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S在光栅传感器位移测量系统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勇 高仕红 龙傲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2-114,共3页
针对光栅位移测量系统调试中直接用光栅传感器产生信号不方便的缺点,在研究光栅传感器输出信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来模拟光栅传感器输出的两路同频严格正交信号,进行了DDS的原理分析,设计了相关电路,搭建了... 针对光栅位移测量系统调试中直接用光栅传感器产生信号不方便的缺点,在研究光栅传感器输出信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来模拟光栅传感器输出的两路同频严格正交信号,进行了DDS的原理分析,设计了相关电路,搭建了实验系统,完成了相关实验。实验表明:用DDS技术来模拟光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覆盖范围为0.1Hz^20MHz,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小于1%,整个系统电路设计简单,容易实现频率调整,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合成技术 光栅传感器 位移测量 信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DDS置换蒸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佩燚 张美云 唐中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15,共6页
对慈竹DDS置换蒸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充段用碱量、硫化度、最高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卡伯值、细浆得率和白度影响明显;热充段用碱量对黏度影响明显.对比DDS置换蒸煮与传统硫酸盐法蒸煮... 对慈竹DDS置换蒸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充段用碱量、硫化度、最高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卡伯值、细浆得率和白度影响明显;热充段用碱量对黏度影响明显.对比DDS置换蒸煮与传统硫酸盐法蒸煮,慈竹DDS置换蒸煮成浆卡伯值低、得率高、且用碱量低.SEM-EDS结果表明,慈竹DDS置换蒸煮的纸浆纤维表面O/C比普通硫酸盐法蒸煮高,这说明DDS置换蒸煮后纤维表面木素含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dds置换蒸煮 纤维特性 Design-Expert实验设计与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蒸煮反应的相关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时圣涛 吴学栋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9,共7页
介绍了DDS间歇置换蒸煮的相关理论,为更深入地理解DDS蒸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dds间歇置换蒸煮 深度脱木素 硫化物 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蒸煮竹浆的生产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时圣涛 丁仕火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介绍了竹子DDS间歇置换蒸煮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相关经验。
关键词 dds 竹浆生产工艺 生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间歇置换蒸煮的特色 被引量:8
5
作者 时圣涛 江庆生 姜艳丽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49,共6页
介绍了3种蒸煮系统(DDS间歇置换蒸煮、低固形物连续蒸煮和二代紧凑式连续蒸煮)的特点。重点介绍了DDS蒸煮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蒸煮工艺灵活、维护简便的特色。
关键词 dds间歇置换蒸煮 紧凑式连续蒸煮 低固形物连续蒸煮 蒸煮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桩在高速铁路复合地基工程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治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79,共3页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工装设备和工艺直接影响DDS桩的成桩质量和加固效果;桩底和桩身螺纹质量是保证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的关键;在承载力以短桩端承力为主的加固区段不宜采用DDS桩技术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在承载力以长桩摩擦力为主的加固区段可采用DDS桩技术,但须采取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加固 现场试验 全螺纹灌注挤土桩 适用性 复合地基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间歇式蒸煮的新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吕定云 韩小娟 汤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置换蒸煮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简述了该技术在全球的应用情况,重点论述了DDS置换间歇式蒸煮系统的优越性,如DDS系统置换洗涤效果好,成浆卡伯值低、强度好、得率高,可降低蒸汽及化学药品消耗,对环境友好等。
关键词 置换间歇式蒸煮 dds 起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锅内温差DMC-PID串级解耦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汤伟 王震 +2 位作者 党世宏 甘文涛 于东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7-50,共4页
在置换蒸煮制浆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差过大会产生不均匀蒸煮现象,影响最终的蒸煮质量。针对蒸煮锅顶层流量与底层流量存在强耦合关系、蒸煮锅内温差大时滞特点、温差控制要求实时性,设计了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温差串级控制... 在置换蒸煮制浆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差过大会产生不均匀蒸煮现象,影响最终的蒸煮质量。针对蒸煮锅顶层流量与底层流量存在强耦合关系、蒸煮锅内温差大时滞特点、温差控制要求实时性,设计了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温差串级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温差的控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回路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系统 温差控制 DMC-PID串级解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实验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致富 侯顺利 +1 位作者 张锋 杨海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介绍了所设计的置换蒸煮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及特点,本设计解决了以往置换蒸煮实验装置易堵塞、加热不均匀、取样难等问题。
