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酸-胞嘧啶对DL-蛋氨酸粉尘爆燃火焰抑制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昊 张英 +1 位作者 周林 赵齐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饲料及其添加剂粉尘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爆燃风险,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预混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抑爆手段,但传统抑制剂不可食用,无法加入至饲料类粉尘实现抑爆。因此,以饲料主要添加剂DL-蛋氨酸(DLM)粉尘... 饲料及其添加剂粉尘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爆燃风险,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预混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抑爆手段,但传统抑制剂不可食用,无法加入至饲料类粉尘实现抑爆。因此,以饲料主要添加剂DL-蛋氨酸(DLM)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合成的营养价值高、绿色可食用生物质基植酸-胞嘧啶(PA-CY),研究了PA-CY对DLM粉尘爆燃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通过高速摄影和可视化竖直管道记录爆燃火焰传播过程并计算火焰速度,采用热电偶监测火焰温度变化。结果表明:随PA-CY质量分数的升高DLM爆燃火焰亮度持续下降,严重破坏了火焰结构,加入20%PA-CY后火焰峰值速度、平均速度和峰值温度由27.66 m/s、14.39 m/s、1014℃分别下降至13.83 m/s、6.88 m/s、540℃,下降比重达50.0%、52.2%和46.7%,且PA-CY质量分数达30%后粉尘无法被点燃,说明PA-CY抑制效果显著。此结果可为饲料类粉尘爆燃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dl- -胞嘧啶 火焰传播 抑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陈勇羽 黄益仁 +3 位作者 陈哲逸 周冰倩 陈诗宇 郑英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胃癌临床数据分析SERPINE1在不同胃癌肿瘤分期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临床胃癌组织配对样本中SERPINE1 mRNA的表达情况。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技术敲低MGC-803、SGC-7901胃癌细胞系中SERPINE1表达,通过Transwell和Invasion小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探究敲低SERPINE1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根据SERPINE1的表达水平中位值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2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Analysis,GSEA);进一步通过qRT-PCR验证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血管生成有关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ERPINE1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ERPINE1基因表达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01),SERPINE1表达增加与胃癌不良预后有关(P<0.001)。qRT-PCR结果表明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38)。敲低SERPINE1后,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敲低SERPINE1的胃癌细胞系的培养上清液能降低HUVEC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能力(P<0.05)。GEO数据库中SERPINE1高表达组胃癌患者差异基因富集到焦点黏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癌症相关通路以及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等血管生成相关通路。SERPINE1的表达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EMT有关的其他基因、血管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利用qRT-PCR在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中验证了EMT(P<0.05)、血管生成有关基因表达水平(P<0.05),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调控EMT、血管生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因子1 胃癌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铜法制备DL-丝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曹飞 荀志金 +2 位作者 姚冰 韦萍 欧阳平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233,242,共3页
通过对甘氨酸铜法制备DL 丝氨酸中α 羟甲基丝氨酸生成机理的研究 ,确定了控制丝氨酸生成的条件 :n(铜 )∶n(甘氨酸 )∶n(甲醛 ) =1∶10 0∶80 0 ,pH =8.5~ 9.5 ,反应 40min ,丝氨酸质量浓度为 13.6 7mg
关键词 α-羟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型-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忠强 梅兴国 常俊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8-320,共3页
Threo N benzoyl 3 phenylisoserine methyl ester was synthesized. Compound 3 was first prepared from benzaldehyde and ethyl chloroacetate by Darzens condensation, then through ammonolysis, hydrolysis, acylation and meth... Threo N benzoyl 3 phenylisoserine methyl ester was synthesized. Compound 3 was first prepared from benzaldehyde and ethyl chloroacetate by Darzens condensation, then through ammonolysis, hydrolysis, acylation and methylation, erythro N benzoyl 3 phenylisoserine methyl ester was obtained. The C 2 configuration inversion of the latter compound affords the title compound in yield of 42%.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苏型-N-苯甲酰基-苯基 合成 抗癌药物 苯甲醛 氯乙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丝氨酸缓解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肾损伤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园蕾 张红蕾 +2 位作者 董佳昱 姜苏 唐云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3-163,共11页
