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直流汇集型风电场送出系统的双极DC/DC变换器及其短路限流
1
作者 玄东旭 樊艳芳 +3 位作者 侯俊杰 卢俊龙 孙瑶 李小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5-618,I0016,I0017,共16页
直流汇集型风电场为“沙戈荒”新能源送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其核心设备直流变换器亟须突破功率低、电压受限等技术瓶颈。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实现伪双极直流汇集系统与真双极直流送出系统的互联,提出了一种具备短路电流限制能力... 直流汇集型风电场为“沙戈荒”新能源送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其核心设备直流变换器亟须突破功率低、电压受限等技术瓶颈。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实现伪双极直流汇集系统与真双极直流送出系统的互联,提出了一种具备短路电流限制能力的双极直流变换器。首先,分析了所提变换器的拓扑运行原理及参数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控制与调制方法,然后对该变换器的故障电流阻断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模型,验证了所提逆阻自均压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双极直流变换器能够匹配伪双极风电场与真双极送出线路两端运行方式的差异,并能快速阻断故障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汇集风电场 两级升压并联 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单双极转换 故障自清除 短路电流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2
作者 孙曙光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宋昕一 陈怡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6,共14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电流差值中的耦合扰动,并基于控制环路的解耦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控制变量与归一化代价函数的解耦模型预测控制。所提均流控制策略通过多控制环节的独立寻优,在实现变换器相间均流的同时可兼顾输入电压均压与平均输出电流跟踪的控制目标。同时,对解耦电流内环进行降阶等效,简化电压外环控制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 均流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模型预测控制 降阶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的DC-DC变换器功率/数据复合传输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祝贺 谢志远 +2 位作者 曹旺斌 胡正伟 白宗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80-5692,I0020,共14页
DC-DC变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针对较低通信速率限制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ower/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PDMT)应用的难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oint power/carrier modulation,JPCM)的新方案。与传统二... DC-DC变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针对较低通信速率限制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ower/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PDMT)应用的难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oint power/carrier modulation,JPCM)的新方案。与传统二进制PDMT方案不同,JPCM同时对功率量/载波进行2FSK调制,实现两种数据并行传输,可以看作一种四进制FSK,有效提高通信速率。相较于传统四进制PDMT方案,JPCM方案解调环节所需带通滤波器数目可减少一半,且软件开销更低。首先,证明PDMT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然后,根据4种不同电压纹波频率配置不同码元,并设计了包含高低数据位调制的JPCM和基于滑动傅里叶变换的数据解调方案;此外,重点分析输出参考电压突变对通信的影响,动态调整阈值可有效抑制误码;最后,搭建一个由2个Buck变换器并联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负载突变和输出参考电压突变的工况下,JPCM方案均能实现20 kb/s的通信速率,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DMT) 并行传输 通信速率 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P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S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鸿彦 何良宗 +2 位作者 杨泽龙 卢凤旺 陈一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6-317,共12页
文中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高增益直流-直流变换器,解决了高增益变流器无法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增益的难题。其中,单模块变换器由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组成,会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其中的有源钳位电路不仅可以抑制由漏... 文中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高增益直流-直流变换器,解决了高增益变流器无法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增益的难题。其中,单模块变换器由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组成,会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其中的有源钳位电路不仅可以抑制由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还能进一步提高电压增益。此外,在考虑该变换器全局效率优化时,两相变换器占空比不同,通过采用自适应载波移相控制方式可显著降低输入电流纹波。该组合变换器中所有功率器件都是能实现零电压开关,进一步降低了损耗。对该变换器进行详细的数学分析,并给出系统的设计依据。最后,在实验室搭建输出功率为768 W和输出电压4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该变换器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高增益 直流-直流变换器 输入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119
5
