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性分析的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1
作者 陈谦 杨格 +1 位作者 王尚长 邓杨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利用试验数据识别试验子结构的参数并更新数值子结构的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混合试验数值子结构参数不准确带来的误差。为了保障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所选本构参数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和较高敏感性。现有的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 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利用试验数据识别试验子结构的参数并更新数值子结构的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混合试验数值子结构参数不准确带来的误差。为了保障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所选本构参数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和较高敏感性。现有的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无法具体定量评估参数的敏感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性分析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本构参数与恢复力之间的关联系数,定量评估本构参数的参数敏感性,计算简单。分别对使用Kent-Scott-Park本构模型的混凝土和三线性本构模型的复合型阻尼器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与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的本构参数2种方法所选较高敏感性参数一致,而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复合型阻尼器,所提方法可以确定复合型阻尼器本构参数的参数敏感性。使用不同的模型更新方式对一个6层钢框架结构配备复合型阻尼器进行模型更新混合试验数值仿真,比较参数识别的效果,发现通过所提方法选择的本构参数更易于识别,模型更新混合试验数值仿真的精度和效率更高,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参数识别 模型更新 关联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组增长混合模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纵向分析
2
作者 黎光明 刘钰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性别差异和影响因素。以1429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组增长混合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三类不同的发展轨迹,即“低−下降”组、“平稳”组和“高−上升”组;(2)青少年网... 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性别差异和影响因素。以1429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组增长混合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三类不同的发展轨迹,即“低−下降”组、“平稳”组和“高−上升”组;(2)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在“平稳”组和“高−上升”组中占比更大,但在“高−上升”组中,女性上升的速率却快于男性;(3)消极应对方式是男性与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共同风险因素;朋友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焦虑、超重/肥胖是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风险因素,自我满意度是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保护因素;家庭满意度是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保护因素。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因素,同时做好青少年的自控和自我满意度教育,强化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纵向分析 多组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磁悬浮系统的漏磁分析与磁力建模
3
作者 金俊杰 宋佳琪 +3 位作者 李进 孙凤 尚利冬 赵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0-206,共7页
现有的混合磁悬浮系统的磁力数学模型未考虑电磁线圈中电流导致的漏磁,与真实磁力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控制器的设计及零功率平衡位置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法分析电流的变化对漏磁的影响。依据磁场分割原则,计算各部分磁阻,... 现有的混合磁悬浮系统的磁力数学模型未考虑电磁线圈中电流导致的漏磁,与真实磁力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控制器的设计及零功率平衡位置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法分析电流的变化对漏磁的影响。依据磁场分割原则,计算各部分磁阻,建立混合电磁铁的理论磁力数学模型。对混合电磁铁进行测力实验,得出磁力与气隙电流的关系,运用非线性曲面拟合法得到磁力表达式,与理论磁力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引入理论磁力数学模型与实验测量结果较为一致,在力-气隙曲线变化中,2种磁力数学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9,在力-电流曲线变化中,2种磁力数学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悬浮 漏磁 有限元分析 磁力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交-直流混合导纳建模及交直流耦合作用下的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张海涛 沙子豪 +4 位作者 吴为 韩吉治 张儒锡 王秀丽 王锡凡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5-3415,I0115,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交直流系统耦合作用下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该文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导纳建模为突破口,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提出并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实现对交、直流端口自导纳特性与交直流端口间耦合特性的精准刻画;其次,结合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与矩阵舒尔变换,提出了适用于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评估与分析方法,显式表征了交流系统侧、直流系统侧以及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对导致系统失稳不同原因的有效辨识,揭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引发的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机理。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的准确性、其用于稳定性分析的优越性及所提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 舒尔变换 谐波状态空间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修正的在役海洋钻机井架实时承载能力评估
5
