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锥互补法的crowbar投入DFIG风电机群电磁暂态等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舒进 袁剑 都劲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22-128,共7页
为降低对大规模风电机群故障暂态仿真计算量,首先给出同步坐标系crowbar投入DFIG风电机组及其机群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基于H?范数最优化动态降阶方法,提出DFIG风电机群等值问题。对参数及运行状态各不相同DFIG机群,在降低原模型状态量... 为降低对大规模风电机群故障暂态仿真计算量,首先给出同步坐标系crowbar投入DFIG风电机组及其机群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基于H?范数最优化动态降阶方法,提出DFIG风电机群等值问题。对参数及运行状态各不相同DFIG机群,在降低原模型状态量数量的同时,实现阶系统与原模型故障电气量输出范数误差极小化。进一步,采用CCA算法将降阶等值转化为非凸优化问题,求解降阶等值模型。最后,针对非平衡初始状态,给出了等值模型初值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等值计算方法能够在有效实现降阶等值的同时,定量给出等值模型范数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ig风电机组 故障 等值 锥互补法 H∞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问题及其谐振控制解决方案 被引量:37
2
作者 贺益康 徐海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5188-5203,共16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生产方式。然而在我国现实电网国情下,风电系统对真实电网环境的适应能力已构成现代风电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风电机组应能适应的...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生产方式。然而在我国现实电网国情下,风电系统对真实电网环境的适应能力已构成现代风电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风电机组应能适应的电网环境主要包括电网电压骤变(骤降或骤升)、电网电压不平衡、电压谐波畸变等。对此,该文以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为对象,通过对这些电网故障机理和现有风电控制技术不足的分析,提出采用谐振控制技术的解决方案,着重讨论了谐振控制技术的优势机理、工程实现中的主要考虑及其在增强DFIG电网适应性方面的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适应性 网规程 双馈机组(dfig) 谐振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分析的双馈风电机组参数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付蓉 孙万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104,共5页
分析研究风电接入后系统的动态运行与稳定控制,需要建立准确的风电机组结构和参数模型。为此,根据系统辨识理论,推导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传递函数矩阵,构造传递函数系统与未知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风电机组电抗参数的可辨识性;对风电并... 分析研究风电接入后系统的动态运行与稳定控制,需要建立准确的风电机组结构和参数模型。为此,根据系统辨识理论,推导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传递函数矩阵,构造传递函数系统与未知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风电机组电抗参数的可辨识性;对风电并网系统进行动态轨迹保稳降维等效变换,通过分析系统主导映像轨迹的特征,建立双馈风电机组参数识别系统的受扰轨迹差异度指标,并将参数待识别系统受扰轨迹与实际轨迹的差异度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求解双馈风电机组电抗参数;对算例系统发生线路故障和风速变化等不同情况下进行参数识别计算。仿真结果检验了采用系统轨迹差异度方法识别DFIG参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机组(dfig) 稳定计算 轨迹特征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占朋 彭妮娜 《陕西电力》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计算双馈风电机组(DFIG)短路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物理过程分析和频域计算法的优点,根据物理过程分析法,可以将故障后的DFIG频域方程分解为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通过求解各响应的方程式,可以得到短路电流的解... 提出了一种分析计算双馈风电机组(DFIG)短路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物理过程分析和频域计算法的优点,根据物理过程分析法,可以将故障后的DFIG频域方程分解为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通过求解各响应的方程式,可以得到短路电流的解析计算表达式。通过对比对称和不对称故障下短路电流表达武,电网对称性故障下交流分量会快速衰减完,不对称故障下交流分量会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对称性和不对称性故障下短路电流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机组(dfig) 撬棒保护 网故障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对接入区域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斯伟 李庚银 周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1,共6页
系统惯性中心的动态行为可以有效地反映系统的整体动态趋势。基于系统惯性中心的动态数学模型,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接入后的系统惯性中心运动方程。并通过分析DFIG接入对系统惯性中心运动方程中关... 系统惯性中心的动态行为可以有效地反映系统的整体动态趋势。基于系统惯性中心的动态数学模型,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接入后的系统惯性中心运动方程。并通过分析DFIG接入对系统惯性中心运动方程中关键因素的影响,揭示了DFIG以不同方式接入系统时对系统惯性中心功角加速度暂态响应的影响机理。当DFIG直接接入系统时,系统惯性中心的暂态功角加速度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DFIG的接入容量和暂态功率响应特性。当DFIG等容替代同步发电机组接入系统时,DFIG的暂态功率响应和被替代同步发电机组的功率和惯量在原系统中的比重大小将共同决定系统惯性中心的暂态功角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机组(dfig) 系统惯性中心 暂态功角稳定性 功角加速度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