关键词 置换蒸煮 实验装置 蒸煮锅 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PLS的置换蒸煮终点软测量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伟 于东伟 +2 位作者 张怡真 党世红 王锋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基于离线数据得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无法随蒸煮过程变化而更新,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基于移动窗口递推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通过对制浆过程和蒸煮终点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建模所需的辅助变量;利用特定大小... 基于离线数据得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无法随蒸煮过程变化而更新,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基于移动窗口递推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通过对制浆过程和蒸煮终点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建模所需的辅助变量;利用特定大小的移动窗口中的最新数据来更新该测量模型,能够确保模型对蒸煮过程的跟踪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LS模型相比,该模型可更好地预测置换蒸煮的蒸煮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软测量建模 蒸煮终点 递推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锅温度测量方法的改进及锅内温差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伟 杨鹏飞 党世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2,共4页
针对置换蒸煮锅温差难以消除这一难题,在传统蒸煮锅温度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法,并将神经网络控制、PID串级控制和解耦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神经网络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解决了蒸煮锅温度控制时滞性、时变性和... 针对置换蒸煮锅温差难以消除这一难题,在传统蒸煮锅温度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法,并将神经网络控制、PID串级控制和解耦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神经网络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解决了蒸煮锅温度控制时滞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应用Matlab仿真比较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ID串级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系统 温差控制 蒸煮锅 神经网络PID 串级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过程H-因子在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东伟 汤伟 +2 位作者 游彦卿 王孟效 张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1,共6页
针对置换蒸煮终点难以在线判断这一难题,在与传统判别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蒸煮有效温度处理机制,提出了分阶段计算H-因子的在线计算方法。避免了因为仪表故障引起的错误动作,减少了H-因子的计算误差。以STEP7和WinCC为软件开发平... 针对置换蒸煮终点难以在线判断这一难题,在与传统判别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蒸煮有效温度处理机制,提出了分阶段计算H-因子的在线计算方法。避免了因为仪表故障引起的错误动作,减少了H-因子的计算误差。以STEP7和WinCC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H-因子在线计算方法的西门子PLC软件,并完成了硬件配置和程序编写,实现了置换蒸煮终点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H-因子 蒸煮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加压式造纸蒸煮锅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继先 陈星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国内年产2~3 万吨草浆造纸厂并与分级置换法蒸煮工艺相配套的蒸煮设备,在分级置换法蒸煮工艺流程中首次引入了真空技术,在蒸煮设备中配置了主辅双循环系统、环形滤网以及真空加压系统,以求进一步提高蒸煮效率和...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国内年产2~3 万吨草浆造纸厂并与分级置换法蒸煮工艺相配套的蒸煮设备,在分级置换法蒸煮工艺流程中首次引入了真空技术,在蒸煮设备中配置了主辅双循环系统、环形滤网以及真空加压系统,以求进一步提高蒸煮效率和质量,该套设备在实践中经进一步完善可以满足高效、低耗、优质、少污染的草浆蒸煮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蒸煮锅 真空技术 分级置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ORDIC算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激励信号源设计
14
作者 高忠华 冷静 +1 位作者 彭东林 郑方燕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深入分析CORDIC基本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改进算法,这种改进算法的迭代方向由输入角二进制表示时的各位位值直接确定,避免了CORDIC基本算法中迭代方向需由剩余角度计算结果决定的不足。利用该改进的CORDIC算法,实现了时栅位移... 在深入分析CORDIC基本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改进算法,这种改进算法的迭代方向由输入角二进制表示时的各位位值直接确定,避免了CORDIC基本算法中迭代方向需由剩余角度计算结果决定的不足。利用该改进的CORDIC算法,实现了时栅位移传感器激励信号源设计。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提高时栅位移传感器三相激励信号输出频率和相位差的精确度,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DIC算法 时栅位移传感器 直接频率合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卸料泵的汽蚀分析及解决办法
15
作者 汤伟 杨鹏飞 党世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55,共4页
针对置换蒸煮卸料泵汽蚀现象难以消除这一难题,在分析卸料泵产生汽蚀的基础上,结合置换蒸煮卸料的特点,从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稳定卸料浓度、改变泵速以及通入压缩空气的方法进行卸料,使得在整个卸料过程中,卸料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 针对置换蒸煮卸料泵汽蚀现象难以消除这一难题,在分析卸料泵产生汽蚀的基础上,结合置换蒸煮卸料的特点,从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稳定卸料浓度、改变泵速以及通入压缩空气的方法进行卸料,使得在整个卸料过程中,卸料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_a)都大于它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_r),从而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卸料泵 有效汽蚀余量 必需汽蚀余量 汽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偏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办法