作者 陆治国 祝万平 +2 位作者 刘捷丰 吴春军 赵丽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46,184,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纹波小、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输入输出电压变换比大、各相电感电流自动均流的优点。因此,该新型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非常适合应用于一些大变换比的场合(如... 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纹波小、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输入输出电压变换比大、各相电感电流自动均流的优点。因此,该新型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非常适合应用于一些大变换比的场合(如新能源并网系统及储能系统等)。详细分析该新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交错控制策略下的工作原理,推导出该新型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于两种模式下(即Boost模式和Buck模式)的输入输出电压变换比及电感电流纹波表达式,绘制出其主要工作波形。最后,通过一个35 W的原理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 dc变换器 交错并联 电压应力 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模型的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电流分配策略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晋坤 刘庆丰 +2 位作者 冷朝霞 王华民 同向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0-18,20,共9页
由相同或不同功率等级的DC-DC变换器构成的分布式电源系统运行时,为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应尽可能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基于平均损耗计算推导Buck变换器在连续电流导通模式下的效率函数模型,给出效率函数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为优化并... 由相同或不同功率等级的DC-DC变换器构成的分布式电源系统运行时,为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应尽可能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基于平均损耗计算推导Buck变换器在连续电流导通模式下的效率函数模型,给出效率函数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为优化并联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出基于效率模型的并联模块电流分配策略。设计Buck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给出并联模块电流分配的计算方法,分析模块电流的约束条件,给出并联运行模块数的调节方法。完成数值仿真与系统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与采用平均电流分配策略相对比,提出的电流分配策略能够提高并联系统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并联 损耗 效率 电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M模式下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的稳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玉岗 邹雨霏 +1 位作者 代少杰 马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0-70,共11页
针对目前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在DCM模态下的分析不全面这一研究现状,以两相电感进行耦合的两相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在轻载时关断MOS管,利用MOS管的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避免电感电流出... 针对目前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在DCM模态下的分析不全面这一研究现状,以两相电感进行耦合的两相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在轻载时关断MOS管,利用MOS管的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避免电感电流出现负值,从而降低变换器的能量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首先深入分析了运行在Buck状态下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DCM模态的稳态性能。其次,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状况转换条件,求出各模态转换的临界负载电流。并通过引入的变比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变换器在各种工作情况(CCM/DCM)下每相相电流的变化规律,同时找出变换器的总输出电流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具体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交错并联磁集成 耦合电感 稳态性能 dcM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博 葛琼璇 +1 位作者 赵鲁 周志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4-2584,共11页
对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DBSRC)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周期平均法构建DBSRC及其ISOP级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及对应传递函数,其中各DBSRC子模块输入电压均受其他模块移相角影响。为了实现子模... 对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DBSRC)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周期平均法构建DBSRC及其ISOP级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及对应传递函数,其中各DBSRC子模块输入电压均受其他模块移相角影响。为了实现子模块输入电压的均衡,提出一种差分输入电压均压(DIVS)控制策略,该策略实现了系统控制框图中输出电压环和输入均压环的解耦控制。相比传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该策略所需的通信数据量较少,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12kW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DBSRC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及DIVS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差分输入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路成形的并联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游江 孟繁荣 张敬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5-593,共9页
由于具有冗余性和模块化的特点,采用多个DC/DC变换器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可靠性供电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并联系统中各模块间参数差异引起的电流不均衡可能使得某些模块承担更多负载电流导致过载发热,而影响到整个电... 由于具有冗余性和模块化的特点,采用多个DC/DC变换器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可靠性供电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并联系统中各模块间参数差异引起的电流不均衡可能使得某些模块承担更多负载电流导致过载发热,而影响到整个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高性能的均流控制器对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系统来说非常关键。将一个源于并联系统中单个模块电压环环路增益及其开环输出阻抗的等效传递函数作为均流控制器设计的被控制对象。将鲁棒H?回路成形设计法引入对均流环控制器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成形 并联dc/dc变换器 动态均流 输出阻抗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uck型DC-DC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演明 邵丽丽 +1 位作者 贾亚飞 王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1-1434,共4页
