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再生及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兴璋 刘涛 +7 位作者 何志军 李兴勇 宋渊 李岩 李金鹏 陈文 王海刚 何元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再生及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消肿止痛合剂+Notch阻断剂MK-0752组(消肿+MK组)、消肿止痛合...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再生及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消肿止痛合剂+Notch阻断剂MK-0752组(消肿+MK组)、消肿止痛合剂+VEGF阻断剂Axitinib组(消肿+AXI组).用透明硫酸纸准确描绘各组皮瓣形态,分析皮瓣成活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皮瓣组织中VEGFA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皮瓣组织中VEGFA、Notch和Dll4蛋白的表达.结果:(1)第5、10、15、20天消肿组皮瓣成活情况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加入VEGF阻断剂后,消肿+AXI组皮瓣成活率下降(P<0.05),当加入Notch阻断剂后,消肿+MK组皮瓣成活率上升(P<0.05);(2)与模型组相比,消肿止痛合剂干预后,VEGFA、Notch和Dll4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消肿组相比,VEGF阻断剂干预后,VEGFA、Notch和Dll4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Notch阻断剂干预后,VEGFA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tch、Dll4蛋白表达增加的趋势被有效抑制(P<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够促进皮瓣的成活率,可能与影响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合剂 血管再生 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止痛合剂通过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涛 何志军 +4 位作者 宋渊 李岩 陈文 李金鹏 姚兴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6-1742,共7页
目的:研究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消肿止痛剂组(缺氧+消肿组)、缺氧+消肿止痛剂+axitinib(... 目的:研究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消肿止痛剂组(缺氧+消肿组)、缺氧+消肿止痛剂+axitinib(VEGF受体抑制剂)组及缺氧+消肿止痛剂+MK-0752(Notch通路阻断剂)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含量,采用细胞calcein-AM和PI双染色法判断缺氧后1 d、2 d和3 d死活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了24 h和48 h细胞内VEGF-A、Notch和Dl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24 h和48 h后VEGF含量显著增加,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且VEGF-A、Notch和Dll4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缺氧组细胞相比,消肿止痛合剂干预后,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且VEGF-A、Notch和Dll4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消肿止痛合剂组相比,VEGF受体抑制剂干预细胞后,消肿止痛合剂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VEGF的含量降低,且VEGF-A、Notch和Dll4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Notch通路阻断剂干预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不变,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tch和Dll4蛋白表达增加的趋势被有效抑制(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可改善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其机制与影响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合剂 血管内皮细胞 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 皮瓣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痛软坚片通过调控DLL4/Notch1/Hes1通路对乳腺癌前病变肝郁血瘀证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3
作者 杨华 龙俊瑶 +6 位作者 龚婕 陆冰冰 邹茜 伍玉蓉 刘丽芳 刘慧 陈其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4-781,共8页
目的研究乳痛软坚片对乳腺癌前病变(PBC)大鼠癌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灌胃结合颈部戴枷法建立PBC肝郁血瘀证模型,持续9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 目的研究乳痛软坚片对乳腺癌前病变(PBC)大鼠癌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灌胃结合颈部戴枷法建立PBC肝郁血瘀证模型,持续9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他莫昔芬组(3.2 mg/kg)、乳痛软坚片组(128 mg/kg)、3,5-二氟苯乙酰基(DAPT,5 mg/kg)组和乳痛软坚片+DAPT组(128 mg/kg灌胃+5 mg/kg腹腔注射),每组10只,予以相应药物干预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癌变进展情况及证候积分;采用微血管密度(MVD)评估血管新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RT-qPCR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DLL4/Notch1/Hes1通路相关指标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DMBA诱导大鼠乳腺组织癌变过程中,E-cadherin表达逐渐消失,HE染色符合PBC进展过程,证明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VD值、Notch1、Hes1 mRNA和VEGF、DLL4、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乳痛软坚片组MVD值、Notch1、Hes1 mRNA和VEGF、DLL4、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乳痛软坚片+DAPT组Notch1、Hes1 mRNA和DLL4、Notch1、Hes1蛋白表达较乳痛软坚片组降低(P<0.05,P<0.01)。结论乳痛软坚片可抑制血管新生,减缓PBC肝郁血瘀证大鼠癌变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DLL4/Notch1/Hes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痛软坚片 乳腺癌前病变 肝郁血瘀证 血管新生 dll4/notch1/Hes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先兰 陶雅 +2 位作者 王永红 刘传 杜莹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重度组)、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的定位...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重度组)、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的定位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Jagged1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滋养层细胞,Dll4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轻、重度组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对照组胎盘组织中Jagged1与Dll4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806和0.808,P<0.05),轻度组中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减弱(r=0.675和0.560,P<0.05),而在重度组中未发现两者的相关性。