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克隆人类睾丸特异性新基因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光明 阳建福 +5 位作者 蒋先镇 汤育新 何乐业 蒋志强 钟狂飙 曾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克隆一个新的人睾丸特异性基因。方法运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筛选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获得有差异显示的代表新基因的克隆重叠群,挑选其中一个克隆重叠群Hs.180197进行多组织RT-PCR验证该重叠群在人睾丸中的表达。然后从包含该重... 目的克隆一个新的人睾丸特异性基因。方法运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筛选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获得有差异显示的代表新基因的克隆重叠群,挑选其中一个克隆重叠群Hs.180197进行多组织RT-PCR验证该重叠群在人睾丸中的表达。然后从包含该重叠群的IMAGE克隆出发,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一个人类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新基因全长1197bp,开放阅读框为504~806bp,定位于6p21.1-p21.2,编码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等电点为6.81的一个蛋白,该蛋白与已知蛋白无同源性。克隆实验验证该基因阅读框完全正确,推测其可能与精子生成相关,暂命名为TDRG1(testis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1),GenBank登录号为DQ168992。结论电子差异展示方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用于发现人类功能新基因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电子差异展示 逆转录聚合酶反应 睾丸 组织特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缺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剑涓 苏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诱导经缺氧培养的大鼠胚胎大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至第2代的神经干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组(缺氧培养)和BDNF组(缺氧培养同时加入BDN...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诱导经缺氧培养的大鼠胚胎大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至第2代的神经干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组(缺氧培养)和BDNF组(缺氧培养同时加入BDNF),分别培养36h后,改变培养条件令细胞分化24、48、72h,RT-PCR测定各组bcl-2、bax、nse、nne、gfap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培养48h后的各基因表达。结果与缺氧组比较,BDNF组凋亡基因48hbcl-2表达明显增高,48、72hbax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基因在细胞分化24hnse、nne表达明显升高,gfap表达明显降低,48hnse表达明显升高,gf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氧可引起神经干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增殖,BDNF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缺氧 干细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NA 信使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差异显示法研究杉木木材形成相关cDNA 被引量:1
3
作者 洑香香 杨立伟 +1 位作者 施季森 王桂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5,共6页
利用差异显示法(DDRT-PCR)研究杉木的2个自然变异类型(句容0号及独干杉)木材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通过银染后切割回收54个差异条带,经2次扩增和纯化、克隆转化及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后共获得29个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比对分析,结... 利用差异显示法(DDRT-PCR)研究杉木的2个自然变异类型(句容0号及独干杉)木材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通过银染后切割回收54个差异条带,经2次扩增和纯化、克隆转化及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后共获得29个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Blastn比对(分值>60)有9个cDNA克隆在GeneBank中找到了相似的功能,分别与核糖体蛋白基因、信号传导功能、泛素蛋白基因、抗性功能、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细胞发生功能及能量代谢相关;2)Blastx比对有12个序列可进行功能推测;3)还有8个cDNA在数据库中未发现匹配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杉木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MRNA差异显示 反向Northern杂交 CDN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5、CD95L mRNA在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苗芸 于立新 +6 位作者 邓文锋 付绍杰 徐健 杜传福 王亦斌 李伟模 胡萍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检测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其预测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2例肾移植受者、5... 目的检测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其预测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2例肾移植受者、59例肝移植受者以及18例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术后1个月内有否出现AR将209例受者分为排斥组和无排斥组。对两组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肾移植组、肝移植组以及肝肾联合移植组中,发生AR的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95、CD95L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且时间早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提前(2.5±0.9)d。结论CD95、CD95L mRNA表达升高与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AR密切相关,并且早于患者出现实验室指标异常。SYBR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方法准确、易行,可作为移植器官发生AR的预测和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分化抗原95 肾移植 肝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 器官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彦 孙万仓 +4 位作者 武军艳 曾秀存 刘自刚 杨刚 杨宁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0-585,共6页
为分离和筛选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以芸芥自交亲和系(SC)和自交不亲和系(SI)开花前及开花后的花药和柱头为试材,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SI和SC开花前后不同... 为分离和筛选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以芸芥自交亲和系(SC)和自交不亲和系(SI)开花前及开花后的花药和柱头为试材,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SI和SC开花前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共筛选得到了11条差异片段。差异表达基因包含木葡聚糖半乳糖基转移酶、DnaJ伴侣蛋白、果胶酸裂解酶家族蛋白、40S核糖体蛋白s19-1和假设蛋白等。木葡聚糖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在SC开花前柱头中表达量最大,其表达量是SI开花前柱头中的4.41倍;SC8假设蛋白基因在芸芥SC开花后花药中表达量最大,是SI开花后花药中的23.98倍。初步推测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在芸芥SI和SC性状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芥 自交亲和基因 ddrt-pcr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脑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6
作者 皮荣标 银巍 +4 位作者 苏兴文 苏涛 邱鹏新 郑素秋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57-1562,共6页
目的鉴定大鼠脑缺血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急性脑缺血模型,采用荧光差异显示RT-PCR法结合反Northern杂交快速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9个,其中6个已知的序列和3个未知序列;已知基因中上调的是musmu... 目的鉴定大鼠脑缺血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急性脑缺血模型,采用荧光差异显示RT-PCR法结合反Northern杂交快速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9个,其中6个已知的序列和3个未知序列;已知基因中上调的是musmusculusab1-interactor1,homosapiensCGI-99protein,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3,homosapiensnuclearreceptorco-repressor,下调的是homo-sapiensnuclearmatrixproteinp84和coatomerproteincomplex,subunitgamma2。结论荧光差异显示法结合反Northern杂交是一种有效的快速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脑缺血时,缺血侧和非缺血侧存在基因的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基因 印迹法 RNA 荧光差异显示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