在分析已有电源模块均流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Buck型DC-DC转换器的并联供电方案。采用电流模PWM控制器EUP8207为主控芯片,通过电压反馈放大器输出端并联,消除了电压环路失调电压的影响;通过在电流采样路径增加可调电阻的方法,... 在分析已有电源模块均流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Buck型DC-DC转换器的并联供电方案。采用电流模PWM控制器EUP8207为主控芯片,通过电压反馈放大器输出端并联,消除了电压环路失调电压的影响;通过在电流采样路径增加可调电阻的方法,消除了电流环路失调跨导的影响。另外,为提高电源转换效率,采用了导通电阻等于15 mΩ的P型MOSFET Si4401和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SSC53L作为功率器件,以及10 mΩ的电感电流采样电阻。本设计方案具有均流比例可调、转换效率高、应用电路简洁、低成本等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并联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实现条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玉岗 邹雨霏 马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920-3928,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损耗较大和效率较低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与软开关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以三相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实例,分析了当变换器分别运行在一、二、三相电感时的3种... 为了解决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损耗较大和效率较低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与软开关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以三相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实例,分析了当变换器分别运行在一、二、三相电感时的3种工作状态。在每种状态下,分别讨论了电感反向电流的持续时间和死区时间,从而总结出了变换器运行在每种状态下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ZVS)的条件。最后,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实了该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交错并联磁集成 软开关 死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并联谐振DC-AC变换器原理分析、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贺昱曜 王伟根 徐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4-17,80,共5页
针对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存在的谐振峰值电压过高,谐振峰值电流过大的缺点,提出了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拓朴概念。新型软开关变换器的主要优点为:谐振峰值电压可以控制在输入直流电源电压Us,谐振频率高,谐振电... 针对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存在的谐振峰值电压过高,谐振峰值电流过大的缺点,提出了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拓朴概念。新型软开关变换器的主要优点为:谐振峰值电压可以控制在输入直流电源电压Us,谐振频率高,谐振电路开关元件少,控制简单,且各种PWM 调制策略均可适用。文中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种工作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C变换器 谐振 建模 仿真 逆变器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Buck DC/DC变换器的分布式混杂建模与优化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擎宇 龚仁喜 +1 位作者 秦丽文 俸昭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6-1343,共8页
并联Buck DC/DC变换器控制的主要难点不仅在于控制模型的建立过于繁杂,还在于它所固有的混杂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混杂建模和优化控制的方法,即将这种N个模块并联的系统划分为N个子系统,并分别建立各子系统的混杂模型。基... 并联Buck DC/DC变换器控制的主要难点不仅在于控制模型的建立过于繁杂,还在于它所固有的混杂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混杂建模和优化控制的方法,即将这种N个模块并联的系统划分为N个子系统,并分别建立各子系统的混杂模型。基于这些子系统模型进行模型预测控制,首先确定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然后通过离线求解约束优化控制问题得到各子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律,由控制律即可计算出对应模块的最优控制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将所提的方法与基于平均模型的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获得更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还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Buck dc/dc变换器 混杂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余炽业 何志辉 宋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1-854,共4页
为设计一种DC-DC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采用DC-DC主从模式实现两个开关电源的并联供电,并按比例自动分配电流。设计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完成A/D采集主从模块及其总电流,再通过D/A控制从模块的电流,以实现主从模块按比例输出电流供给... 为设计一种DC-DC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采用DC-DC主从模式实现两个开关电源的并联供电,并按比例自动分配电流。设计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完成A/D采集主从模块及其总电流,再通过D/A控制从模块的电流,以实现主从模块按比例输出电流供给负载。DC-DC主从模块是由开关电源控制芯片SG3525为核心完成PWM产生,BUCK拓扑结构和反馈电路组成。这个系统实现可手动或自动调节电源比例的并联稳压供电,最大输出可达到4 A-8 V直流,效率高达83%。介绍了系统结构、DC-DC主从模块、测量电路、系统供电以及主控机原理,详细介绍系统结构、DC-DC主模块和主控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开关电源 并联供电 BUCK拓扑结构 可调电流比例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代数模型的AC/DC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3
15
