答组14例,部分应答组16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FN-γ和IL-4水平;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罗氏COBAS AMPLICOR HBV MONITOR检测,下限为10^3拷贝/mL,由美国MDS公司北京临床实验室给予检测。结果完全应答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部分应答组(P〈0.05)及对照组(P〈0.05),部分应答组与对照组之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全应答组IL4水平在治疗后逐渐下降,部分应答组变化不大。各组在治疗前,HBV DNA水平与IFNW及IL-4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在治疗16周,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此时完全应答组IFN-γ升高程度显著高于部分应答组(P〈0.05);完全应答组IL-4水平逐渐下降,部分应答组下降不明显。结论经阿德福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有一定程度恢复,其恢复程度与治疗后HBV DNA定量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e抗原 阿德福韦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在评价病毒复制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王强 汪光蓉 +4 位作者 凡瞿明 赵明才 唐中 何兰 张国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58-2060,共3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nucleic acid related antigen,HBV NRAg)与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之间的比较,探讨HBV NRAg在评价病毒复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7例HBsAg...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nucleic acid related antigen,HBV NRAg)与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之间的比较,探讨HBV NRAg在评价病毒复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7例HBsAg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对血清进行HBV NRAg、HBeAg和HBV DNA含量检测。同时对188例HBsAg阴性血清进行HBV NRAg特异性检测。结果 157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 NRAg,HBeAg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5.79%(119/157)、37.57%(59/157)和51.59%(81/157),HBV NRAg与HBeAg和HBV DNA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P=0.000;χ2=46.69,P=0.000)。分别在HBeAg和HBV DNA阳性病例中,HBV NRAg S/CO值与HBeAg S/CO值和HBV DNA基因组拷贝数呈正相关(r=0.506,P=0.000;r=0.499,P=0.000)。在一致性评价中,HBV NRAg同HBeAg和HBV DNA两个指标联合用于评价病毒复制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2),其阳性符合率为94.79%,总符合率为78.98%。HBV NRAgELISA检测特异性为99.40%。结论 HBV NRAg可作为临床评价HBV复制以及乙肝治疗效果监测的初筛指标,适合在各个层次的医院开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 hbeag HBV dna HBV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S_2蛋白与HBeAg、HBV-DNA及肝组织内HBcAg、HBsAg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丁芩 许家璋 +7 位作者 隋云华 吴德福 耿锦宁 宋闽宁 杨质文 刘国璋 李祥周 密方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9-279,共1页
本文对各型HBV感染者50例的同份血清作了Pre-S_2蛋白与HBeAg、HBV-DAN检测,并与同期肝组织内HBcAg,HBsAg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50例HBV感染者均系1984~1988年收治的患者,其中重型肝炎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8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 本文对各型HBV感染者50例的同份血清作了Pre-S_2蛋白与HBeAg、HBV-DAN检测,并与同期肝组织内HBcAg,HBsAg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50例HBV感染者均系1984~1988年收治的患者,其中重型肝炎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8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8例,甲乙型肝炎重叠感染者5例。 检测方法:(1)血清Pre-S_2蛋白ELISA检测药盒及血清HBV-DVA(斑点杂交试验)药盒均(?)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提供。(2)HBeAg(?)-HBe药盒由302医院免疫室提供(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2蛋白 乙型肝炎 e抗原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封婷 程延安 +3 位作者 石娟娟 贾晓黎 杨扬 党双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3-834,837,共3页
目的了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16例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为治疗组,104例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结果... 目的了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16例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为治疗组,104例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在年龄及性别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毒应答率分别为69.4%、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毒应答率分别为91.7%、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抗病毒治疗半年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68.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抗病毒治疗2年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90.7%、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3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但HBeAg的阴转率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HBV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7
8
作者 周晖 江楚文 +3 位作者 钱靖琳 李世坚 梁洁玲 陈学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1总阳性率54.8%,有显著性差异(χ2=53.24,P<0.005)。HBV-DNA、PreS1在HBeAg(+)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组(HBV-DNA:χ2=226.24,P<0.005;PreS1:χ2=49.64,P<0.005)。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56.9%和63.3%,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HBV-DNA含量低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慢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疗效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reS1可作为HBeAg阴性、无条件开展HBV-DNA检测时的补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前体 乙型肝炎 dna 病毒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苹 陈学福 崇雨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观察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探讨泛昔洛韦及泛昔洛韦和肝炎灵联合应用抗HBV的疗效。方法112例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3组。泛昔洛韦组39例,泛昔洛韦500mg,tid;肝炎灵组33例,... 目的观察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探讨泛昔洛韦及泛昔洛韦和肝炎灵联合应用抗HBV的疗效。方法112例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3组。泛昔洛韦组39例,泛昔洛韦500mg,tid;肝炎灵组33例,肝炎灵4ml,肌注,qod;联合用药组40例,泛昔洛韦+肝炎灵。每组治疗24周,随访24周。治疗前与治疗后1、3、6、12个月时复查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6%、18.2%、72.5%,ALT复常率分别为69.2%、48.5%、90.0%,联合用药但与肝炎灵组、泛昔洛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17.9%、9.1%、25.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0.3%、9.1%、17.5%,3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24周3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8.2%、15.2%、50.0%;HBeAg阴转率分别为12.8%、9.1%、27.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泛昔洛韦抑制HBVDNA优于肝炎灵,联合用药能提高HBVDNA阴转率,泛昔洛韦对促进HBeAg阴转、HBeAg抗HBe血清转换的作用不明显,联合用药也未能提高此作用;但联合用药增加HBeAg阴转的持续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昔洛韦 肝炎 联合用药 乙型肝炎 dna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与e系统相关性的研究
