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L-乙硫氨酸诱导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病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颖 汪恩强 +1 位作者 马玉忠 徐丽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3,共3页
为研究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试验材料。对正常贴壁培养的肝细胞用5.0mmol/L的DL-乙硫氨酸处理48 h,采用油红O染色,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观察肝细胞的变化,并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内少见橘红... 为研究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试验材料。对正常贴壁培养的肝细胞用5.0mmol/L的DL-乙硫氨酸处理48 h,采用油红O染色,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观察肝细胞的变化,并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内少见橘红色脂滴,模型组细胞内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橘红色的脂滴存在,且部分细胞内脂滴连接成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ALT,AST活性和TG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从而建立了大鼠脂肪肝脂肪变性体外病理模型,并为细胞水平筛选治疗脂肪肝药物提供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脂肪肝 油红O染色 dl-乙硫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乙硫氨酸对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颖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689-691,共3页
为研究肝细胞脂肪变性后发生的变化。采用体外培养DL-乙硫氨酸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试验材料。油红O染色经5.0 mmol/L DL-乙硫氨酸处理的贴壁良好培养24 h和48 h的肝细胞,光学显微镜400倍下观察肝细胞的脂质变化,拍照,分析生化指标... 为研究肝细胞脂肪变性后发生的变化。采用体外培养DL-乙硫氨酸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试验材料。油红O染色经5.0 mmol/L DL-乙硫氨酸处理的贴壁良好培养24 h和48 h的肝细胞,光学显微镜400倍下观察肝细胞的脂质变化,拍照,分析生化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内可见正常脂滴,大量大小不一颜色鲜红的脂滴染色后汇集成块于模型组细胞胞浆内。模型组载脂蛋白B含量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脂肪肝 油红O染色 dl-乙硫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少杰 李晓洁 +4 位作者 徐志猛 闫亢 陈曦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共7 d,在给药第4天起每天给予四环素,建立四环素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和肝TG、总胆固醇(TC)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S)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TP)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改善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肝细胞肿大及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显著降低血清TG、AST、ALT和肝脏TG、TC的水平;抑制DL-乙硫氨酸引起的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减少肝脏脂肪酸的摄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及分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dl-乙硫氨酸 四环素 急性脂肪肝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对大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振海 安锡忠 任增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9期56-57,共2页
为考察泽泻提取物对DL-乙硫氨酸(DL-ethionine)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DL-乙硫氨酸(2.0mmol/L)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24h,制备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体外模型。分别以0.0、1.0、5.0、10.0、20.0、50.0μg/mL的泽泻粗提物... 为考察泽泻提取物对DL-乙硫氨酸(DL-ethionine)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DL-乙硫氨酸(2.0mmol/L)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24h,制备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体外模型。分别以0.0、1.0、5.0、10.0、20.0、50.0μg/mL的泽泻粗提物作用于该模型,测定各组24h和48h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的ALT、AST活性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的甘油三酯(TG)、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结果表明,添加泽泻的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ALT、AST活力明显降低,细胞裂解液中TG、D-LDL-C含量降低,24h比48h时效果显著。泽泻粗提物的各浓度中,以5.0μg/mL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dl-乙硫氨酸 肝脏损伤 泽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