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于DDS杂散信号抑制的分析和仿真 被引量:8
1
作者 吕庆 张平 段志强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3年第3期188-192,共5页
在DDS中 ,相位累加器的相位截断误差 ,幅度量化的有限长效应和DAC的非理想特性是DDS杂散信号的主要来源 ,其中相位截断误差对DDS输出信号性能的影响最大。本文在分析相位截断误差的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几种抑制相位截断杂散信号的方法... 在DDS中 ,相位累加器的相位截断误差 ,幅度量化的有限长效应和DAC的非理想特性是DDS杂散信号的主要来源 ,其中相位截断误差对DDS输出信号性能的影响最大。本文在分析相位截断误差的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几种抑制相位截断杂散信号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从而为软件实现DDS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s 相位截断 杂散信号 杂散抑制 扰动技术 幅度量化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谱质分析及其杂散抑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衍忠 蔡英杰 +1 位作者 姒强 向敬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8,共6页
简介了 DDS工作原理 ,总结了关于 DDS杂散噪声来源的分析及其相关的研究结论 ,概述了近年来 DDS杂散抑制研究的有关方法 ,介绍了 DDS一些新的结构改进设计和应用。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杂散抑制 谱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能有效减小DDS杂散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明 谢明钦 黄智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3,67,共4页
在分析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DS)工作原理及现有的设计方法中引起DDS杂散的原因后 ,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ROM查表结构消除相位截断效应的设计方法 ,然后介绍了设计在FPGA芯片上的实现 。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工作原理 ROM查表结构 相位截断效应 MATLAB软件 杂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码补偿法实现DDS无相位截断杂散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炜珽 李进杰 张文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4-250,共7页
介绍了存在相位截断的直接频率合成(DDS)系统的原理,通过分析正弦波形相位幅度映射关系的方式阐述了相位截断杂散的来源。推导了在高频率分辨率和正弦波形无损压缩的条件下截断后相位码长最佳值,并提出了在相位截断之前对相位码进行补... 介绍了存在相位截断的直接频率合成(DDS)系统的原理,通过分析正弦波形相位幅度映射关系的方式阐述了相位截断杂散的来源。推导了在高频率分辨率和正弦波形无损压缩的条件下截断后相位码长最佳值,并提出了在相位截断之前对相位码进行补偿以消除误差的方法实现无相位截断杂散DDS系统,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和FPGA硬件电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频率合成 相位截断杂散 相位码补偿 MATLAB仿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捷变频频率源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建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24-1329,共6页
为了研究宽带低杂散的L波段捷变频频率源,采用DDS技术从数学方法上对DDS输出信号模型表达式进行展开和近似,在精度允许范围内将DDS输出信号近似为小信号锯齿波调制正弦波的结果,深入分析了锯齿波的频谱和频率控制字之间的关系.根据... 为了研究宽带低杂散的L波段捷变频频率源,采用DDS技术从数学方法上对DDS输出信号模型表达式进行展开和近似,在精度允许范围内将DDS输出信号近似为小信号锯齿波调制正弦波的结果,深入分析了锯齿波的频谱和频率控制字之间的关系.根据信号调制理论分析了DDS输出信号杂散分布及杂散频率和频率控制字之间的关系,DDS杂散谱线数量也与频率控制字相关,得出了相应的规律.结合实际工程和DDS杂散分布规律,设计了L波段(1.225~1.425GHz)的捷变频频率源,在频率误差允许范围内选择合适的DDS输出频率范围和频率控制字,提高了系统宽带杂散抑制,DDS输出信号经滤波器之后杂散电平优于-83dBc,经8倍频和滤波后杂散电平优于-70d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相位截断 杂散 捷变频频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