16
作者 汤伟 杨鹏飞 党世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44,共5页
针对置换蒸煮偏流问题难以消除这一难题,本文在分析蒸煮工艺和活塞流的基础上,从装备和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改变进液方式和破坏通道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在整个蒸煮过程中液体都以近乎活塞流的方式在蒸煮锅内流动,防止... 针对置换蒸煮偏流问题难以消除这一难题,本文在分析蒸煮工艺和活塞流的基础上,从装备和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改变进液方式和破坏通道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在整个蒸煮过程中液体都以近乎活塞流的方式在蒸煮锅内流动,防止偏流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活塞流 通道 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经验的单神经元串级温差控制研究
17
作者 黄亚南 张爱娟 胡慕伊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针对置换蒸煮锅内存在的温差及温差对象的非线性严重、大时滞、要求控制实时等特点,提出了保证蒸煮锅内温度一致的、基于专家经验的单神经元串级PID自适应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引入专家经验调节单神经元增益K,同时将单神经元PID自学习... 针对置换蒸煮锅内存在的温差及温差对象的非线性严重、大时滞、要求控制实时等特点,提出了保证蒸煮锅内温度一致的、基于专家经验的单神经元串级PID自适应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引入专家经验调节单神经元增益K,同时将单神经元PID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与串级优势相结合,可实时快速地进行温差控制。在Simulink中,调用该控制策略的s函数,进行温差对象特性的动态仿真实验,以验证其鲁棒性和模型失配响应。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的鲁棒性与自适应性比常规温差-流量串级PID控制及单神经元PID串级控制更好;THJSK-1平台中的实时控制还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专家经验 单神经元串级PID S函数 THJSK-1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任意波形信号的系统及其在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叶孝佑 薛梓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7-10,共4页
描述了能够产生任意波形信号的信号发生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将能产生任意波形信号的标准信号发生系统应用于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中,控制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产生任意形状的标准微位移运动轨迹及模拟标准器形状轮廓轨迹,... 描述了能够产生任意波形信号的信号发生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将能产生任意波形信号的标准信号发生系统应用于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中,控制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产生任意形状的标准微位移运动轨迹及模拟标准器形状轮廓轨迹,以实现对微米测量范围的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及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的准确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 标准微位移发生装置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数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合成与检波技术的电容位移传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文超 丁雪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6-709,共4页
调幅式电容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稳定性差、漂移大、线性度差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综合技术障碍 ,采用直接数字合成和数字检波的方法 ,将传统电路中模拟的环节数字化 ,研制出了具有极高幅值和频率稳定性的载波信号 ,保证了检波过程中测... 调幅式电容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稳定性差、漂移大、线性度差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综合技术障碍 ,采用直接数字合成和数字检波的方法 ,将传统电路中模拟的环节数字化 ,研制出了具有极高幅值和频率稳定性的载波信号 ,保证了检波过程中测量通道和参考通道良好的相位一致性 .运用HP5 5 2 9双频激光干涉仪对改进后的调幅式电容位移传感器进行长期稳定性实验及标定 ,实验结果表明 :在 30 μm量程范围内 ,分辨力为 2nm、稳定性为 6nm/ 30min、线性度为 0 .16 % ,传感器性能良好 .可见 ,基于数字技术的调幅式电容位移传感器有效地改善了上述各项性能指标 ,实现了传感器的高精度、高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合成 数字检波 电容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新型固定化酶反应器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佳一 苏萍 +1 位作者 杨烨 杨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酶固定化方法,采用DNA链置换反应成功地在单链DNA标记的磁性纳米粒子上实现了酶的链置换无损更替。该技术可实现目标酶的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微反应器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高酶切效率,重复使...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酶固定化方法,采用DNA链置换反应成功地在单链DNA标记的磁性纳米粒子上实现了酶的链置换无损更替。该技术可实现目标酶的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微反应器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高酶切效率,重复使用10次后仍可保持原酶活性的86%;利用链置换反应制备的MNPs@DNATrypsin酶切马心肌红蛋白5 min后,即可获得95%±0%(n=3)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远超过相同条件下自由酶酶切12 h的结果。实验表明,发展的固定化酶技术具有高磁响应性,便于从反应体系中回收固定化酶和重复使用,同时此技术可显著提高酶活性,因此可用于固定各种重要的酶,同时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酶促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反应 固定化酶 酶切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