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晓曙 汪秉宏 邹艳丽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1-482,共12页
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是一种典型的分段光滑动力学系统,在一定的工作和参数条件下,系统会出现各种分岔如倍周期分岔、Hopf分岔、边界碰撞分岔和混沌运动.系统评述了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离散非线性映... 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是一种典型的分段光滑动力学系统,在一定的工作和参数条件下,系统会出现各种分岔如倍周期分岔、Hopf分岔、边界碰撞分岔和混沌运动.系统评述了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离散非线性映射、分段线性模型、平均值模型等3种建模方法;分析了这种电路系统中的分岔特点及通向混沌的途径与机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对这种电路系统进行混沌控制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最后,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 非线性动力学 分岔 混沌运动 混沌控制 分段线性模型 离散非线性映射 平均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控制
2
作者 王盼 朱继赜 +3 位作者 徐虎 章国光 袁雷 徐岸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为提高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针对双重移相的两种工作模式,分析推导各模式下的传输功率、回流功率及零电压开通(ZVS)特性,采用Karush Kuhn Tucker(KKT)条件法结合零电压开通特性... 为提高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针对双重移相的两种工作模式,分析推导各模式下的传输功率、回流功率及零电压开通(ZVS)特性,采用Karush Kuhn Tucker(KKT)条件法结合零电压开通特性求解实现回流功率最小化的最优移相比组合,由此提出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及相应的控制策略。基于所提控制策略搭建实验样机,分析该方案的动态特性并对其与单移相控制、传统双重移相优化控制下的稳态特性包括回流功率、效率分析。所提优化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验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回流功率 双重移相控制 KKT条件法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关结电容的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实时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3
作者 孙宗辉 郭希铮 +2 位作者 王诗楠 王玉乐 游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73-3983,I0034,共12页
开关结电容在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开关暂态实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在二值电阻模型中增加结电容将导致仿真步长与计算量大幅增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开关结电容的实时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等效的状态方程,将变换器模型分... 开关结电容在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开关暂态实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在二值电阻模型中增加结电容将导致仿真步长与计算量大幅增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开关结电容的实时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等效的状态方程,将变换器模型分割为系统级模型与器件级模型从而减小模型矩阵的乘法运算量。其次,采用双时钟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方案优化时序路径。最后,在FPGA上实现250kHz开关频率的全桥型LLC谐振变换器实时仿真建模,系统级模型仿真步长为50ns,器件级模型仿真步长可低至10ns,验证所提方法在开关暂态快速仿真中的实用性。由FPGA资源利用率及实验对比结果所知,所提建模方法可以实现较低的FPGA资源消耗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结电容 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 二值电阻模型 实时仿真 双时钟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纹波交互作用下负载变换器的稳定性机理
4
作者 张希 陆大辉 +2 位作者 金立强 闫冠宇 包伯成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6,共11页
在级联功率变换器中,源变换器与负载变换器之间的开关纹波交互可重塑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纹波。当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SR)较大时,源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对负载变换器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揭示开关纹波交互作用对负载变换器... 在级联功率变换器中,源变换器与负载变换器之间的开关纹波交互可重塑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纹波。当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SR)较大时,源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对负载变换器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揭示开关纹波交互作用对负载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级联的谷值电压(VVR)控制Buck变换器为例,通过动力学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等方法来阐述负载变换器的稳定性机理。首先,分析了源变换器与负载变换器公共耦合点处电压纹波的特性,利用分岔图展示了负载变换器随源变换器和负载变换器电感值变化时的动力学行为。然后,明确了级联VVR控制Buck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3种开关状态序列,建立了相应的近似离散映射模型,并推导了不动点邻域内的Jacobi矩阵及其特征根;通过监测Jacobi矩阵的特征根随源变换器和负载变换器电感值变化的运动轨迹,明晰了开关纹波交互作用下负载变换器的失稳机理。特征根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源变换器的电感值可以提高负载变换器的稳定性,而增大负载变换器的电感值将降低负载变换器的稳定性。最后,搭建了级联VVR控制Buck变换器的实验样机,结合理论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电路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电路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纹波交互作用 级联功率变换器 负载变换器 稳定性机理 离散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的SRM转矩分配函数控制方法
5
作者 蔡燕 万耀华 +1 位作者 刘云虎 吴宇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传统转矩分配函数(TSF)控制方法在重叠导通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的SRM在线TSF控制方法。利用新型MLC具有的高压快速励磁和高压快速退磁功能来提高各相绕组的转矩跟随能力...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传统转矩分配函数(TSF)控制方法在重叠导通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的SRM在线TSF控制方法。利用新型MLC具有的高压快速励磁和高压快速退磁功能来提高各相绕组的转矩跟随能力;并将重叠导通区划分为2个区域,在不同区域依据各相转矩输出能力在线分配参考转矩以进一步减小转矩跟随误差;在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运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角度控制参数进行离线寻优,以进一步降低电机铜耗。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小了电机转矩脉动,尤其在高转速时相较传统方法转矩脉动最高降低了46.6%,同时电机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SRM) 转矩脉动 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 转矩分配函数(TSF)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分段优化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标广 李静争 张迁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3-1272,共10页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以其重量轻、高功率密度、能量双向流动等优点成为直流微电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在传统的单重移相控制下存在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等问题,尤其当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回流功率和电流应...