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标志物的均相电化学传感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兆彤 李潇 +3 位作者 赵佳慧 马晓萌 刘晓娟 李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81,共9页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肿瘤标志物传感新方法,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均相电化学方法无需固定化修饰电极界面,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突出优点,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肿瘤标志物传感新方法,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均相电化学方法无需固定化修饰电极界面,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突出优点,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一些肿瘤标志物均相电化学传感新方法,从酶辅助核酸水解到DNA构象变化调控电化学信号分子扩散,从亲和力差异到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调控信号转导等4个方面,介绍了肿瘤标志物的均相电化学传感方法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助于促进均相电化学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均相电化学 核酸探针 亲和力差异 纳米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的蛋白标记技术在膜受体可视化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珊 卓育妃 李婧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共13页
细胞通讯等动态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膜受体的参与.核酸探针是开发膜受体可视化分析策略的重要分子工具.本文从非共价靶向识别和共价偶联两种策略类型总结了基于核酸的蛋白标记技术,系统介绍了这些标记技术在膜受体表达水平、糖型以... 细胞通讯等动态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膜受体的参与.核酸探针是开发膜受体可视化分析策略的重要分子工具.本文从非共价靶向识别和共价偶联两种策略类型总结了基于核酸的蛋白标记技术,系统介绍了这些标记技术在膜受体表达水平、糖型以及相互作用等重要分子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受体 核酸探针 蛋白标记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香蕉枯萎病Foc4双探针核酸纸基检测传感器研制
3
作者 杨洲 区湘颖 +4 位作者 张志宏 罗宇康 何俊宇 欧俊辰 段洁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6,共9页
为实现对早期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 Foc4)的准确检测,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胶体金的双探针纸基传感器。该传感器将2种不同粒径的胶体金分别与检测探针和信号增强探针结合,利用DNA探针代替抗原和抗体... 为实现对早期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 Foc4)的准确检测,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胶体金的双探针纸基传感器。该传感器将2种不同粒径的胶体金分别与检测探针和信号增强探针结合,利用DNA探针代替抗原和抗体,形成双探针体系,通过增加信号增强探针降低检测限。基于目标序列与双探针体系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金标探针-目标序列-T线探针”复合物并在传感器的测试区被捕获,10 min内形成肉眼可见的目标产物,通过分析测试条带得到光强度峰面积并代入标准曲线中,实现Foc4定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双探针纸基传感器的检测限达到0.001 nmol/L,是传统纸基传感器的100倍,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在0.001~1 000.000 nmol/L范围内,Foc4浓度与测试线光强度峰面积呈线性关系;使用高浓度非互补探针进行试验干扰,发现非互补序列对检测效果基本无影响,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香蕉叶片Foc4检测的平均回收率为77.6%~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7.4%~7.7%。与传统形态学观察等检测方法相比,该研究提出的双探针核酸纸基检测传感器可以及时、快速、准确地判断早期Foc4的存在,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检测 Foc4 双探针 胶体金 核酸侧向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秀花 王子华 +5 位作者 黄鹏成 刘园园 毛君杰 王桂琴 马翀 王少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9,共9页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细菌分离培养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LAMP-TaqMan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昱 柳梦思 +3 位作者 董振国 焦义然 时国强 石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一种LAMP-TaqMan检测方法,进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核酸检测。本研究以WSSV基因组中保守序列构建测试质粒并设计筛选LAMP引物组,以荧光淬灭集团修饰的环引物作为TaqMan... 为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一种LAMP-TaqMan检测方法,进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核酸检测。本研究以WSSV基因组中保守序列构建测试质粒并设计筛选LAMP引物组,以荧光淬灭集团修饰的环引物作为TaqMan探针,建立LAMP-TaqMan检测方法。结果显示:LAMP-TaqMan法在WSSV检测中,具备良好的特异性,最适检测温度为63℃,测试质粒线性相关性系数R^(2)为0.990,最低检出限为0.76×10^(1)copies/μL,重复性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值均小于3%,稳定性良好;以市售检测试剂盒为对照,对60份对虾样品进行平行测试,LAMP-TaqMan检测准确率为96.67%,敏感性为100.00%。建立的LAMP-TaqMan恒温核酸检测方法具备精准快速,检出限低,有效避免LAMP非特异性扩增造成的“假阳性”等优势,在水产疫病精准快速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 TAQMAN探针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枯病导病型和抑病型植烟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群落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艳霞 李想 +6 位作者 李寒 蒋天平 芶剑渝 张恒 朱经伟 高维常 姚云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52-63,共12页
