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MC-PID串级控制算法的AMT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智明 张建武 +1 位作者 鲁统利 管西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6,115,共5页
针对AMT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系统具有的时滞弱非线性特性,采用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该系统。利用TCU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时离合器接合位置跟踪过程中的波动、超调、上升时间和过渡时间等动态指标,均优于常规PID控制... 针对AMT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系统具有的时滞弱非线性特性,采用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该系统。利用TCU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时离合器接合位置跟踪过程中的波动、超调、上升时间和过渡时间等动态指标,均优于常规PID控制算法和单一DMC控制算法,大大提高了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 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 dmc-pid串级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C-PID串级算法的起步离合器MAP图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智明 张建武 +2 位作者 鲁统利 向玉德 刘金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分析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车辆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以降低起步冲击度和减小离合器滑摩功为目标,由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怠速目标转速以及一轴转速等参数提出了起步离合器MAP图控制策略。采用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算法对离合器... 分析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车辆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以降低起步冲击度和减小离合器滑摩功为目标,由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怠速目标转速以及一轴转速等参数提出了起步离合器MAP图控制策略。采用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算法对离合器位置进行了动态跟踪,充分发挥了DMC算法的超前预测性、强鲁棒性以及PID控制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在上海华普AMT样车上进行了起步离合器道路试验,所提出的起步离合器MAP图控制策略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起步离合器 MAP图控制 dmc-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跟踪器的共轴反桨无人机串级TD-PID控制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思孝 赵文军 +2 位作者 张浩 高永 李普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9-2364,共6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对共轴反桨无人机的欠驱动、强耦合非线性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基于微分跟踪器的串级TD-PID控制算法,以提高无人机飞行稳定性.设计共轴反桨无人机飞行系统,针对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提出基于微分跟踪器的串级TD... 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对共轴反桨无人机的欠驱动、强耦合非线性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基于微分跟踪器的串级TD-PID控制算法,以提高无人机飞行稳定性.设计共轴反桨无人机飞行系统,针对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提出基于微分跟踪器的串级TD-PID控制算法:外环为传统PID算法,内环使用2个微分跟踪器,通过串级控制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串级PID控制算法,所提控制算法超调量更小,系统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对比串级TD-PID控制算法与串级PID控制算法控制效果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有效减少系统超调量,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反桨 无人机(UAV) 姿态控制 微分跟踪器(TD) TD-PID控制算法 超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锅内温差DMC-PID串级解耦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汤伟 王震 +2 位作者 党世宏 甘文涛 于东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7-50,共4页
在置换蒸煮制浆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差过大会产生不均匀蒸煮现象,影响最终的蒸煮质量。针对蒸煮锅顶层流量与底层流量存在强耦合关系、蒸煮锅内温差大时滞特点、温差控制要求实时性,设计了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温差串级控制... 在置换蒸煮制浆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差过大会产生不均匀蒸煮现象,影响最终的蒸煮质量。针对蒸煮锅顶层流量与底层流量存在强耦合关系、蒸煮锅内温差大时滞特点、温差控制要求实时性,设计了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温差串级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温差的控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回路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系统 温差控制 dmc-pid解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桥型DC/DC变换器的DMC-PID串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波 余明扬 王一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2,70,共7页
研究了全桥型DC/DC变换器系统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DC/DC变换器动态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动态矩阵控制-比例积分微分DMC-PID(dynamic matrix control-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串... 研究了全桥型DC/DC变换器系统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DC/DC变换器动态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动态矩阵控制-比例积分微分DMC-PID(dynamic matrix control-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串级控制方法。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全桥型DC/DC变换器系统的非线性模型,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后得到线性化系统。为使系统获得优良的控制性能,选取DMC-PID串级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同时具备PID算法的鲁棒性和DMC算法的快速性和稳定性,能有效地解决电源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输出电压不能及时稳定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能在各种扰动工作条件下实现对变换器输出精确、快速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c-pid控制 状态空间平均法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升压变换器串级控制 被引量:34
6
作者 吴忠 李红 +1 位作者 左鹏 刘伟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改善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性能 ,设计了一种串级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的外环采用PI控制算法 ,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 ;内环则采用积分增益可调的PI控制算法 ,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该种结构的控制器不但有效解决了系统非最小相位特性给... 为改善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性能 ,设计了一种串级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的外环采用PI控制算法 ,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 ;内环则采用积分增益可调的PI控制算法 ,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该种结构的控制器不但有效解决了系统非最小相位特性给控制器设计带来的难题 ,而且可使被控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 ,并对系统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鲁棒性。对DC/DC升压变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升压变换器 控制 PC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动态矩阵预测的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向前 崔春雷 +1 位作者 易凤飞 方彦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5,共6页