目的:研究富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丝氨酸(docosahexaenoic acid-enriched phosphatidylserine,DHAPS)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小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 目的:研究富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丝氨酸(docosahexaenoic acid-enriched phosphatidylserine,DHAPS)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小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50 mg/kg mb DHA-PS组(50 DHA-PS组)和100 mg/kg mb DHA-PS组(100 DHA-PS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80 mg/kg mb CTX建立小鼠肾损伤模型,5 d后,MOD组和DHA-PS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或DHA-PS,7 d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肾脏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肾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组织病理变化及肾脏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与MOD组相比,DHA-PS可显著降低小鼠肾脏指数以及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和肾损伤分子-1水平(P<0.05);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下调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显著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P<0.05)。染色结果显示,DHA-PS组小鼠肾脏组织结构明显恢复。此外,肾脏组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HA-PS主要通过影响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及其代谢物缓解CTX导致的小鼠肾脏代谢紊乱。结论:DHAPS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甘油磷脂代谢和嘌呤代谢等途径缓解CTX导致的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富二十二碳六烯-磷脂酰 肾损伤 代谢组学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式-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的合成研究
6
作者 梅兴国 余广鳌 +2 位作者 张立 许亚杰 柯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2R,3S)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是抗癌新药紫杉醇的侧链。利用苯甲醛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在甲醇钠作用下,0℃经Darzen反应24h,蒸去甲醇,乙醚萃取,减压蒸馏得到反式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4),... (2R,3S)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是抗癌新药紫杉醇的侧链。利用苯甲醛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在甲醇钠作用下,0℃经Darzen反应24h,蒸去甲醇,乙醚萃取,减压蒸馏得到反式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4),4的甲醇溶液与NH3在100℃中压下氨解,在V(CH2Cl2)/V(CH3OH)=1∶1溶剂中结晶得赤式3苯基异丝氨酰胺(5),5在100℃用Ba(OH)2水解8h,得到赤式3苯基异丝氨酸(6),6与苯甲酰氯于0℃下在w(NaHCO3)=10%的溶液中发生酰化反应,V(THF)/V(CH2Cl2)=4∶1溶剂萃取,粗产物在V(石油醚)/V(丙酮)=40∶1溶剂中结晶,得到赤式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四步反应总产率为28.4%。用IR、1HNMR、元素分析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苯甲酰基 苯基 合成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脱氨酶酶法拆分DL-丝氨酸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吉 刘均忠 +2 位作者 李卉 刘茜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8,202,共5页
利用pET28a为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重组表达了大肠杆菌丝氨酸脱氨酶,以L-丝氨酸为底物,研究了其酶学性质,考察了温度、起始pH、底物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利用丝氨酸脱氨酶酶法拆分了DL-丝氨酸。结果表明,丝氨酸脱氨... 利用pET28a为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重组表达了大肠杆菌丝氨酸脱氨酶,以L-丝氨酸为底物,研究了其酶学性质,考察了温度、起始pH、底物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利用丝氨酸脱氨酶酶法拆分了DL-丝氨酸。结果表明,丝氨酸脱氨酶重组表达成功;丝氨酸脱氨酶最佳反应条件为37℃,pH=9.0,底物质量浓度40 g/L;0.3 g菌体细胞酶法拆分100 mLρ(DL-丝氨酸)=80 g/L反应液需8 h,其中,L-丝氨酸摩尔转化率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拆分 dl- 重组表达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苏氨酸醛缩酶催化合成L-4-硝基苯基丝氨酸 被引量:4
8
作者 余进海 吴婷 +2 位作者 刘均忠 张宏娟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9-2044,2064,共7页
利用pGEX-KG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L-苏氨酸醛缩酶,以对硝基苯甲醛、甘氨酸为底物,采用酶法合成了L-4-硝基苯基丝氨酸,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8.0,甘氨酸浓度500mmol/L,对硝基苯甲醛浓度100mmol... 利用pGEX-KG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L-苏氨酸醛缩酶,以对硝基苯甲醛、甘氨酸为底物,采用酶法合成了L-4-硝基苯基丝氨酸,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8.0,甘氨酸浓度500mmol/L,对硝基苯甲醛浓度100mmol/L,每升转化液含1.6g全细胞,反应24h后,L-4-硝基苯基丝氨酸质量浓度达到9.72g/L,对硝基苯甲醛转化率为43%。放大至500mL后转化液经过活性炭分离纯化得到产物3.92g,总收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醛缩酶 对硝基苯甲醛 L-4-硝基苯基 活性炭吸附柱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合成及拆分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玉英 宋健 +1 位作者 冯荣秀 赵君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9-602,619,共5页