结论: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表达失衡,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notch信号通路 JAGGED1 dll4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及其受体调控DLL4-Notch信号通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新生血管生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杨 杨见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6-1152,共7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7受体(IL-17R)调控DLL4-Notch信号通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50 ng/ml IL-17刺激剂对共培养系统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目的研究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7受体(IL-17R)调控DLL4-Notch信号通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50 ng/ml IL-17刺激剂对共培养系统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HUVECs DLL4-Notch信号通路和血管新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 ng/ml重组人IL-17A干预可显著促进共培养体系中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P<0.01)。pLKO.1-EGFP-Puro-IL-17R转染的TPC-1细胞共培养HUVECs经50 ng/ml重组人IL-17A干预6 h后,细胞中DLL4、Notch、HES、HEY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L4-Notch通路抑制剂DAPT干预可显著抑制IL-17刺激剂对共培养体系细胞中HES、HEY、VEGFR-1、VEGFR-2蛋白表达增加作用(P<0.01)。结论IL-17/IL-17R可能通过DLL4-Notch信号通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IL-17R dll4-notch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通过激活Dll4/Notch通路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被引量:8
6
作者 蔡宏文 朱敏 +3 位作者 周鑫斌 缪静 邱原刚 毛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rh E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探讨Dll4/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AS组和AS+rh ES组,每组10只。N组始终喂基础饲料,其余2组采...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rh E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探讨Dll4/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AS组和AS+rh ES组,每组10只。N组始终喂基础饲料,其余2组采用高脂喂养、维生素D3负荷及球囊损伤动脉内膜建立大鼠AS模型。AS+rh ES组以10 mg·kg^(-1)·d^(-1)的rh ES腹腔注射4周,另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血检测各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肌钙蛋白I(Tn I)等;免疫组化CD31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内Dll4、Notch1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AS组和AS+rh ES组的TC、TG、LDL-C、CRP和L-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上述指标在AS组和AS+rh E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CD31染色结果显示,AS组的新生血管表达最丰富;与AS组比较,AS+rh ES组的新生血管密度显著下降(P<0.05)。AS组的Dll4和Notch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组(P<0.05);相比AS组,AS+rh ES组的Dll4和Notch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rh ES能够抑制大鼠AS斑块内血管新生,Dll4/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是rh ES抑制斑块内的血管新生的信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皮抑素 动脉粥样硬化 dll4/notch通路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通过激活VEGF/VEGFR2-Notch1/Dll4信号促进HUVECs形成血管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毅 官俏兵 +2 位作者 郭丽 张晓玲 韩晨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索缺血缺氧(H/I)条件下丁苯酞(NBP)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信号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和缺氧罐模拟H/I条件,HUVECs传代培养... 目的:探索缺血缺氧(H/I)条件下丁苯酞(NBP)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信号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和缺氧罐模拟H/I条件,HUVECs传代培养后设置正常对照(control)组、H/I组、NBP高剂量(H/I+NBP_(high))组和NBP低剂量(H/I+NBP_(low))组,其中control组为常规培养的HUVECs,H/I组为H/I条件下培养的HUVECs,H/I+NBP_(high)组为在H/I环境下使用20μmol/L丁苯酞干预的HUVECs,H/I+NBP_(low)组为在H/I环境下使用5μmol/L丁苯酞干预的HUVECs。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成管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R2、Notch1和Dll4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VEGF的表达,qPCR检测VEGF、VEGFR2、Notch1和Dll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丁苯酞可以提高H/I条件下HUVECs的存活率,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体外血管的形成能力,且H/I+NBP_(high)组比H/I+NBP_(low)组更加显著。丁苯酞可以提高VEGF、VEGFR2、Notch1和Dll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丁苯酞可以在H/I条件下促进HUVECs形成血管,其机制可能与VEGF/VEGFR2-Notch1/Dll4信号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血管形成 缺血 缺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otch1/dll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Notch信号通路配体基因delta-like4对smad基因的调控作用
8
作者 程瑶 王子睿 +4 位作者 周泽斌 张鹏 邱军强 李伟明 张庆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5,共10页