在常规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回路中加入动态矩阵预测(DMC)控制器构成DMC-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以实现在非精确数学模型下对具有大延迟主蒸汽温度控制对象进行长时域的预测输出。根据系统的阶跃响应建立了系统的DMC模... 在常规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回路中加入动态矩阵预测(DMC)控制器构成DMC-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以实现在非精确数学模型下对具有大延迟主蒸汽温度控制对象进行长时域的预测输出。根据系统的阶跃响应建立了系统的DMC模型,设置了优化函数和预测参考轨迹,并提出了对模型动态矩阵进行实时更新和大延迟校正的改进方法,从而改善了预测控制的动态性能。以某660MW机组为例,对DMC-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DMC-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较常规PID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且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蒸汽温度 控制 动态矩阵预测 DMC控制 dmc-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级控制在电容器真空干燥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文兵 肖隽 韩爱娟 《机电工程》 CAS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电容器真空干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不能采用简单的单回路控制,采用PID串级控制并调节合适的PID参数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介绍了PID串级控制在电容器真空干燥温控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的结构和PID参数整定的步骤及方法。
关键词 电容器 真空干燥设备 控制 PID控制 温控系统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增量型SGPC-PID的再热汽温串级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金营 张秋生 +1 位作者 吕剑虹 王富强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6-1200,共5页
近年来受供电格局影响常态化的火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导致再热汽温波动频率高且幅度大,这不仅降低了机组效率而且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型的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方案,解决了再热汽温波动幅度大、动态响应时间长等问题。文章... 近年来受供电格局影响常态化的火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导致再热汽温波动频率高且幅度大,这不仅降低了机组效率而且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型的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方案,解决了再热汽温波动幅度大、动态响应时间长等问题。文章为解决再热汽温的问题首先选取了GPC,进一步为解决传统GPC矩阵求逆且参数整定复杂的问题引入了阶梯策略与γ因子。基于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方案,充分发挥了PID的抗干扰性与γ增量型SGPC对惯性、迟延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抗扰动性能,可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且计算简单、参数调节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γ增量型SGPC-PID控制 再热汽温 系统扰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悬浮轨道侧向力控制系统的DMC-PID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过振宇 杨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3-1381,共9页
针对永磁悬浮轨道弯道侧向力控制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以及非自衡等特点,提出一种DMC-PID串级控制的永磁悬浮侧向力控制策略。结合PID的快速响应能力和DMC预测控制的抗干扰能力强优点,二者优势互补。对比传统PID控制策略、DMC-PID串级... 针对永磁悬浮轨道弯道侧向力控制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以及非自衡等特点,提出一种DMC-PID串级控制的永磁悬浮侧向力控制策略。结合PID的快速响应能力和DMC预测控制的抗干扰能力强优点,二者优势互补。对比传统PID控制策略、DMC-PID串级控制策略在永磁悬浮侧向力控制系统中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MC-PID串级控制策略较传统PID控制策略控制效果更优,具有侧向力波动更小、调节时间更短以及响应速度更快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跟随性和抗干扰能力。在永磁悬浮列车转弯时,采用DMC-PID串级控制策略能够较快通过控制数字液压缸的伸缩使得车载磁体与磁轨磁体对中,侧向力趋近于目标值0 N,较大程度提高永磁悬浮列车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悬浮轨道 侧向力 数字液压缸 dmc-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嘉英 王文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74,共4页
预测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跟踪性能,但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差。针对火电厂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大惯性、大延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并采用串级控制结构,即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外回路采用... 预测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跟踪性能,但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差。针对火电厂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大惯性、大延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并采用串级控制结构,即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外回路采用带前馈补偿的DMC控制克服蒸汽流量的扰动。将DMC算法和串级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了PID抗干扰性和DMC对惯性、延迟适应能力强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抗扰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DMC-PID串级控制系统总体性能优于PID-PID串级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矩阵算法 dmc-pid控制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元数的四轴飞行器姿态控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荆学东 潘翔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16-119,共4页
为了实现四轴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建立四轴飞行器四元数运动学方程,给出了四元数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在此基础上求解出欧拉角。四轴飞行器采用串级PID控制算法,以欧拉角作为系统外环,补偿后的角速度作为系统内环。通过Matlab/Simul... 为了实现四轴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建立四轴飞行器四元数运动学方程,给出了四元数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在此基础上求解出欧拉角。四轴飞行器采用串级PID控制算法,以欧拉角作为系统外环,补偿后的角速度作为系统内环。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单级PID控制效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最后,搭建了飞行器试验平台,在STM32飞控板上编程实现算法。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较单级PID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等优点,基本满足室外飞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轴飞行器 四元数法 PID控制算法 PID 姿态控制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旺 田沛哲 +1 位作者 吴义民 陈福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5期99-101,共3页
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关键装置,研究压力无关型变风量(VAV)末端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结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程序的流程和相关程序模块,并利用基于BACnet协议的楼宇自控平台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编制开发。在... 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关键装置,研究压力无关型变风量(VAV)末端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结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程序的流程和相关程序模块,并利用基于BACnet协议的楼宇自控平台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编制开发。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软件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 动态特性 控制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