作者 徐光虎 王杰 +1 位作者 陈陈 曹国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7,10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并对交直流混合(AC/DC)系统中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流控制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SMIBs)进行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多机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性 AC/dc系统 非线性控制器 微分代数模型 设计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自动均流的DC/DC变换器并联模块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少武 金波 葛锁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36-940,共5页
分析和比较了几种DC/DC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技术,介绍了Unitrode公司生产的UC3907芯片内部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UC3846和UC3907的带自动均流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控制电路。提出了在UC3907的14脚和6脚之间接一电阻,从而... 分析和比较了几种DC/DC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技术,介绍了Unitrode公司生产的UC3907芯片内部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UC3846和UC3907的带自动均流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控制电路。提出了在UC3907的14脚和6脚之间接一电阻,从而解决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时主控与辅控交替的现象,有效控制每个电源模块均摊总负载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 自动均流 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的效率特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晋坤 刘庆丰 +2 位作者 冷朝霞 王华民 同向前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基于变换器的功率损耗进行了运行效率的分析计算,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效率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了并联变换器系统最大模块数及模块数调节与效率的关系,给出了面向效率的系统最大模块数及模块数调节的设计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 基于变换器的功率损耗进行了运行效率的分析计算,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效率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了并联变换器系统最大模块数及模块数调节与效率的关系,给出了面向效率的系统最大模块数及模块数调节的设计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并联 损耗 效率 电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输入并联输出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曾进辉 孙志峰 +1 位作者 雷敏 兰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44-2155,共12页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中的独立输入并联输出双有源全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的功率平衡问题,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 phase shift,DPS)提出一种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可保证系统各相...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中的独立输入并联输出双有源全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的功率平衡问题,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 phase shift,DPS)提出一种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可保证系统各相DAB模块在参数不匹配或输入电压幅值不相等时能实现传输功率的自动平衡。该方法通过扰动实现系统参数的自动估算,并完成各相并联输出模块的逐级自动均流,从而实现各DAB并联模块的功率平衡控制;相比传统的单移相均流控制方法,提高了变换器运行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系统电路降低成本。以两相独立输入并联输出系统为例,搭建10kW实验平台进行稳态和暂态实验,验证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独立输入并联输出 双重移相 无电流传感器 均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BT器件的大功率DC/DC电源并联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鹏英 任国海 +1 位作者 杜少武 刘正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30,共5页
基于IGBT器件,利用DC/DC电源并联技术设计大功率直流电源。该电源可用作EAST托卡马克装置中的大功率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直流电源。对该电源装置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动静态性能。
关键词 EAST装置 大功率直流电源 dc/dc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下垂控制的三电平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瑞生 郭宝甫 +2 位作者 张鹏 王卫星 徐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9-135,共7页
分析传统下垂控制的三电平DC/DC变换器多模块并联均流电压偏差较大,且各并联模块功率不均分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的三电平DC/DC变换器多模块并联均流控制方法。通过实时采集各并联变换器的电压和电流,建立变换器下垂系数与... 分析传统下垂控制的三电平DC/DC变换器多模块并联均流电压偏差较大,且各并联模块功率不均分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的三电平DC/DC变换器多模块并联均流控制方法。通过实时采集各并联变换器的电压和电流,建立变换器下垂系数与负荷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自适应调整下垂系数使直流母线电压跟随给定值。构建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在相同工况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仿真分析传统下垂控制和自适应下垂控制对三电平DC/DC变换器多模块并联直流母线电压降落和功率分配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自适应下垂控制对三电平DC/DC变换器多模块并联的可行性,实现了不同额定功率的三电平DC/DC变换器间的“功率均分”,同时极大地改善了由于线路阻抗导致的电压降,提高了直流母线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下垂控制 三电平dc/dc 多模块并联 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