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以其重量轻、高功率密度、能量双向流动等优点成为直流微电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在传统的单重移相控制下存在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等问题,尤其当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会显著增加。针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的情况,该文提出了一种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在双重移相下的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对回流功率进行分段优化,得到了变换器在不同传输功率范围下的最优移相角。通过将所提控制策略和传统的双重移相控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文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小的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提升了变换器的效率。最后基于所提控制策略搭建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 双重移相控制 最小回流功率 电流应力 直流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混合全桥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帅旗 赵佳瑶 +2 位作者 贺海育 任思嘉 屈博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79,共9页
针对三电平混合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存在的回流功率较大的问题,本文以回流功率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回流功率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三电平混合全桥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变换器回流功率和传输功率的特... 针对三电平混合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存在的回流功率较大的问题,本文以回流功率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回流功率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三电平混合全桥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变换器回流功率和传输功率的特性关系;然后,以回流功率作为目标函数,通过KKT条件法将不同模式的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转换为约束函数,并构建拉格朗日多项式函数求最佳移相比组合;最后,为提高系统动态响应的快速性,采用了环内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实现了变换器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系统能迅速实现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和负载突变时,本文提出的改进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减小回流功率,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双重移相控制 最小回流功率 K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开关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拓扑自生成方法
8
作者 李虹 梁一迪 +2 位作者 尹成东 郑琼林 张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5-1427,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等领域的兴起,电能变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更多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解决基于人工经验生成拓扑的偶然性和无法进行拓扑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点素数度的两开关隔离型DC-D...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等领域的兴起,电能变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更多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解决基于人工经验生成拓扑的偶然性和无法进行拓扑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点素数度的两开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自生成方法。提出双顶点对变压器模型,利用图论将电路转换为图;将构成电路的元器件的数量和种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所提的拓扑自生成方法遍历生成具有给定元器件的所有可用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以隔离型T^(1)S^(2)D^(2)L^(1)C^(1)DC-DC变换器为例,即变换器电路由1个变压器、2个开关管、2个二极管、1个电感、1个电容、1个输入直流源和1个输出直流源组成,可一次生成87种可用正激变换器和97种反激变换器拓扑,以正激变换器为例,根据电压增益可分为25种升压正激变换器、24种降压正激变换器、32种升降压正激变换器和6种等压正激变换器。所提方法实现了基于计算机编程快速、量化生成新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拓扑库,为拓扑优化选型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dc-dc变换器 开关 拓扑 自生成 顶点素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有源开关电感和Y源倍压单元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9
作者 田国胜 侯丽慧 +2 位作者 阚永琪 蔡金涛 陈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209,共10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电压等级的提升,提出一种集成有源开关电感和Y源倍压单元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能够实现低开关管电压应力,具有高自由度电压调节能力,在满足一定升压条件下仍能保证电路的效率,在光伏发电中具有较...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电压等级的提升,提出一种集成有源开关电感和Y源倍压单元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能够实现低开关管电压应力,具有高自由度电压调节能力,在满足一定升压条件下仍能保证电路的效率,在光伏发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器件电压电流应力、参数设计和损耗效率进行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拓扑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dc-dc变换器 耦合电路 有源开关电感 开关管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SK调制的DC-DC变换器功率/数据复合传输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祝贺 谢志远 +2 位作者 曹旺斌 胡正伟 白宗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1-180,共10页
传统电力线通信方案的硬件设计较为复杂。DC-DC变换器具有发送数据的潜能,可进行功率/数据复合传输。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四进制频移键控(QFSK)调制的电力电子开关调制方案,通过调制开关频率将数据信息嵌入原始脉宽调制(PWM)信号中,使得电... 传统电力线通信方案的硬件设计较为复杂。DC-DC变换器具有发送数据的潜能,可进行功率/数据复合传输。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四进制频移键控(QFSK)调制的电力电子开关调制方案,通过调制开关频率将数据信息嵌入原始脉宽调制(PWM)信号中,使得电压纹波携带数据的频率特征;再通过基于滑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解调方案实现数据接收,最终实现功率/数据的同步传输。首先,证明了PWM信号与电压纹波频率一致的关系;然后,给出数据调制与解调的方案;以负载突变工况为例,通过对Buck变换器建模,分析功率变换暂态过程对通信的干扰影响;最后,搭建由两个Buck变换器组成的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案可实现20 kbit/s的通信速率;并以光伏优化器为应用背景,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功率/数据复合传输 通信速率 四进制频移键控(QFSK)调制 电力电子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变频ZVS控制策略