【目的】探明导病型和抑病型植烟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为研究连作障碍发生的微生物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限微模拟宇宙系统”,采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技术标记氮来源,利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导病抑病... 【目的】探明导病型和抑病型植烟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为研究连作障碍发生的微生物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限微模拟宇宙系统”,采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技术标记氮来源,利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导病抑病植烟根际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特征分析,并建立特征微生物与烟叶品质、产质量、青枯病发病状况等表观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导病抑病土壤中参与氮素循环的微生物种类具有差异,导病与抑病土壤中受根系分泌物调控的特有微生物分别为受土壤本身影响微生物数量的63.9%和1.29倍;在根系分泌物介导下,导病土壤中与氮循环相关的物种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上调与细胞运动和转运有关的基因;抑病土壤中主要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主要上调与物质转运与代谢有关的基因。导病与抑病土氮循环微生物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为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木纹杆菌门(Lgnavibacteriae);抑病土壤中与质量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的微生物属比导病土壤少21.7%,但抑病土壤微生物与烟叶品质关键指标茄酮间关联性是交叉互作的,显著相关比例较导病土提升19.3百分点。【结论】根系分泌物主要影响导病土壤与氮素循环相关的微生物,土壤本身的性状主要影响抑病土壤氮素循环相关微生物,即导病土壤微生物易受作物的影响发生病害;抑病土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保持烟叶质量的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导病抑病土壤 烟草青枯病 根系分泌物 氮素循环微生物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李静怡 熊雷 +4 位作者 黄莉璎 刘晓鹏 杨盛奋 金京勋 王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2,共9页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T-qPCR检测FCV参考株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10^(2)TCID_(50)/mL,对其他相关病毒无有效响应,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该方法检测33份临床样本,阳性率为51.5%。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RT-qPCR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为FC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疫病防控等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FCV) 肽核酸(PNA)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 开放阅读框(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刁有祥 丁家波 +3 位作者 姜世金 孙淑红 崔治中 陈本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5-589,共5页
利用PCR反应扩增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基因650 bp的DNA,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该探针与不同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能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 利用PCR反应扩增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基因650 bp的DNA,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该探针与不同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能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猪肺炎支原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细菌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低检出限量为10×102 个放线杆菌。对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病变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扁桃体、鼻腔、气管、肺脏均可检测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扁桃体的检出率最高。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地高辛标记探针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应用 猪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调查 PCR反应 PCR产物 核酸探针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 核酸杂交 检测结果 病变组织 扁桃体 DNA APX 特异性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染料作为光散射探针在分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亚婷 赵凤林 +1 位作者 李克安 童沈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91-1497,共7页
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对有机染料作为光散射探针在蛋白质、核酸和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结合光散射原理及有机染料的共振光散射增强理论 ,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作出解释 。