为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的Notch信号通路配体delta-like 4(dll4)对smad基因(smad1和smad7)的调控作用,利用qRT-PCR方法检测受精后2 d(day post fertilization,dpf)的斑马鱼dll4纯合突变体smad家族中smad1和smad7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 为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的Notch信号通路配体delta-like 4(dll4)对smad基因(smad1和smad7)的调控作用,利用qRT-PCR方法检测受精后2 d(day post fertilization,dpf)的斑马鱼dll4纯合突变体smad家族中smad1和smad7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mad1和smad7启动子序列的转录结合位点和CpG岛;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p3×Flag-CMV-dll4真核表达载体及pGL3-smad1-Luc和pGL3-smad7-Luc报告基因载体,并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dll4对smad1和smad7的调控活性;分别转染两种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到HEK293T细胞,共转染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与真核表达载体到HEK293T细胞。结果表明:dll4纯合突变体斑马鱼中smad1和smad7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001);两种基因启动子均包含HNF-3、GATA-1和Oct-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只有smad7启动子存在CpG岛;报告基因pGL3-smad1-Luc和pGL3-smad7-Luc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7.3倍和142.7倍,两种报告基因与p3×Flag-CMV-dll4表达载体共转后,转录活性均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8倍和2.2倍,说明p3×Flag-CMV-dll4可以促进pGL3-smad1-Luc和pGL3-smad7-Luc的转录表达活性。研究表明,斑马鱼Notch信号通路配体基因dll4可通过smad基因家族在血管生成中发挥调控作用,为损伤血管的修复和肿瘤血管生成提供特异的生物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notch信号通路配体 delta-like 4 SMAD1 SMAD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调节葡萄糖摄取而控制记忆型CD4^+ T细胞存活
9
作者 杨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共1页
T淋巴细胞能量代谢是近年一大新的热点问题,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靶点。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效应性T细胞的能量代谢,关于记忆型T细胞的研究则限于CD8+T细胞,而记忆型CD4^+T细胞的能量代谢特点尚不清... T淋巴细胞能量代谢是近年一大新的热点问题,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靶点。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效应性T细胞的能量代谢,关于记忆型T细胞的研究则限于CD8+T细胞,而记忆型CD4^+T细胞的能量代谢特点尚不清楚。细胞的能量代谢与功能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的关系,不同状态下的T淋巴细胞具有不同代谢方式,改变细胞的代谢状态亦将影响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记忆型 notch信号通路 CD4 日本德岛大学 慢性炎症性疾病 脂肪酸代谢 代谢状态 葡萄糖摄取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5p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学伟 郭励劼 +3 位作者 周梦贤 屈如意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空载体(miR-30b-5p-N)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首先诱导EAU模型,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分别采用携带miR-30b-5p和miR-30b-5p-N的慢病毒于EAU大鼠脾脏进行注射干预处理,EAU组大鼠于同一部位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后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分析miR-30b-5p对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上Notch1和Dll4基因均为miR-30b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相比于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经miR-30b-5p干预治疗后,miR-30b-5p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miR-30b-5p干预治疗后,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为P<0.05)。结论miR-30b-5p可明显下调EAU大鼠各组织中Notch1和Dll4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miR-30b-5p notch1 dll4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T阻断Notch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温艺超 陈伟燕 +1 位作者 谢富华 陈洁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1-2036,共6页
目的:探讨DAPT阻断Notch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n=6)组和模型(n=18)组,后者建立AS模型,然后再随机分为AS假手术(AS-sham)组、AS缺血性脑卒中(AS-is... 目的:探讨DAPT阻断Notch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n=6)组和模型(n=18)组,后者建立AS模型,然后再随机分为AS假手术(AS-sham)组、AS缺血性脑卒中(AS-ischemia)组以及AS缺血性脑卒中DAPT处理(AS-ischemiaDAPT)组,每组各6只;HE染色观察大鼠颈动脉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颈动脉组织中Notch1和Hes1以及脑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和Toll样受体4 (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能显著缓解AS大鼠动脉内膜层增厚以及血管狭窄,减少AS斑块形成。与AS-ischemia组大鼠相比,AS-ischemia-DAPT组大鼠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且颈动脉组织中Notch1和Hes1以及脑组织中NF-κB和TLR4的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 <0. 05)。结论:DAPT阻断Notch通路不仅可以改善AS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血脂水平,还可以抑制血清炎症因子释放以及NF-κB/TLR4通路的激活,从而改善AS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反应 NF-κB/TLR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K4-AS1通过MYG1/Notch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冯博 曹家瑞 +2 位作者 李东东 许彦超 马纯政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7期2661-2669,共9页
