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的精河流域荒漠化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毋兆鹏 王明霞 赵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8-192,共5页
利用精河流域1990和2011年TM-5影像数据,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构建了精河流域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下的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990—2011年精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类型转化以恶化为主;年蒸发量和年均温是导致... 利用精河流域1990和2011年TM-5影像数据,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构建了精河流域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下的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990—2011年精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类型转化以恶化为主;年蒸发量和年均温是导致研究区荒漠化面积增加的主要自然因素,该区也存在潜在风蚀荒漠化风险;由气候变化导致的荒漠化发展,近些年来正被政府的积极措施部分抵消,但人口压力大,水资源低效利用等问题仍是未来荒漠化防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照率—植被指数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ddi) 荒漠化 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AVI-Albedo特征空间的香格里拉市土地荒漠化时空动态监测
2
作者 顾亚 张亚 +2 位作者 段海川 文艺 邹祖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24-6543,共20页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持续开展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对促进荒漠化区生态恢复意义重大。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提取土地荒漠化存在的不足,结合模型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持续开展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对促进荒漠化区生态恢复意义重大。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提取土地荒漠化存在的不足,结合模型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OSAVI-Albedo特征空间的高寒草甸区土地荒漠化遥感提取方法。通过构建OSAVI-Albedo特征空间得到香格里拉市各期次荒漠化差异指数,对研究区近20年来的土地荒漠化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研究,并结合区域气象、人口等数据变化,探究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区域土地荒漠化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OSAVI-Albedo模型能很好地克服NDVI-Albedo模型的缺点,有效地区分不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且不受特殊地物影响。2003—2022年,香格里拉市土地荒漠化整体呈好转趋势,轻度、中度、重度荒漠化面积逐渐缩小,荒漠化呈减轻趋势的面积为加重面积的2倍,仅局部地区有荒漠化恶化、波动情况发生。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自然因素(气温和降水)、人为因素(土地覆盖和人口密度)以及生态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是影响区域荒漠化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反谢率(OSAVI-Albedo) 荒漠化差异指数 时空格局 趋势分析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7年中巴经济走廊逐年荒漠化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7
3
作者 敏玉芳 冯克庭 +1 位作者 康建芳 艾鸣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3期71-81,共11页
土地荒漠化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监测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对防治荒漠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1300余公里为严寒高原、干旱和荒漠区段。尤... 土地荒漠化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监测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对防治荒漠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1300余公里为严寒高原、干旱和荒漠区段。尤其是在南段,干旱和大面积荒漠是其主要的生态环境约束因素。本文采用荒漠化差值指数(DDI)评价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反照率(Albedo)为监测指标,通过构造Albedo-NDVI特征空间,并利用Albedo和NDVI之间负相关的关系,构建DDI公式,完成2000–2017年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分类专题数据集。并通过高分辨率Landsat数据反演的植被覆盖度验证本数据集的质量和精度。以2010年数据为例,总体评价精度达到81.67%,Kappa系数为75.42%。本数据集直观反映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为定量评价此区域的荒漠化严重程度提供参考,并为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进行荒漠化防治工作以及宏观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荒漠化分布 Albedo-NDVI特征空间 ddi荒漠化差异指数 Albedo地表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旭 刁兆岩 +3 位作者 郑志荣 靳三玲 马普 吕世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5-2944,共10页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现状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其中,蒙古苏赫巴托尔省典型草原区以未荒漠化(ND)和轻度荒漠化(LD)为主,东戈壁省荒漠草原区以极重度荒漠化(ES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草原以中度荒漠化(M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②2001—2020年研究区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净逆转面积(荒漠化逆转面积与加剧面积之差)约147220 km^(2),其中2001—2010年逆转面积占34.89%,2010—2020年逆转面积占65.11%.③研究区荒漠化逆转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区逆转趋势最为明显.④研究区荒漠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降水增加有助于区域荒漠化逆转;近20年来降水量波动增加决定了中蒙毗邻草原区土地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而中国在中蒙毗邻草原区实施的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有效加速了荒漠化逆转速率.研究显示,实施荒漠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可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并促进荒漠化逆转,在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同时,应加强与邻国合作,以防治境外荒漠化程度加重导致的沙尘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毗邻地区 干旱草原区 荒漠化 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颜华茹 王让会 +3 位作者 宁虎森 彭擎 周露 李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268,共7页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干流区域风蚀损害程度,并针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风蚀量,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计算,以期为解译塔里木河生态损害的信息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MOD13A1和MCD43A3数据,通过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干流区域风蚀损害程度,并针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风蚀量,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计算,以期为解译塔里木河生态损害的信息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MOD13A1和MCD43A3数据,通过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的空间关系,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DDI),并用土壤风蚀模型计算损害固沙量,再进行相应的风蚀损害赔偿计算.[结果]①2010-2015年,研究区荒漠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退化现象.②2010-2015年,研究区整体荒漠化状况有所缓解,中高等级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发生“强度荒漠化”向“中度荒漠化”的转移.③2015年不同荒漠化土地的损害固沙量分别为:极度荒漠化地区4.49×105 t/a;强度荒漠化地区1.33×105 t/a;中度荒漠化地区3.72×104 t/a;轻度荒漠化地区2.04×104 t/a.[结论]2015年,塔里木干流生态损害总经济赔偿金额为3.23×106元人民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荒漠化差值指数(ddi) 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