关键词 有机染料 光散射探针 蛋白质 核酸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艳芝 熊晖 +10 位作者 王小竹 王硕 罗静 王静敏 姜玉武 常杏芝 潘虹 齐建光 李万镇 袁云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总结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基因诊断,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整理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 目的:总结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基因诊断,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整理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的方法进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突变的检测,对未检测到缺失或重复的患儿扩增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2I)致病基因FKRP的外显子,然后进行DNA直接测序,并随访患者病情变化。结果:从临床确诊的90例DMD/BMD患者中检测出58例DMD基因外显子缺失(64.44%,58/90),9例外显子重复(10.00%,9/90),检出突变的34例患儿的母亲中17例(50%,17/34)为缺失/重复的杂合性改变。对23例未检测到DMD基因重复或缺失的患儿进一步直接测序FKRP基因编码序列,未发现致病突变。对14例患儿按照国外文献方案进行小剂量泼尼松短期间歇治疗,随访发现短期内激素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因例数及疗程不够尚不能得出结论;其中1例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产前诊断,经MLPA检测羊水细胞,诊断胎儿为女性携带者。结论:本组病例显示,DMD基因缺失突变主要发生在热点区45~54外显子之间,重复突变主要发生在基因的5′端。识别DMD?BMD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判断预后。MLPA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可对DMD?BMD进行基因诊断,检出携带者,更好的进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核酸探针 基因扩增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和核酸探针检测猪源沙门氏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C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代敏 王红宁 吴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2-485,共4页
对沙门氏菌的四环素耐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耐药率达100%,对其四环素耐药基因tetC进行了扩增,结果获得以质粒为模板的特异性产物,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75%,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用光... 对沙门氏菌的四环素耐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耐药率达100%,对其四环素耐药基因tetC进行了扩增,结果获得以质粒为模板的特异性产物,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75%,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用光生物素对PCR产物进行标记,制备核酸探针,采用菌落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株阳性、3株阴性,杂交结果与PCR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3.75%,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通过条件的优化,建立的四环素耐药基因tetC的PCR和核酸探针检测技术,为四环素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TETC 耐药基因 核酸探针 PCR 四环素类抗生素 流行病学监测 PCR产物 耐药性 试验结果 原位杂交 检测技术 特异性 符合率 耐药率 阳性 检出率 生物素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鑫 杨汉春 +2 位作者 郭鑫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得到PCV2 BF株341 bp的核酸片段,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制备的探针与PCV1、PRRSV、PPV、PRV等不发生反应,可检测的最低PCV2 DNA含量为1.78 p...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得到PCV2 BF株341 bp的核酸片段,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制备的探针与PCV1、PRRSV、PPV、PRV等不发生反应,可检测的最低PCV2 DNA含量为1.78 pg。对30份临床组织样本进行了检测,并与PCR比较,结果表明,阴性符合率为100%,阳性符合率为88.9%。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PCV2在人工感染仔猪主要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感染后3 d,从仔猪的淋巴结、胸腺、肺脏、脾脏、鼻黏膜可检测到阳性信号,感染后21 d,肝脏、肾脏、胰腺和回肠可检出阳性信号,至感染后42 d,可从心脏、胃、脑检出阳性信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会厌软骨、膀胱、皮肤、肌肉等组织均为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V2原位杂交技术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PCV2的实验室诊断和感染靶细胞的定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核酸探针 原位杂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山西省临汾市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月玲 王春蒲 +8 位作者 高建伟 邓俊平 宋宏 冯苗 商亚丽 李清桃 张重辉 张彦萍 李仁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280-1286,共7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临汾市2019—2020年“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实施期间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应用情况,为优化临汾市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目的分析山西省临汾市2019—2020年“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实施期间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应用情况,为优化临汾市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月报表相关数据,以2018年数据为基线,对2019—2020年临汾市及所属项目县(大宁县及永和县)肺结核患者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发现、药物敏感性筛查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汾市2018—2020年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29.6%(442/1495)、36.4%(476/1307)和50.5%(652/1292),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52.410,P=0.000)。