作者 闫天红 周国强 董浩轩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81,共12页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役钻机井架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钻机井架面临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损伤及苛刻钻井作业条件,在役海洋钻机井架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损伤和性能退化,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耐久性失效,给海...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役钻机井架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钻机井架面临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损伤及苛刻钻井作业条件,在役海洋钻机井架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损伤和性能退化,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耐久性失效,给海洋钻井作业带来巨大风险,实时评估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已迫在眉睫。为此,基于测试模型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计算数据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形成了基于混合模型修正的海洋钻机井架承载能力实时评估方法,并开发了集钻井载荷—应变测试—振动测试一体化的海洋钻机井架结构响应测试系统,最后以南海某平台海洋钻机井架结构损伤识别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井架测试模型实测响应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响应相关性分析可以实现测点与节点匹配、实测响应与计算响应匹配;②基于实测模态参数与应变的混合有限元模型修正建立的在役钻机井架测评基准模型进一步减小了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实测频率与计算频率最大误差由模型修正前的34.35%降低为0.56%,实测应变与计算应变最大误差由模型修正前的53.7%降低为13.3%;③经现场实测响应与计算响应相关性分析的混合模型修正,按照评估准则海上钻机实例井架承载力下降8.44%。结论认为,形成的在役钻机井架性能退化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解决了原有单一工况测点值线性外推评估方法难以满足复杂工况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对于准确评估海上在役钻机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机井架 响应测试与数值计算 相关性分析 混合模型修正 承载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游程聚类
6
作者 彭文静 郑迪 +2 位作者 蔡慧 邵海明 王家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4,共9页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提取典型波动特征的问题,采用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方法对海量游程进行聚类;进一步提出了主客观融合的聚类结果评价方法。最后,对光伏电站现场录波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聚类结果评分在各方面有1.1%~61.4%的提升;在不同噪声及异常值水平下所提方法也可以维持较好的聚类效果,复合指标评分下降程度小于其他算法0.92%~18.24%。所提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贝叶斯信息准则实现了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聚类,提高了对含噪声和异常值数据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光伏电站时波动信号游程的合理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短时波动信号 游程分析 改进高斯混合模型 游程聚类 贝叶斯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心理韧性关系的回归混合分析
7
作者 闫春艳 贝冬丽 罗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探究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786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心理韧性水平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回归混合模型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 目的:探究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786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心理韧性水平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回归混合模型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可分为低倦怠(69.9%)、低成就感(9.8%)和力不从心(20.3%)3个潜在类别;回归混合分析表明,心理韧性较低的高中生学习倦怠较高(OR=0.22~0.56),情绪控制困难的高中生大多在学习上表现出力不从心(OR=0.23)。结论: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与心理韧性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心理韧性 高中生 潜在类别分析 回归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P物理特性等值建模的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方法
8
作者 彭石 谢宁 +1 位作者 王承民 田沛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79-2593,I0011,共16页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递、释放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热转换、烟气排放及运行热损失方程;据此,确立CHP的物理特性等值模型,并定义该模型“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策略下的控制参量。其次,利用牛顿法和管网水力计算基本原理,推导电潮流和气、热能流的修正方程及其雅可比元素表达式,提出计及CHP固有特性参数随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的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具有不同CHP控制策略的气-电-热混合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气电变换 气热转换 烟气排放 CHP物理特性等值模型 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飞机操纵系统故障风险评估
9
作者 时统宇 高艺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双向推导系统的故障模式;其次考虑人和环境因素,使用贝叶斯网络(BN)法构建混合概率模型以计算故障概率;再次将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评价特征参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助飞行员快速参考手册、飞机机型设计手册等,通过准则-推理法制定可检测度的评分准则,较为科学地评估故障模式的所属可检测等级;最后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设置风险阻尼系数来表征故障风险演化时的风险传播情况,并以飞机襟缝翼作动系统卡阻故障模式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模式的IRPN评估结果为158,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吻合。通过故障模式的范例模拟和不安全事件真实验证,证实了IRPN复合风险评估框架计算得到的故障综合风险指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系统 故障风险评估 混合概率模型 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 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10
作者 徐伟 戴玉臣 +2 位作者 薛峰 李威 严明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7-1154,共8页