目的 探讨STK4-AS1通过MYG1/Notch信号通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能力。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食管鳞癌细胞中STK4-AS1表达。通过MTS、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食管鳞癌细胞Eca109和K... 目的 探讨STK4-AS1通过MYG1/Notch信号通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能力。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食管鳞癌细胞中STK4-AS1表达。通过MTS、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食管鳞癌细胞Eca109和Kyse150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通过mRNA测序(mRNA-seq)检测STK4-AS1下游作用靶基因。通过KEGG功能富集分析预测可能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YG1以及Notch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转录因子HES1、HES5、HEY1的mRNA表达和NICD1蛋白质表达。共转染质粒(针对STK4-AS1和MYG1过表达)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的Notch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转录因子HES1、HES5、HEY1的m RNA表达和NICD1蛋白质表达以及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STK4-AS1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表达降低(P<0.01)。过表达STK4-AS1后抑制食管鳞癌细胞Eca109和Kyse150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过表达STK4-AS1负向调控MYG1的表达(P<0.01),MYG1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P<0.01)。过表达MYG1可部分逆转STK4-AS1对Eca109和Kyse15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P<0.05),以及Notch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转录因子HES1、HES5、HEY1的mRNA表达和NICD1蛋白质表达(P<0.05)。结论 STK4-AS1通过MYG1/Notch信号通路影响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STK4-AS1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LL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过表达DLL1抑制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的增殖 被引量:4
13
作者 粟芃芃 叶健斌 +3 位作者 邱晓媚 胡冰心 李妍 宁云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构建人全长DLL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及过表达DLL1对人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PCR扩增人全长DLL1基因,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4并构建真核重组质粒DLL1/pC MVTag4,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构建人全长DLL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及过表达DLL1对人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PCR扩增人全长DLL1基因,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4并构建真核重组质粒DLL1/pC MVTag4,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鉴定DLL1的表达;进一步检测DLL1在SCC15等3株人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DLL1/pCMV-Tag4瞬时转染SCC15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及MTT检测DLL1过表达对细胞SCC15增殖的影响.结果:真核重组质粒DLL1/pCMV-Tag4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DLL1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细胞;DLL1/pCMV-Tag4在SCC15细胞中获得表达且过表达DLL1抑制SCC15细胞的增殖.结论:人全长DLL1分子在HEK293T及SCC15细胞中获得表达,过表达DLL1抑制口腔鳞癌细胞SCC15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dll1 真核表达 pCMV-Tag4 SCC1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L1-IC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政 崔丽娟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克隆DLL1-ICD(Delta-like1细胞内区域)的cDNA及测序鉴定,构建pEGFP-C1-DLL-ICD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细胞转染,为研究Notch信号通路与Neuritin的关系奠定基础。首先根据小鼠全长DLL1 cDNA序列,设计DLL-ICD PCR引物,以小鼠胎脑cDNA文库... 通过克隆DLL1-ICD(Delta-like1细胞内区域)的cDNA及测序鉴定,构建pEGFP-C1-DLL-ICD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细胞转染,为研究Notch信号通路与Neuritin的关系奠定基础。首先根据小鼠全长DLL1 cDNA序列,设计DLL-ICD PCR引物,以小鼠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DLL1-ICD cDNA。将扩增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EGFP-C1载体,进行DNA序列测定。并进一步将测序正确的pEGFP-C1-DLL1-ICD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DLL1-ICD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与基因文库中的DLL1-ICD序列一致,并在转染真核细胞后获得了较好地表达。表明pEGFP-C1-DLL1-ICD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293细胞中成功表达了DLL1-ICD-EGFP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1-ICD 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表达NIC通过Hes1依赖的机制下调小鼠气道柱状上皮LA-4细胞表达TLR4
15
作者 张瑶 陈丽展 欧阳海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6-701,共6页
目的:阐明Notch信号通路对小鼠气道柱状上皮LA-4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观察转染有活性的Notch1胞内段(NIC)对LA-4细胞中TLR4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点突变及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目的:阐明Notch信号通路对小鼠气道柱状上皮LA-4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观察转染有活性的Notch1胞内段(NIC)对LA-4细胞中TLR4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点突变及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的方法分析Notch/Hes1信号通路对TLR4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外源性表达NIC可以下调LA-4细胞中TLR4的表达(P<0.05);在小鼠和人TLR4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下游的多个相似位置发现了可能的Hes结合位点N-box;过表达NIC可下调TLR4启动子活性,点突变证实Hes结合位点起到关键作用;ChIP证实LA-4细胞中Hes1结合于TLR4启动子。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通过Hes1依赖的机制直接调控LA-4细胞中TLR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notch信号通路 Hes1蛋白 LA-4细胞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N-乙酰半胱氨酸纳米聚合物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静 齐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抑制活性氧(ROS)的表达,研究ROS抑制剂纳米试剂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聚合物(D-NAC)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I... 