到2020年,17个县区中,除大宁县及永和县外[69.4%(25/36)、81.8%(18/22)和59.3%(16/27)、66.7%(8/12)],浮山、洪洞、安泽、翼城县的肺结核患者[分别为76.2%(32/42)、64.7%(174/269)、60.0%(9/15)、55.9%(38/68)]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76.5%(13/17)、70.4%(81/115)、7/7、66.7%(24/36)]超过50%为市级(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2018—2020年临汾市药物敏感性筛查率分别为75.1%[229/(442-137)]、88.5%[339/(476-93)]和90.7%[489/(652-113)],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5.505,P=0.000)。2018—2020年大宁县及永和县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31.2%(15/48)、25.0%(14/56)和54.0%(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07,P=0.000)。2018—2020年,大宁县及永和县初诊患者在市级诊断的比例分别为38.4%(106/276)、43.4%(75/173)和56.3%(98/17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36.564,P=0.000)。结论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临汾市提供了全方位的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服务。应继续优化或完善诊疗流程,达到普通肺结核患者诊疗不出县的分级诊疗要求,同时发挥市级诊断作为区域性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子生物学 核酸探针 小地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胺蓝荧光猝灭法测定核酸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良洽 叶芳贵 +1 位作者 林旭聪 谢增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以甲苯胺蓝为荧光探针,基于DNA对甲苯胺蓝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DNA的新方法。在pH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测定小牛胸腺DNA的线性范围为0.1~6.0μg·mL-1,检测限为27ng·mL-1。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樟树嫩叶中的... 以甲苯胺蓝为荧光探针,基于DNA对甲苯胺蓝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DNA的新方法。在pH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测定小牛胸腺DNA的线性范围为0.1~6.0μg·mL-1,检测限为27ng·mL-1。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樟树嫩叶中的DNA含量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甲苯胺蓝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套入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蓝舌病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洪超 孙淑芳 +8 位作者 陶茂辉 尹燕博 郭福生 龚振华 蔡丽娟 蒋正军 丁有胜 黄运生 陈书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Nested PCR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 5株标准株蓝舌病病毒 (T4、T10、T11、T16、T2 0 )和 5株国内蓝舌病病毒分离株 (CF4、AF6、Z1、H1、G14)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而检测相关环状病毒 (EHD2、EHD6、Ibraki) ,检测结果均为...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Nested PCR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 5株标准株蓝舌病病毒 (T4、T10、T11、T16、T2 0 )和 5株国内蓝舌病病毒分离株 (CF4、AF6、Z1、H1、G14)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而检测相关环状病毒 (EHD2、EHD6、Ibraki)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研究证明 ,此方法可检测到3 5fg的BTV—RNA ,灵敏度较高。该方法成功区分了蓝舌病病毒和相关环状病毒 ,比血清学方法更加优越 ,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蓝舌病病毒 NESTED-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M基因核酸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翠 马小明 +1 位作者 尹燕博 单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地高辛(DIG)标记猪流感病毒(SIV)M基因的保守片段制成核酸探针,与H1及H3亚型的猪流感病毒(SIV)的cDNA、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的cDNA、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的DNA、猪瘟病毒(CSFV)cDNA、猪伪狂犬病(PRV)的DNA进行斑点杂交,以... 以地高辛(DIG)标记猪流感病毒(SIV)M基因的保守片段制成核酸探针,与H1及H3亚型的猪流感病毒(SIV)的cDNA、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的cDNA、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的DNA、猪瘟病毒(CSFV)cDNA、猪伪狂犬病(PRV)的DNA进行斑点杂交,以检测探针的特异性,结果该探针仅与H1及H3亚型的猪流感病毒(SIV)的cDNA杂交呈阳性,与其余病毒杂交呈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探针最低能检出约5 pg的H3亚型的SIV RT-PCR产物。应用该探针对35份疑似SI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检出9份阳性,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DIG标记的核酸探针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合于对SI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 猪流感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牛结核病标本中结核菌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宏 呼西旦 +3 位作者 李淑霞 武坚 李君莲 张曼夫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将地高辛标记的牛结核杆菌特异性探针即248bp基因片段用于检测10份患病牛肺病变组织福尔马林固定切片标本。结果表明:基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对切片标本的检出率较常规涂片染色高,分别为80%和50%,其...