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rl、DL重建算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诗瑜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赵明月 王旭 张竞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Karl迭代重建技术和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联影uCT-760对腹部仿真模体(CDP-2)分别采用10~150 mAs(间隔20 mAs)行上腹部CT扫描,管电压120 kV,螺距0.9875,转速0.5 s/r,扫...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Karl迭代重建技术和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联影uCT-760对腹部仿真模体(CDP-2)分别采用10~150 mAs(间隔20 mAs)行上腹部CT扫描,管电压120 kV,螺距0.9875,转速0.5 s/r,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重复扫描三次。对原始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Karl (1~9级)、DL(1~4级)算法重建1 mm图像。在轴面图像上测量肝脏及同层腹壁脂肪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常规剂量(150 mAs)FBP重建图像为对照,由两位观察者采用五分法评估各组重建图像的主观质量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组主客观图像质量。结果:各组FBP、Karl(1~9级)、DL(1~4级)重建图像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arl/DL等级的增加,相应组别的SD值降低(P<0.05),SNR和CNR升高(P<0.05)。两位观察者对各组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21~0.837),50 mAs(DL-2)、70 mAs(Karl-6)图像与150 mAs的FBP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53.3%、66.7%(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150 mAs)FBP算法相比,在获得相同图像质量情况下,应用Karl和DL算法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模体 Karl算法 dl算法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PSO-DLS组合算法反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明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8-272,共5页
隧道及煤矿井下巷道施工过程中面临严重的水文地质灾害问题,在复杂的施工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下,对水文地质的精确探测是十分困难的。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电磁感应勘探方法,对低阻体非常敏感,能够对隧道及巷道顶底板含水层... 隧道及煤矿井下巷道施工过程中面临严重的水文地质灾害问题,在复杂的施工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下,对水文地质的精确探测是十分困难的。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电磁感应勘探方法,对低阻体非常敏感,能够对隧道及巷道顶底板含水层进行探测。为解决巷道或隧道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处理难度大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对粒子群优化法(PSO)和阻尼最小二乘法(DLS)2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一种PSO-DLS组合反演算法,解决了PSO算法晚期寻优效率低下和DLS算法需要人工给定初始值的问题。结合某矿井实际地层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利用PSO、DLS以及笔者提出的组合算法进行反演试算。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两种单独的算法,组合算法具有更高的寻优效率且不需要人工给定初始模型,最后应用该组合算法对中国淮北煤田煤矿巷道实测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计算,结果实现了顶底板异常分离,解释成果与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及巷道揭露情况吻合,证明该组合算法能够对巷道瞬变电磁探测数据进行反演处理且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算法 dlS算法 组合算法 矿井瞬变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划分的并行投影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燕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62-2764,共3页
基于DL算法,提出并分析了平衡划分并行投影算法PROJECT-DL。在PROJECT-DL算法中,数据被平均划分并分配给所有处理机,因而每个处理机具有相同的工作负载。给出了网络并行计算环境下的实验结果,并与PROJECT-S、PROJECT-NS算法进行了对比... 基于DL算法,提出并分析了平衡划分并行投影算法PROJECT-DL。在PROJECT-DL算法中,数据被平均划分并分配给所有处理机,因而每个处理机具有相同的工作负载。给出了网络并行计算环境下的实验结果,并与PROJECT-S、PROJECT-NS算法进行了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PROJECT-DL算法是一种高并行效率、高扩展性的并行投影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投影 划分 dl算法 PROJECT-d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分点定位并行并操作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启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70-257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并操作算法PUDL,充分利用DL子算法能精确定位多个划分点的特性,使得划分后各个处理机要处理的子关系大小相等。因而算法具有较高的负载平衡性、可扩展性。最后给出了基于PC集群的实验结果,并把该结果与UNION-S、UNION... 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并操作算法PUDL,充分利用DL子算法能精确定位多个划分点的特性,使得划分后各个处理机要处理的子关系大小相等。因而算法具有较高的负载平衡性、可扩展性。最后给出了基于PC集群的实验结果,并把该结果与UNION-S、UNION-NS算法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并操作 划分点 dl算法 PUdl算法 UNION-S算法 UNION-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离线真实无线干扰信号分类
5
作者 刘春雨 袁俊 +2 位作者 孙晓萌 张磊 张博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1,共6页
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干扰信号的检测和分类。近年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算法被广泛用于干扰信号的检测和分类。DL算法需要高质量的训练样本,然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时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干扰... 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干扰信号的检测和分类。近年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算法被广泛用于干扰信号的检测和分类。DL算法需要高质量的训练样本,然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时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干扰信号样本是具有挑战性的。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DDPM)的离线真实无线干扰信号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DDPM在特征提取之前对收集的信号进行离线处理,然后将信号发送到预定义的分类器中。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在4个样本信号的情况下,将干扰信号分类和识别的准确率提高到91%,有效地解决了真实无线通信场景中由于样本数量少和数据质量差而导致的干扰识别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此外,证明了在信号处理中使用生成模型的可行性,并在真实通信场景中实现了高精度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 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学习(dl)算法 神经网络算法 无线通信干扰(W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环境下基于信任模型的动态级调度 被引量:53
6
作者 袁禄来 曾国荪 +1 位作者 姜黎立 蒋昌俊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7-1224,共8页
网格用户、资源和服务的不确定性潜在地影响网格应用任务的正常执行,这样使得设计既能减小应用任务执行时间又能减小欺骗可能性的调度算法十分困难.参考社会学的人际关系信任模型,建立网格节点信任推荐机制,并利用D-S理论对推荐证据进... 网格用户、资源和服务的不确定性潜在地影响网格应用任务的正常执行,这样使得设计既能减小应用任务执行时间又能减小欺骗可能性的调度算法十分困难.参考社会学的人际关系信任模型,建立网格节点信任推荐机制,并利用D-S理论对推荐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定义出基于不确定性推理理论的信任度计算函数.将该函数并入DLS算法得到“可信”动态级调度算法(TDLS),从而在计算调度级别时考虑网格节点的可信程度.仿真结果证实,提出的TDLS算法以小的时间花费为代价,能有效提高任务在信任方面的服务质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可信调度 信任模型 不确定性推理 dl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