目的通过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抑制活性氧(ROS)的表达,研究ROS抑制剂纳米试剂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聚合物(D-NAC)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IR+Dendrimer组(OIR模型+玻璃体内注射Dendrimer)和OIR+D\|NAC组(OIR模型+玻璃体内注射D-NAC),通过从出生后第7天(P7)到P12暴露在含体积分数75%O 2的环境,从P12到P17返回到含体积分数21%O 2的环境,建立小鼠OIR模型。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GSH浓度。视网膜荧光染色定量对比两OIR组小鼠间视网膜血管闭塞区(VO)和病理性新生血管(NV)面积,qRT-PCR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NV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差异,ELISA法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差异,qRT-PCR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Delta样4配体(DLL4)/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差异。结果GSH检测结果显示,P12、P13、P14、P16、P17时,正常对照组与OIR+Dendrimer组小鼠视网膜GSH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P16和P17,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GSH水平升高(P<0.05)。视网膜铺片染色结果显示,在P17,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VO及病理性NV面积均减少(均为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P16,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VEGF、VEGF受体2、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P16,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DLL4/Notch通路相关因子Hey1、NRARP、DLL4、Notch1、Hes1和Hey2 mRN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1)。结论ROS抑制剂D-NAC通过抑制DLL4/Notch信号通路促进OIR的生理性NV形成,抑制病理性NV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N-乙酰半胱氨酸 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 血管重建 新生血管 dll4/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平衡理论研究血管新生中的双向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帅 张恬 +2 位作者 张爽 史珊珊 刘炬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81-2687,2695,共8页
血管新生是由已有的脉管系统发育出新的脉管的过程。血管新生与缺血性疾病、血管异常增生疾病密切相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管新生是一个双向调节的过程,一方面血管新生依赖于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2种因子正负调控的精确... 血管新生是由已有的脉管系统发育出新的脉管的过程。血管新生与缺血性疾病、血管异常增生疾病密切相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管新生是一个双向调节的过程,一方面血管新生依赖于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2种因子正负调控的精确平衡。另一方面,血管新生对缺血性疾病和血管异常增生疾病也起到正反两方面调控作用。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贯穿中医辨证施治的始终。血管新生的双向调控正如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以维持血管新生的平衡。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tch信号通路、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B4/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配体B2(Eph B4/Ephrin B2)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和Mad相关(Smad)信号通路等双向调控血管新生以维持血管新生的平衡,与阴阳平衡理论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平衡 血管新生 肿瘤坏死因子-Α notch信号通路 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 TGF-Β/SMAD信号通路 双向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随意皮瓣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涛 姚兴璋 +6 位作者 何志军 宋渊 李岩 李金鹏 陈文 王海刚 何元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随意皮瓣血管再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消肿止痛合剂+Notch阻断剂MK-0752(...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随意皮瓣血管再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消肿止痛合剂+Notch阻断剂MK-0752(MK)组(消肿+MK组)和消肿止痛合剂组+VEGF受体抑制剂axitinib(AXI)组(消肿+AXI组)。观察皮瓣毛细血管充盈时间;HE染色观察皮瓣组织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微血管密度、微血管管径及血管成活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的含量;RT-qPCR检测大鼠皮瓣组织中VEGFA、Notch和Dll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肿组第10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降低(P<0.05);与消肿组相比,消肿+AXI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皮瓣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稀疏,可见明显水肿和大量白细胞浸润;消肿组和消肿+MK组水肿明显减轻,组织间隙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其中消肿+MK组减轻更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消肿组微血管数量、密度和面积均显著增加,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VEGFA、Notch和Dll4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消肿组相比,AXI干预后微血管数量、密度和面积均显著减少,VEGF的含量降低,VEGFA、Notch和Dll4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MK干预后,VEGFA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Notch和Dll4 mRNA表达增加的趋势被有效抑制(P<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够促进皮瓣术后血管的再生,从而增强了随意型皮瓣的成活率,可能与影响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合剂 血管再生 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 大鼠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