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将地高辛标记的牛结核杆菌特异性探针即248bp基因片段用于检测10份患病牛肺病变组织福尔马林固定切片标本。结果表明:基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对切片标本的检出率较常规涂片染色高,分别为80%和50%,其定位观察到组织切片中的结核杆菌,又能获得有关细菌及其周围组织的原有位置关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适应于固定标本、涂片标本的结核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病 组织切片 基因探针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对称菁染料及其与不同结构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尚荣 金冰 +4 位作者 张楠 柳影 刘祥军 李松青 上官棣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85-2092,共8页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30-180倍的荧光增强;其与单/双链DNA作用较弱,导致40-60倍荧光增强;而与反平行G-四链体DNA(如TBA和22AGNa+)的作用最弱,只引起15-25倍荧光增强;以上结果表明MTP可作为荧光探针分子用于区别不同结构的核酸分子.结合机理研究表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优先通过沟槽结合模式结合1分子MTP,再通过末端堆积模式结合另1分子M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染料 核酸 G-四链体 荧光分子探针 核酸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直接检测结核病患者各类标本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价值 被引量:18
19
作者 白雪娟 刘银萍 +2 位作者 张俊仙 王杰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基因芯片直接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通过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鉴别培养为MTB的临床标本,其中痰标本90例、支气管灌洗液12...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基因芯片直接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通过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鉴别培养为MTB的临床标本,其中痰标本90例、支气管灌洗液12例、脓液12例、胸腔积液6例、组织标本3例、腹腔积液和尿液标本各1例,应用绝对浓度法同时进行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并用基因芯片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MTBrpoB、katG和inhA基因型。以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为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检测RFP、INH耐药和耐多药(M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125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显示对RFP、INH的耐药率和MDR发生率分别为20.0%(25/125)[其中高耐占88.0%(22/25)、低耐占12.0%(3/25)]、17.6%(22/125)[其中高耐占18.2%(4/22)、低耐占81.8%(18/22)]、16.8%(21/125)。初治和复治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DR-MTB的检出率分别为7.6%(7/92)和39.4%(13/33)。以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为标准,应用基因芯片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MTBrpoB、katG和inhA基因型,预示对RFP、INH耐药和MDR的敏感度分别为72.0%(18/25)、63.6%(14/22)和61.9%(13/21),特异度分别为91.0%(91/100)、86.4%(89/103)和89.4%(93/104),两种方法的一致率分别为87.2%(109/125)、82.4%(103/125)和84.8%(106/125)。结论应用耐药基因芯片直接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TB对RFP和INH耐药的相关基因突变具有中等的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可快速检出对RFP、INH耐药和MDR-TB患者,为临床早期开展有效化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制备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核酸探针 点突变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利福平 异烟肼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细胞核成像的新型双光子荧光探针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鑫 刘恒 +5 位作者 贾鹏飞 张波 王军杰 赵宁 张元红 于晓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467,共3页
A new two-photon fluorescence DNA probe,BMVEC,with bigger σ×Φ(1437 GM) was synthesized.The absorption titr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BMVEC and DNA because the probe can intercalate the gro... A new two-photon fluorescence DNA probe,BMVEC,with bigger σ×Φ(1437 GM) was synthesized.The absorption titr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BMVEC and DNA because the probe can intercalate the grooves in the double helix of DNA,which enhances its two-photon fluorescent intensity.Meanwhile the double-staining results in cancer cells by means of TPM demonstrate the exclusive nucleic labeling ability of BMVEC,and the positions and amounts of nuclei labeled by BMVEC are wholly the identical as those by DAPI.Moreover,the incident power of BMVEC is lower than that of DAPI.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MVEC can act as the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 of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双光子荧光成像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