11
作者 刘述喜 邓瑞祥 郭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19,共10页
为实现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高效率,需通过降低电感电流有效值减小功率器件的导通损耗。分析四边电感电流控制,可发现电感电流有效值在轻载条件下可达到最小,但在重载条件下难以保持。为此,提出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低电感... 为实现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高效率,需通过降低电感电流有效值减小功率器件的导通损耗。分析四边电感电流控制,可发现电感电流有效值在轻载条件下可达到最小,但在重载条件下难以保持。为此,提出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低电感电流有效值变频软开关控制策略,以满足重载需求。同时,考虑输入输出电压相近时电感电流变化率较小,优化时间段的选择,限制变频范围过大,以此降低硬件设计的难度。在实验室中研制了输入电压为10~40 V、输出电压为15~35 V的实验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零电压开关 数字控制系统 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四边电感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的DC-DC变换器功率/数据复合传输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贺 谢志远 +2 位作者 曹旺斌 胡正伟 白宗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80-5692,I0020,共14页
DC-DC变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针对较低通信速率限制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ower/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PDMT)应用的难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oint power/carrier modulation,JPCM)的新方案。与传统二... DC-DC变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针对较低通信速率限制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ower/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PDMT)应用的难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oint power/carrier modulation,JPCM)的新方案。与传统二进制PDMT方案不同,JPCM同时对功率量/载波进行2FSK调制,实现两种数据并行传输,可以看作一种四进制FSK,有效提高通信速率。相较于传统四进制PDMT方案,JPCM方案解调环节所需带通滤波器数目可减少一半,且软件开销更低。首先,证明PDMT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然后,根据4种不同电压纹波频率配置不同码元,并设计了包含高低数据位调制的JPCM和基于滑动傅里叶变换的数据解调方案;此外,重点分析输出参考电压突变对通信的影响,动态调整阈值可有效抑制误码;最后,搭建一个由2个Buck变换器并联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负载突变和输出参考电压突变的工况下,JPCM方案均能实现20 kb/s的通信速率,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DMT) 并行传输 通信速率 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P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
13
作者 李山 肖冬阳 +1 位作者 李海啸 冉卓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三端口变换器各端口功率流动以及输出电压会受到变换器时变性强、模型复杂的影响,为提高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光储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通过建立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三端口变换器各端口功率流动以及输出电压会受到变换器时变性强、模型复杂的影响,为提高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光储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通过建立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引入电压环,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实时估算,将工况模式切换、负载投切导致传输功率波动等视作系统扰动并进行补偿。同时,通过解耦矩阵计算出对应的移相角,实现对三端口变换器的控制。最后,基于搭建的一台5 kW的实验样机,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实现端口功率协同控制的同时可改善母线负载电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dc-dc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 动态性能 功率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组合规律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传输功率特性 被引量:30
14
作者 谷庆 袁立强 +2 位作者 聂金铜 李婧 赵争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9-79,共11页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DAB)采用移相控制时拥有三个互相独立的移相自由度,通过DAB一次侧、二次侧输出电压的解耦,将三个移相自由度任意组合下的DAB工作状态划分为12个模式。对12个模式的传输功率分别进行计算,推导各模式下传输功率的取...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DAB)采用移相控制时拥有三个互相独立的移相自由度,通过DAB一次侧、二次侧输出电压的解耦,将三个移相自由度任意组合下的DAB工作状态划分为12个模式。对12个模式的传输功率分别进行计算,推导各模式下传输功率的取值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三重移相控制下DAB的传输功率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三个移相自由度做一些特殊赋值,三重移相控制可以简化为单重移相控制、拓展移相控制和双重移相控制,研究这四种移相控制方法的传输功率范围,并对它们功率传输的灵活性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 变换器 开关组合 三重移相控制 传输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明珠 刘超 +1 位作者 庄一展 张艺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14-5724,I0023,共12页
文中提出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供地、高电压增益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同时,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条件下,所有二极管都工... 文中提出一种非隔离型软开关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供地、高电压增益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同时,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条件下,所有二极管都工作在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ero-voltage zero-current switching,ZVZCS)条件下,可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以及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通过引入三耦合绕组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同时,有源钳位电路的加入减小了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尖峰。较小感值的耦合电感相应的铜损小、体积小,进而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深入分析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推导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以及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进行稳态分析和参数设计。最后,搭建一台100 kHz、200 W、38~380 V的实验样机,变换器在额定功率的效率为96.13%,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证明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输入电流连续 高电压增益 零电压开关 有源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开关高增益准YZ源DC-DC变换器