以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考察了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制备工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n(浓硫酸)∶n(乙醇)=1∶6∶50,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10 h,0℃下析晶,氨析时的pH=7.5,在该条件下... 以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考察了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制备工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n(浓硫酸)∶n(乙醇)=1∶6∶50,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10 h,0℃下析晶,氨析时的pH=7.5,在该条件下,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收率为92%。对酯化废液及氨析废液中的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回收,最终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收率提高到98%左右。采用IR1、HNMR和HPLC对所合成的产物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了分析与表征。以D-酒石酸作为手性拆分剂,对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拆分,结果表明,拆分最佳工艺为:n(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n(D-酒石酸)∶n(甲醇)=1∶1∶50,氨析过程中的pH=7.5时,D-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收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苏式-对甲砜基苯乙酯 对甲砜基苯 酯化 D-酒石 拆分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镧(Ⅲ)配合物与 DNA作用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3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刘天府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3-509,共7页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 25±0.1℃、 I= 0.1mol·dm^(-3)Na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La(Ⅲ)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b(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 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 dl-丙氨酸( Ala)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dl-衍生物 镧配合物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一梅 艾儒棣 +1 位作者 钟振东 朱晓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4是参与皮肤屏障的重要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1-3])。它们在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皮肤损伤及某些屏障受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皮炎 接触性 皮肤屏障系统 半胱天冬特异性蛋白酶-14 象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蛋氨酸及其羟基类似物在单胃动物体内的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正锋 张晓玲 +1 位作者 吴德 林燕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综述了DL-蛋氨酸(DL-MET)和DL-2-羟基-4-(甲硫基)丁酸(DL-HMB)在肠道转化和代谢的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便为正确评价DL-MET和DL-HMB的生物学效价和合理使用2种蛋氨酸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dl- dl-2-羟基-4(甲硫基)丁 转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酶法制备D-丝氨酸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荣华 谭娇颖 +1 位作者 乔浩 刘存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2,共3页
以DL-丝氨酸为原料,先采用氨基酸关环法化学合成酶的作用底物———DL-5-羟甲基海因,收率93.5%。然后,该底物在酶的作用下,起始pH=9.0,培养温度38℃,转化时间42 h,经过一系列的酶解反应即得到D-丝氨酸,收率为81.7%。
关键词 D- dl- 化学酶法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丝氨酸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稀释焓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小玲 倪亚明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The enthalpies of dilution of L serine in ethanol water mixtures (with 0.05 increments ranging from 0.05 to 0.40 ethanol by weight)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LKB 2277 Bio Activity Monitor at 298.15 K.Calculations show t... The enthalpies of dilution of L serine in ethanol water mixtures (with 0.05 increments ranging from 0.05 to 0.40 ethanol by weight)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LKB 2277 Bio Activity Monitor at 298.15 K.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pairwise enthalpic interaction coefficients h2 is negative and minimized at 0.25 ethanol in mix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乙醇- 混合溶剂 稀释焓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及其在肌肉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吉茹 朱宇旌 +1 位作者 邵彩梅 张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8,共7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是一类特异性催化磷脂酰肌醇(PI)的激酶,其信号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本文就PI3K/Akt信号途径的结构、活化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和肌肉生长...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是一类特异性催化磷脂酰肌醇(PI)的激酶,其信号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本文就PI3K/Akt信号途径的结构、活化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和肌肉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信号途径 细胞凋亡 肌肉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上氯原子的不同取代位置对四苯基锌卟啉-酪氨酸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慧娟 冯娟 +7 位作者 孙照勇 艾希成 张建平 张兴康 虞忠衡 韩士田 刘彦钦 吴银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69-2072,共4页