10
作者 郑瑞丹 马建岗 +3 位作者 黄其炯 宋思扬 黄美琼 苏文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32例e系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表明,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达89.9%;抗-HBe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68.3%.HBVDNA阳性患者的丙氨酸水平显著...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32例e系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表明,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达89.9%;抗-HBe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68.3%.HBVDNA阳性患者的丙氨酸水平显著高于HBADNA阳性患者,结果表明大部分抗-HBe阳性患者体内仍存在HBV复制及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e抗原抗体系统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疗规范(2019版)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钢 药晨 +2 位作者 石炳毅 孙丽莹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感染病学专家,从流行病学、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诊断、SOT术后HB...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感染病学专家,从流行病学、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诊断、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帮助器官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基因变异与肝病进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姚佩君 张志波 高建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91-2192,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分泌似乎是分离的[1],临床上检测前S2抗原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阴性的“误寻”,尤其在隐匿性HBV感染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S2基因变异 S S基因变异 HBV感染者 前S2蛋白 乙肝表面抗原 dna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过程中肝损伤指标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为娟 谢而付 +4 位作者 赵中建 张巧娣 刘雁雁 徐华国 颜承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HBe Ag血清转换过程中HBe Ag阳性(+)/抗-HBe阴性(-)、HBe Ag阳性(+)/抗-HBe阳性(+)和HBe Ag阴性(-)/抗-HBe阳性(+)3个阶段的肝损伤指标以及HBV DNA,并比较各阶段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检测各阶段慢性乙型肝...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HBe Ag血清转换过程中HBe Ag阳性(+)/抗-HBe阴性(-)、HBe Ag阳性(+)/抗-HBe阳性(+)和HBe Ag阴性(-)/抗-HBe阳性(+)3个阶段的肝损伤指标以及HBV DNA,并比较各阶段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检测各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损伤指标,主要包括ALT、AST、ALP、GGT、T-Bil和D-Bil,比较各组之间肝损伤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同时比较各组之间HBV DNA阳性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3个组之间肝损伤指标进行比较,3个组之间的肝损伤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使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HBe Ag(+)/抗-HBe(+)组除ALT外(P=0.053),其余5项指标均高于HBe Ag(+)/抗-HBe(-)组;HBe Ag(+)/抗-HBe(+)除ALP外(P=0.240),其余5项均高于HBe Ag(-)/抗-HBe(+)组;HBe Ag血清转换过程中肝损伤指标先出现升高,然后出现降低的趋势;不同组之间HBV DNA阳性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HBe Ag转换过程中主要肝脏损伤指标先出现升高,然后出现下降,该动态变化规律,可以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dna 血清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乙肝病毒cccDNA检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伟 张晓峰 +1 位作者 刘群英 肖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全序列的PCR检测与HBV复制及肝细胞损伤的临床相关性。方法:用长链PCR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cccDNA全序列直接扩增,同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和丙...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全序列的PCR检测与HBV复制及肝细胞损伤的临床相关性。方法:用长链PCR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cccDNA全序列直接扩增,同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cccDNA和Pre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血清中检出率分别为43.94%(29/66)和83.33%(55/66),在HBeAg阴性血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3.33%(4/30)和30.00%(9/30);cccDNA阳性血清的PreS1抗原阳性率和ALT活性升高分别为90.91%(30/33)和93.94%(31/33),cccDNA阴性血清的PreS1抗原阳性率和ALT活性升高分别为53.97%(34/63)和41.27%(26/63)。结论:血清中cccDNA的检出与PreS1抗原、HBeAg的表达以及肝细胞损伤呈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状dna 前Sl抗原 e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持续感染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欢 杨燕卿 +2 位作者 储君 张国远 林世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77,共4页
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可引起人类急性和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因不能彻底清除肝细胞内HBV,故很难达到治愈的效果。近年来,HBV持续感染的机制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涉及宿主与病毒两方面,从病毒方面展开,主要阐述了ccc... 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可引起人类急性和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因不能彻底清除肝细胞内HBV,故很难达到治愈的效果。近年来,HBV持续感染的机制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涉及宿主与病毒两方面,从病毒方面展开,主要阐述了cccDNA、HBV颗粒和HBV自身组分维持HBV持续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dna 环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