16
作者 李海滨 颜胥 +2 位作者 翁雨森 林佳奇 金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35-4445,I0022,共12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中所需要的高升压非隔离变换器升压能力不足问题,文中基于Y源变换器和准Z源变换器的优点,提出一种软开关高增益准YZ源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不仅提高了升压能力,还能够有效吸收漏感产生的电压尖峰。除此之外,应用... 针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中所需要的高升压非隔离变换器升压能力不足问题,文中基于Y源变换器和准Z源变换器的优点,提出一种软开关高增益准YZ源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不仅提高了升压能力,还能够有效吸收漏感产生的电压尖峰。除此之外,应用同步整流技术,使得开关管和二极管工作在软开关条件,提升了转换效率。此外,所提变换器由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是单个电感,输入电流连续,电流纹波小。不仅如此,提出的变换器还具备开关管电压应力低、输入输出电压共地等优点。首先对所提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和稳态进行分析;其次定量计算效率以及损耗分布;将所提变换器的性能与其他变换器进行对比,并明确设计要求;最后通过实验室制作的样机,验证所提变换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开关 Y源变换器 准Z源变换器 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软开关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研究
17
作者 王亮 徐玉珍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41,共8页
目前,开关电源等电力电子设备主要的能量损耗集中在开关器件上的开关损耗,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软开关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以期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效率。提出一种新型软开关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通过软开关方案的设计与应用,减小了... 目前,开关电源等电力电子设备主要的能量损耗集中在开关器件上的开关损耗,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软开关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以期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效率。提出一种新型软开关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通过软开关方案的设计与应用,减小了功率开关管电压尖峰,实现了各功率开关管相应的零电压开通与关断、零电流开通与关断,提升了变换器的效率。对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模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搭建了1台48~400 V、400 W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开关 大变比 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移相控制的双向有源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的开关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笑笑 严佩敏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0期72-77,共6页
通过建立双向有源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的数字模型,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下的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传统移相控制下的变换器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导致系统损耗增加,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回流功率优... 通过建立双向有源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的数字模型,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下的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传统移相控制下的变换器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导致系统损耗增加,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回流功率优化控制的开关策略,通过调节内外移相比使变换器工作在回流功率最小的状态下,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回流功率优化控制的开关策略可以降低系统的回流功率,提高效率,增加系统调节的灵活性,通过仿真计算证实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dc-dc变换器 回流功率 移相控制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元混合倍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损耗分析
19
作者 程若发 康智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针对传统多单元有源开关网络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大和输入输出不共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多单元混合升压网络,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零纹波结构,进行了输入输出共地结构改造,实现了更高的电压增益和更低... 针对传统多单元有源开关网络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大和输入输出不共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多单元混合升压网络,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零纹波结构,进行了输入输出共地结构改造,实现了更高的电压增益和更低的输入电流纹波;同时,还对电感磁芯损耗和开关管开关损耗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相比于传统多单元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大幅提升了电压增益、小幅降低了归一化功率管电压应力,且损耗模型具有良好的精确性。该变换器适用于高电压等级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损耗分析 开关电感 开关电容 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优化指标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全局优化控制
20
作者 王祺 张泽轲 王春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在能量双向传输的场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单移相控制是其最典型的控制方式。然而,当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同时会增大电流应力,轻载时无法实现全部开...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在能量双向传输的场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单移相控制是其最典型的控制方式。然而,当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同时会增大电流应力,轻载时无法实现全部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针对传统单移相控制在电压不匹配运行时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dual-phase-shift,DPS)控制的全功率范围内保证全部开关管实现ZVS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策略,以提高变换器在宽电压调节比下的效率。首先,综合考虑功率的传输特性、电压调节比以及最小回流功率、最小电流应力、全ZVS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全部开关管实现ZVS的功率范围。然后,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通过分段优化的方法,得到全局最优解。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优化策略在电压不匹配运行条件下可以使DAB变换器的全部开关管在全功率范围内均能实现ZVS,同时减小了回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回流功率 电流应力 开关 双重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