紧急控制是保证故障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紧急控制策略失效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估与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紧急控制决策框架下策略适... 紧急控制是保证故障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紧急控制策略失效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估与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紧急控制决策框架下策略适应性风险的来源,提出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价指标。然后,采用越限量与控制效果描述新型电力系统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对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的影响,构建越限量与控制效果的高斯混合模型,评估紧急控制策略的适应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计及策略适应性风险的紧急控制决策模型。最后,实际电网的应用案例表明,该文所提风险评估方法准确有效,计及策略适应性风险的决策方法可降低电网运行方式快速变化带来的紧急控制偏差过大的风险,提高安控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控制 策略适应性 不确定性分析 风险决策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降参模型更新混合模拟方法
11
作者 陈再现 刘铖 +2 位作者 王纪伟 钟炜彭 李明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7-884,共8页
针对敏感性分析在识别参数数目过多时存在识别效率较低甚至无法分析的问题,引入分类敏感性分析和分阶段模型更新,提出基于敏感性分析的降参模型更新混合模拟方法,从而大幅降低分析和更新的参数数目,提升参数识别效率.以钢框架模型为例,... 针对敏感性分析在识别参数数目过多时存在识别效率较低甚至无法分析的问题,引入分类敏感性分析和分阶段模型更新,提出基于敏感性分析的降参模型更新混合模拟方法,从而大幅降低分析和更新的参数数目,提升参数识别效率.以钢框架模型为例,选择8个模型参数,分别采用2种降参策略,讨论以不同敏感性占比作为核心参数选择标准时的降参模型更新混合模拟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策略下的模型更新误差差距在0.5%以内;采用分类、分阶段降参策略与全参数策略相比,参数识别的运算量减小,收敛步数大幅减少,验证了所提方法提升混合模拟参数识别速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拟 分类敏感性分析 分阶段模型更新 参数识别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吉林省肉牛养殖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12
作者 吕楚源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当前新质生产力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不断推动各产业变革发展。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吉林省肉牛养殖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改善肉牛养殖... 当前新质生产力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不断推动各产业变革发展。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吉林省肉牛养殖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改善肉牛养殖的经营状况,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肉牛养殖 成本收益分析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三端口混合参数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欣 袁易 +2 位作者 王利桐 贾焦心 孙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68-4984,共1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该文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推导考虑桥臂间谐波动态交互过程的MMC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功率守恒方程,并据此建立换流器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和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对MMC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因该方法可避免计算开环传递函数右半平面零极点的数量,与传统单侧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可实现系统稳定性的准确判断;再次,推导了特征值相位关于三端口混合参数元素的灵敏度计算公式,揭示了系统振荡的诱因,进一步结合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实现了一种用于改善互联系统直流侧稳定性的直流电流前馈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结合时域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和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三端口网络 混合参数模型 稳定性分析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样本量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玥 徐雷 +3 位作者 刘红云 韩雨婷 游晓锋 万志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8,I0001-I0042,共57页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内实验效应和被试变量调节效应的两类典型模型,通过两个模拟研究,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探索效应量、随机效应大小和被试变量类型对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及样本量规划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多水平模型 检验力分析 效应量 置信区间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法的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热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立伟 刘政委 +2 位作者 乔志伟 赵新 朱英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针对传统内置永磁电机损耗高、发热量大的问题,提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拓扑结构.介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两者的电磁特性与损耗分布特性.针对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分布式绕组的结构特点,对绕组进行等效处理... 针对传统内置永磁电机损耗高、发热量大的问题,提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拓扑结构.介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两者的电磁特性与损耗分布特性.针对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分布式绕组的结构特点,对绕组进行等效处理,确定等效导热系数,建立集中参数热网络模型.建立单向磁热耦合模型,计算电机各部件的温度分布,验证了热网络模型的正确性.考虑到温度对永磁材料的影响,建立双向磁热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对电机温升的影响规律.试制一台样机并搭建温升试验平台进行温升试验,验证了新型拓扑结构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及磁热双向耦合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非对称混合磁极 分析 磁热耦合 集中参数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情感混合模型的无监督文本情感分析 被引量:54
