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丙酮酸在Pd/C催化剂上还原胺化合成DL-苯丙氨酸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广文 李光兴 +1 位作者 梅付名 纪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79-581,共3页
以苯丙酮酸 (PPA)在Pd/C催化剂上还原胺化合成DL 苯丙氨酸 (Phe)。实验表明 :在 5 5℃、1 0MPa,苯丙酮酸初始质量浓度 ρ(PPA) =6 0g/L ,n(NH3)∶n(PPA) =3 0∶1 0 ,还原胺化 3h ,苯丙氨酸收率在 95 %以上 ,产品纯度w(DL Phe) >96 % ... 以苯丙酮酸 (PPA)在Pd/C催化剂上还原胺化合成DL 苯丙氨酸 (Phe)。实验表明 :在 5 5℃、1 0MPa,苯丙酮酸初始质量浓度 ρ(PPA) =6 0g/L ,n(NH3)∶n(PPA) =3 0∶1 0 ,还原胺化 3h ,苯丙氨酸收率在 95 %以上 ,产品纯度w(DL Phe) >96 % ,并通过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苯丙氨酸 苯丙 还原胺化 铅/碳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木瓜蛋白酶及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拆分DL-苯丙氨酸(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平 黄卓烈 +3 位作者 巫光宏 初志战 史清翠 黄家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了将手性化合物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进行分离,利用木瓜蛋白酶及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催化的方法对其拆分.试验结果表明,用DL-苯丙氨酸合成N-乙酰-DL-苯丙氨酸,得率为88.7%.木瓜蛋白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IPSAC)、尼龙... 为了将手性化合物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进行分离,利用木瓜蛋白酶及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催化的方法对其拆分.试验结果表明,用DL-苯丙氨酸合成N-乙酰-DL-苯丙氨酸,得率为88.7%.木瓜蛋白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IPSAC)、尼龙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IPN)催化合成N-乙酰-L-苯丙氨酰苯胺时,对催化合成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反应温度;溶液中的离子强度与pH对合成的影响较大.本试验得出分别用木瓜蛋白酶、IPSAC、IPN催化合成N-乙酰-L-苯丙氨酰苯胺的3个最佳方案;用此3个方案合成时,产率分别为61.2%、54.7%、36.3%.N-乙酰-L-苯丙氨酰苯胺水解生成L-苯丙氨酸,产率59.2%,光学纯度为96.6%.N-乙酰-D-苯丙氨酸水解生成D-苯丙氨酸,产率61.7%,光学纯度为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 dl-苯丙氨酸 拆分 光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合Ni(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玉晶 张欣 +3 位作者 王刚 朱华玲 徐海珍 董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合Ni(Ⅱ)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C55H82N6NiO11,单斜晶系,空间群C2/c,α=2.9220(9)nm,b=1.3622(4)nm,c=2.1387(6...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合Ni(Ⅱ)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C55H82N6NiO11,单斜晶系,空间群C2/c,α=2.9220(9)nm,b=1.3622(4)nm,c=2.1387(6)nm,α=90°,β=129.745(4)°,γ=90°,V=6.545(3)nm^3,Z=4,Dc=1.212Mg·m^-3,MoKαλA=0.071073nm,μ=0.358mm^-1,F(000)=2544.采用扫描方式,收集1.81°~25.00°范围内的独立衍射点15800个,其中I≥2σ者8488个,最终偏离因子R1=0.0593,wR2=0.1335.晶体中镍离子与4个O原子和2个N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镍离子位于八面体结构的中心,配位的N和O原子位于八面体结构的6个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配合物 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合Ni(Ⅱ)的合成、表征和量化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梅 朱华玲 +1 位作者 张欣 徐海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合Ni( )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配合物进行量化计算的结果表明,亚胺氮原子、羰基氧原子和吡唑环上的氧原子与中心镍离子配位.
关键词 Ni(Ⅱ)配合物 HPMBP缩dl-苯丙氨酸乙酯 合成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手性氨基酸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伊倩倩 叶茜 +2 位作者 李进 吴汉彬 张明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共13页
手性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特殊异构体,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同,有效分离手性化合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环糊精/聚偏氟乙烯(PVDF)手性分离膜,考察了环糊精种类(α-CD,β-CD和γ-CD)、β-CD... 手性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特殊异构体,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同,有效分离手性化合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环糊精/聚偏氟乙烯(PVDF)手性分离膜,考察了环糊精种类(α-CD,β-CD和γ-CD)、β-CD负载量、铸膜液温度和凝固浴组分对所制备β-CD/PVDF手性分离膜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β-CD/PVDF手性分离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β-CD成功负载在复合膜上。在β-CD负载量为8%、铸膜液温度为70℃、凝固浴中DMAc质量分数为2%的条件下制备的手性分离膜(C2)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β-CD/PVDF手性分离膜能够有效分离DL-苯丙氨酸、DL-谷氨酸和DL-甲硫氨酸,其中对DL-苯丙氨酸的分离效果最佳,在1 h内其分离效率(ee值)可持续在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手性 手性分离 dl-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