稳态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显示 ,苯环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对氯苯基锌卟啉 -酪氨酸的光物理性质有很大影响 .紫外吸收光谱中 ,邻、间和对氯取代的 3个化合物都具有典型的 Soret带和 Q带 .其中 Soret带位于 42 3 nm处 ,Q( ... 稳态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显示 ,苯环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对氯苯基锌卟啉 -酪氨酸的光物理性质有很大影响 .紫外吸收光谱中 ,邻、间和对氯取代的 3个化合物都具有典型的 Soret带和 Q带 .其中 Soret带位于 42 3 nm处 ,Q( 0 ,0 )和 Q( 0 ,1 )带分别位于 5 49和 5 90 nm处 .邻位取代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为 0 .0 5 8,比间位 ( 0 .0 2 41 )、对位 ( 0 .0 2 3 5 )取代化合物的要高得多 .邻位取代化合物的荧光寿命( 3 .1 1 ns)比间位 ( 1 .1 2 ns)和对位 ( 1 .1 1 ns)取代化合物的长 .邻位化合物的这些特性可能归因于取代基之间的空间效应 ;而在间位和对位化合物中 ,重原子效应和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可能起主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 氯原子 取代位置 苯基锌卟啉- 光物理性质 光合作用 叶绿素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体尿液中酪氨酸、对羟苯基乳酸和对羟苯基乙酸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蕾 马雅倩 +3 位作者 谭婷 鄢爱平 郭岚 万益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8,共6页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UPLC-FLD)手段,建立了人体尿液中酪氨酸、对羟苯基乳酸和对羟苯基乙酸的同时测定新方法。系统探讨了不同机理下,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处理尿液的效果,最终选用Clean-Screen DAU混合固相萃...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UPLC-FLD)手段,建立了人体尿液中酪氨酸、对羟苯基乳酸和对羟苯基乙酸的同时测定新方法。系统探讨了不同机理下,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处理尿液的效果,最终选用Clean-Screen DAU混合固相萃取小柱处理尿液,成功地除去了大量干扰物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上述三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检测限均为0.016mg/L。健康人和癌症病人尿液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6.9%~107.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8%。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人体尿液中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苯基 对羟苯基 尿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捷 朱玲燕 +4 位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卢晓 陈政良 周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67-1672,共6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浆中MBL及MASP-2的浓度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MBL和MASP-2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4、0.002),MBL/MASP-2比值在健康人群与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血浆中MBL与MASP-2并无相关性。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血浆MBL水平与肿瘤的血管侵犯(r=0.253,P=0.047)和总胆红素水平(r=0.283,P=0.024)呈正相关;血浆中MASP-2水平与肝细胞肝癌的TNM分期呈正相关(r=0.276,P=0.027),而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r=0.-0.317,P=0.015)。经ROC曲线分析,MBL和MASP-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P=0.010)和0.694(P=0.003),对肝细胞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0%和89.1%。结论补体凝集素途径的关键分子MBL、MASP-2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炎症状态和疾病进展相关,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蛋白酶-2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在葡萄糖-水和蔗糖-水混合溶剂中的体积性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淑芹 桑文强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0-1115,共6页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丝氨酸与不同组成的葡萄糖-水、蔗糖-水混合溶剂构成的三元系溶液的密度,计算了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二醇-水和丙三...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丝氨酸与不同组成的葡萄糖-水、蔗糖-水混合溶剂构成的三元系溶液的密度,计算了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二醇-水和丙三醇-水等多羟基体系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丝氨酸分子在多羟基化合物-水体系中增体积效应的大小与多羟基化合物所含OH基数目的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性质 葡萄糖-水混合溶剂 蔗糖-水混合溶剂 极限偏摩尔体积 结构相互作用 溶液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L-脯氨酸-N-糖基修饰的丝氨酸二肽酯的合成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甄小丽 雷光华 +2 位作者 韩金鑫 韩建厅 侯富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以L-脯氨酸和L-丝氨酸为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缩合剂,将C端和N端分别通过烯丙基和Fmoc保护的L-丝氨酸与乙酰基保护的L-脯氨酸缩合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Fmoc-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脱去Fmoc保护后... 以L-脯氨酸和L-丝氨酸为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缩合剂,将C端和N端分别通过烯丙基和Fmoc保护的L-丝氨酸与乙酰基保护的L-脯氨酸缩合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Fmoc-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脱去Fmoc保护后,再与2,3,4-O-三乙酰基-6-O-三氟甲磺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作用,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N-6-(2,3,4-O-三乙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酯 葡萄糖修饰的二肽酯 D-葡萄糖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