16
作者 孙艳 周学广 付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针对有监督、半监督的文本情感分析存在标注样本不容易获取的问题,通过在LDA模型中融入情感模型,提出一种无监督的主题情感混合模型(UTSU模型)。UTSU模型对每个句子采样情感标签,对每个词采样主题标签,无须对样本进行标注,就可以得到各... 针对有监督、半监督的文本情感分析存在标注样本不容易获取的问题,通过在LDA模型中融入情感模型,提出一种无监督的主题情感混合模型(UTSU模型)。UTSU模型对每个句子采样情感标签,对每个词采样主题标签,无须对样本进行标注,就可以得到各个主题的主题情感词,从而对文档集进行情感分类。情感分类实验对比表明,UTSU模型的分类性能比有监督情感分类方法稍差,但在无监督的情感分类方法中效果最好,情感分类综合指标比ASUM模型提高了约2%,比JST模型提高了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模型 LDA 情感分析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峰 李宜霏 +4 位作者 贾冲 陆长亮 何仕凤 张随林 田梦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声发射监测数据在回采过程中的演化规律,阐明了声发射能量概率分布呈现波动性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minture model,GMM)及置信区间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指标模型,并由现场微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周期性垮落并伴随声发射能量的集中释放。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呈现多自由度的非对称分布,通过对比残差平方和等多项拟合效果指标,确定高斯混合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的GMM聚类分析,将声发射事件总能量分布划分为两类:高频低能型和低频高能型,其中低频高能型与冲击事件的突发性和高能量破坏特征一致。依据概率-能量梯度变化特征,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为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概率学上的创新思路,具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后续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概率密度分布法 聚类分析 冲击危险性评价 动力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阳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5-1364,共10页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利用湖南省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的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然后,根据OD对间距离和OD交通量的差异,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OD对进行聚类分析,将OD对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别。最后,应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各类OD对中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出行群体,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拥堵贡献较大和拥堵贡献较小的出行群体分别应用不同的路径诱导方案。当OD需求扩样系数设置为6时,对OD对聚类可以将总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35186.03 min。在不进行OD对聚类时,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9140,而实施OD对聚类后,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0374。使用诱导路径的出行的平均出行时间由121.47 min下降为85.61 min,极少数出行(3.75%)的时间增加,且增加最大值低于3 min。对多个不同扩样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具有良好的拥堵缓解效果。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关键出行群体,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策略,在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同时能够减少对大多数出行者的影响,降低路径诱导策略的实施难度。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对出行距离较长的出行群体实施路径诱导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拥堵缓解 聚类分析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等效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林楠 王东 +2 位作者 魏锟 张庆湖 易新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6,共8页
为改善高速永磁电机磁场调节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励磁电机,转子上既有永磁极又有铁心极,磁路呈现典型的径向、周向和轴向三维特性,难以直接用解析法求取电感参数。根据新型混合励磁电机的磁路特点,提出一种等效分析方法,将复杂... 为改善高速永磁电机磁场调节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励磁电机,转子上既有永磁极又有铁心极,磁路呈现典型的径向、周向和轴向三维特性,难以直接用解析法求取电感参数。根据新型混合励磁电机的磁路特点,提出一种等效分析方法,将复杂磁路的混合励磁电机等效为三种二维磁路电机轴向并列叠加。为了提高新型混合励磁电机电磁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效率,推导了其数学模型与电感参数表达式。对一台10 k W混合励磁原理样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数学模型与等效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该类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电机 等效分析 数学模型 电感参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块石模型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顺青 黄献文 +2 位作者 周爱兆 蔡国军 姜朋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50-358,共9页
为了准确地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块石随机分布及含量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土石混合边坡中的块石含量及级配,随机生成了含石率从10%~60%的土石混合体模... 为了准确地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块石随机分布及含量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土石混合边坡中的块石含量及级配,随机生成了含石率从10%~60%的土石混合体模型,每种含石率均考虑8种不同的块石分布位置,最后将生成的模型导入到OPTUM G2中建立土石混合边坡模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两种等效强度参数模型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块石空间分布位置的不同,相同含石率下土石混合边坡的最大、最小下、上限安全系数变化较大;土石混合边坡坡体中的塑性区不再是圆弧型,而是呈现出'绕石'、'分流'和'包含'三种典型的扩展模式;采用两种等效强度参数模型与随机块石模型所得的边坡安全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成果可为土石混合边坡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块石模型 土石混合边坡 稳定性 极限分析 含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